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欧美小说情节演化模式(上) (张世君)-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讲人简介张世君,女,重庆市人,1951年11月22日生。广州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文学博士,外国文学教研室主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导师。

    张世君教授出生在重庆市中区一个工人家庭,贫困的家境养成了她吃苦耐劳,健全自由的天性。心中牢记母亲的口头禅“叫花子养儿——一辈不强二辈强”,奋发读书向上。靠着她哥哥打扑克牌赢来的书籍,从此有了书看,也与书结缘。她在做了教授以后,鼓起勇气在45岁的时候去报考博士生,要给自己一个挑战。48岁穿上博士服,她的心中有种说不出的快乐和满足。她热爱教书,热爱写作,热爱创造的生命。至今已经出版了6部学术专著,4部文学作品。

    欧美小说情节演化模式(上)

    欧美小说的发展,从近代到现代,经历了几百年的时间,主要是从16世纪到20世纪这么一个过程。相比较而言,西方小说的发展,没有我们中国古典小说开初的时候,没有我们发展得好。我们出现了《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时候,西方的小说还刚刚起步,还出现只是《十日谈》这样的短篇小说。但是随后呢,西方小说就得到大踏步的发展,而我们中国的小说就滞后了,可以说原地踏步了两百年,由于明清政府认为小说是小道,这样官方不支持这种小说的出版。因此很遗憾,就使得我们的古典小说的发展,最先的势头非常好,以后呢,就被西方的超过了,呈现这么一种情况。

  西方小说从16世纪到20世纪的发展情况,我就根据阅读了100本小说来梳理出它的情节发展模式,就梳理出了这么5种模式。首先一种就是旅程模式,旅程模式是西方小说16世纪到18世纪主要的小说样式,以流浪汉小说为主的,我把它称为是一种旅程小说。为什么叫旅程小说呢,也可以说是人在旅途,人在路上。这种小说,它总是以人物旅途经历为主,描写人物的旅途经历为情节的线索,这么样的一种小说结构,我称为是旅程小说,具有这种特点的,就把它称之为旅程模式。那么旅程小说有哪一些作品呢,就有流浪汉小说这些作品。

  首先就是西班牙一个无名氏的《小癞子》,它是西班牙一个非常著名的流浪汉小说,也是小说的发端。再就是德国格里美尔斯豪森的《痴儿西木传》,就写一个儿童或者说一个未成年,一个青少年,在战争当中的漂泊流离,叫做《痴儿西木传》,这是德国的一个非常标准的流浪汉小说。那么英国的标准流浪汉小说,是哪一部呢,是笛福的《摩尔·佛兰德斯》,写的是女流浪汉,或者说是一个流浪女,写她怎么样靠着青春姿色,不停地欺骗,通过骗婚这样子来漂泊流离,获取自己想得到的东西。法国的标准流浪汉小说,是勒萨日的《吉尔·布拉斯》,吉尔·布拉斯也是一个在旅途不断漂泊的人,给人家帮佣,帮工,也是靠欺骗获得自己想得到的东西。这是比较典型的流浪汉小说。

  还有呢,一些受到流浪汉小说影响的,具有旅程特点的小说还有很多。比如说像菲尔丁的《汤姆·琼斯》,就具有旅程小说的特点。受到这个影响的还有,也具有旅程风格的小说,比较著名的像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但是它不属于流浪汉小说,但是具有旅程小说风格。还有最著名的我们所熟悉的西班牙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一路上的发疯胡闹,行侠冒险。另外还有就是法国拉伯雷的《巨人传》,写在海上的旅游,这些都是受到流浪汉小说影响的。我把这些流浪汉小说和受流浪汉影响的这些描写人在水上陆上漂流冒险的作品都称之为旅程小说。旅程小说它们有些什么特点呢,我们来看一下。

  旅程小说最大的一个特点,或者说旅程的特点,就是描写户外空间,人在路上。人在路上,它的情节都发生在陆路和水路上,还没有空中,因为当时科技还不发达,还没有出现飞机,所以就不会有空中的旅行,主要是陆路和水上。那么人呢,在旅途漂泊他们就从一个地方漂泊到另一个地方,或者说从一个环境迁徙到另一个环境。在这么一个过程中,在这个户外空间的过程中,人在旅途,在陆路和水路上,交通工具就很重要了。当时的交通工具相对今天而言就比较原始,要么坐船,或者是独木舟,最多就是坐轮船,木船,像《鲁滨逊漂流记》就是坐船,甚至还坐独木舟。在陆路上最多就是坐马车,或者坐驿车,驿站的驿车、马车。公路上很喧嚣,喧腾,都是马车来来往往,或者就是步行。另外就是骑马,我们看堂吉诃德骑马,在路上旅行,这是当时的交通工具。人在户外这样可以看到他们的经历,当时他们的路上描写。

  旅程小说有一个特点,它和后来的《红与黑》或者《安娜·卡列尼娜》重视人物心理描写不同,旅程小说不写心理,它主要是以事系人,就是写人的行动,写人在旅途单枪匹马的活动。这个特点,是从西方古希腊文学的荷马史诗就开始的传统,我们看奥德修斯,就是《奥德修记》中的主人公,奥德修斯有的翻译成俄底修斯,就是写他在海上的漂流,漂流了10年。从那个时候开始,西方文学就有一个写个人单枪匹马冒险的这么一个传统,直接就影响了流浪汉小说,或者说影响了旅程小说。写人的行动,重在写事情,而不突出写人的心理活动。我们想一个人在旅途漂流的时候,他哪儿有那么多心思去考虑个人感情怎么样,首先要生存,怎么能够活下去,或者怎么能够想到今天过了明天又怎么过,他要对付在旅途中发生的很多冒险的事情,因此它是重在写事,讲述人的行动。

  讲述一些什么行动呢?我们看小癞子,小癞子是一个10岁的儿童,这是最早的一部流浪汉小说,就写他一路上就是饥饿,要吃东西,那么又吃不到,他是给人家做佣人,他就偷东西吃,一路就是写他偷东西。他偷东西也可以说是技术很高,聪明才智都用到怎么偷,比如说他给一个瞎子做带路人,那么给瞎子做带路人,想吃瞎子的东西,瞎子也是很吝啬的,怎么办呢,比如他想喝瞎子的酒,他就把酒葫芦下面钻一个孔,钻了一个眼儿。不喝酒的时候把那个眼儿封上蜡,要喝的时候就把那个眼儿钻通,伏在瞎子胸前,在下面就拿嘴巴接他的酒喝,就这样。结果谁知道有一次瞎子在烤火的时候,蜡就熔化了,熔化以后他就感到自己腿那里湿了,一摸酒葫芦,下面嘀嘀嗒嗒在滴酒,他才明白了,为什么经常他的满葫芦的酒只有半瓶了。这样子他不动声色,他怎么办呢,小癞子又一次在他下面的时候,因为我们知道,一个人某一方面失聪,另一方面感觉就很发达,那么瞎子的触觉是最发达的,所以我们看很多按摩师都是瞎子,等小癞子又在他下面时候,他感觉到的时候,他就狠命地把酒葫芦往下一砸,那么就把小癞子的嘴巴砸破了,鼻子砸破了,门牙打碎了,那是很凶狠的。

  又一次,小癞子又偷吃了他的香肠,那个瞎子很生气,怎么办呢,小癞子又不承认,他又看不见,就把鹰钩鼻子伸到小癞子嘴巴里边去闻,闻那个气味。这么一闻,鼻子又尖,使劲伸进去,他又不顾一切的,小癞子一下子感到喉咙发痒,就作呕,一下子喷出来了,所以吐了瞎子一脸都是。所以说这些事情说来是很有趣,也很好笑的一些事情,就写旅途这种情况。当然小癞子也会报复主人,你捉弄我,你整我,那我要报复你。怎么报复呢,比如有一个细节,写他什么呢,小赖子要报复主人,他就对主人说,前面是一条小水沟,你往前面跳,实际上前面是一堵墙,他要他往前面跳,而且他就做出跳的姿势往旁边跳,咚一声就跳过去了。瞎子以为往前跳,拼命地往前跳,结果头就撞到墙上去了。所以我们看,描写这个故事的时候,从来不写小癞子的心理活动,也不写瞎子的心理活动,就是这样一些事情。比如说他又换了一个主人,他为了偷吃主人的面包,那么主人怕人家吃他的面包就把箱子锁上。小赖子怎么做呢,就配了一把钥匙,主人不在的时候,他就开他的箱子,吃面包。面包是有数的,数了数怎么办呢,他就把面包弄碎,就把每个面包抹下来,剩下里面就像光头面包一样,他就把粉末吃掉了,主人一看就以为被老鼠吃了,就不愿意吃了,就整个面包给小癞子吃了。当然这个事情也败露了,因为钥匙被主人找到了,总之又把他打一顿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