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经济增长理论 [英]阿瑟·刘易斯-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我们比较充分地探讨一下通货膨胀逐步消失的可能性如何,即使不考虑它最后会给市场带来的消费品产量的增加。
    从这个角度来考虑,可以设想如下最有利的情况。假设政府雇用失业工人筑一条拦河大坝,并修建灌溉沟渠。这些失业工人将工资在市场上花掉,结果是价格上涨。如果我们假设这样做的结果只会使利润增加,并把这些利润全部储存起来,或者用于购买公债,那么就不会发生通货膨胀。价格上涨的数额相当于投资的数额,但是储蓄额也增加那么多,所以,虽然投资过程继续下去,价格也不会再涨了。这是一个极端的情况。如果我们假设,价格一上涨,全体社会成员为了使他们的实际收入和消费水平保持不变,要求并得到较高的工资、薪金和支付的利息,那么我们还可以看到另一种极端的情况。
    根据这一假设,在可以得到消费品新产量之前,是无法达到均衡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通货膨胀的过程不会使收入转入可能储藏钱财的阶级。
    因此可以说,实际上,通货膨胀限制在狭窄范围内的可能性取决于(1)通货膨胀是否会使收入转入储蓄阶级;(2)他们将储蓄金派什么用场;(3)多快能得到新生产的消费品。
    关于(1),一般说来,从通货膨胀中得到好处的阶级是企业家、农民,在某些情况下还有政府,企业家能得到好处是因为他们出售的商品价格的上涨速度往往比工资、薪金、房租、债券利息、养老金和他们其它一些开支增加的速度来得快。农民能得到好处是因为在一般情况下粮食上涨的幅度比其它价格的上涨幅度大,这是由于粮食的需求量是无弹性的。
    现在农民和企业家都比社会上其它阶级节约,所以几乎可以肯定,通货膨胀会使储蓄额增加。相反的意见是一种局部的意见。通货膨胀使拿薪金的中产阶级的储蓄额减少,因为它使他们的实际收入减少了;由于这个原因,又因为中产阶级比其它阶级说得多和写得多,于是往往有人断言,通货膨胀使储蓄额减少了。可是情况并非如此。中产阶级的实际收入减少了,而企业家和农民的实际收入增加了,这些阶级都比中产阶级更愿意储蓄。考虑一下通货膨胀对政府储蓄额的影响也是重要的。通货膨胀对政府收入的影响是根据收入中边际纳税额是比平均纳税额多还是少而各不相同的。如果边际纳税额超过平均纳税额,那么货币收入的增加就会使国民收入中纳税的份额提高。这样,到最后,开始靠发行货币来为其开支集资的政府,就达到了这样的地步,即它的收入已经增加了如此之多,以致于现在能保持新的开支水平而无需进一步发行任何货币。许多现代国家的政府都处于这种地位(例如英国、美国和苏联);而相反,在许多其它国家,政府收入在通货膨胀中落后于货币收入,其结果是通货膨胀使政府的赤字增加了而不是减少了。
    至于(2),即使通货膨胀使储蓄额增加,这也不会使通货膨胀停止,除非储蓄金被储藏起来,或者用以代替更多的新货币来作为一直在造成通货膨胀的投资资金。因此,如果企业家像他们乐于做的那样将其新获得的利润用作更多的新投资的资金,这对资本形成是非常有利的,但是它也可以使通货膨胀继续下去。如果在另一方面他们用自己的利润去购买公债,政府就能停止发行新的货币来为它的计划提供资金。
    (或者,如果从银行借钱的企业家制造了通货膨胀,那么如果现在获得利润的企业家用它们支付银行贷款,或者将它们储藏起来,或者购买正在进行新的投资的企业家的证券,通货膨胀将得到制止。)农民用他们的利润偿还债务,购买更多的土地,其效果如何取决于放债人和出卖土地的人将这些钱派什么用场。放债人也许把它储藏起来,等待“更好的”日子(即农民再次缺钱的日子),出卖土地的人可能以不同的方式作出反应。如果政府希望通货膨胀尽快停止,同时又保持其较高的(实际)开支新水平,如果它不能依赖将自己的储蓄金贮藏起来的储蓄者,那么它必须以某种方式得到这些储蓄金,不是以征税的方式把它们拿走,就是通过出售公债的优惠条件把它们拿走。
    储蓄金是贮藏起来还是投资于公债的可能性取决于通货膨胀率有多高,通货膨胀的时间持续多长。如果价格迅速上涨,或者持续时间相当长,那么人们就会对货币丧失信心,既不会保存货币,也不会保存公债。他们宁愿保存不动产,因为不动产的价格是随着通货膨胀而上涨的,人们普遍抛出货币而购买货物,这会加剧通货膨胀。人们是否抛出货币而贮存商品或固定资产,这部分是一个调节问题;总是有人抛出货币而购买商品或固定资产的。做股票投机对经济是有害的,因为它使原料更加短缺,甚至可能使生产缓慢下来,从而使价格上涨得甚至更快。购买固定资产的结果会使一些新的资产建立起来——建造房屋,改善农场,还可能出现许多新工厂。通货膨胀使固定资本形成增加;即使是恶性通货膨胀,例如1919—1923年德国的通货膨胀,也会产生这种结果。从长远的观点来看,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结果,因为它使实际产量增加,使生活水平提高。但是在这种创造资本的方式发生的时候,它会使通货跟着膨胀,甚至可能像购买股票那样,由于从消费品工业抽走资金,使消费品的产量暂时下降,因此使价格更加急剧地上涨。
    如果一个国家的政府有一个有效的行政管理机构,它就可以用规定最高价格、配给基本消费品和发放新投资许可证的办法来防止通货膨胀失控。如果这些政策获得成功,它们也能从根本上抑制通货膨胀,因为人们往往把他们不能用于购买配给商品的钱储蓄起来,所以储蓄将同投资保持均衡。这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和美国战时财政获得成功的秘密之一。在此期间,尽管作出巨大的战争努力,物价只上涨了50%左右。(另一件重要武器是很高的边际税率,它吸收50%或更多的支出,其速度和它产生收入一样快。)目前,管理通货膨胀使其不致于失控的方法,比20年前得到人们更深切的理解。然而这些方法只有拥有有效行政机构的政府才能使用,这些政府主要是先进工业国的政府。欠发达国家的行政机构的效率相当低,它们控制通货膨胀的尝试所造成的害处往往和它们带来的好处一样多,尤其是如果这些尝试的主要效果是使得毫无控制地生产非基本必需品变得更加有利可图或者建立黑市网和鼓励贪污腐化的话。
    通货膨胀的最严重后果是物价大幅度上涨或者持续时间很长,以致使人们对货币丧失信心。短时间幅度不大的通货膨胀不会发生这种情况。如果在二三年内物价每年上涨5%,人们是不会感到恐慌的,因为他们相信,物价不久会再次下降。管理得比较好的国家的货币当局维持了这种信心,它们的习惯并不是逐年不断增加货币供应量,而是使短期货币膨胀阶段与严格限制阶段交替出现。银行信贷上升三步,下降一步,而不是连续上升。这样,创造新货币有助于资本形成,而不会引起恶性通货膨胀,也不会严重影响人们对货币和公债的信心。原则是,如果要将通货膨胀用于资本形成,那么最好是一次用一点,而不要连续使用。
    至于(3)我们已经看到,在任何情况下,用于创造有用资本的通货膨胀会自行消失,因为到适当时候,新资本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消费品,这些消费品不但会制止物价上涨,甚至还会使物价下跌。此外,实际产量的这种增加也可能使储蓄增加,因而提供了使投资保持在较高水平的储蓄金。储蓄增加不一定意味着实际产量也增加,因为储蓄水平是与收入分配密切相关而不是与人均实际收入水平密切相关;可是我们无需马上讨论这一点,因为我们一会儿就要讨论决定储蓄的各种因素了。
如果要将通货膨胀用于资本形成,它只应间歇地和少量地使用;除了这条原则,我们不妨再加上这样一条原则,即它只应当用于很快就能完成的,此后利润率很高的投资。要说明用新资金资助一项农业推广业务,传播高产新技术知识的例子,或者那些向农民提供更多的水而又不涉及在河流上修建工期长、造价高的工程的措施,或者使新的肥沃地区迅速可以耕种的清理土地、排水和开垦土地的计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