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行动成功学:做自己想做的人-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数落弥子瑕的罪状之后,就罢免了他。卫王对弥子瑕同一桩事情前后的不同态度,就是因为卫王的心态不同了。“情人眼里出西施”、“爱屋及乌”,这些不平常的举动,就是心态在起作用。古人说,“哀莫大于心死”;又说,“兵强于心而不强于力”。
  这都是在强调心态的极端重要性。生活中随时可见不同的人对同样一件事持有不同的看法,并且都能成立,都合逻辑。比如同样是半杯水,有人说杯子是半空的,而另一个人则说杯子是半满的。水没有变,不同的只是心态。心态不同,观察和感知事物的侧重点就不同,对信息的选择就不同,因而环境与世界都不同。心态给人带上了有色眼镜和预定频段的耳机,人们于是只看到和听到他们“想”看和“想”听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境遇并不完全是由周围的环境造成的。
  犹太裔心理学家弗兰克在“二战”期间曾被关进奥斯维辛集中营三年,身心遭受极度摧残,境遇极其悲惨。他的家人几乎全部死于非命,而他自己也几次险遭毒气和其他惨杀。但他仍然不懈地客观地观察、研究着那些每日每时都可能面临死亡的人们,包括他自己。日后他据此写了《夜与雾》一书。在亲身体验的囚徒生活中,他还发现了弗洛伊德的错误。作为该学派的继承人,他反驳了自己的祖师爷。弗洛伊德认为:人只有在健康的时候,心态和行为才千差万别;而当人们争夺食物的时候,他们就露出了动物的本性,所以行为显得几乎无以区别。而弗兰克却说:“在集中营中我所见到的人,完全与之相反。虽然所有的囚徒被抛入完全相同的环境,但有的人消沉颓废下去,有的人却如同圣人一般越站越高。”有一天,当他赤身独处囚室时,忽然顿悟了一种“人类终极自由”,这种心灵的自由是纳粹无论如何也永远无法剥夺的。也就是说,他可以自行决定外界的刺激对本身的影响程度。因此“什么样的饥饿和拷打都能忍受”。“在任何特定的环境中,人们还有一种最后的自由,就是选择自己的态度。”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有的高僧一年四季只穿件单薄的衲衣而无严寒酷暑之苦;高士伟人镇定自若,“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猛虎趋于后而心不惊”;关羽中毒箭,华佗为其无麻醉刮骨,铮铮有声,而关公一边接受“治疗”,一边谈笑风生,与人对弈。这完全验证了“幡动?心动!”的禅门机锋。说到底,环境对人的影响程度,完全取决于自己;如何看待人生,也完全由自己决定,由我们的心态决定。
  同样是身陷囹圄,民族英雄文天祥的遭遇和结果与弗兰克不同,但都能在一种稳定的心态下,使自己的人格得到最终的维护。文天祥被俘后,元朝统治者费尽心机劝降,均告失败。于是重枷大镣,把文天祥囚禁起来,企图通过肉体折磨使他屈服。一关就是四年。文天祥所处的牢房,是一间低矮狭小、昏暗潮湿的土室,老鼠成群,恶臭四溢;夏秋之际,度日尤为艰难。“或时日杲杲,或时雨淋淋,方如坐蒸甑,又似立烘,水火交相禅,益热与益深。酷罚毒我肤,深忧烦我襟。”但这种肌肤之痛,文天祥等闲视之,丝毫没有动摇报国的坚强意志。他在囚中吟哦不绝,以诗歌作为斗争的武器,“如精钢之金,百炼而弥劲”。他在《偶成》诗中写道:“昨朝门前地少裂,今朝床下泥尺深。人生世间一蒲柳,岂堪日炙复雨淋。起来高歌赋离骚,睡去细和梁父吟。已矣已矣为何道,犹有天地知吾心。”他向往屈原的九死无悔,嘉叹孔明的鞠躬尽瘁。文天祥把生活环境中包围着他的邪恶之气,归结为七种之多:水气、土气、日气、火气、米气、人气、秽气。“当此夏时,诸气萃然”,而自己是“狱中孤愤长”,“孤臣腔血满”,只凭着一股浩然之气(心态),“俯仰其间,幸而无恙”。他豪迈地宣称,“彼气有七,吾气有一,以一敌七,吾何患焉。”于是奋笔写出了那篇义薄云天、光耀古今的不朽诗篇《正气歌》。正是:心中有祖国,外界环境奈我何?!文天祥最终视死如归,舍生取义,实践了自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伟大誓言。后人赞道:“忠肝义胆不可状,要与人间留好样。”这就是文天祥的心态,文天祥的选择。
  深禅师和明和尚云游四方,这天夕阳西下,他们来到了淮河边上。一个渔人正在收网,满河的水都被夕阳映红了,那些入了网的鱼儿跳跃着,闪闪发光。渔人边拉网边说道:“罪过罪过,在师父们面前做这种活儿。”明和尚闭目说道:“俗家也要养家活口,阿弥陀佛!”忽然,有条鱼儿身子一跃过网,仿佛箭一般射入水中。深禅师看在眼里,对明和尚说道:“明兄,真机灵啊!它完全像个禅僧。”明和尚对着那泛起涟漪的水面,回答道:“虽然这样,还不如当初别撞进罗网里更好。”深禅师笑了起来,说:“明兄,你省悟得还不够哩。”明和尚一直不明白深禅师的话,半夜仍在河边徘徊思索。河水闪着幽幽的光静静向前流去是了,是了,那鱼儿进了网里与没进网里,只是外在的区别,其实自性都丝毫没变啊!正如安东尼·罗宾所说:“除非我的意识同意,否则任何事物都无法影响我!” 
第6节:保持积极的心态
  二、一念之差有多大
  从成功学的角度看,心态只有两种:积极的和消极的。面对相同的夕阳,有人低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这是一种心态的写照。有人反对说:“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朱自清),这是一种心理状态。而有人则高歌:“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叶剑英),这已全然是另一番心灵境界。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别,但这种差别却往往造成了人生结果的巨大差异:很小的差别就使人生的态度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巨大的差异就是结果的成功与失败。
  美国成功学院对1000名世界知名成功人士的研究结果表明:积极的心态决定了成功的85%!我们回想一下身边的人和事。同样都是聪明的孩子,学习成绩却有好坏优劣之分;学习不好,不是智力问题,而是不认真听讲,不认真学习,不认真做作业。“认真”是什么,认真并不是智慧,而是“心态”!同样是工人、职员,有人为五好员工、劳动模范,有人却为阿混,真正的区别仅在于谁更积极、更努力、更负责,而不是聪明才智和技能。积极、努力、负责都是“心态”。社会精英、领袖伟人,他们的成就,取决于付出甚至牺牲的多少。愿意付出、牺牲,绝非方法问题,确确实实来源于心态。
  让我们来听听两位举世公认的成功者,他们是怎么说的。其中一位靠“实干”而蜚声世界,另一位则靠“空想”流芳百世。他们就是天才的发明家爱迪生和天才的理论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爱迪生说:“天才是99%的汗水,加1%的灵感。”爱因斯坦说:“人们把我的成功归功于我的天才,其实我的天才只是刻苦而已。”伟人之所以伟大,仅仅因为他们的心态更积极。马尔比·巴布科克说:“最常见同时也是代价最高昂的一个错误,是认为成功有赖于某种天才,某种魔力,某种我们不具备的东西。”多少人因这一念之差而与成功背道而驰!不明白这个道理,就容易埋怨责怪。埋怨社会无机会,世道不公平,责怪别人冷漠无情,责怪自己生不逢时……可是我们想过没有,无论在任何社会环境里,总有人充满希望、快乐和幸福。“
  任何时代,都是发大财的时代!”关键就在于,任何事物都有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这就要看你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如果你是积极的,你看到的就是乐观、进步、向上的一面,你的人生、工作、人际关系及周围的一切就都是成功向上的;如果你是消极的,你看到的就是悲观、失望、灰暗的一面,你的人生自然也就乐观不起来。
  三、自己就是宝藏
  哲学家布伦说:“我们只有一种忧虑,就是深怕失去乐园;我们只有一个欲望,就是渴望得到它。”
  佛说:人一生所做的行为无外乎苦和苦的终止,乐和乐的持续;除此,再没有别的了!乐园就在我们的心里。大珠慧海千里迢迢,求见马祖道一禅师。
  马祖问他:“你来这里做什么?”
  大珠答道:“来求佛法。”“我这里什么也没有,哪有佛法可求?”
  马祖说,“你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