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绣医缘 作者:淳汐澜(瀟湘vip2014.06.08完结)-第3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老夫人可以佯装没有瞧到钟夫人,但对于表侄女何氏的主动上前招呼,也就不好不再装作不见了。

    顾夫人打量何氏一眼,说:“你也来了。你娘现在可好?”

    何氏甜甜一笑,“多谢姨母关怀,娘现在还好,就是有些惦记姨母您呢。上回还问起姨母,说好久都没有来瞧瞧姨母了。只可惜娘现在正给大哥物色大嫂,一时不得空罢了。”

    顾老夫人神色微僵,自从她拒绝何氏做自己儿媳妇后,与表姐何文氏便疏远了,姐妹从此生了间罅。一晃又有近一年没能见过面了,连今年过年都没有走动。

    “我是孀居之人,却不好四处走动的。你娘若是得空,可得时常登门才是。”

    何氏点点头,“姨母说得是,秀丽有空回了娘家,就亲自转告娘。”

    顾老夫人点点头,不再多说什么,进入戚府去了。

    何文氏加快了脚步,追上了钟夫人婆媳,又与钟夫人拉起了家常来。

    ……

    回到钟府后,钟夫人又发现了门口停了好几辆陌生的豪华马车,先前还以为是家中来了客人,可一打听之下,才知道锦绣今日在太医院成功给正阳侯世子做了开腹手术,取出了胆襄内一颗拇指大小的结石,并且手术非常成功,消息传出来后,整个京城但凡有腹痛病症的如打了鸡血似的直奔钟府。

    那郑明胆襄内居然长了石头,而锦绣却开腹剖胆,取出石头,而郑明居然还活着,钟夫人惊汉不已,但看到钟府外头排成长队的病人,又感叹,对钟大奶奶说了句:“果真是人怕出名猪怕壮。”

    对于锦绣来说,她是大夫,大夫的职责就是救死扶伤。有人登门看病,自然不能推拒的,若是普通病症也就罢了,但这些登门的病人,确实也有危急病症,锦绣自然就忙碌起来,又弄到了天黑。连钟阁老从衙门里回来都不得空闲。

    之后,锦绣仍是忙到脚不点地,能登钟府大门的,自然是有些身份的,不过给锦绣最有印像的还是要数怀王府的郑侧妃。

    这位郑侧妃也有心口疼的毛病,情况与当今太后如出一辄,但装得却无比像,几乎可以去竞争争奥斯卡奖了。

    锦绣那个气,亲自好声好气地送走了郑侧妃后,在郑侧妃前脚踏出仪门,锦绣后脚就冲门房的人怒吼道:“以后但凡再有装病的人来看病,一律打出去。一个两个的都跑来烦我,姑娘我真是受够了。”

    郑侧妃脚下踉跄了下,回头目光铁青地瞪着锦绣。

    锦绣看都没看一眼,扭头就走。

    而这时候,钟府门房里正是热闹的时候,一些别府递贴子来的下人,还有门前等候自家主子的奴才,把锦绣的话听在了耳里,不出一天功夫,整个帝都的人都知道,怀王府的郑侧妃累年不见好转的心口疼毛病原来只是装的。

    消息传至宫中,郑贵妃坐不住了,赶紧连夜来到太后宫里。

    “姑母,您看,那王锦绣该不会……”

    太后皱皱眉头,冷然道:“知道又如何,量她也不敢当场揭出来。”

    郑贵妃想到王锦绣那天被太后折腾有气不敢出的模样,也堪堪放下了心来,但很快又提了心,咬牙恨声道:“可珏儿她,如今都被她给坑苦了。”

    郑贵妃嘴里的珏儿,便是郑贵妃的亲侄女,郑家旁支所出姑娘,怀王府的郑侧妃,也是太后的侄孙女。

    王锦绣是何许人矣,神医之名也非浪得虚名,她说郑侧妃是在装病,自然便是装病了。历来女人装病以搏同情以争宠的手段,宫里宫外也见得多了,除了男人不知道外,大家都是心知肚明,并不会真的说出来。这王锦绣,就是个不按牌理出牌的,如此直言不讳地指责出来,不但狠狠打了郑侧妃的脸,让她在怀王府抬不起头来,也让怀王对她侧目,就算顾忌着太后这层关系不好对她怎样,但受冷落是肯定的了。尤其这么一来,郑家姑娘的名声也毁得彻底。还连累宫里的太后,因为郑侧妃和太后都有心口疼的毛病,她们又都出自郑家,锦绣扬言郑侧妃是在装病,那么太后岂不也是?

    太后对于郑侧妃并没多少感情,但总归是出自郑家,锦绣这般针对她,便是针对自己,与自己过不去,身为太后,她自然容忍不得。

    “这个王氏,生来便是来克哀家的。”太后神色狰狞,又揉了揉眉角,上回虽说整治了王锦绣一宿,可也把自己给折腾得够呛,这阵子夜里总是睡不着觉,连累她这些天精神也有些不济了。

    郑贵妃又安慰了太后一番,目光闪动着,“要不,姑母再装病一回,这回彻底整治她。”

    想着锦绣那天晚上的作为,以及在帝后面前理直气壮的告状,太后摇了摇头,“算了,这女人是个刁滑的,可不是好拿捏的。”上一回其实她是半点上风都没能占到的,还差点连累了身边的宫人,也与娘家疏远了不少,这么多年来,她也知道帝后恨不得她早早去死,但一直顾忌着名声,大家也都维持着面子情罢了。帝后要顾及孝道和名声,不敢动她,可身边的宫人却要糟秧了。

    郑贵妃也知道王锦绣的刁滑,又恨恨地骂了两句,心有不甘,“难道就任她这般潇遥?”

    太后冷笑一声:“放心,哀家又想了个绝好的主意。”

    第二日早上,皇后去太后宫里请安的时候,太后和颜悦色地问起了楚王的婚期,皇后戒心顿起,老太婆好端端问及儿子的事,准不会有好事儿,只小心地回答:“太后关心小辈,是九儿的福份,九儿的婚期就在下个月名旬。”

    太后一脸的惊讶,“唉呀,那岂不还有两个多月,这怎么成?楚王身份贵重,可不能太过仓促了,一定得好生操办才是。”

    皇后又说:“有内务府和礼部共同操力,自然不会有问题的。”

    “那倒也是。不过,王氏虽说与楚王情投意合,可王氏到底只是市井女子,以后恐难适应天家规矩,再则,将来王氏入主楚王府,以她无父无母的孤女身份,恐难撑起王府,何况主持中馈。哀家虽然挺喜欢这个孙媳妇的,可这事关天家颜面,可万万马虎不得的。皇后,你身为中宫之主,可得早些未雨绸缪才是。”

    果然是针对锦绣来了。皇后心里冷笑,不过她与太后过招多年,一直略占了上风,这回也不例外,淡淡地笑着说:“让母后操心了。臣妾倒没有这方面的担心。毕竟恒阳眼光独到,他瞧中的姑娘自然是好的。对于王氏,臣妾看得也还顺眼。”

    退一万步来讲,就算她不喜王氏,你也休得打她的主意。

    太后不悦道:“你这是什么话,哀家自然也喜欢这王氏。可王氏身份和出身都摆在哪,让她嫁给楚王本已勉强,如今让她主持中馈,打理王府锁事,管束妾室教养子妇,估计还得抓瞎。皇后你身为婆母,也得早作打算才是。”

    说了半天,仍是没有说到点子上,皇后都有些不耐烦了,淡淡地问道:“依母后之见呢?”

    “王氏出身民间,不懂宫中规矩,这将来嫁到王府,就是天家的媳妇。这首要的便是把天家的规矩学起来。哀家决定,派几个教引嬷嬷去钟府,好生教授王氏规矩才是。以免到时候闹出笑话来让人看了笑话。王氏自己丢人不打紧,皇后就不怕楚王也会被连累丢人?”

    皇后觉得锦绣虽然出身民间,但那日在自己面前的表现还是张驰有度,进退得宜,即恭敬又带着小儿女的姿态,既有着大家闺秀的温婉气质又有着与年纪不相符的沉稳。虽说只接触过一回,就这样下定论有些片面,但不可否认,皇后对锦绣的第一印像颇好。

    与太后过招多年,皇后立马便能猜出太后打的主意,不慌不忙地说:“太后所言极是,是臣妾思虑不周了,也幸亏太后提醒。臣妾这便回去,挑几个宫中教教嬷嬷送到钟家去,教王氏学习宫中规矩。反正这还有二十来天的功夫,相信以她的聪明,应该很快就能学会的。”

    皇后说话不快不慢,却也让太后插不进嘴,太后嘴巴张了张,说:“何必麻烦皇后?哀家这儿已有上好的人选,全都是哀家跟前得力的宫人,一个个都是极懂规矩的,即日便可送去钟府。由她们教王氏规矩,是再好不过了。”

    皇后淡淡地道:“有劳太后关怀,这些锁事儿哪能让您操心?太后身边的人固然是好的,可都是太后跟前的贴心人,哪能大材小用做这些事。还是臣妾亲自回去挑人吧。反正臣妾宫里也有现成的人选,唉呀,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