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中国近代史-第1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苏俄在与美国商人的联系中,获得了部分粮食。虽然这远不足以满足国内需要,价钱也很高。然在当时的情况下,每粒粮食都是宝贵的。

此外,21~22年的战争和饥荒,必然会对生产造成破坏。白军控制了整个乌拉尔工业去,并一度控制了下诺夫哥罗德。不过,也就仅此而已了。俄国的主要工业区仍控制在苏俄手中,没有经历战火。

苏俄军事上的失败,还严重危害了另一个方面,那就是外交。

苏俄在20年之前的外交,极富理想主义,但列宁很快意思到错误,在20年后,就现实多了。从20年恢复与欧洲国家贸易,到21年签订贸易协定,苏俄得到了事实承认。但军事失利破坏了此前苏俄的外交努力。引进外来资金和技术努力的破产,标志着苏俄外交陷入困境。

由于红白两军胜负难测,各国通常选择承认俄罗斯临时政府,并同时履行与苏俄的贸易协定。

那时候,我是多么希望,俄罗斯就此分裂成两个国家。理所当然,这没有成为现实。

苏俄军事失败,主要是受到灾荒的影响。随着灾荒的过去,苏俄很快恢复过来,并在经济和军事上占据优势地位。白军据有的国土面积与红军相当,但人口和工业都只有红军的五分之一左右。

在23~25年间,俄国内战趋于缓和,集中在伏尔加河一线。俄临与苏俄政府都在积极引进外资和技术,并取得一定效果——效果自然是有,却不是很理想,毕竟俄国内战仍在继续。然而在整体上,俄国的生产还是在快速恢复中。

……

总而言之,俄国直到28年,才把工业生产恢复到接近战前水平,29年才超过。

随后,斯大林实施的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压低了粮食收购价,大量将之出口到欧洲,再以获得的外汇为资本,从欧美进口机器设备,建立苏俄的重工业。

斯大林认为,一个国家“没有自己的重工业,没有自己的军事工业……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它”。新经济政策不适合苏联了,因为苏联需要的是速度。斯大林经常说:“延缓速度就是落后,落后者是要挨打的。”

不得不承认,计划经济的效率非同凡响。五年计划的成绩一目了然,苏俄工业生产的增长幅度远远超过世界其余所有国家,也超过了中国。

第一个五年计划还没完成,苏俄33年的工业产值已猛增到110亿新卢布,折合成中元约为337亿。同是33年,中国的工业产值只达到604亿元,相当于美国工业产值的35%。俄国的工业产值则为中国的55%,美国的六分之一强。而在28年,俄国的工业产值还不到中国的一半。

这也是自然而然的。

中国虽然采用了种种措施,保持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但是,中国也不过把国民收入的30%用于再投资,而苏俄却提取了大约40%的国民收入用于再投资;相比之下,美国只有20%。毕竟人们改善生活的愿望,我也不能忽视。

可以说,苏俄正在赶上来,其增长幅度,还要超乎中国之上。

而且,世界经济危机仍在继续,苏俄以低廉的代价,源源不断的从欧洲和美国,获得梦寐以求的机器设备和技术。

就连坚决反共的亨利·福特也在30年到俄国开办企业,在斯大林格勒建立了一个规模宏大的拖拉机厂。现在,在苏联重工业部门工作的各国专家,就有六七千人之多。

在这个时候,斯大林自然不会与中国开战。

斯大林是个现实主义者,中国是苏联最大的敌人,却不是唯一的敌人。斯大林明白,打击敌人重要,但发展自己更重要。当然,斯大林也不介意试探下中国的态度,看能否占到一些便宜。

在无机可趁的时候,斯大林选择了和平。《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的续约,是苏俄迫于形势的选择。

中国在中亚和北海接连发现了数个巨型矿藏,不仅有世界第一的煤矿、铬矿,储量惊人的铁矿、铜矿、锰矿等战略资源,还发现了数个巨大金矿。中国在二十年代发现的三大金矿,都在上述地区。

若说斯大林不动心,那是假的。但在没有把握的长期战争(可能持续2~3年,甚至更长时间),与发展迅速的工业建设之间,斯大林当然选择后者。不到迫不得已,大国间不会轻易开战,每个国家都有不止一个敌人。

中国在二十年代发现的三大金矿依此是穆龙套金矿、开泰金矿和库姆托尔金矿。

西疆省(乌兹别克地区)南天山的穆龙套金矿金储量中国第一,保守估计也要超过两千吨;北海省牧羊城(即伊尔库次克)的开泰金…铂矿不如穆龙套金矿,黄金储量却也在一千吨以上;西疆省(吉尔吉斯地区)的库姆托尔金矿要小的多,却也储有黄金两三百吨。

采矿业为工业提供了原料,又一本万利,有利于原始积累,所以我一向很重视它的发展。

早在安徽军政府时期,我就组织了不少地质勘探队,绘制地图,探测矿藏。就连在校的采矿专业学生,也与师范、农林等专业学生一样,免除学费,还享受补贴。同时,为私人勘探提供便利条件。

私人发现国有土地上的矿藏以后,可以到政府登记注册为私人所有。如果你手里没有足够的金钱,买下该地,也可以先登记,在短期内付清歀,或者直接把矿藏情报卖给国家。这极大的鼓舞了私人勘探者的热情。当然,也不是所有矿藏都如此,某些至关重要的战略资源,只能卖给国家,如铀矿。

因此,随着大量资金和人力的投入,特别是先进技术普及,近年来中国的地质勘探取得了很多成就。

中国的地质勘探发现,主要来自三股力量。

第一是国家。政府每年都投入相当可观的资金,用于地质勘探。但国家组织的地质勘探队多半会兼顾绘制地图,以及矿产资源勘探,效率也许会低一些儿,但效果却没的说。像大黑山钼矿、广东凡口铅…锌矿床、中亚钾盐盆地、金川铜…镍矿、神府…东胜巨大煤田等,就是国家组织的勘探队发现的。

第二是财团。采矿业也一本万利,资金雄厚的矿业集团自然会组织自己的勘探队,总比从国家购买大型矿山便宜的多。像土尔盖铁矿、新田岭钨矿、卡拉套磷灰石矿、肯皮尔赛铬铁矿、开泰金矿等,就是财团组织的勘探队发现的。其中,董氏也积极参加了这一队伍,肯皮尔赛铬铁矿和库姆托尔金矿,就是董氏的成果之一。

第三就是私人民众。通常,私人民众在设备、技术和资金上,都不如前两者。然私人民众胜在数量众多,不是前两者能比的,量变引起质变,反而私人发现的矿藏最多。不过私人发现的矿藏多半是位于地表附近,容易发现的。私人发现的矿藏数不胜数,开泰金矿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个。

这些矿产资源的发现,不但为中国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移民开发边境地区,创造了条件。

在26年国防军控制牧羊城以后,每年前去那里淘金的人不下十万。与移居的灾民、铁路建设和造纸工业建设一起,成为北海移民的主要驱动力量。

在世界经济危机的大潮中,中国经济稳定有序,吸引了大量外国人来华工作。国会一度还开会讨论,如何限制来华工作人员的数量,尤其是日本人的数量。

其实,中国现在还是很缺乏专业人才的。

中国仅有11所大学,其中在安徽的有安庆大学、庐山医科大学和合肥工业大学三所。其余的大学也多在南方几省,北方仅有北京大学这一所。

这里说的大学是是指那种严格意义上的大学,要求有三所学院,一定师资力量标准,学院又必须有……不是起个名字,就可以叫大学的。

根据教育部的统计资料,加上一切合乎标准,可以提供高等教育的学校,中国目前也仅有七十四所。这些学校每年毕业的学生不过区区十几万人。远远不能够满足快速发展的经济需要——受经济危机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逐步降低不少,落后于俄国,这两年的年增长率都保持在14%左右。尤其是30年,中国经济只增长了9%。

中国在引进人才上一直持积极态度,我却也不是什么人都引进的。

中国最需要工程师、医生、教授等专业技术人士,也需要高级技工,教育、科技是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这些人有多少,我都不嫌多。

对于普通熟练工人,我就要另作考虑了。

大量基础建设投入、大批美国生产设备和技术的引进,使中国工业生产不断扩大。对于普通技术工人,中国现在也是缺乏的。然而,我并不希望不从外引进。

早在辛亥之初,安徽就曾经极度缺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