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绣医缘 作者:淳汐澜(瀟湘vip2014.06.08完结)-第3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根根浸了桐油的条枪如箭雨般掷向靼鞑,尽管靼鞑穿着厚厚铁甲,却也架不住那重重的条枪掷射在身上的剧痛疼痛,靼鞑里有好些人倒了下去,但靼鞑的凶悍却也直震云宵,很快就反击回来,提缰勒马,一根根利箭也射向太原兵。

    “坚盾!”伴随着一声厉喝,站在最前排的步兵坚起人多高的草盾,后边的士兵蹲了下来,第三排的士兵迅速站在前边士兵的肩上,也坚起了草盾,这样一来,便坚起了三人高的盾牌,靼靼的箭矢大部份射在草盾上,而后边的士兵基本没有影响,等靼鞑的箭雨过后,又开始向前冲去,边军阵里又传来一声大吼,“放箭,掷长枪,绊马索。”

    随着一声声令下,弓箭手齐齐放箭,长枪营也齐齐掷出手头的长枪,而前排的步兵赶紧拉起结实的绊马索,靼鞑的骑兵还未靠近,前边的战马已被绊马索绊倒,靼鞑阵形再次打乱,而死在太原兵箭矢与长枪下的靼鞑也有数十人,但靼鞑凶悍,被摔落于马上很快就翻了跟斗爬起来,举着狼牙棒嗷嗷地冲向太原兵。

    边军并不单独作站,而是五人一小组,背抵背,睁着血红的眼也嗷嗷地杀了过去。边军没有花哨的招式,长枪兵直刺下腹,咽喉。而刀兵则从上往后斜砍过去,看谁力道大,看谁速度快,恪刀闪躲这些都没有用了,全是真刀真枪的砍杀过去,毫不留情。步兵专砍敌人马腿,而骑兵则抡着长松专刺倒地那一瞬间来不及反应的靼鞑,刚开始太源兵靠着阵形倒也稍占了上风,但很快,双方胶作在一起,再也无法摆开阵形,便只有激发最原始的力量,相互撕杀。

    全场观战的太原总指挥使代长清与赵九凌并肩于马背上,眺望着与靼鞑纠缠到一起的边军,尽管双方已呈胶着状态,但边军的顽强已渐渐压过凶蛮的靼鞑,喜得胡子都快要飞舞起来。

    “不愧为北方雄狮!瞧这临危不乱以及有勇有谋的进攻,就非一般边军能比。”

    身后众将士纷纷点头附和。他们呆在边关多年,靼鞑凶猛的形像早已深入人心,边军尽管与之交手多年,但多年来士气低迷却是不争的事实,更别说与靼鞑一对一拼杀,大周朝开国以来,除了太祖皇帝时期真刀真枪地干过外,这后来数十年间,便只有守城的份了。

    而这份功劳,都要记在赵九凌身上。

    众将士看赵九凌的目光很是敬畏。

    人家年纪轻轻便有战神的封号,并不是因为他是皇帝之子,而是有真本事的。

    当然,也因为他老子是皇帝,所以才能做到要钱给钱,要粮给粮,要兵给兵的境界。但不管如何,赵九凌节制北方军务一年多,便把凶猛如虎的靼鞑打得节节败退,且大有灭族的危险,这份功劳,非他莫属。

    但也有不以为然的,缀在一群高级将官队伍后的小校卒们则小声地滴咕着,“人人都称他为战神,还不是由将士们的尸骨给堆起来的?”

    “嘘,你小声点,不想要命了是吧?”与他并排的校座赶紧踩了他一脚。

    那名校卒沧凉一笑,“我爹爹,大哥还有二弟,全都死了。反正范家就我一人了,若是死了也算是解脱了。”那位高高在上的楚王是有魄力,是有用兵如神的美誉,可他的一切荣耀全是将士们用血肉之躯换来的。

    一将功成,万枯骨。

    与他交好的校慰沉默了下,又小声安慰道:“谁叫咱们只是小小的士卒,别难过了。靼鞑若真的被灭了也好,至少边关不会再有战事了,你我的妻儿老小就不会再受侵拢了。”

    战争,从来都是残忍的。赵九凌急功近利也好,不顾将士们死活也罢,但若能消灭掉大周边镜的心腹大窜,这些又算得了什么?

    在他们这些小人物里,他们只想到的是,上战场不会被抬着回来,能得一份温饱,在他们在前线守着,妻儿老小不会受到外族侵犯。可那些远在天边的大人物们心中,他们只在乎的是胜利,杀了多少靼鞑,立了多少军功,而普通将士们的性命,从来就不是他们考虑的范围内。

    赵九凌有战神的美誉,又何偿怜惜过他们的贱命?

    经过赵九凌长达三个月的严密计划及布暑,靼鞑伤亡极其惨重,草原各部落因粮食严重短缺又陷入了永无休止的混战中,草原上最大的靼鞑部落,在赵九凌施展的连环战术下,早已失去了独统大局的资格,他们想要继续保持首领位置,就必须给草原带来粮食,使大家不会活活饿死。但是,他们办不到。整个靼鞑部落流尽了大半人的血,仍是啃不动大周边关的城墙,不管他们如何的凶猛顽强,都翻不过那道高高城墙。反而还被赵九凌的人马给围追堵截。

    以往,大周士兵什么时候出过关与他们正面迎过战呀?他们只会龟缩在城墙的另一边,与作最勉强的防守。那时候,他们想关内的美酒了,想里头的女人了,想他们的粮食了,只需要付出小小的代价,便能抢得十倍百倍的战果。

    可如今,他们付出了十倍百倍的代价,却抢不到一颗粮食。

    现下,草原各部落都面临着断炊的巨大恐惧,他们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仍是抢不到梦寐以求的粮食。好不容易从赵九凌的围追下脱围而出的一小股队伍,却没有生还的喜悦,望着前方看不见尽头的茫茫草原,他们也隐隐猜出了接下来的结局……

    此次交战,是大周朝建国至今最大规模的一场战争了,战事足足进行了十四天。边军消灭了靼鞑五万余人,但边军伤亡也是史无前例的。

    望着书记官报上来的数字,赵九凌深吸口气,说:“按级优恤已牺牲将士。再传我命令,命军医们不惜一切代价救治伤兵。”

    “是。”书记官应了声,但又忍不住道:“王爷,军医也死了几个了。”

    赵九凌豁然抬头,“怎么死的?”

    “劳累过度而死。”书记官语气涉涩涩的,“宣府所有军医加起来,也不过区区四百名,却要医治数万名伤兵,其辛劳可想而知了。”

    赵九凌心头一跳,连忙问:“那锦绣呢?”

    书记官回答:”王大人这时候情况也不大好……”忽然只觉眼前有人影一闪,抬头,前边已不见了赵九凌的身影。书记官暗自滴咕着:听闻王爷喜欢王锦绣,看来并1卜传闻呀。

 第278章 八卦

    之后的某一天,赵九凌忽然单方面宣布休战。

    边军们先是大惑不解,但很快,振臂欢呼的声响几乎冲垮各处城墙。

    边军休战,赵九凌又破天荒地准许关内商人与胡人通商,盐巴、精细的米娘、铁锅、猪肉、布匹,以及丝稠、布帛等。

    先前受到赵九凌血腥镇压的晋商们先前还不肯相信,后来见总督府衙以及官府的告示文书,以及赵九凌亲手盖的印章,这才真的相信了,好事又从天而降,全欢天喜地各自回去禀报喜事了。

    而靼鞑先是大惑不解,为防汉人有诈,但饥饿迫使他们无法去深究这里头是否又有汉人的阴谋,只能纷纷拿了唯一赖以代步的战马、或是牛羊拿去交换。

    临时作为边防贸易负责把关的徐子泰皱着眉头向赵九凌禀报:“最近关内与胡人通商大都是以物易物。草原目前极需大量的盐、粮食、麻布、铁锅、以及药物。尤其盐巴、粮食,以及药物需求最为广泛。看来草原各部落确实面临着饥饿与伤亡的风险。”

    姚梦凡亮着一身大嗓门,说:“如今草原都成这般窘境了,咱们还与他们通什么商呀,直接城门一关。就能把让他们活活饿死算了。”根本不需一兵一卒就能消灭掉,多好。

    何劲看了赵九凌一眼,说:“靼鞑凶顽,我边军无人能及。若真到了饥饿难忍的地步,更能激发骨子里的凶气。而我边军经过三个多月的战事洗礼,人员伤亡极大,目前整个边防三省总共还只剩不到十万的兵力。而草原各部落都面临断炊的风险,一旦被逼上了绝路,他们会屏弃成见,刀口一致向外,到那时,他们夹着哀兵之势,我边军再是勇猛,恐也难挡其锐势。”议事厅里一阵沉默,他顿了下,他又继续道,“这时候的靼鞑,才是更加凶顽。若再与他们力拼,就算有城墙抵御,但我们也并没多少胜算的。”

    更何况,这阵子边军伤亡实在太大,虽然从各地方强行征来数百名军医,也是杯水车薪,再来药物短救治器具短缺的情况下,连锦绣都累得爬不起来了。这也是赵九凌主张休战的根本原由吧。

    何劲看了赵九凌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