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西方智典+智慧书+英雄宝镜+处世智慧+道-第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来自于不能独处。的确,喜欢跟人交往是危险的,甚至是致命的,因为它意味
着跟人们接触,而其中极大多数是道德低劣的,而且智质鲁钝或刚愎。不爱社交
就无须理会那些人。自身有足够的条件,不需要跟那些人在一起,实在是大幸运。
因为我们的痛苦,都从需要跟别人交际、交往而来。跟人交往会破坏我们心境的
平静,而心境平静,我已经说过,是幸福要素之中仅次于健康的。没有相当时间
的独处,要做到心境平静是不可能的。社交的主要理由是彼此有所需要;彼此的
需要满足之后,人们本来要分手,烦闷寂寞又把他们驱赶到一起。要不是因为这
两个理由,人们极其可能都独居自处。这是因为每个人在自己的心目中都觉得自
己是世上惟一的人,这种绝对重要的感觉只有在独处时才能充分领略,而在熙熙
攘攘的真实人生中,这种感觉很容易受到令人痛苦的否认,不久就会萎缩而消逝。
从这一观点来说,独处是人类最原始的自然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我们都像亚当
一样,快乐是无限的。

    一个人若能面对自己,独立自处,好处是无穷尽的。西塞罗甚至说过这样的
话:一个能够完全自立、并且具备独特才能的人,不可能生活不快乐。一个人越
有独立的才能,别人对他的重要性就越少。这种自足的感觉,让许多有真才实学
的人不致为了跟世人相处而做出相当的牺牲,更别说实际上克制自己去积极参与
那些活动。一般人喜欢社交,能跟人和睦相处,是出于一种相反的感觉——他们
容易跟别人相处,不容易跟自己相处。此外,这个世界对具有真才实学的人并不
敬重,世人敬重的完全是不学无术之辈。所以,一些人的隐居就能说明他们拥有
特异才华,或者说,他们的隐居是拥有特异才华的结果。因此,自尊自重的明智
之士都把自己生活的必要条件加以限制,以便保持或扩大他的自由,但因为每个
人必须跟世人有所往来,他就把深交尽可能地限制到最少。

    幽居的烦恼

    爱好孤独很显然不是人性中最直接的、最原始的冲动,而是次要的、慢慢养
成的习性。它是高贵心灵的比较显著的特征,其发展一定要克服某些自然的欲望,
而且还不时需要实际地对抗魔鬼的诱惑。后者争取我们摒弃令人忧郁、摧毁心智
的“独处”,换取“与人为伍”,走向社群。魔鬼说,即使最坏的社交活动,也
会给人们一份人类情谊的意义:

    这样的痛苦生活会舍弃你,

    它像一只兀鹰啄食你的胸脯!

    所见最坏的社会也会显出你,

    你是大众之中的一个人物。

    (歌德著《浮士德》,根据贝雅•;泰勒的英译)

    贺拉斯说得好,人生中没有一件事物不是带着若干缺点的。或者,根据印度
的一句谚语就是,莲花都有梗茎。幽居固然有许多好处,但是也有少许不便和缺
点,不过比之与人相处的诸多烦恼,便微不足道了。因此,具有真正才干的人不
跟他人交往,一切会更为顺利。但是,幽居的坏处之中有一项不容易被人觉察,
那就是:人们整天呆在家中,身体对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连门缝吹进的微风都
足以让他们生病。我们的性情也一样,长时期的幽居会让我们的脾气变得非常敏
感,就连最微小的事故,最无所谓的话或样子,都足以困扰和冒犯我们——这些
小事通常不为普通人所注意。

    社交与年龄

    喜爱社交的冲动,还可以从别的观点加以审视。在寒冷的日子,人们聚集在
一起可以得到一些温暖。我们能用某一方式,跟他人有所接触,温暖我们的心灵。
但是,一个本身在才智上具有大量温暖的人,不需要靠那种办法取暖。一般来说,
一个人的社交能力,几乎跟他的才智价值成反比:如果说某人很不友善,几乎等
于是说其人大有能力。

    一般而言,喜爱与人交往的程度,跟自己年龄的大小成反比。一个小孩子只
要被留下几分钟,就会发出可怜的惊恐的哭声。稍后,不许他离开房间就是严重
的惩罚;年轻人只要在一起,一会儿就能彼此亲密相处,只有少数心灵高尚的青
年很高兴有时候独自一人——但整天都独自一人又不合适了;成年人不在乎整天
都单独一个人。独处不算一回事,年事越长越不在乎。对于知己大多凋零、对交
往感到兴趣索然的老人,就具备着独处的最适当条件。从个别例子来看,这种喜
爱与世隔绝和静居的倾向,都直接跟智力相关,说到底具有某种贵族的情结。

    只有性格非常贫瘠和世俗的人,才会在老年时像年轻时那样喜欢交际。但是
到了这时,他们在那不再适合他们的社会中变得令人苦恼,大不了只能勉强做到
让别人可以忍受——这些人在从前是极受欢迎的。

    无法忍受的孤独

    人与人之间的共同之处,是人们的性格之中最低下、最不高贵,也就是那些
平庸、琐碎、卑俗的部分。我们与这些庸人为伍,究竟能获得什么欢乐呢?那些
人不能把自己提升到更高的层次,而要把一切拉到跟自己同样的低下。那些人的
目的就是这样,我们还能要求他们什么呢?当你发现人类社会令人厌恶,觉得你
有理由远离人群,你的本性可能会使你无法忍受独处所带来的沮丧。你如果年轻,
其情况就大多如此。那么,让我劝告你,要养成跟人交往时保持着孤单感,学习
怎么跟友伴在一起时依然故我,并不立刻说出你的想法,在另一方面,对别人所
说的话,不必太推敲字义,在道义上或智力上,不要对别人期望过高,并加强对
他人意见的淡漠感,就最能练习人人赞美的容忍精神。如果你那么做,虽然你就
在他们之间走动,但你看起来在生活上相当独立:你跟别人的关系完全是君子之
交,保持客观的性质。这种谨慎能保持你不跟他人接触频繁,从而能让你不受他
人熏染或被他人激怒。在这一方面,社群好像一把火——聪明人在适当的距离取
暖,不像傻瓜一样过于靠近火,一旦被烧伤,就跑开独自发抖,大叫大嚷火会烧
伤人。

    人们因为忍受不了独处而对人和气友善。他们变得讨厌自己,内心的空虚促
使他们与人交往,去国外旅行。他们的心智没有弹性,因为心智缺乏自身的活动,
他们就努力给它一点——例如喝酒。许多人酗酒就完全因为这个缘故。他们一直
在寻找某种刺激,寻找他们所能忍受的最强烈的刺激——与他们臭味相投的人在
一起的兴奋。如果他们没有友伴,他们的心情就会消沉,陷入可悲的沮丧。这些
人的自身,我们可以说,只具备为人的条件的一小部分。他们需要相当多的人数,
才能凑出可观的分量,达到自觉够资格成为人。优秀的人,并不代表某一小部分,
而是指整体,他本身就是完全的。

    妒忌的天性

    妒忌是人的天性。它既是一种恶习,也是苦恼的一项来源。我们应当把它视
为我们的幸福之敌,对它邪恶的念头加以抑制。这是塞尼加所给予的劝告。他精
辟地说道:如果我们不把自己的命运跟其他更为快乐的人相比,避免自寻烦恼,
我们将会对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感到高兴;还有,如果许多人看来比我们处境更好,
应该想一想有多少人比我们处境差。如果实际的灾难降临,最有效的安慰——虽
然跟妒忌是同一来源——就是试想别人所遭受的更大的灾难;其次最好的安慰是
置身于跟我们同样不幸的人们——我们共忧患的伙伴。

    我们应该永远记住:出于妒忌的憎恨是最难消除的。所以我们永远要小心,
行事要有节制,以免引起别人的忌恨;正像对付其他许多恶习一样,我们最好完
全弃绝在这方面可能获得的快慰,因为后果严重。

    每一个尊贵的人都有一大群羡慕者围绕着,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位,他们会暗
地里对你怀恨在心,除非为恐惧所抑制。他们会急切地让你明白:你不比他们强。
就由于他们这种热切地让你明白的态度,你可以看出他们显然自知不如你。如果
有人这么妒忌你,可采用的方法是跟妒忌你的人保持距离,尽可能避免跟他接触,
使你和他们之间好像隔有一道鸿沟;如果这办法做不到,你就要完全处之泰然地
忍受他们的攻击。在后一种情况中,引起他们从事攻击的因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