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长征行-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的又一个紧要关头。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的龚自德对这段历史很有研究,他同其他两位同志一起写过《彝海结盟》一书,沿途不断跟我们摆“龙门阵”。他说:对于蒋介石的军事部署,中央早已察觉。根据上述敌情,中央军委按照会理会议决定,于5月14日撤出对会理的围攻,主力沿会理至西昌大道北进,通过彝民居住地区,抢渡大渡河,以粉碎蒋介石围歼红军于大渡河南的企图。中央派红军先遣队的任务,就是想尽各种办法,排除一切困难,迅速通过彝民居住地区,抢渡大渡河天险。刘伯承率红军先遣队于16日抵达西昌南的德昌。守备德昌的川军旅长在顺沪起义时是刘伯承部下的团长。刘伯承写一亲笔信,追述旧谊,晓以大义,促其勿与红军为敌,让蒋介石坐收渔人之利。该旅长见信后,令守军略示抵抗后即撤退。次日,红军先遣队占领德昌。随后,刘伯承又写信给前来加强西昌防守的川军彝务指挥官,说明红军路经贵防,不以彝民为敌,彝民打枪我不还击,但路是一定要过的。川军彝务指挥官见信后,为刘伯承的声望所慑,在红军通过时未予阻击。这样,先遣队于20日到达泸沽地区。
  从泸沽到大渡河有两条路,一条是东路,由西昌至雅安的大道;另一条是西路,经冕宁县到安顺场。这是条崎岖险峻的山路,特别是还要通过被汉人视为畏途的彝族聚居区。敌军判定红军不会走西边小道山路,要通过彝族聚居区太困难了,因此将走东路大道。于是,敌军将主要兵力置于东路,作为防守重点。据此情况,刘、聂电告中央军委,红军主力部队以走西路,经冕宁到安顺场过大渡河为宜,同时以少量部队走东路大道,以迷惑并钳制正面之敌。军委批准了这个建议。
  中共中央十分重视这次通过彝族区的军事行动。还在会理出发时,毛泽东就嘱咐刘伯承:先遣队的任务不是打仗,而是宣传党的民族政策,用政策的感召力与彝民达到友好。只要我们模范地执行纪律和党的民族政策,取得彝族人民的信任和同情,彝民不会打我们,还会帮助我们通过彝族区。21日,刘伯承向部队作动员报告:今天我们到冕宁,这里过去是彝人的城市,后来彝人被反动统治者赶到山上去了。过了冕宁,就是彝族聚居区了。过去传说诸葛亮七擒孟获,就是在这个地区,至今还有孔明寨、孟获城等遗址。由于反动统治阶级实行的民族压迫和歧视政策,彝人的经济文化落后,生活极其贫困,对汉人疑忌很深;彼此语言又不通,民族隔阂很深。他们会射箭打枪,但他们同国民党军队不是一回事。我们要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争取和平通过彝族区。龚自德说:为了顺利通过彝族区,红军广大指战员积极开展群众工作,反复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主张,到处张贴以红军总司令朱德名义发布的《中国工农红军布告》:
  中国工农红军,解放弱小民族;
  一切彝汉平民,都是兄弟骨肉。
  可恨四川军阀,压迫彝人太毒;
  苛捐杂税重重,又复妄加杀戮。
  红军万里长征,所向势如破竹;
  今已来到川西,尊重彝人风俗。
  军纪十分严明,不动一丝一粟;
  粮食公平购买,价钱交付十足。
  凡我彝人群众,切莫怀疑畏缩;
  赶快团结起来,共把军阀驱逐。
  设立彝人政府,彝族管理彝族;
  真正平等自由,再不受人欺辱。
  希望努力宣传,将此广播西蜀。
  这个布告鲜明生动地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在红军各部,除普遍进行民族政策教育外,还特别要求广大指战员务必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5月22日,先遣队开始进入大凉山彝族聚居区。这里的彝族主要有三支:罗洪、倮伍、沽鸡(果基)。他们之间时要“打冤家”,但遇到汉人马上联合起来,一致对外。当红军到彝海地区时,遭到正在械斗的这几支彝族的围阻,有的还将红军战士的衣物剥去,抢走一些器材。红军一面向彝族群众宣传,一面派代表同他们的首领谈判。同时,布置自卫阵地。在了解各家支的情况后,根据他们不同的政治态度,采取不同的政策。沽基家支的首领小叶丹懂汉话,对红军表示友好,要见刘伯承司令员,大家讲和不打。刘伯承已在彝海边等候。小叶丹见到刘伯承后,主动表示:打你们的不是我,你们主张彝汉平等,我愿与司令员结为弟兄。刘伯承说:那些欺压彝民的汉人,也是红军的敌人,我们结义是为了反对共同的敌人。于是举行仪式,刘伯承和小叶丹喝了“鸡血酒”,两人歃血盟誓,结为金兰之义。小叶丹表示,由沽基家护送红军通过彝族区。刘伯承代表红军赠送武器弹药,授予小叶丹一面书写着“中国彝民红军沽鸡支队”的队旗,发给他“任命小叶丹为队长、其弟沽基尔拉为副队长”的委任状。
  5月23日,红军先遣队由小叶丹的四叔带路护送,顺利通过100多里的彝族区,到达离安顺场不远的地方了。随后,在小叶丹安排下,在七天内将中央红军大部队护送出彝族区。红军和平通过大凉山,为抢渡大渡河、粉碎蒋介石的战略企图赢得了宝贵时间。解放初期,刘伯承曾对时任中共西康区党委书记的廖志高讲:要做好少数民族工作,少数民族对中国革命是有贡献的,当年与小叶丹结盟就是我们重视民族工作的结果。彝海结盟是报告了中央决定的,如果不结盟,再推迟三天,蒋介石的重兵就调到大渡河堵住我,就可能走石达开的下场了。{1}彝海结盟60周年时,廖志高在一封信中说,彝海结盟对中国革命是起了重要作用的,功不可没。
  龚自德还讲了一个小故事。三天后,毛泽东在大渡河边见到刘伯承后问道:诸葛亮七擒七纵才使孟获心服。你怎么一下子就说服了小叶丹?刘伯承说:主要是我们严格执行了党的民族政策。毛泽东又问:你跟小叶丹结拜,真的跪在地上起誓吗?刘回答说:那当然。彝人最讲义气。他看我诚心诚意,才信任我们。毛还问:彝人下跪是先跪左腿,还是右腿呢?刘伯承正在想怎么回答,周恩来帮刘解围说:后续部队通过彝区时,小叶丹打着“中国红军彝民沽鸡支队”的旗帜出来迎接。你们把彝区赤化了。朱德忙说:先遣队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功劳不小。
  红军和平通过大凉山,为抢渡大渡河、粉碎蒋介石的战略企图,赢得了时间。

中央进驻冕宁城,人民组织抗捐军

  我们一行在冕宁县领导和凉山州史志办主任陪同下,在2003年9月15日来到彝海子边。彝海原名“鱼海子”,海拔2000多米,是个高山淡水湖,水深约60米,面积20多万平方米,呈元宝形,以产细鲤鱼而得名。四周山峦环抱,针叶林木葱茏,湖水碧绿清澈,风景旖旎秀美,是个难得的旅游胜地。刘伯承和小叶丹的彝海结盟处,在彝海西北岸草坡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四川省人民政府将此地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建立彝海文物保护标志。1995年6月,江泽民题写了“彝海结盟纪念碑”。目前,在彝海结盟处建起了由江泽民题写碑名的大型石雕。我们在雕像前留影纪念。同时,听冕宁县领导和凉山州史志办主任,还有龚自德介绍有关情况。在这里,我想起了陈云路过彝族区时的亲历见闻。陈云随中央纵队过彝区。在行至开罗场(今石棉县擦罗彝族乡)时,四川刘文辉军在此设有粮站。红军到这里,刘军粮站人员以为是国民党中央军至,将库存军粮如数点交,计有4000多包,每包60斤,红军接收后还有很多剩余,便发给了当地百姓。他路过这里,亲见一般民众不论老幼均肩背一袋回家。一询问,老百姓高高兴兴地说:红军先生,我们好久没有吃白米了。红军来了,把刘家军的米发给我们吃。红军好!这个生动故事,说明红军怎样代表了彝族人民的利益{1}。
  冕宁县领导、凉山州史志办同志介绍了当年党中央进驻冕宁城的情况。他们说:1933年,冕宁县就有了地下党组织。陈野苹、廖志高就是本县人,并是这里的党组织负责人。1935年5月,红军先遣队和中央机关进驻冕宁县时,陈野苹、廖志高他们不仅组织群众热烈欢迎,而且汇报了他们了解的路径和敌情等,为红军选择正确的路线,开展民族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5月22日中央机关进驻冕宁县城,陈云听取了地下党组织的汇报,决定成立冕宁县革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