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胭脂井-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决定自己的最后态度。此刻,他说:“为了搪塞上头,想请中堂探探各国公使的口气,我对上头好有话说。”    
    李鸿章沉吟了一会儿答说:“此事我不便先开口问人家。这几天各国公使要替我饯行,如果提起来,我可以顺便问一问。否则,就无以报命了。”    
    到了第三天,李鸿章有了答复。他写信给荣禄说:各国公使表示,若有废立之事,各国虽不能干预中国的内政,但在外交上必将采取不承认新皇帝的政策。    
    这样的机密大事,本不宜形诸笔墨。而李鸿章居然以书面答复,正表示他对他所说的话,完全负责。领会到这一点,荣禄的主意更坚定了。


第四章胸怀大畅

    十一月廿八,大雪纷飞。徐桐与崇绮一大早顶寒冒雪,直趋宫门,“递牌子”请见慈禧太后,为的是两人拟好了一道内外大臣联名吁请废立的奏稿,要请懿旨定夺。    
    “稿子很好!”可是慈禧太后还是那句话,“你们得先跟荣禄商量好!”    
    两人退回朝房密议,决定只传懿旨,不作商量。倘或荣禄不听,找个人出来参他,拿顶“违抗懿旨”的大帽子扣在他头上,看他受得了受不了?    
    商议停当,随即出宫,坐轿直奔东厂胡同荣府。帖子一递进去,荣禄便知来意不善。但绝不能挡驾,且先请了进来再说。    
    荣禄的起居豪奢是出了名的;那间会客的花厅极大,悬着双重门帘,烧起两个云白铜的大火盆,所以温暖如春。徐桐和崇绮腰脚虽健,毕竟上了年纪,冷热相激,顿觉喉头发痒,咳个不住,主人家的听差替他们又灌茶、又捶背。闹了好一会儿才得安静下来,跟荣禄寒暄。    
    三五句闲白过后,徐桐向崇绮使个眼色,双双站起。崇绮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白折子,“奉太后旨意,有个稿子让你看一看!”他一面说,一面将奏稿递了过去。    
    荣禄不能不接,接过来一看案由,果不其然,是奏请废立,当时大叫一声:“哎呀!我这个肚子,到底不饶我啊!”说着,一手捧腹,一手就将折稿递还。等崇绮上当接回,荣禄又说:“昨儿晚上闹肚子。方才我正在茅房,还没有完事。听说两公驾到,匆匆忙忙提了裤子就出来了。这会儿痛不可当,哟、哟、哟!这个倒霉的肚子!”    
    话还未完,人已转身,伛偻着腰,一溜歪斜地往里走了去。崇绮叹口气说:“来得不巧!”    
    “拉稀不是什么大毛病。”徐桐答说,“咱们且烤烤火,等一会儿。”    
    这一等等了将近一个钟头,还不见荣禄复出。只是荣家款客甚厚,点心水果接连不断地送上来,盖碗茶换了一道又一道。因此,两老虽然满心不悦,却发不出脾气。    
    “你家主人呢?”徐桐一遍一遍问荣家下人,“何以还不能出来?”    
    “累中堂久等!”荣家下人哈哈腰答说,“在等大夫来诊脉。”    
    荣禄何尝有病?借故脱身,正与武卫军的一班幕僚如樊增祥等人在筹划对策——此事已密商了好久,始终没有善策,到这时却非定策不可了!反复衡量利害得失,总觉得无法面面俱到。惟有下定破釜沉舟的决心,力求保全大局。    
    于是,装得神情委顿地,再度会客。一进门便拱拱手,连声“对不起”,然后一面在火盆旁边坐下来,一面说道:“刚才没有看清楚,是怎么回事啊?”    
    “你请细看!”崇绮将奏稿递了给他,“仲华,这是伊霍盛业,不世之功!”    
    荣禄装作不懂伊尹放太甲、霍光废昌邑王的典故,一手接奏稿看,一手取铜箸拨炭。将炭拨得愈加炽旺,火苗融融之后,很快地将奏稿捏成一团,投入火盆,口中还说了句:“我不敢看呐!”    
    两老大惊失色,想伸手抢救,已自不及;一盆烈焰,烧断了载漪想做太上皇的白日春梦。    
    徐桐气得身子发抖,颤巍巍站起来,手指着荣禄,厉声斥责:“这个稿子是太后看过的,奉懿旨命你阅看,你何敢如此!”    
    “荫老,”荣禄平静地说,“我马上进宫。如果真的是太后的意思,我一个人认罪。”    
    “好,好!”徐桐知道徒争无益,惟有赶紧去向端王告变,便说一声,“有账慢慢算!”拉着崇绮,掉头就走。    
    荣禄不敢丝毫耽搁,立即换了公服。坐车直投宁寿宫北面的贞顺门,请李莲英出来说话。    
    “这么大的雪,你老还进宫!”李莲英问道,“什么事啊?”    
    “还不就是你知道的那回事!莲英,烦你上去回一声,我有话非立刻跟老佛爷回奏不可!”    
    “那就来吧!”    
    李莲英领着荣禄,一直来到养心殿后的乐寿堂,做个手势让他在门外待命。自己便进西暖阁去见慈禧太后,将荣禄的话,据实陈奏。    
    “他有什么事呢?”    
    “荣中堂没有跟奴才说。奴才也不敢问。不过,这么大的雪,又是下午,特为进宫‘请起’,想来必是非老佛爷不能拿主意的大事。”    
    慈禧太后想了想,点点头说:“我知道了,让他进来吧!”    
    门外的荣禄,在这待旨的片刻,望着漫天的风雪,尽力想些凄凉悲惨之事,从祖父培思哈在平张格尔之役中殉难想起,接下来想咸丰初年,伯父天津总兵长瑞、父亲凉州总兵长寿,并从崇绮的父亲赛尚阿进兵广西平洪杨,在龙寮岭中伏,双双阵亡,一门孤寡,茕茕无依的苦况。以及早年在工部当司官,误触肃顺之怒,以致因赃罪被捕下狱,所遭受的种种非人生活。再一转念,记起珍妃就拘禁在景祺阁后,贞顺门旁,与宫女住所相邻的小屋中。每日饮食从门槛底下递进去,污秽沾染,真个是尘羹土饭!像这样的天气,既无火炉,又不见得能够换一换窗纸,不知道冻成什么样子?绮年玉貌的天家内眷,受这样的苦楚,言之可惨!    
    就这塞腹悲怆酿成盈眶热泪。一进门在冰凉的青砖地,“咚咚”碰了两个响头,叫一声:“老佛爷!”随即就痛哭失声了!    
    慈禧太后大惊,失去了平日那种任何情况之下,说话都保持着威严从容的神态,张皇失措地嚷嚷:“怎么回事,怎么回事?”    
    “徐桐、崇绮到奴才那儿来过了。”荣禄哽咽着说,“各国都帮皇上,就有那么的怪事,连分辩都分辩不清楚。果真要干这件事,老佛爷的官司输了!老佛爷辛苦几十年,多好的名誉,哪一个不敬仰?如今冒这么大一个险,万万不值!倘或招来一场大祸,奴才死不足惜,痛心的是我的圣明皇太后!”说到这里,触动这几个月所受的软逼硬挤、冷嘲热讽、诸般委屈,假哭变成真泪,泉涌而出,号啕大哭。    
    慈禧太后被震慑住了!既慑于洋人态度之不测,亦慑于荣禄哭谏的声势,不自觉地用一种畏缩让步的声音说:“你别哭,你别哭!咱们好好商量。”    
    “是!”荣禄慢慢收泪。但喉头抽搐,还无法说得出一整句的话。    
    “莲英!”慈禧太后吩咐,“给荣大人茶。”    
    李莲英见此光景,料知必有此小小的恩典,早就预备好了。不但有茶,还有热手巾帕子。荣禄磕了头谢过恩,拿手巾擦一擦眼泪,喝两口茶,缓过气来,方始将与樊增祥等人商定的计划,说了出来。    
    “皇上身子不好,也没有几年了!”他说,“宋朝的成例,不妨仿效;宋仁宗没有皇子,拿侄子抚养在宫里,后来接位就是英宗……”    
    “啊,啊!”慈禧太后想起来了,“治平宝鉴”上就有这个故事,“这倒也是一法。”    
    “照奴才看,只有这个法子。如果立溥俊为阿哥,他今年十五岁;再费老佛爷十年辛苦的教导,那时候就什么都拿得起来了!”    
    慈禧太后沉吟了好一会儿说:“这个办法使得!就有一层,本朝的家法,不立太子,话不好说。”    
    “依奴才看,总比废立的话好说些!”    
    这话近乎顶撞了,但慈禧太后并不在意,只问:“该怎么说才冠冕堂皇?”    
    “当初立皇上的旨意,原说生有皇子,承继给同治爷。现在没有皇子,就得另外承继。这是名正言顺的事。”    
    “就照这么说也可以。你找人拟个稿子来我看。”慈禧太后正一正颜色叮嘱,“这件事就咱们两个,你先别说出去。”    
    “奴才不敢!”    
    “你下去吧!”    
    于是荣禄跪安退出。李莲英送他出贞顺门。两人骈肩并行,小声交谈。荣禄将与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