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086-廉耻观的历史-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知廉知耻是女人的本分,如果女人不知羞耻,就活该倒霉!卢梭疾呼道:“不知羞耻的女人是堕落的女人。这种女人是在践踏女性的自然情感(7)”一天,布列塔尼的勒梯夫在街上碰上一个妓女,他毫不客气对她说:“您丢弃了女性的廉耻,您已经不是一个女人了,而男人也不把您当人看待了(8)。”    
    对女性的不公态度可以追溯到犹太基督教中存在的应受谴责的鄙视女性的传统。但是女性的廉耻观很早就存在了。在古希腊时代就已普遍存在。梵蒂冈的贝尔维戴尔宫穹顶上的阿波罗雕像与美迪奇的维纳斯就大不一样。相反,把裸体女人雕成塑像,伯拉图就很不以为然,他认为那是很可笑的,但作为一个正直的哲学家他又不认为应该加以禁止(9)。    
    特别是从普利纳开始,作家们就不厌其烦地重复着同一貌似有理的理由来宣扬女性应该知廉知耻:漂在水面上的女性溺水者的尸体都是脸朝下,不能露出性器官,而男性溺水者的尸体却是仰卧水面之上(10)。这种画面在十七世纪的书藉插图中比比皆是,可人们从来没有怀疑有什么不对之处,这种现象说明当时人们企图把女性牢牢地关进廉耻的桎梏之中。


前言第2节 廉耻观

    初期基督教教义在这种所谓天生的廉耻观中还加上对女性的偏执狂观点。整整15个世纪,夏娃在人们头脑中的形象是诱惑者,是诱使男人堕落的罪人。在十六世纪连医生也不例外,他们一致认为女人的性欲比男人强烈得多。伯雷(11)认为性交对男人的生理健康并不是必需的。而女人没有男人便会大病缠身。支持他这种观点的证据是寡妇和老姑娘易患“子宫窒息”症。“这是因为这一部位有饥渴之感……如果没有男人的滋润,这种病很难痊愈。”而他可是自誉深受基督教义的熏陶,认为女人天性淫荡。雌性动物一发现自己受精就会逃避雄性的追逐,“而女人却正好相反,因为她们需要的是取乐,而不是传宗接代(12)”可是,这位又有经验又很传统的男子汉不得不在后面的章节中承认男人的性欲往往比女人的性欲更强烈。    
    正是在这种条件下女性廉耻观延续下来了,并带有严重的性禁锢色彩。在圣。奥古斯特时代,完整天主教主义者认为,在最后的审判中女人以男人之身复活,这是让男人不再受该诅咒的肉体诱惑的唯一办法(13)!极端主义者还认为女人并没有复活,不是有这样的说法吗?身体复活只能是全部,怎么会只复活一部分呢?因此,亚当把他的肋骨收回之日,就是女人消失之时(14)。    
    女人的身体在冥间不被接受,却在人间享受欢乐。女人既然如此淫欲,却有一个拒绝性爱的例子,也是奇事。十三世纪的《爱情钥匙》是唯一敢于反对歧视女性,要求男人控制性欲的一本书(15)。蒙田还认为女人的淫欲有碍怀孕。    
    文艺复兴尽管祟尚人体,但对这种歧视女性的廉耻观没提出任何置疑。却赋予了另外的意义。根据蒙田的观点,男人看到一个裸体女人,不会激起性欲,反而会使性欲冷谈下来。他解释道,在PEGU王国中,男人会避开女人去自寻欢乐;女人为了引诱老情人便穿起了什么也遮挡不住的、袒胸露臂的衣裙,但她们的身体只能让男人觉得更加恶心(17)!激起男人性欲的女人廉耻观万岁!    
    十八世纪文化上的非宗教化使人们对女性廉耻观的看法越来越理性化。卢梭试图用生理现象来解释普遍性的先天廉耻观不只局限于女性。他认为女人总是处于被动地位,随时准备接受男人,而不是相反,因此主动权总是操在男人手中。“如果主动进攻一方和被动防守一方的秩序颠倒,那人类将会这成什么样子?进攻一方会胡乱选择不可能取胜的时机;而被动防守一方被紧追不舍,需要投降时,或者无力抵挡之时只好无动于衷;最后,能力和愿望总是处于不和谐状态,不可能分享情欲带来的欢悦,爱情不再是自然本性的支柱,而成了破坏者和灾难。”这是一篇引起女权主义者一片抗议之声的文章。卢梭虽然发现了现代两性平等观点,但谁又能知道他是否从中找到了关于廉耻观的理论依据?    
    1919年,关于女性廉耻观从梅雷科沃斯基(18)的理论那里吸取了一些东西,所以经历了一段艰苦时期。这位俄国诗人认为,女性天生有藏起性器官的需要:女性之所以如此只不过遵循动植物的本性而已,雌性动物在交尾之前之要逃避雄性动物的追求,兰科植物也用防止自花受精的“蕊罩”护住雌蕊。这种普遍的雌性廉耻其深远目的是什么呢?那就是防止近亲交配。确实,如果女人不用廉耻观来控制自己,她首先碰到可以交配的男性是他的兄弟,没的必要到邻近的部落去寻求性欲的满足……这是一种诱人的假设,但是,它能同样令人信服地解释男性和女性廉耻观吗?尽管作者多年来宣称已经找到了结论,但还是含糊不清,难以令人信服。不管怎么说,该假设表明这种追溯到远古时代的带有性别差异的廉耻观是非常顽固的,并且表明其流毒还远远没有彻底肃清。    
    个人廉耻观和社会廉耻观。在沙滩上和在香榭丽舍大街上穿游泳衣其意义是大不一样的。个人廉耻观,既私下裸体或穿得很少而表现出的廉耻观是根据时代、地点而定,并决定着的社会廉耻观。不管是穿希腊式服装还是拉丁式服装所产生出的道德观念同样有别于个人行为准则和社会礼仪。在我们所涉及的领域中,我们要区别的是(个人)廉耻观和(社会)礼仪。不过两者的分界线往往很微妙。穿三点式游泳衣的先行者曾有过这样的经验:在1965年,她们其中一位尼斯海滨的英国公园穿三点式游泳衣而倍受谴责,而离公园几米远的海滩上散步却没有人觉得不妥。    
    在这些细微的区别之外,真正的廉耻观在形成:这已不再是对裸体或者对裸露身体某个部位的反应问题,而是意识问题。廉耻是个动态过程,应该以现象学的范畴来界定它:廉耻观只有在意识到裸体这一时刻才会产生。在这一点上,亚当和夏娃的神话并没有过时:一切都没有改变,根据廉耻统计学的观点来看,廉耻观存在于原始无邪和吃了智慧果而产生的意识之间。但是,企图把廉耻观禁锢在统计学规则之内便把法律放在了既荒唐又无道理可讲的公共道德之中了。企图避开问题的笼统说法很容易避重就轻:从何时起裸体让人看着不顺眼,从何时起看着又顺眼了?从何时起色情变成了淫秽,无忧无虑变成了引诱,裸体艺术变成了下流呢?    
    战前的先驱天体主义者就是在这种地方犯了错误,他们认为只要脱光衣服就可以找到失去天堂中的无邪。中世纪脱光衣服沐浴的人与只知道脱光游泳衣向道德观念和刑法挑战的现代人的廉耻观念不同。为了明确界定这种区分有两种非常实用的说法:明知故犯违反道德规范称之为伤风败俗;相反,不知者称之为不道德。尽管我非常反感在语中塞进一些不知所云的新词,我还是要用“无德”来称那些在某种情况下缺乏道德观而颁布的公共礼仪法令,用“厚颜无耻”来称那些故意违反公共文明。这两者之间便是羞耻,而在这个过渡点上我们发现了廉耻观或者称之为是动态厚颜无耻。在自由和奴隶之间,存在着服从和解放。正是这些过程引起了我们的兴趣,企图用静止标准加以界定是非常困难的。    
    尽管舍雷尔的分析有些偏见,但是他把廉耻观明显地赋予动感观念还是有一定建树的。他认为动物没有廉耻观,同样很难想像上帝也有羞耻之心。廉耻之心只有人类才有,根据这位德国哲学家的观点,廉耻观产生于本质和要素之间,上帝和动物之间,肉体需要和精神需要之间,是以人作为“桥梁”和“过渡”的意识。“这是一种感情,在这种感情中面对具有低层次本能吸引力倾向的对象,表现出高层次选择的犹豫不决,并且在两种意识水平之间的表现形式异常激烈。(19)”这种价值划分与意识渐进同时出现在物种进化论之中,宣扬纳粹优生学是以尼采哲学为基础的。植物的性器官长在最显眼的顶端,动物的性器官则长在身体的下方,而人类则把性器官藏起来,并期待着变成无性的天使。这是一种完全属于生物繁衍后代的行为,它与个性本能先于种类本能有着密切的关联。    
    说到底,我们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