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意三国-第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实在是有些危言耸听了,我认为曹操并不会来攻打荆州?”李晟微笑着摇了摇头。 
  “怎么说?”张机和诸葛亮的兴趣都来了。 
  “咱们的主君是汉室宗亲,同样也拥有为数众多的军队。曹操即使心里再讨厌咱们的主君,他们也不得不估计到刘表大人得名字和那为书众的水军,所以对于眼下的事情,曹操也只能暂时先暂时忍耐了。他不太可能在近期就对张绣军发动进攻。”李晟笑着解释道。 
  “这样说是没错。但还是对阿玄保密吧。毕竟这事情就发生在荆州,只怕阿玄会对此产生种种不必要的联想。阿玄的身体很不好,所以你们就不要提这些大事了,也不要再提去年、前年的事情,就连提豫章这个地名也不行。”张机偷偷的看了一眼屋内的诸葛玄之后,皱了皱眉头,还是小心的告诫李晟等人。 
  “说得也是。这些事情会让义父思考,从而消耗他原本就不多的精力。”李晟闻言轻轻的点了点头。 
  “唉,看着自己的朋友从好好的一个人变成这样,还真让人难受啊。”张机感叹道。 
  “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诸葛亮无奈的说道。他想起了旅途仲徐海和自己经常说的一句话:“人世是虚无的。” 
  无论是冲喜,还是张机的医术终究都不曾留下诸葛玄的生命。随着一天一天日子的过去,诸葛玄那日益衰败下去的身体,使他不可避免的进入了弥留之境。 
  也许大家都感觉到了什么吧。在这一日来到诸葛玄床前的人特别多。张机早已开放了一切,让这些诸葛玄的旧友们一一都进到诸葛玄的卧室之中。因为包括他在内的所有人恐怕都很清楚:“今天的这一面,只怕是与阿玄相见的最后一面了。” 
  与诸葛玄关系最好的就是司马徽和张机了。眼下张机正在外头,帮诸葛玄张罗着一切,只有司马徽站在诸葛玄榻前。他看着诸葛玄那出气多入气少的辛苦模样,便轻声的在他耳边说:“正礼和子将都过世了。” 
  诸葛玄闻言脸上的气色又黯然不少。他的嘴唇微微张起,略略的蠕动了一会,似乎在说什么,但终究没有发出任何一点声音。司马徽专注的看着他的嘴形,看着他的嘴张着蠕动到了一般就闭上了,浑浊的两眼还张着却是早已没有一点生气。 
  司马徽怅然的叹了一口气,伸手将诸葛玄的眼睛合上,点着头像是最后对诸葛玄告别:“是啊!你说得一点都没错!” 
  这是一句很古怪,也很让人琢磨不透话。直到后来司马徽才将诸葛玄临终时最后的话语告诉诸葛亮和李晟:“是吗?他们都先走了一步在那儿等我吗?就像徐海所说的那样,在另一个世界里吗……” 
  话到这里就停住了,诸葛玄停止了呼吸,逝去了。或许这对在重病之中挣扎了半年的他而言是一种解脱吧。 
  “逝者如斯。在这一个世界的终结很可能就是令一个世界开始。”已隐隐的有些相信浮屠教义的诸葛玄正是带着这个想法,离去的。 
  建安二年七月十六,在蓝色的婚礼过去了半个月之后,白色蒙布罩在了诸葛家的宅院上。     
    第二卷风渐 第五章 三年之守 
  诸葛玄的葬礼按照正规的礼节进行着。在襄阳这种不被战火袭扰的地方,有的是时间让他们从容的完成其间的每一个步骤。从殓衣到入棺,从祭奠到出殡,再从下葬到头七,全都漫天敝日的 白纸花的披撒下完成。 
  荆州的主君刘表放下了手中的政事亲自主持了诸葛玄的葬礼。他在祭奠上大哭,其中悲切让听闻的与葬者都感到深沉的悲哀。有感于诸葛家的朴素,刘表甚至宣布诸葛玄葬礼上所有的一切花 费都由他自己负责。  
  “诸葛先生是我手下重要的谋臣,我对他寄予很高的期待,受他以豫章太守之职。他没有辜负我希望,而坚守豫章,屡败强敌。最后虽败返荆州,却是因为兵力不济的缘故。那是我们没有及 时其给予增援错误,而不是他自身的过失。他因此而深受重伤,也是因为我们,所以我们我们不能亏待他和他的家人。”刘表含着如花的泪水说道。  
  “州牧大人真是明君啊!居然对臣下如此之好……”对于刘表的行为,参加葬礼的大多数人都如此感叹道。他们都认为刘表是一个难得的人物。诸葛玄的葬礼无疑成为刘表的舞台,在这儿刘表做的十分出色。 
  作为诸葛玄的好友之一,司马徽自然是参加了这次葬礼,他冷眼旁观着刘表的举动,在事后,不屑的告诉已然成为自己弟子的诸葛亮和李晟:“景升大人的表现,真是令人厌恶,这简直是惺 惺作态嘛。”  
  “为什么这么说呢?刘表大人的表现真的很令人感动啊。”无论是诸葛亮还是李晟都因为刘表在葬礼上的表现,而对刘表抱有相当地好感。他们并不相信司马徽对此的判断。 
  “你们每天都呆在阿玄的身边,难道没看出来吗?”司马徽反问两个晓得,他不等他们回答而自顾自的说下去:“这世上有不像昏君的昏君,这是麻烦,尤其是像明君一般昏君。那更是人欺 骗许多人。说句不好听话,阿玄的才能并不足以在混乱的环境下独当一面,若是让他去做江陵这种地方的太平太守还好些,让他去负责豫章这样的地方实在是太难为他了。刘表急功好进看不 到这一点,所以就有了阿玄这样的牺牲者。这完全都是刘表造成的。不懂得用人,将人派到适合他的岗位上,这就是主君昏庸的表现。”  
  “原来如此。”李晟用心的听着,适当地发表自己看法:“这么说刘表大人确实不怎么样。他用人看得不是能力,而是出身、名位。像黄忠、魏延将军那样的人才足可以独当一面,但刘表大 人却给他们以低阶的官职,让他们根本无法发挥出自己的才能,这本身也是一种昏庸。为君之人最关键的不是其自身有什么才能,而是其用人之道是否高明,是否有为民的心。一旦为君者会用人,会爱民,那就能够成为明君了。”  
  “呵呵。看来晟儿对为君之道很有感触啊。”司马徽听了微笑起来,“你说说看眼下有多少算是明君的?”  
  “明君嘛!我认为天下有三个人。”李晟想了想,板着手指说道。 
  “哪三个?”司马徽微笑的看着不说,另一边的诸葛亮追问道。 
  “第一个,兖州的曹操。他善于用人,善于把握时机。虽其个性之中有很强的疑心和功利,但他的人格魅力和自身的用人手段及才华,使他卓尔于群雄之上。眼下的北方只怕最终会落入他的手中。”李晟笑着说道:“第二个,则是汝南地刘备。虽然他现在只是托庇于曹操之下的一个客将,但他爱民,素有仁义之名。凡是与他接触过的人都称他为一个仁者。他之所以到现在还是 颠破流离,没有一点发起的迹象,那是因为他没有找到自己的谋士,那不是一般的谋士,而是像古之姜尚、子房那样的谋士。一旦他找到了这样的人才,那么即使有能力如曹操者也不敢正面 对抗其之锋缨;至于这第三个嘛……” 李晟说道这里却停顿不说了,猛地掉起了诸葛亮和司马徽的胃口。 
  “快说,快说。”司马徽和诸葛亮对此很有兴趣,顿时连连追问。 
  “这第三个人就是我哪。”李晟略略有些腼腆,却是笑谈无忌的说道。 
  “你……”听李晟说出竟是这么一个答案,司马徽和诸葛亮顿时愣住了。他们认识李晟这么久了,一直都认为李晟是那种多做少话的人。虽然时不时有一些新奇的观点闪现,但大体上却是一个务实而不张扬的少年。此刻猛地听说李晟将自己也算作天下明君之一, 不由得心下觉得奇怪:他是不是受了,什么刺激啊。怎么尽说胡话呢? 
  司马徽是长者,自然站在那儿没有动作。而诸葛亮却是十分奇怪的靠了上来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脑袋,衡量了一下温度,又摸了摸李晟的脑袋,看看他究竟有没有发烧。 
  “奇怪了,不都是好好的么?”诸葛亮查不出一个结果,便只好悻悻而退了。只是看向李晟的眼睛充满了担忧。他始终认为自己的这位兄长实在乱说呢?虽然李晟以前也有告诉诸葛亮自己想 为君的理想,但诸葛亮也只是听听算了,他终究认为那个还不是很现实。毕竟白手起家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  
  “司马先生,你看呢?”李晟不理会诸葛亮那担忧的目光,而直接问上从自己刚才话落就一直打量着自己的司马徽。 
  “你有成为明君的潜质。因为你对如何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