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核武皇帝-第2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彪和蒋政源问道:“程璧光什么时候能到?”

蒋政源道:“也到了火车站,我已经派车去接他了。”

宋彪拿起桌上的怀表看了一眼,吩咐道:“等程璧光到了之后,让他们一起过来。”

“是!”

蒋政源应承一声,这就再神色匆匆的走出西花厅。

宋彪回过头,继续和陶成章几个人说道:“光复会和同盟会的矛盾已经非常激化,其实问题说白了,就是支持和不支持我当皇帝的这个事,或者是支持谁管理国家和控制军队之事。过去,咱们和同盟会的矛盾虽然大,可毕竟是一个战壕里的同盟,还能相互忍着一点,现在就已经是大打出手了。现在争斗最激烈的就是福建和湖北,这两个地方的新军和政客之中,咱们和同盟会的力量都差不多,加起来和立宪派、维新派、地方派又各占一半。昨天,湖北新军第八镇内部就大打出手,死了十几个人,福建新军和地方革命军之间也是争斗不休。同盟会这边很阴险啊,他们一边呼吁停止内战,统一建国,又积极下狠手到处搞破坏,还说我们是罪魁祸首。我们在全国的人数占优势,我们控制的媒体报纸也多,我们就必须积极反击,不要怕将矛盾激化,他们才怕。他们将三民主义喊的很响亮,手底下却全部都是脏事,因为他们和洪门会党结合的最深,对于这些事,咱们要积极报道,不要怕会党。”

大家都是默默点头,唯独唐绍仪沉默不语的想着什么。

舒方德则道:“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主义之争已经是其次,只不过是挂在嘴上而已,如今争的就是各省的控制权和国会的操控权。我们的八个原则一出台,他们就说要开国会的方式来确定国家体制和宪法,真要开国会,他们又说要重新选议员,实际上就是希望利用国会这条路窃取所有胜利果实。大家都以为自己是对的,认为对方是错的,对方是误国。”

宋彪见唐绍仪不说话,问道:“你怎么想,我们的总理啊?”

唐绍仪匆忙表态道:“总座说的对,舒厅长也说的对。我是这样考虑的,咱们目前占据着大优势,自然希望国家平稳过渡,实施有效治理,包括上海金融风波的问题也需要尽快处理,恢复国内的自由贸易通商,可他们却未必这样想。如果我们打起舆论战,他们也打起来,国家恐怕就会彻底分裂。”

宋彪态度很强硬,道:“分裂就分裂,那我就一口气打过去。不是一定要打舆论战,而是他们已经开始打了,不要小看他们,我们的舆论战一定要加快,同时也要继续加强和立宪派、维新派的联系工作,统一阵线。中国要想尽快强盛光复,首先还是要保证国家的稳定,国家稳定的根基则在于军事之稳定,以君主制先稳定军事,维护立宪体制,统一发展经济,发展民生,先让国民致富,受教育,再谈国家民主和普选。各地都要加强舆论宣传,务必打赢舆论战,如果我们现在为了国家的大利益容忍一时,未来二十年,甚至是五十年都要受此纠葛,正所谓长痛不如短痛,宁可今年明年打内战,我也要保证中国在未来五十年的大稳定局势。此时没有任何争议的余地。”

面对宋彪如此强硬的态度,大家也无话可说,其实在这里的每一个人都还是希望避免打内战,除了宋彪和舒方德。

同盟会现在就是抓住舆论,积极要求避免内战,要求以国会的形式决定国家命运,万一给他们用各种手段扳了过去,光复会这边几十万会员就直接都要退出政治舞台,将国会的大舞台全部让给同盟会。

想的美。

宋彪这边是下定决心打内战,而且是积极备战。

六位副会长中,蔡元培和唐绍仪是立场最软弱的,章炳麟、陶成章、秋瑾居中,不希望打革命党派的内战,但也不希望革命成果都被同盟会占据,舒方德则是坚决支持打内战,先消灭军事上的异己再谈国会。

宋彪选择安排唐绍仪当会长,实际上只是看重了唐绍仪相对较为丰富的行政管理经验,在大的政策上,他根本无意让唐绍仪控制,这个人也不适合控制大政策。

开完会,宋彪将章炳麟和陶成章两个人单独留下来,让他们尽快组织舆论战的反击,将汪兆铭这个笔杆子从日本抽调回国,通过中华革命军宣传局和光复会宣传部同时发力,大打舆论战抹黑对手。

即便章炳麟、陶成章支持宋彪打舆论战,但这几位副会长总体还是让宋彪感到失望,他已经决定将汪兆铭抽出来,推上去和同盟会大打政治战争。

满清是推翻了,光复会和同盟会的激烈分裂也成了新的大趋势,根本无法阻挡。

第174章段祺瑞和程璧光

程璧光和段祺瑞是同一天抵达通州,差不多也是同时抵达,两个人在会客厅里一起等着,相互见面才知道是要一起拜见宋彪。◎聪明的孩子记住超快手打更新。◎

此时的宋彪已经宣告成立中华帝国,并且推出了帝国临时内阁北京政府,唐绍仪担任内阁总理大臣,欧阳赓担任外务大臣,张康仁担任财政大臣,王宠惠担任法务大臣,蔡元培担任文教大臣,舒方德担任防务大臣,唐元湛担任工商大臣,其他的内阁成员暂时还处于空缺状态,反正内阁目前基本也就只能管着东三省和直隶地区。

这种情况基本就和当年张作霖的奉系政府时期一样。

只有在这样的时刻里,宋彪才能体会到蒋中正和袁世凯的那种幸苦,他其实比这两位还要悲剧,因为还有一半的省没有承认他这个帝国,两广和湖北闹宪法自治,四川、贵州和陕甘宁继续是满清残余势力的控制范围,云南则先行一步进入了军阀割据时期,打着光复会的旗帜在省内自治,福建、江苏、安徽则是摇摆不定,争斗不休,河南、山东则在袁世凯的暗中cāo控下。

很乱。

但是没有关系,宋彪有信心在一年之内摆平大部分的省。

给汪兆铭起草了一份电报,调他立刻回京后,宋彪才亲自去会客厅和程璧光、段祺瑞见面。

这两位应该说都是偏向于共和派的旧军官,而他们之所以偏向于共和派的原因很多。有政治上的思考,更多还是希望保留手中的军事实权,他们也好,其他各省新军也罢,包括满清残留的旧官僚,大家心里都明白,一旦真的确定中华帝国体制。宋彪就将进一步控制全国的军事力量,排斥异己,将各路军事头目都踢出局。

这种自私心理实际上就是中国在清末之后走向军阀割据时代的主要原因。

在随行副官蒋政源的陪同下。身穿着特级将官的浅蓝色军装的宋彪快步走进了会客厅,一眼就见到了这两位海陆枭雄,两人年纪相仿。程璧光年近五旬,段祺瑞则是四十五岁。

两人身材容貌同样都有几分相似之处,看起来都是很严厉的人,身材削瘦,蓄着类似的八字胡,段祺瑞的颌下稍微多了点小山羊胡。

宋彪是第一次见到他们,在蒋政源介绍之后,宋彪先后同他们握手,这才请他们在会客厅里重新坐下来。

宋彪是一个快言快语的人,一坐下来就和两人说道:“我此前一直就很想和你们当面会谈。你们不愿意来,我也很遗憾。你们也不要和我找借口,谈原因,既然来了,我们就直接说正事。首先谈光复会和同盟会之争。也就是光复革命和共和革命之争。我这边是千言万语一句话,中国太大,民族太多,不是一个法国,一个德国那么简单,要想重新成为世界强国。我们就必须尽快保持统一和稳定,国家统一稳定的根基就是军事的统一稳定,现在很多人急着搞共和,无非就是希望维持一个松散的中央政府,利于自己维持手中的军权,人人都有这样的私心,但这样的私心会害死中国和我们这个四亿人口的大民族。你们两位不要以为中国现在的情况很好,我们有四亿同胞要养活,同样的耕地面积,美国人只需要养活七千万人口,人口膨胀到最后就只能是一次次的内战,假如还有各地军阀混乱,中国就只能面临长达五十年之内乱,而不能一致对外,如果我们一致对外,中国没有道理打不赢外国。现在,我对你们就只有一个恳求,请你们放弃私心,给我一个机会做彼得大帝,带领中国走向复苏和富强,我来控制中国的军事,国家治理交给内阁政府,五十年内都是如此,五十年后逐步过渡为英国式的纯粹的君主立宪制度,简而言之就是学德国,稳定自强,统一对外。”

他这番话说的是一点余地都没有,程璧光和段祺瑞也都很尴尬。

如果宋彪说的不对,程璧光和段祺瑞显然不用尴尬,没有人不喜欢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