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核武皇帝-第2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致将设计图纸看完,宋彪和托马斯问道:“现在还有什么问题?”

托马斯。克罗斯利答道:“现在有两个小问题,但也是很难解决的小问题,那就是冲程弹簧和生产成本的问题,我们目前从美国的一家弹簧厂进口弹簧,但是,他们并无我们所需要的标准,如果自行生产,成本就必然会增加。即便不考虑冲程弹簧,本身的制造成本也绝对不低,大约比沈阳步枪高出30%,在最开始生产的阶段也需要大量的熟练技工,产能会比较小,除非我们有更好的专用机床,尽可能的简化生产工艺,如此一来,投资成本还是很高。”

宋彪想了片刻,道:“成本不是问题,尽快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才是关键。”

托马斯。克罗斯利有点惊讶,考虑这种新型步枪要装备几十万支之多,总成本计算起来还是很惊人,可他还是迅速补充道:“如果生产数量扩大到一定的级别,成本就会下降很多,只是我估计在很长的时期,我们还是有必要继续加大生产M1910型的温彻斯特步枪和沈阳步枪,这两者都能有效的补充这款新步枪的产能问题,而且弹药是一致的,不会导致浪费。”

宋彪点着头,这显然是一个最好的解决办法,转而问托马斯。克罗斯利道:“在沈阳步枪的基础上设计新型瞄准镜精准步枪的问题解决了吗?”

托马斯。克罗斯利道:“时间问题,剩下来的就是重复检验,确保它是优秀的可以在部队长期服役的。我们的问题在于瞄准镜都必须和德国蔡司公司进口,我和施恩孚厂长都考虑过用本地的瞄准镜取代,但远东玻璃厂提供的光学玻璃质量还是比较差的,实际上即便在美国也买不到这样的瞄准镜,这是真正的德国货。”

宋彪倒是根本没有考虑过能在近期采用本国瞄准镜的问题,他道:“等会儿再和施恩孚谈这件事的时候,可以让他制定一个计划,用四五年的时间逐步解决技术、原料和生产工艺的问题。”

托马斯。克罗斯利道:“如果是直接在美国设厂,或者让美国的望远镜公司代为生产,虽然性能有所差距,但至少是可以使用的。”

宋彪道:“这可以作为一个备选方案。”

随即,他继续问托马斯。克罗斯利:“新型半自动步枪大约什么时候能够拿出来?”

托马斯。克罗斯利道:“年底可以进行整枪试验,如果一切顺利,通过进口一部分零配件,大约在明年底就能正式投产吧,三年左右可以完全在本厂生产,关键的问题只是产能而已。”

宋彪感叹一声,道:“尽量加快!”

托马斯。克罗斯利道:“其实可以在温彻斯特公司提前生产,那样的话,进度会快很多。”

宋彪摇了摇头,道:“暂时不需要。”

他的计划是在一战之前开始正式列装这种新型步枪,慢慢等到一战结束之后获得较大规模的列装,乘机对付沙俄,多赚点好处是一点好处,拿到温彻斯特公司生产或许是在二战时期发一笔横财,可钱这玩意对他也不是很重要。

重要的不是赚钱,而是自己持枪杀人。

第165章和谈

宋彪的计划不是要击败清军,而是要屠杀清军,以此向列强证明中国的内战局势已经无法改变,只能选择支持他,悲剧之处在于他和满清权贵都深信自己的实力更强,双方几乎都只能看到自己的优势,而看不到彼此的缺点所在。

在上海橡胶泡沫即将被刺破的最后时间里,宋彪密集的前往四大军工厂和各配套合作的工厂视察整个东三省的军工业。

东三省在军工业的发展主要还是靠资本市场和政府的补贴,军工业不仅享有各种免税政策,在技术研究和设备引入上都还享有各种补贴优待。

因为此前几年都无法生产炮钢,本地生产的火炮实际上都是组装品,炮身、炮架都是从德国、俄国进口,本地只负责组装,也就是这两年才开始生产炮架,以及和德国在本溪军工厂合伙出资研制长行程反冲管退技术。

今年,远东财团不惜巨资收购伯利恒钢铁公司的效应终于显现出来,通过转移钢铁冶金技术,以及在伯利恒钢铁公司委派技工实习培训,辽阳钢铁公司终于开始涉及炮钢的生产,在东三省本地也找到了镍矿供应。

这个小小的成就让宋彪很满意。

视察了军工业之后,宋彪信心满满的就准备要造反了,急于当皇帝的他早已不想再等待下去,这天回到沈阳,他还是按惯例先回家,准备让已经从辽西军牧局回来的蒋方震喊过来,顺便将陶成章、蒋尊簋也喊过来,都到他的书房里一起秘密商议举兵起义之事。

蒋尊簋和蒋方震是留日士官生的同学,都以精通军事而著称,也是光复会在浙江最早的组织者之一,此时是浙江混成协协统,也就是一个旅长,浙江陆军小学堂、浙江炮工学堂都是由他创办,在浙江讲武学堂兼任总办,也是光复会潜伏在清军新军中最深的一位。

蒋方震字百里,蒋尊簋则字百器,两人在留日期间被称作浙江二将。

几天之前,蒋尊簋秘密同陶成章抵达沈阳,准备和宋彪商议最后的举兵之事,此时在大家看来都已经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宋彪回到家中刚抱上女儿和舒萱笑谈几句,这才知道最近秘密过来的人还不止蒋尊簋,陆军部尚书良弼也派了一个人过来想要拜见他,只是这个人很奇怪的走了另外一条路求见宋彪。

良弼派了自己和蒋政源共同的同学汉军正白旗出身的舒清阿秘密出使东三省,舒清阿一边请在东北新军军部秘书办任职的蒋政源引荐,又同时绕了一个弯子先去拜访同姓的舒高立一家。

舒姓起源于安徽庐江县,古帝皋陶之后,周时在庐江建舒国,以国为姓,舒清阿是巨鹿郡堂号,和舒高立宗族的堂号相去很远,大约五百年前都不是一家,可毕竟是能扯上关系。

扯了这层关系,舒清阿这才拜托在东北新军军部秘书处担任常务副官的蒋政源从中引荐,正式前往宋府拜见宋彪。

宋彪听舒萱这么一说,不免感叹道:“你们姓舒的人还挺多啊?”

舒萱也很无奈的苦笑一声,道:“正因为特别少见,遇到一位就总是很热情,大致我父亲这一生除了亲戚之外,也是很少遇到外人姓舒的呢,好啦,你就见一面吧,反正你自个会把握尺寸,料想他绕了这么多圈子来求见,肯定也是要请你帮忙之类的吧。”

宋彪问道:“他来了几天?”

舒萱道:“有七八天了吧,前几天都住在招待所,这段日子因为和我父亲、兄长来往的很熟,我父亲就招待他在家里住下了。”

宋彪赞叹道:“想不到姓舒还有这等好处,只不知道我这种姓宋的人要跑到哪里去才能白吃白喝白住啊。”

舒萱看似有点嗔意的轻盈拍打了宋彪的手臂一下,道:“哪有白吃白住,肯定还是给我家里送了些厚礼,我父母又推托不得,只好请他过来住些日子聊表心意罢了,等我问一问,如果真是挺厚重的礼物就由我这边送回去,免得坏事。”

宋彪道:“不用,反正也不至于有什么要紧事,如果真是要紧事,送了也等于白送,你父母要是受之不安,就让他们交给你来处置。”

舒萱微微点头,道:“也好,那你什么时候见他一面。”

宋彪看了一下时间,决定锁定等到晚上邀请蒋尊簋和陶成章一起过来吃饭,共商举兵大事。

举兵反中央总是要有理由,只说是光复革命还不行,因为满人和汉人的矛盾还没有完全激化,所以,必须要先激化,辛亥革命之所以能成功,载沣的那个满人皇族内阁名单激怒全国汉族才是最深层的原因。

稍加思想,宋彪就和舒萱道:“那你给家里打个电话,让那个人过来吧,我单独抽出半个小时见见他,如果不是什么大事,给他办了,让他早点滚蛋再说。”

舒萱颇有同感的笑了笑,道:“我下次会和家里说清楚,这些方面要多注意,免得给你这个大女婿添麻烦。”

宋彪倒不觉得麻烦,可舒萱愿意去说一下,那肯定是更好一些。

等舒萱去打电话,他就在客厅里陪女儿玩了一会儿,一不留神,女儿就要满一周岁了,他琢磨想提前一个月将这个事情办了,因为十月份的时候正好就可能是他出兵的最佳时机。

虽然国家大事是第一位的,可女儿毕竟是人生之中第一次过生日,他这个当父亲的不办生日宴会也不太好,最少得请亲戚好友过来吃一顿饭。

舒家到宋府的距离很近,宋彪估计对方会来的很快,就让岳母陆太太先带着女儿去后院,自己则上了楼,在书房里整理一下桌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