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托普检讨-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四川托普软件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直接持有成都托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4038%的权益,而其82%附属公司四川托普电脑有限公司则持有本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192%的权益。    
    (2)四川托普科技发展公司直接持有成都托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577%的权益及透过附属公司及联营公司,即成都托安科技信息有限公司、成都托普信息网络工程有限公司、四川托普软件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及四川托普电脑有限公司,合计共间接持有成都托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1693%的权益。


《托普检讨》 上市前夜的一份传真件《托普检讨》 被“关门打狗”了

    ●被“关门打狗”了?    
    2002年4月,在浙江嘉善召开的一次托普集团高层会议上,指着一个经营传媒产业导致直接亏损数千万元的副总裁,宋如华不知是借题发挥还是有感而发,他骂到,“你他妈的就是一个骗子,就知道来骗我”,弄得在座的诸多高管面面相觑,好生尴尬。    
    不过,宋自己接下来马上又笑了起来,指了指自己,又指了指在座的,“其实我也是一个骗子,我在外面骗,你们他妈的又来骗我”,话音刚落,全场一阵狂笑。    
    与后来招聘5000名软件工程师一样,投资传媒可称为托普12年来的最大败笔之一。    
    1995~2001年,那是一个盛传传媒业是“中国最后一个暴利行业”的年代——恰如狄更斯在《双城记》(A Tale of Two Cities)中的开场白:“这是一个最好的年代,也是一个最坏的年代;这是一个最聪明的年代,也是一个最愚蠢的年代……”    
    在这样的年代,倒霉蛋不常见,可总有。托普就是。一夜之间两家影响很大的——宋如华注资的报纸——《商务早报》、《蜀报》被停刊整合,这在中国传媒史上可能绝无仅有。    
    之所以涉足传媒,宋如华先前表示不是为了政治目的,“而是要把它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目的。作为托普未来的经济增长点,先搞杂志,后搞报纸,再搞影视、图书出版”。    
    看似清晰的战略思路背后,隐藏着一个又一次准备投机的商人。然而最后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他干了一件错误的事情。事实上,无论从制度还是从技术层面上讲,托普都不宜涉足传媒。因为托普投资来投资去的——不是有路的悬崖,就是无路的荒原,死只是一种必然。在上海,后来宋如华仰天长叹,说自己被“关门打狗”了。    
    一直在资本市场上长袖善舞的托普在政府开始逐步放宽商业资本进入传统媒体的前夜,遭遇了来自市场之外的力量——行政之手的阻击,有传言说,这是四川对托普“东迁”的一点惩戒,对此我们无从考证,但可以确定的是,这给宋如华出川又找了一个理由。    
    甚至可以说,连伤口还没来得及添一下,“志存高远”的宋如华就急匆匆出征了。因为还有太多“伟大”的事情在等着他去做——比如入主“英雄股份”,比如在咸阳、海口、台州、上海等地建软件园圈地,又比如分拆托普软件在香港创业板上市……    
    对传媒,宋如华原来是爱恨交加,2001年后,传媒就成了他心中永远的痛。托普收购媒体的失败,是中国资本市场和中国报业史上的一个经典案例。    
    至此为止,托普“传媒帝国”在建立初期可谓就已分崩离析。之前,chinesecom(炎黄在线网站)的沉浮只不过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托普泡沫”的本质逻辑。    
    ●《商务早报》、《蜀报》同时停刊    
    公告    
    各位订户:    
    根据报刊结构调整的要求,本报决定本月底前停止出版。报纸停办后,原订户可以选择《成都晚报》或《成都商报》。请订户即日起与投递员联系具体事宜。    
    由于本报停刊给订户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商务早报社    
    2001年5月10日    
    从2001年4月开始,传言就没停过。现在,尘埃落定——《商务早报》停刊了!一同被停的,还有《蜀报》——创刊于1897年,是四川报界的元老。    
    相对《蜀报》而言,挂靠四川省外经委创刊于1998年12月18日的《商务早报》则属小字辈,但“后生可畏”,曾被北京、广州同行公认为“成都最好看的报纸”。    
    成都是向来就没有哲学,也休谈政治,却有诗歌、文学、龙门阵、生意经的城市。在这方丰腴之地,高谈“精英”文化的是被人遗忘的小众,都市话题才能引来捧场的大众。所以,面向蓉城市民的都市类综合报纸在1995年前后就一下子涌现了出来,一时间,成都报业市场共有《成都商报》、《华西都市报》、《商务早报》、《蜀报》、《天府早报》、《成都晚报》、《四川青年报》等7家主流的市民报。    
    据统计,1997~1999年,成都市的年广告总量一直保持在10亿元以上,2000年高达15亿元。全市广告经营单位达1178家,从业人员12万人。    
    这无疑使作为广告载体主渠道的传媒业有了较充足的生存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街坊“小事”也由传媒做成了有关“公民权益、生存质量、社会道德标准”等问题的大文章,连CCTV的“实话实说”都还来做了一期关于“拥麻”、“反麻”大讨论的专题节目。    
    传媒好不忙活。成都也因此被称为“传媒第四城”。    
    蛋糕不变,现在一下子少了两家竞争对手,有人欢喜有人愁。依稀记得那是一个异常闷热的五月,在车水马龙的成都市中心,商务早报社2001年春节才挂上去的“商务早报,做中国一流大报”的广告牌依然崭新地矗立着,风乍起,尽显落寞与惆怅……    
    成立不到3年的《商务早报》,这是第3 次遭遇停刊,而对刚刚热闹地玩了把“百年报庆”的《蜀报》而言,这是它第一次停刊——但却都是别世绝唱。    
    是什么原因让这两家报社遭受灭顶之灾呢?是犯了“政治大忌”,还是经营管理不善?是没有资金维持后续发展,还是成都报业市场的正常“出局者”?    
    实际情况是,在上述7家报纸当中,被取缔的《商务早报》和《蜀报》两家报纸的发行量(零售)和广告量,平心而论,并不是最差,甚至曾经还有过辉煌。    
    如《商务早报》,据四川省社科院新闻所调查,其市场零售份额在被砍掉的那个月已经在7家市民报中占到了约9个百分点,上升到了第三位,走势非常好;《蜀报》砍掉后,《四川日报》印刷厂曾经接手印刷《蜀报》半个月左右,结果把《四川日报》的人给吓了一大跳——在已经没有零售量的情况下,《蜀报》的订户还有9万份左右,比起隶属于四川日报集团的《天府早报》的4万份左右来,高了很多。


《托普检讨》 上市前夜的一份传真件《托普检讨》 四川文化报

    ●进退《四川文化报》    
    2000年8月,前文所述的托普副总裁邂逅了一位年轻而新锐的资深报人。这位报人的一番高论让他茅塞顿开,也让那时号称“钱多得没地方用”的托普发现了一座金矿——    
    “媒体是中国目前最后一个暴利行业,由于体制的原因,这种垄断高额利润还要持续相当一段时间,最关键的是,中国曾向世贸组织承诺,加入WTO的5年之内,中国传媒业要逐渐向外资放开,机不可失啊!尤其是像托普这样一个正处于上升阶段,有着良好IT产业背景和网站平台的知名企业,如果投资传统媒体,‘钱’途不可限量!”    
    耳提面命之余,这位报人还将自己对中国报业和成都报业的研究成果留给了副总裁。    
    因为副总裁同时还兼任托普集团企业发展中心主任——负责项目投资开发、企业发展规划及企业文化建设,也有人说,企业发展中心就是专门找投资项目的一个部门。随即,心动之下的他写了一个关于投资成都报业的项目计划递交给宋如华,并得到了首肯。    
    一个月后,托普文化传媒投资有限公司成立,副总裁出任CEO。就这样,原本只是想创办一本专业杂志《IT风云》的托普,很快就把目标锁定在了报纸。    
    当年下半年,《四川文化报》首当其冲被托普看中,并注入了300万元资金。    
    作为四川省文化厅下属的机关报,《四川文化报》的发行量与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