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核武皇帝-第2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比较尴尬,也是光复会天生的一个缺陷——文人太多,而同盟会的问题则是会党太多,所以在四川,光复会一直不如同盟会发展的好,几乎是类似的问题,光复会在湖北的发展不如同盟会分支共进会,在湖南的发展好于共进会。原因就在于会党和新学,湖南学校多,而湖北会党多。

在这一点上,光复会和当年的维新会差不多,秀才文人一堆,敢于杀头断臂的太少。

现在想要好好的整治四川,肯定不能从打击会党开始,这是要乱套的,还是先拉拢。可会党也是乱七八糟的组织架构,再拉拢也没有用,各地凌乱分散,相互佣兵自立总是很难解决的坏事。

宋彪乘船抵达chóngqìng巴县,住在这里。

同盟会曾经在chóngqìng短暂的建立的蜀军革命政府,最后通赵尔丰达成合作及四川自治政府协议,依然在chóngqìng拥有四川自治革命军,基本都是会党成员组成,东北军进入四川之后很快收拢新军,东进攻击chóngqìng,所谓的四川自治革命军匆匆逃散,使得东北军控制了成都、chóngqìng两个重要城市。

四川自此就正式纳入了中央政府的管辖,问题是这种管辖缺乏下面的群众基础,哥老会和同盟会还是继续占据着其他地区。

抵达巴县后,宋彪住在chóngqìng府的知府衙门里。

这个衙门倒是修筑的很漂亮,精致小巧,竹林幽幽,即便是冬天里也绿意葱葱,假山奇石布置也颇是独具匠心。

等宋彪住下来,陈武、刘赓云就立刻前来参见,一同前来的还有吴金郁、喻培伦两人,随同宋彪一起入四川的舒方德、陈其采、胡景伊、袁金铠四人也陪他们四人过来。

这一年的冬天很冷,四川的冷是一种阴阴的冷,温度不是很低,却不像东北那种干燥的冷,这里的冷是另外一种说不出的滋味,特别是chóngqìng。

在北方生活的很是习惯的宋彪并不能立刻适应这种糟糕的cháo湿之冷,李大憨找了个铜炉在西花厅里烘烤着数十块精炭去除寒气。

只要房间里不是这么阴飕飕的湿寒,宋彪便觉得chóngqìng的冬天也不错,至少不像东北那么冷儿,穿着深棕绿色的大呢军装也觉得很暖和。

在一等侍从武官张富田的陪同下,陈武、舒方德八人一起进入西花厅觐见,行躬身礼之后才在侍卫官的安排下依次坐下来。

古时说陛下,实际上是指皇帝身前的近臣侍卫,皇帝至高无上,臣子与皇帝说话只能请求近臣侍卫转达,因而称他们为陛下,皇帝台阶之下的意思,久而久之,陛下就成了皇帝的敬称之一。

张富田此时就担任着这样的职务,至少在礼仪上是不能走开的,除非皇帝与更亲近的臣子交谈,比如赵匡胤和赵光义弟兄吃饭就不用近臣侍卫在旁边,于是乎就悲剧了。

张富田之外,蒋作宾也是一等侍从武官,但和张富田负责的工作不一样,张富田负责内事,他负责外事。

现在和过去在礼数有很大的变化,因为宋彪现在是中华帝国的皇帝,不管南方这些省和同盟会的人认不认,东北系和光复会这边是肯定铁杆子的承认的。他是皇帝,大家肯定不能摆设接风洗尘宴。

皇帝的饮食一律是归内务府管的御膳。没有臣子准备御膳的道理。

其实宋彪也挺想招呼大家一起吃顿饭,喝两杯酒庆祝陈武和刘赓云的出师大捷。碍于礼数,现在也就只能准备一些糕点和茶水,招待大家坐下来。

宋彪特别将吴金郁和刘赓云喊到身边坐下,离他只有两步远的位置。等茶水送上来,侍卫官们都退了下来,宋彪才和吴金郁、喻培伦、刘赓云、陈武四个人说道:“你们这一次在四川功劳不小。四川的问题是比较复杂的。地方势力太多,同治年之后,清政府对四川的治理实际上也日渐陷于一种比较尴尬的局面,你们现在至少确保四川是归中央政府统辖。而不是所谓的自治,我觉得这一点已经是很成功了。”

四个人听了这话都一起先行谢恩,随即由刘赓云做代表回答道:“此番定川,吴会长可以说是首功,正是他在军中联系汉中会成员逼宫朱庆澜,才使得第十七镇新军集体倒戈。不过,同盟会和会党在四川的第十七镇、第三十三混成协中所占的比例还是很大,如何处置他们,确实是一件很棘手的事情,我们商议了多次也没有找出合适的办法。我等无能,还请圣裁。”

宋彪想了想,道:“我这边也没有什么好办法,胡景伊提了一个想法就是拉拢会党,首先将会党拖出来,思想教育也好,小恩小惠也罢,封官授爵更无所谓,重点是将他们先拉拢过来。没有了他们,同盟会在四川也是无根浮萍。在此基础上,我们再尽可能的说服一批同盟会成员倒戈,包括做好共进会这边的工作。第三就是本地乡绅一定要拉拢过来。四川人说,一绅、二粮、三袍哥,乡绅、地主、会党就是四川三大地方势力,清政府的话,像赵尔丰、锡良他们在四川也是拉拢这些人为主,只是他们此前比较忽视会党这一方。我不可能在四川留个一年半载,具体要怎么办,你们在四川要好好商量。”

听了这话,刘赓云知道自己和第三步兵师肯定要长期留在四川镇压局势,当即问道:“陛下,您考虑安排谁来担任四川省长一职?”

军政分开在新帝国内部是一个基本原则,要稳定一个省,本省的省长和各防区的督军是两个最重要的人选,其次是省议会的议长和本省巡防军的总队长、jǐng察厅的厅长。

宋彪答道:“我来之前和唐绍仪商量过,目前是考虑让杨兆麟担任四川的省长,他是贵州遵义人,对西南的情况比较熟悉,早年参加过公车上书,此后在荣禄那边当过几年的幕僚,光绪二十九年高中探花,在嘉兴府当过两年知府,后来被清政府官派到日本法政大学留学攻读法学博士。在日本这两年,他和我们光复会来往的比较多,回国之后在清政府法部任职右侍郎,一直在暗中帮我们搞革命工作。我来之前专门抽时间和他谈过,我感觉他还是很有能力的,如果治理四川的思路也很清晰。因为他在内阁政府的法务部工作,手里还有一些事情要转交,大概要过一个星期才能抵达。”

刘赓云赞同道:“皇上圣明,如果是这样的人来四川工作,我们也就放心了。”

宋彪则继续和吴金郁说道:“我现在的想法是让你先担任四川省议会的第一任议长,考虑四川这边比较复杂的情况,你这边的工作和任务肯定比别人重要很多,也更复杂,我希望你能做好这个工作。我觉得你们此前在四川的光复革命工作推动的不是很理想,当然也和你们同会党方面来往比较少有关系。作为议长,你要考虑的方面就比以前要多出很多,会党这边肯定也要有几个骨干首领加入议会,作为贫困百姓的代表参与到议会的工作中。你还是要和他们协调好这方面的事情。”

吴金郁匆忙上前谢恩,道:“多谢皇上恩典,臣当竭尽所能,务必保证四川安宁。”

议长肯定不能和宋彪自称“臣”。

宋彪倒是没有去纠正这些小问题,这些礼数上的事情,他也不是很有把握。后面都要等章炳麟他们制定妥当之后按册发放和在报纸上进行公告,大家才会找到一个比较确定的规则。

因为吴金郁是本地人。宋彪一直以来对四川都有很多不解之处,就顺道问他:“对了。我这边正好有个事情要问你,我以前看下面上报的资料,据说四川这些年税收增加的非常厉害,有些地方的田丁税厘金加起来能达到每亩14两银子,我这边的税务专家是欧阳锡,我和他经常谈到这个问题。都是百思不得其解。咱们东北种地多赚钱啊,一亩地平均下来的农业税也不过是一两半的银子,我就不理解四川的百姓究竟是怎么熬过来的。”

吴金郁听着这话唏嘘良多,忍不住道:“皇上。咱们四川人的日子真的是太苦了,还请您赦免四川百姓三年田丁之税。至于皇上所问的本地田税之事,但凡是这种一亩地十几两银子的地方,那都是种土烟的田,因为土烟的利润极高,即便是一亩地十几两银子的税收也不至于压垮种植,四川土烟种植之多,恐怕在全国范围内都算是数一数二的。其次是桑田的征税也厉害,四川本地对外省运入的丝绸抽调很高的厘金,同样对本地桑丝也课以重税。因为航运封闭,外面的丝绸进入极难,加上其他各省的丝税同样高居不下,所以,就算是征收十几两银子也未将百姓逼死,只是丝缎的价格暴涨。如此收了几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