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卷-第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条约税则就越来越行不通了。一个肆无忌惮的外国商人既可以用威胁来恫吓 
  中国的海关税收人员,又可以接着用利诱以达到互利的目的——这样干有何 
  不可呢?不能指望中国海关放弃它们一贯捞外快的常规,也不能指望它们执 
  行外国制度去管理他们无法控制的外国人。然而在条约税则日趋无法贯彻的 
  时候,依赖条约税则的大商行的贸易利益也就变得更加重要起来。上海成为 
  新的发展中心地点,外国的侵略和中国的软弱在这种发展中结合起来,创造 
  了新的中外条约口岸制度。 

① 费正清:《中国沿海的贸易和外交》,第338—346 页;第17—18 章中所有有关部分。 

… Page 159…

                                    上海的兴起 

       上海由一个小县城的地位迅速崛起而为中国的大都市,这是由几个因素 
  凑合起来的结果。当然,有一个是地理因素。上海濒临一条宽阔的河流,距 
  该河流入长江的江口处约十余英里。它提供了种种港口设施,有一个安全港, 
  由于有通向内地的河道,与内地的交道也相当方便。它位于两条贸易航道的 
  交叉点:一条是溯江而上直达四川,一条是沿中国海岸从广州直到满洲。从 
  国际上说,它是航运的枢纽,从广州、天津和日本循海路到这里都很方便。 
  它既是巨大的长江流域和华中区贸易的集中地,又是整个东亚的分配要地。 
  从地方上说,上海之所以能够兴起,是由于肥沃的粮仓长江三角洲生产了过 
  剩的粮食;北京的粮食供应就是从长江三角洲通过大运河或绕山东海角北运 
  的。这个全中国最富饶的区域有能力供养一个大都会。①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初上海变成一个关键地点,中西关系新的力量对比在 
  这里允许英国建立了优势地位。英国对上海兴起的贡献首先是皇家海军作出 
  的,它保障了中国和外国财产的安全;其次是英国商人作出的,他们自己赚 
  钱,也给中国帮手和商人提供了同样的机会。英国领事赋予这些起作用的势 
  力以合乎法理的和制度的形式。其实,英国领事不过是先作出了这种贡献而 
  已,帮助他们的有美国和法国的领事,更不用说还有美国和别国的商人了。 
  中国人作出贡献的则有以下几种人:中国商人,他们吸引了整个富饶的长江 
  三角洲的地主豪绅的资本;中国的叛乱分子,他们制造了当前的骚乱问题从 
  而引起了外国的干涉;还有那些唯利 是图、投机钻营的清朝官吏,这些人名 
  义上代表着一个软弱得不能控制他们的政府。 
       上海自元朝以来就已经是一个县城。1871年的县志就记载,1813年全县 
                                              ① 
  人口约逾五十万,1852年还要多一点。外国居留地开始开辟于城墙北面一 
  段地区,在城墙同苏州河(中国人叫吴淞江)及较宽的黄浦江汇合处之间(见 
  地图8)。早年外国领事和苏松太道台之间的有关安排都是很不正规的。不 
  象后来别的口岸的安排那样,上海的领事们都没有从清政权那里正式获得租 
  让给他们政府的租借区;对于这种租借区,领事们是可以转手再租给外国国 
  民的。(譬如天津后来辟有八个租界,汉口有五个租界。)上海的情况则不 
  同,虽然法国人、英国人和美国人开头都要求各有各的地区,可是早期的上 
  海租地章程规定,外国人不得购买土地,但可允许他们直接同中国的土地所 
  有者洽商永久租借事项,并通过他们的领事向清当局申报,然后从道台那里 
  取得租地权。虽然法国居留区被人们称为“法租界”,并且由法国领事当局 
  进行管理,但这是一点一点地拼凑而成,而不是一开始就作为一个单独的租 
  界存在的。同时,占优势的英国人本着自由贸易的精神,在原来一百三十八 
  英亩的英国居留地内欢迎任何国家的国民及其领事入境居住,因此它便逐渐 
  扩展成为一个在整个条约制度下列强领事团共管下的国际自治区。由此产生 
  的公共租界是一种独特的制度,它最后变成了对支配此地的英国人所特有的 

① 墨菲:《作为近代中国锁钥的上海》。陈德昌在《历史研究》1957 年第1 期第58 页中提出,早在十三 

世纪,上海就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港口。 
① 《同治上海县志(1871 年)》,卷5 第9 页。关于从1190 年建县以来上海县的发展,参看上海通社编: 

 《上海研究资料》,卷1 第53 页及有关部分。 

… Page 160…

  实用主义精神的颂歌;但是,它形成的过程却经历了二十年的酝酿期。              ② 

       从1843至1853年在这些小居留区内,除中国雇员仆役或服务行业外, 
  一般不让中国人居住。中国居民在1853年初估计仅五百人,但到3月太平军 
  占领南京时出现了大批难民。几千名无家可归的中国人立即在外滩露宿或住 
  进码头边的小船上;席棚、店铺和廉价住宅组成的新街道弄堂如雨后春笋那 
  样涌现,以容纳这些人;于是外国居留地很快变成了一个中外杂居的城市。 
  逃避太平军的难民不仅包括平民百姓,也包括有钱有地位的地主和商人家 
  庭。在以后十年中,被迫离开家乡的绅士加入到上海社会中来,从而加速了 
  长江下游的地主家庭与外国的接触和贸易往来。这样,在西方商人和中国统 
  治阶级分子之间便出现了某种利害与 共的关系。在上海租有土地的西方人, 
  现在通过把土地转租给不动产经营者和建筑业者而获利。到 1854年年中,在 
  一百五十栋外侨宅第之外增加了大约八千所中国住户。 
       这种中国人大大超过西方居民的中外杂居情况,并没有使上海居留地退 
  还给中国人来管理。相反,上海旧城于1853年9月7日被粤、闽小刀会起义 
  者攻占以后,外国居留地更加成为难民栖身之所。直到十七个月以后,即到 
  1855年2月法国军队与清军把造反者赶出时为止的这段时期,上海的外国居 
                                    ① 
  留区始终被骚动和叛乱所包围。各国领事虽然坚持中立立场,但他们不得不 
  越来越多地承担地方政府的责任,其中包括涉及中国居民的审判事务。他们 
  对较小罪行处以适当的罚款或收监,比较严重一些的案件就移交给中国当 
  局。这时的道台是广东人吴健彰:此人原在公行中吴爽官的商行里做过事, 
  捐了官,但继续在商业上与旗昌洋行的金能亨等人保持联系。1853年9月7 
  日吴健彰被他的美国朋友救出县城;此后他继续和他们合作。一种新的中外 
  利害与共的关系现在在上海与日俱长起来。除鸦片而外,从西方的进口都减 
  少了,而茶叶,特别是丝的出口,却由于太平军破坏了中国国内的需求以及 
  破坏了输往广州的路线反而有所增长。 
       这一切使得当地的中国人甘愿默认外国居留地的自治权,而且还出力帮 
  忙保卫它。这种中外之间的共同利害关系就是上海能成功地取得独立地位的 
  秘密所在。到1854年,建立新秩序的要素已纷纷出现,而且逐渐形成了一些 
  新制度。 
       这一套混合的新制度中的一个内容就是海关雇用外国税务司的原则;根 
  据这条原则,清朝海关雇佣外国人做中国的公务员,并监督外国商人遵守税 
  则和贸易规定。这一大发明当然是长期发展的产物。在1842年以后的时期 
  英国领事在最初阶段曾试图监督英商交纳条约税则规定的关税。但是这一“领 
  事为了稽私而进行干预”的做法立即引起商人的一片喧嚣,因为商人发觉他 
  们可以通过威吓或利诱中国海关收税人员的办法,使双方在关税税额上私下 
  成交,互相得利。用这种办法“诈骗皇帝”的关税收入,使守法的外国商人 
  很恼火,认为这是不公平的竞争,但事实证明不可能有什么妙计使中国海关 
  变得清廉,特别是在不诚实的外国人可以用武力相要挟,而善良的中国关员 
  却缺乏武力的时候更是如此。到1850年,英国政府完全被合法贸易中的中外 
  偷漏关税的行径所挫。平等执行条约税则这一条约制度的基石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