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674-吴佩衡医桉-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郝冢吃錾窠。畈∪
附片50克 干姜15克 肉桂6克(研末,泡水兑入)砂仁6克
茯苓12克 甘草6克
其三:
杨××,住昆明大绿水河,有一女生甫半岁,于1958年春出麻疹,已灰,忽转“肺炎”,发热喘咳,喉间痰鸣,鼻翼掮动,面含青象,指纹青紫出二关,大便泻绿水,小便短赤。此系疹后元阳内虚,寒痰壅闭,肺肾之气不接,清肃不降而成是证,即以小青龙汤加附子主之。

附片30克 干姜12克 法夏6克 细辛3克 麻黄3克 五
味子1.5克桂尖10克 杭芍6克 甘草6克
服后旋即呕吐涎痰盏许。次日复诊,喘咳稍减,发热已退其半,再以四逆二陈汤加肉桂少佐麻绒,细辛主之。
附片50克 干姜12克 法夏6克 陈皮6克 茯苓13克 肉
桂20克(研末,泡水兑入) 甘草10克 炙麻绒3克 细辛2.5克
服后,又吐不少涎痰,喘咳已去十之八、九,鼻搧痰鸣已止,大便转黄而溏,小便已较长而淡黄,并略进稀粥,颜面指纹已转红润,仍照原方去麻辛、陈皮,连服二剂而愈。
按: “肺炎”系西医病名,中医则应分为肺热、肺寒或肺燥等证。针对寒热虚实之病情实据,灵活处方治疗。如一见“肺炎”,不辨寒热,动轭以清凉解毒之剂任意消炎,则贻误不浅矣。以上三例,均系体质虚寒,湿痰内盛而成肺炎寒极严重之证,故主以扶阳温化之剂,均奏全功。如系邪热肺燥之炎证,又当以养阴清肺生津润燥之剂治之,方能收效。
麻疹后邪热灼肺
王××之男孩,年三岁,出麻疹免后,身热不退,喘咳痰滞,唇焦,舌苔白厚而燥,指纹紫红,脉洪数,壮热烦渴,小便短赤,鼻干,目多眵。此系疹后真阴内虚,邪热灼肺,津枯液燥,以人参白虎汤加味主之。
米洋参5克生石膏12克 知母10克 甘草6克 寸冬10克
尖母3克 五味5克 粳米一撮
次日复诊,患儿脉静身凉,烦渴喘咳均减,以生脉散加味治之。
米洋参6克寸冬12克五味2.5克 甘草3克生地10克
川贝5克 杭芍6克
第三日复诊,津液满口,喘咳已平,食量较佳,再以黄芪20克、当归10克、生地6克、党参10克、元肉10克,炙甘草3克,调补气血之剂,连服二剂而愈。
麻疹后湿热下痢
王××之女,年五岁,麻疹免后,下利红白,腹痛里急后重,不思饮食。系麻疹后,湿热阻遏所致,以槟芍顺气汤主之。
杭芍12克 槟榔片6克 枳壳6克 厚朴6克 木香3克
前仁6克 大黄6克 甘草3克
服后,大便畅利三、四次。次日复诊,红自痢已减十之八、九,仍照上方加减治之。
当归12克 杭芍12克 前仁6克 莱菔子5克 槟榔片6克
黄芩3克枳壳3克甘草3.克
第三诊,利止食增,续以下方连服二剂而愈。
党参12克 口芪12克西砂仁3克 当归10克 黑姜6克
元肉10克
麻疹后阴虚阳燥
王××之子,年五岁,出麻疹后,邪热内伏,阴虚阳燥,发热八、九日不退,脉息沉数,唇焦舌燥,渴思冷饮,虚烦不寐,大便不解已五、六日,小便短赤。以温补之剂服之,病势更甚。此系少阴热化之证,拟以黄连阿胶鸡子黄汤主之。
黄连5克 黄芩6克 杭芍12克 阿胶6克(烊化兑入) 鸡
子黄1枚(搅化兑入)
待芩、连、芍三味煎汁,少冷,兑入阿胶、鸡子黄调匀而服。
次日再诊,患儿烦止得寐,身热退去十之八、九,唇舌已回润,再以生脉散加味治之。
米洋参5克 寸冬10克 五味3克 甘草6克 生地6克
玄参6克
第三日复诊,患儿脉静身凉,津液满日,二便通利,续以前方去生地、玄参,加口芪20克、当归10克,补中益气,养阴生血,连服二剂,食增神健,诸病俱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2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