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工作dna-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断。
  二、万一真正碰到危险,千万不要慌乱,更不要随便喊“救命”。如果你喊了“救命”,可能就真的再也回不来了。理由:1。喊了“救命”之后,就会只顾得等别人来救你,不再会自己想办法。2。基本上,在危急关头,你只有一口气的机会,因此,这一口气与其用来喊救命,不如用来换气。3。唯一可以依赖的,就是自己,就是自己懂的一些招数。这些招数,千万不能忘掉,千万不能乱掉。也许招数很简单,只是划水、抬头、浮起、换气、划水……但也是最基本的。你只有靠这些招数,冷静地使用,顺畅地应用,才能脱困而出。4。只要努力,不可能越游离岸越远。那都是骗你的错觉——只要努力,一定会越游离岸越近。
  所以,只要方向掌握得对,千万不要被周围的错觉所迷惑。
  相信自己:只要努力,一定会越游离岸越近。


不敢独享的八个字


  中文不像英文有那么多现在、过去、未来等时态的分别。中外皆然的,则是对时间有些选择性的偏爱。
  在现在、过去、未来三种时间形态中,对于过去和未来,我们有些特别的情结。
  过去的愉快或幸福,在时间的沉淀之下,很容易凸显,往往夸大其实。过去的痛苦或悲哀,在时间的冲刷之下,很容易淡出,往往恍若云烟。
  我们对过去,有往好处归纳的情结。
  我们对未来,也有往好处演绎的情结。
  对于未来的设想或期待,很容易扩展其各种可能,甚至异想天开。对于未来的危险或困难,很容易简化其各种关卡,往往自欺欺人。
  在过去和未来之间,我们最不经心的,就是现在。在归纳和演绎之间,我们最没有方法应对的,往往也就是现在。现在,一不小心就成了未来和过去之间的鸡肋,是未来还没到来之前的过渡,是过去还在徘徊不去的余韵。
  现在的美好,难比过去的回肠荡气,难比未来的欢欣雀跃。现在的痛苦,总比过去的更为真实,总比未来的更为切身。当然有些人是另一种状况:过去的痛苦永远是一刀刀越来越深刻的创伤,未来的困难永远是一步步越来越恐怖的陷阱。这些人从另一个方向对时间做了太多取舍,但还是忘记了现在,轻忽了现在。
  工作的世界里,特别容易如此。尤其是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
  过去的挫折已在脑后,未来的挑战尚且遥远,只有现在的难题最是棘手。
  过去的成就可以随手拈来,琅琅上口;未来的机会可以纵横规划,大展宏图;只有现在的资源和任务,不大不小,难以施展。
  对时间的这种偏爱,真是存在很大的偏差。
  如果真要偏爱,应该偏爱的是现在。
  再好的、再坏的过去,也已经过去了,和现在的我们无所相干。再好的、再坏的未来,也尚未到来,我们不必因而手舞足蹈,或心惊胆战。
  只有现在的快乐,是最需要体会的;只有现在的困难,是最需要解决的;只有现在的机会,是最可以掌握的。
  除了现在,我们别无他有。
  当我们可以如此认识的时候,也就会发现:当现在流逝为过去的时候,我们可以增添多少美丽的回忆;当未来转化为现在的时候,我们可以兑现多少激切的憧憬。
  前一阵子,向一位长者请教。他送我八个字:“把握现在,面对现实。”本来觉得太简单,也太老套了,后来细细思之,深觉妙用无穷。
  不敢独享,因此写在这里。


意念与志向的不同


  有一个星期天早上,我在家里看一个有关孙中山先生的电视节目。看着看着,逐渐觉得这位从小就不断被教育说是“伟大”的人,的确很伟大。他的伟大,又令我产生了一个疑问。
  孙先生是学医的人。能读医科,毕了业之后再当个医生,直到今天还是很多学生的梦想。多少人为了追求这个梦想,要徘徊补习班多年而不可得。又有多少人因为实践了这个梦想,而在社会上高人一等。
  但是孙中山先生不但读了医科,还是在那个年代的西方读的。他不但读出来了,还搞了革命,改写了几千年朝代更迭的历史模式。他不但搞了这样的革命,还发明了“孙文学说”,写出了《建国大纲》、《建国方略》。
  我的疑问就是:为什么同样是一个人的脑袋,同样数目的脑细胞,同样的一天二十四小时,同样是为了读医,结果有人要徘徊补习班多年还不可得,而有人却可以读了医科之后,还做了这么多的事情?
  造成这么大差异的,到底是什么?
  那个早上我思索了好久,结论是——意念。
  虽然同样是脑袋、脑细胞、二十四小时,但是各人的意念不同,这同样的脑袋、脑细胞、二十四小时,就发挥了不同的作用与功能。
  有人的意念模糊而犹豫,于是进一所名牌大学就成了他的高标准挑战门槛,必须转战多年。有人的意念清楚而坚定,于是进出名牌大学都不算什么门槛,可以成为名医。有人的意念不断在发展,于是成为医生之后,还可以成为今天海峡两岸都尊崇的革命先行者。
  意念左右所有事物的形成,以及发展。
  我们的身体,包括肉体与思绪,都只是工具。好像脚踏车一样的工具,可以每天用来上下班,可以用来在假日载心爱的人在后座,也可以用来周游探险。同样一部脚踏车,因为使用的意念不同,而有了完全不同的作用。
  意念和志向有点儿不同的味道。
  有些人很早就能清楚地认识自己,认清自己未来要走的路途,这就适合立定志向。志向,有点儿线性,也有点儿严肃,难以回头或调头,也不会随时间与空间的改变而改变。
  有些人必须经过一个过程,来调整对自己的认识与未来的设定,这就适合掌控意念。意念,有点儿立体,有点儿活泼,调整的幅度很大,可以随时间与空间的改变而改变。
  许多了不起的人物,都有很早就立定志向的特点;也有很多了不起的人物,则是一路摸索发展自己的意念的。所以,如果我们暂时没有自己的志向,也不必气馁,因为起码还可以发展我们的意念。
  意念的重要不在其大,因为它是可以成长的;意念重在清晰,不论在哪一个阶段都可以实用。
  我们要好好对待意念——不论从积极面还是消极面思考。


体育竞赛与工作


  我第一次看足球世界杯决赛,是一九七四年。
  那时候,一台小小的黑白电视,甚至还带着一点儿噪声,又是和邻居家的小朋友挤在一起,说起来,看得应该不是很清楚。不过,那是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印象最深刻、也最清晰的一场世界杯比赛。时隔这么多年,我好像仍然坐在荷兰球门后方的看台上,望过球门,看到西德的穆勒背着球门接到传球,似乎犹豫了一下,又似乎连千分之一秒也没犹豫,然后就转身一脚把球踢进了网里。他那转身的动作,像是慢动作一般,在我脑海里可以一格画面一格画面地随时倒带。
  那一球,一定也是所有荷兰人永难忘记的。
  荷兰队,在七十年代发起“全面足球革命”的巨星克鲁伊夫的掌旗之下,那是最接近金杯的一次。然而,穆勒的那一脚却粉碎了荷兰人的所有希望。之后,荷兰一直号称欧洲强队,但是离金杯的距离却始终再没比这更近过。二○○六年世界杯荷兰和葡萄牙之战,情急到违反足球比赛的不成文规定也要抢球,多少有那三十年不胜的饥渴在作祟。
  我把一九七四年那场球记得这么深刻,不是因为我是荷兰或西德的球迷。主要是因为,除了穆勒的那一球之外,下半场也令人难忘。翻开史册,对于下半场的比赛,可能只有“西德队力保不失”这七个字。然而对我可不是。我清楚地记得,电视镜头从西德队球门左侧看过去的许多画面。一心追回失分的荷兰队,下半场抢攻,简直是围着西德的球门在不断地炮轰。然而,他们一波接一波的攻势,不是击中门柱弹出,就是被西德队神勇的门将在种种不可能的角度下扑出。
  足球,有时候可以那么轻松地踢进,有时候又那么难如登天,让我第一次领略到足球的美妙与残酷。
  我自己经营的企业,和运动八竿子打不到一起;我自己的体能,和运动八十竿子打不到一起,所以有些人不免会问我:为什么经常在谈经营的时候,谈工作的时候,总要举举运动竞赛的例子。
  理由很简单:我们很难完整地观察别人的人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