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核武皇帝-第5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蠢。

可惜连他这样的皇族也不能明确表达这样的意见。

第292章最富与最穷

中日是两个很奇怪的国家。

从文化到政体,两国都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在军事和科技的保密程度上,两国也大体一致,以至于在第三次中日战争爆发的同时,中国在西北成功引爆了世界上第一枚氢弹这种事,日本也完全没有得到任何消息。

如果日本知道了这种事,他们到底该如何作想,那真是一件很难说清楚的事情呢!

直到今天,日本从上至下都依然觉得中国在过去三十年里发展的确实很快,但在科技水平上勉强也只能同日本差不多,即便是抱着这种想法的人在日本都可以被称之为亲支那一派。

大部分的日本人,包括像东久迩宫稔彦王中将这样的军政界高层依旧坚定的认为中国科技实力还是不如日本,所以对战场上突然出现的那几十辆mbt33坦克,东久迩宫稔彦王中将和其他日军将领的一个直接的反应就是中国从德国秘密购买了新式战车。

天啊。

这要多愚蠢和多僵化的脑袋才会做出这种判断,这简直就像是一个世纪之后的台湾媒体人公然在电视节目中嬉笑大陆人穷的连泡面都买不起的事。

总之是很神奇的事情吧。

要知道日本科研人员和每年的科研资金投入连中国的零头都达不到,如果东久迩宫稔彦王中将这些日本军政界的高层真的去中国一趟,看清楚真正的1939年的中国已经是什么样子,他们一定会像那种痴呆的精神病人一样觉得自己才是世界上最蠢的白痴。

日本还在努力研究世界上最快的蒸汽列车,并且将其定名为亚细亚号,而在同期,虽然是在中日战争爆发的情况下,原先的工业计划还是没有任何改变的继续推进,京广铁路大干线要改造成电气化铁路的计划还是照旧进行。

在世界上仅有的六家能生产大型飞机的公司中,中国占据3席,以及中国机床产业的总规模和水平在过去十年中一直保持世界第一的成绩……就这样都被日本无情而麻木的忽视了。

从明治维新的积极进取到昭和时期的封锁僵化,日本真是变化的太快了,以至于连中国人都觉得日本怎么可以蠢到这种程度。

当然,如果日本非要将耳朵闭起来,将眼睛捂起来,坚信天皇荣光照耀之下的大和民族才是亚洲最高贵的人种,而支那人种是最低贱的之一,那真是什么都可以看不见,什么都可以听不见。

总之,总结中日第三次战争之所以会爆发的原因,日本媒体的僵化和顽固右翼化的辱华报道应该是占据首功,但这也要怪罪于日本整体的法西斯化。

从上至下,从天皇到日本的普通国民,所有的日本人都相信这场战争之所以会爆发的所有罪责都在于中国,都在于他们所说的那个“傲慢到根本不知道自己只是劣等民族”的支那帝国,正因为支那的长期仇日情节才会有中日的矛盾,正因为支那要利用北朝鲜非法政府霸占整个朝鲜半岛,大日本帝国海军才会派遣舰队前往公海区域示威,而支那海军的偷袭彻底使得战争爆发。

这就是日本的整体观点。

战争爆发之后,日本全国都蔓延着前所未有的**和仇华情绪,无比热烈和无条件的支持军方,誓言要打败“傲慢到根本不知道自己只是劣等民族”的支那帝国。

在中国,中国人也无比的愤怒和热衷于彻底打败日本。

三都澳海战一方面让国人愤慨,唤醒了中日甲午海战的仇恨,一方面又让国人振奋,帝国中央海军和空军的反击使得日本损伤惨重,偷鸡不成浊把米呢!

国人彻底的愤怒了。

全国上下都燃烧着那种复仇的火焰,誓言要将日本化作火海,参战动员这种事变得有点多余,报名参军的年轻人几乎要将所有的招兵站都挤爆了,每个城市和乡镇的募兵所都排满了长队,而国家战争公债的销售更是没有任何压力的在半个月内卖空售尽。

全国的所有军工业企业都开足了马力,停止了一切假期的疯狂运转,招聘新的工人,大规模的生产新式的武器装备到部队,世界华商总会在全球掀起了大捐款运动,为军队买装备,捐飞机。

此前不管是一战、中苏战争,还是东非战争,中国人民都从来没有这么狂热过,大概实在是中日两国在过去半个世纪积累的仇恨实在是太深,深到两国人民都无法共存的地步。

特别是在这个民族主义盛行的时代里。

只是在这样的大浪cháo至下,宋皇帝依然很冷静和清醒,似乎不为所动。

几天之前,他和蒋方震等人就此次战争的总体战略最后做了一轮探讨,最终确定了战略,制定了全面的作战规划,整体还是遵循了他的思路,用六个月左右的时间继续加强备战,争取时间积累更多的优势,从明年3月份才开始真正的大进攻。

宋皇帝的设想很简单,不急于在朝鲜半岛决出胜负,而是通过相持阶段的军事压迫,迫使日军不断将主力调至朝鲜战场,等到日军的大部分主力都集中在朝鲜半岛之时,再发动全面的攻势战役,争取将战争更多的在朝鲜半岛解决掉,而不是到日本本土再进行主力决战。

他的这种指导思想和总战略得到了中央军事委员会所有成员的一致认同,因为要到日本本土作战的话,那还是比较有压力的,尽可能将日军主力吸引到朝鲜半岛,在半岛上围歼消灭日军的主力,这显然是最佳的选择。

这天上午,宋皇帝签署了一份命令,批准中央保密局和内阁科技工业部的联合申请,允许在战后将原先归属特级保密科技范围的半导体技术特殊产业化。

这就意味在中日战争结束之后的一年内,如果没有新的战争爆发,帝国半导体产业中的大部分技术就将可以运用于商业领域,收音机、家电、计算机、通信设备都将因此而获得极大的提升效应。

在此之前,半导体工业只能运用于军工业领域,而帝国内的东北半导体、北京半导体、江南半导体三家公司的规模都已经成长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因为原材料的提纯工艺非常复杂和困难,需要极大的工艺研究和实验,以及较高的生产工艺水平,帝国在短期内并不担心其他国家可以快速的实现半导体的工业化生产,预期在未来十年,帝国将会垄断世界上的半导体产业。

十年的时间很长,可能也很短。

宋彪并没有绝对的把握确保帝国能长期占据半导体工业的领先地位,所以在签署批准科技工业部的申请令的同时,他也给总理顾维钧打了电话,让顾维钧亲自到中央宫的办公厅就此进行汇报。

顾维钧也有犯错的时候,以为皇帝主要还是要听内阁关于中日战争的动员以及物资调运、统筹等汇报,准备了很长时间,这才带着厚厚一叠的《战时工业管控规划案》的汇总报告抵达皇宫。

总理大臣身为帝国首相,在中央宫是有特权的,如果不是特殊情况,总理都可以直接得到座位,在御前汇报工作,总理的座椅也是非常特殊的更为奢华和高贵,象征总理大臣在帝国之中的崇高的仅次于皇帝的特殊地位。

顾维钧匆匆抵达皇宫,在办公厅拜见皇帝之后,等到皇帝示意他在御前坐下,他就迫不及待的坐下来,拿出这厚厚一叠的《战时工业管控规划案》。

宋彪看了一眼,大致知道顾维钧搞错了事情的重点,但也没有劝阻。

宋彪索性正好让自己休息一下,就点了一根雪茄默默无声的抽着,也没有多说什么。

顾维钧则稍微整理了一会儿的思路,这才同宋皇帝汇报道:“皇上,内阁目前已经通过了《战时工业管控规划案》,正在加速推进军工生产和军需物资的调配,军债销售的压力很轻,预计在未来两年,内阁每年可以向军部支付70亿的军费开支,如有必要,内阁通过调用财政盈余款项,还可以在三年内额外支付55亿军费开支。”

宋彪短暂的思索片刻,问顾维钧道:“你认为这场战争会持续多久?”

顾维钧想了想,答道:“臣下以为这恐怕要取决于皇上的意思,如果只是想要结束战争,今年之内就可以做到,如果皇上决议要籍此一战将日本从列强的席位上抹除,使得日本在长远的数十年间都难以威胁我国,那可能就要两三年之久,甚至更久。只是从国内经济的角度考虑问题,就现阶段而言,帝国中央财政的1/3都用于军费的话,大约在两年内还不会使得经济趋于困难,但如果这一情况持续的太久,超过三年,或者四年,对于帝国经济的影响就会扩大。”

宋彪提醒道:“世界范围内的情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