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核武皇帝-第2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双方都在拼速度。

至少良弼在和宋彪拼速度,恍然惊醒的他和載沣都忽然间明白,他们所谓的退让和拉拢,以及他们开出的那些看起来应该是很贵重的条件根本无法说服宋彪。

京师里早已是一团混乱不堪。

不可能挡住东北军的那种呼喊声此起彼伏,醇亲王載沣这两天都没有回家,他一直住在军机处里,整个人就像是忽然之间苍老了几十岁之久,甚至有种精神恍惚之感。

衙门来来往往的官员如此之多,每个人都想要找他说什么,可他似乎是一句话都想不起来,一句话也听不进去,他找良弼找了过来,两个人守在花厅里商量对策。

良弼找了一张军事地图,显得很慌乱的指指点点的说了一大堆事,可載沣根本没有听明白几句,他已经思绪凌乱,直到前天,他还在担心南方的起义军打下武昌,顺着京汉铁路一路打到京师。

他将希望寄托在东北军,不惜分封宋彪为王,想要借东北军镇压反叛,可没有想到封王的消息还没有送到东三省总督府,东北军也反叛朝廷了。

都该杀,都该杀,都要千刀万剐,凌迟处死。

他咬牙发狠,他恨死了这帮不知道忠君之道的无耻之徒,他早就知道这些汉人全部都是不知廉耻的下贱畜生,他对这帮汉人早已仁至义尽,留够了活路,这帮人还敢造反。

都要凌迟处死,株连九族。

他们难道就不知道造反都是要株连九族的吗?

載沣脑海胀热,根本没有听进去良弼刚才的那番劝说,他只是看着地图,看着良弼标注出来的东北军队,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

良弼看着慌乱无措的載沣,说了半天才发现載沣根本没有听进去,只能是再问道:“王爷,您到底打算怎么办啊?”

載沣盲目的问道:“到底怎么办?”

良弼急不可待,道:“都到这个份上了啊,王爷,还是赶紧带着皇上跑吧,南方的各路新军是肯定指望不上了,东北军一造反,咱们手里就只剩下北洋军了,眼下唯一的办法就是两条路,一条是往张家口跑,绕道去西安,另一条路是从京汉铁路南下到石家庄,转乘山西铁路去太原。”

載沣顿然失措,却又无比愤怒。喝问道:“难道就这两个办法了吗?”

良弼只能跪伏在地,哀求道:“王爷,奴才无能,事已至此,唯有先保全皇上和王爷,朝廷才能有后起之机,若是留守京师。东北军一路入关,顶多月余即将城破人亡啊。我们这些奴才死了不要紧,皇上和王爷不能死啊。要是皇上和王爷死了,咱大清国和咱满人的江山就真的没了呀!”

載沣一阵无语,心中悲情万分。只觉得自己yù哭无泪,十几天前,他还是万人之上的摄政王,统领全**政要务,如今却只能西逃。

他努力的想了想,忽然间是越想越悲凉,道:“如今之事,跑到哪里能有退路啊?”

良弼道:“向西去xīn奸g,或是入藏,向北则去外蒙。此都是可去之处,只要保全皇室,日后必能有东山在起之时,想我朝基业雄厚,以仁德治国。百姓和各路新军不过是一时受骗,他日必将后悔,而我朝则可再回中原,入主九鼎。”

載沣说不清楚良弼这番话到底有几分可信,他只觉得汉人都是畜生,一个都不值得信。自大清开国以来,历代皇dìdū是贤明之君,汉人却不懂得他们满人皇帝的好,偏偏要反他们。

他也不觉得逃入外蒙就还有机会回来。

可是,不逃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載沣想来想去,还是决定去xīn奸g,实在不行还能入藏,再不济又可经xīzàng入印度、云贵,总还是有一条可走之路,去了外蒙就只能在大戈壁里逃窜,一旦蒙人也翻脸,他们就无处可去了。

想到此处,載沣就哀叹道:“往南走吧,咱们去山西,再去西安,通报陕甘宁总督长庚和四川总督赵尔丰,让他们务必确保两地新军稳定,让长庚准备派兵至山西迎驾。”

良弼答应一声“是”,又道:“奴才以为如今当调禁卫军一协南下随王爷保护皇上,而我留在京师,调度其他各军和东北军抗衡,若能击溃其军一镇也是好的,若不能击溃,则在此尽力拖延,争取各国出面干预。”

良弼这番话才真的提醒了載沣,載沣当即道:“对,对,务必要拖延时间,争取各国干预,就说这些革命军都是叛变之辈,一如当年拳匪,必定要和洋人为敌,各国若是坐视不理,日后必为其祸。”

听了这话,良弼沉默不语。

載沣信誓旦旦,仿佛找到了一丝希望,恍然才又发现东北军和各外国的关系密切,他们必定和外国都有联系,绝对不会让外国人相信这种谣言之词。

他想了想,明知这番话说出去也不会有洋人相信,可还是和良弼吩咐道:“去拟电报吧,就这么通报各国,哪怕是有一丁点的可能,咱们也不能放弃。”

良弼只能道:“王爷说的是啊,奴才这就出去办事了。”

載沣道:“你就别走了,赶紧将北洋军都调到京师来撑着吧,让庆亲王去找洋人,西迁之事则让内务府忙着吧……我亲自去办内务府的事。”

说完这话,載沣这就有点失魂落魄的起身离开,他得去禀奏隆裕皇太后。

这位太后是他的嫂子,对他信任有加,他们之间也一直有着很特殊的感情,特别是在风雨飘摇的时刻里,两人颇有些相依为命的感触。

他觉得自己对不起太后,可他不知道朝廷之危局究竟起于何处,一切都仿佛是突然间而至的危机,事先没有任何的征兆,只是在一夜之间,全国各地新军都开始造反了。

他就说,早就不该办新军。

当初谁说一定要办新军的?

张之洞、袁世凯都要杀,就是他们祸害了大清国。

他摇摇晃晃的去慈宁宫,心碎了无痕,只觉得天下人都该杀,天下人都是如此之蠢,如此之忘恩负义,愧对大清国列祖列宗诸位贤明之帝。

他一直总想着东北军反了,他手里有北洋军,有南方各路新军,只要他暂移京师到武昌,调集各路大军围剿东北,最终就能平定东北。

几个月前,他还和良弼商量过这个事,那时候,他们曾经很乐观的说就是这三五年间,朝廷便能拥有清剿东北军的能力。到那时,他们随便找个理由都能逼死宋彪。

正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真等他们实力强了,他和良弼估计都不用打仗就能逼迫宋彪进京,收走东北军的军权。

结果……总是让他感到无法接受。

他万万没有想到居然是南方各路新军先造反,给了东北军和宋彪一个可乘之机。

他想,这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啊。

局势显然比載沣和良弼所知道更要险恶几倍。他们的命运,中国的命运此时都维系在东北新军第一骑兵师的身上,都维系在蔡锷和孙树林的身上。

如果让第一骑兵师切断了京汉铁路的咽喉。满人想要逃亡西安就只能从山路走了,再怎么走也走不了,因为东北新军的第二骑兵师和第四骑兵旅同样在快速南插。明日凌晨就将能对张家口发起突袭,夺取张家口之后,第二骑兵师进一步南下,切断京师通往山西的各条道路。

最糟糕的是第二镇统制马龙标虽然无心参加革命,却也不打算赴京送死,第二十镇和第六混成协的投降,第五混成协的一路溃败让马龙标心惊胆战,开滦已失,东北新军数十万大军持续涌入关内的局势在所难免。

此时调他北上京师,那就是带领全镇将士去送死。

非战而屈人之兵。

重点通常不在“非战”。而在于“屈”。

在直接交战之前,尽可能通过其他方式瓦解对手的抵抗意志,削弱对手的军事装备,减缓对手的军事速度,减少对手的军事实力。麻痹对手的作战准备,此为“屈”。

东北革命军情报部正在积极通过孙传芳联系马龙标,将东北军的备战情况、装备水平,以及其他南方各省的革命军力量通报过去,有些地方也不失时机的夸大,谎称东北新军的王牌部队第一炮兵旅已经抵达开平。48门M1908型122mm榴弹炮和22门M1902克虏伯150mm重榴弹炮绝对不是北洋军能够抵挡的,第二炮兵旅和第三炮兵旅各列装了48门……型105mm克虏伯轻榴弹炮,24门M1908型122mm榴弹炮,8门M1904型克虏伯105mm加农炮,以及其他9厘15厘青铜臼炮16门。

这两个炮兵旅此时也都到了锦州和滦州,即日就将围攻京师和北洋军,

东北新军的主力各师列装54门三英寸露西亚野炮、M1908型75mm山炮、M1909型105mm克虏伯轻榴弹炮,此三型火炮都是东北四大兵工厂可自行生产的,麦德森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