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中国近代史-第2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于中央集团军占领区广阔,需要分出更多兵力防守,加上国内适当的补充,两个方面军用于进攻的部队都在一百余万。只能各选择一个主攻方向。

汪道铭打的算盘很简单,不怕你看破主攻方向,即使看破了,难道你就敢把叶卡捷琳堡的守军都调走不成——这在哪里都是个犯忌讳的举措。

遗憾的是,苏军在此处的前线指挥官是朱可夫。朱可夫这个人脾气很倔,他才不考虑政治,只要觉得自己是对的,面对斯大林也一样敢说话。

考虑到新兵众多,中国军队的指挥作战很谨慎。朱可夫据此分析,中央集团军当以车里雅宾斯克为目标,车城距离奥伦堡近,可以得到西方方面军的配合,车城一下,全线动摇。作战方案各不相同,但风格总是一脉相承的。

朱可夫不顾别人反对,调集兵力,加强了在车里雅宾斯克的防守。

但朱可夫也不能想怎样就怎样,说一不二——那是斯大林。朱可夫不管不顾,与他一样想法的人却不多。

在这个紧要关头,斯大林也有些犹豫。树倒猢狲散。船要沉了,老鼠就会跑光。接连处理了几起‘企图投降’的反动势力,斯大林的神经也有点儿敏感。斯大林是与中、德两国都有接触,要求和谈。但是,和谈得在他控制下。别人私下行动,就是有不轨的企图,没有二话,坚决镇压。考虑再三,斯大林还是决定,相信朱可夫,作战总是要冒险的,大不了就再次撤退好了。

斯大林发话后,朱可夫才能调动部队,然因时间关系,没有能够完成他心目中的部署,只调集到超过半数的兵力。

双方的计划,都没完成。

当天,空降第一旅、第三旅,被空降至车里亚宾斯克的后方,突然占据了几处无名高地,控制并破坏了乌法至车里亚宾斯克的铁路和公路,截断了给养等物资的运送。

同时,空降第二旅和地点四旅,空降到叶卡捷琳堡以西,利用乌拉尔山的地势,破坏并控制住通往叶卡捷琳堡的道路。

一般来说,这种行动都不难。

控制主要交通线路的地点,可能会有十几个,几十个,甚至更多,进攻永远比防御占优势,处处设防,就等于处处分兵,处处不设防。空降行动顺利完成。

接下来,才是行动的困难之处。截断是截断了,但如此重要的通路,也会受到苏军的重视,势必会派遣重兵前来攻打。空降兵缺乏重武器,反坦克能力也不强,很成问题的。就算手持新发下来的100MM反坦克火箭筒,空降兵们也感受不到多少安全,正玩命的修工事——这就是生命的保障了。

与此同时,霍东阁率领突击集团,绕过奥伦堡,直扑乌法。

乌法位于卡马河以东,是苏军在这一地区最重要的补给地所在。我军占领此地,可以从背后威胁车里雅宾斯克,甚至叶卡捷琳堡,并截断奥伦堡和奥尔斯克守军与内地的联系。

一路上,分成小队的空降兵,已经预先空降到各处要地,为突击集团的行进开路。

中国军队的指挥作战很谨慎,很少深入到敌后去,这时候却帮了空降兵的大忙。和平了几个月,没有见到中军深入,负责防守这些地方的苏军,难免有些松懈,多被空降兵逐一消灭。

有人逢山开道,遇水控制桥,突击集团一路顺风,飞奔乌法而去。

12日,突击集团距离乌法不到一百公里,以其速度不过是大半天的路程。

叶…车…奥防线对苏联人来讲,重要性还在斯大林格勒之上。

失去斯大林格勒,只是解放了百万德军,还有已建成的萨拉托夫防线,可以在这一线抵抗。

失去了叶…车…奥防线,就会解放中国两百万大军,并使中军兵临卡马河。而越过卡马河,就是喀山,重要性不言而喻;不越过喀马河,向北进攻则是苏联的几个新兴工业区,也是苏联的命脉所在。

故叶…车…奥防线由不得苏联人不重视,斯大林连朱可夫都派过来了,可见最高统帅部对此的关注。

按说,乌法常驻大军就有三个师,加上三个调往车城的师,兵力不比突击集团少。但那是以前的老黄历了。10日两个空降旅截断了车城与乌法的运输,兵锋指向车城。斯大林后悔莫及,又气又急之下,命令从乌法调动三个师从西进攻。朱可夫也从车城调了两个师从东配合作战,以期在最短时间内消灭空降部队。

空降兵的压力大增,但乌法的守备部队却减少到了五万余人,其中两师还不是主力部队。突击集团四个装甲师十万余精锐部队,对乌法的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苏联最高统帅部颇有捉襟见肘的感觉,紧急从后方调动部队增援,又严令乌法守军严防死守。

14日,突击集团忽然转弯,直扑拉贝村——中国空降部队正在此地面临两面夹击,形势危机。当时,突击集团正位于乌法东南约八十公里处,距离拉贝村也就一百四十公里,一日的路程。

苏军不是没有防范,放出了不少侦察兵,但三个步兵师在平原上,以五万步兵对十万装甲兵,本不占优势。命令又催的紧,正向中国空降部队猛攻,也不是说撤就可以撤下来的。其阵地是临时设置的不说,防御方向还是向前的。反坦克壕都13日才开始挖的。

各种因素加起来,当霍东阁指挥一千多辆坦克,二千多辆装甲车出现在苏军背后的时候,苏军一下子就崩溃了。

霍东阁调动部队,驱赶着溃兵冲击苏军的防线,中国空降部队也趁势发起反攻——意思意思,牵制一下苏军,延缓其调动部队设防。

车城派来的部队,更有战斗力,被溃军冲乱了防线,却还能坚持防守。一个坦克师还对突击集团发起反冲锋,希望迟滞我军攻势,重新布置防线。

霍东阁没有理会,只以一部坦克对攻,其余坦克三面冲锋,随着坦克大军的逼近,苏军再也坚持不住,全线溃散。

这一日,突击集团一举击溃苏军四个步兵师和一个坦克师,打死打伤数以万计,并俘虏了三万多苏军官兵。

经过短暂的审讯,中军驱使俘虏迅速修建了一个简易机场,并开始修建阵地。随后,运输机运来大批兵员和物资。并运走了所有俘虏的苏军军官。五天以后,才将俘虏苏军士兵教育一番,全部释放。

霍东阁把俘虏苏军交给空降部队,留下一批重武器,第二天就离开了拉贝村,向车城进军。在车城边缘扫荡一下,发现苏军已经有所准备。这个朱可夫,从11日就开始设置向西的防御阵地。

霍东阁试探性地进攻了几次,觉得防御很顽强,无机可趁。也不强打硬拼,故弄玄虚掩饰一番,主力却早已在到车城的第二日,即11月18日,就离开车城转而向南。

在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奥伦堡…奥尔斯克防线的后方扫荡一遍,肆意破坏所占地区的工厂等重要设施,销毁俘获的物资和武器,并将无法带走的苏联军官和士官全部枪毙后,突击集团再次北泛,与留下伪装的部队汇合。

23日,突击集团在距离乌法仅二十公里的小镇,击溃了刚刚抵达此地的二个苏联师,再次枪毙所有军官和士官后离开,消失的无影无踪。

在这一段时间里,空军轮番深入到这一地区,为突击集团作掩护。

28日,突击集团突然出现在叶卡捷琳堡,击溃了正在进攻中的四个苏联师,俘获军官士官一体处置。

当断则断,霍东阁没有试图进攻叶卡捷琳堡,果断率领突击集团和仅剩下一万七千余人的空降部队,向南撤离了。

凭借着出奇不意,霍东阁率军在短短半月间,击溃了十一个正规师,二十万苏军,中断了苏军对车城、奥伦堡等地的的支援,把苏军的部署,搅个一团糟。因为霍东阁枪毙了所有无法带走的军官士官等骨干力量,致使苏军再不能重新整编这些部队,苏联人恨其入骨,称之为“屠夫”。

但是,好运气转眼就已离霍东阁而去了。

如今,人人都清楚,突击集团的下一步行动计划——向南返回。霍东阁怎么还敢在叶卡捷琳堡花费时间,跑路还来不及的。

斯大林气急败坏,调集了大批歼击机,对突击集团围追堵截,延迟其行进速度。

霍东阁深知时间就是生命,早命令把所有高射机枪全部架起,十架八架飞机的空袭,突击集团停都不停,就边打边走。但时间到了30日,苏联空军就大举来袭了,数十架,上百架,乃至几百架歼击机,轮番前来,霍东阁再也不能无视了。

只好呼叫中国空军支援,并趁战斗间隙前行。

而苏联空军也不惜工本,拼命拦截中国飞机深入境内,遂爆发了连番大空战,双方损失惨重。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