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眼-第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来,最多也就450方土,用大箩筐装一天也就几十筐土,四间大屋绝对装下了。当然,如果能找到其它更好的倾倒土方地点更好。
    除此以外,老四提到,为最终精确定位地宫位置,还必须准备一件盗墓所用的特殊工具——洛阳铲。洛阳铲是一种为极先进的专用盗墓工具,相传为河南洛阳马坡村李鸭子所发明!
    河南洛阳城自古以来文化悠远,历史上曾为九朝古都,一直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心。时至今日,洛阳名闻天下的“洛阳三宝”,就是龙门石窟、白马寺和“洛阳铲”,其中前两样都有极好的声名,而独独这第三样似乎并不光彩,缘由是提起它就让人会想起盗墓。洛阳城确是盗墓风行,主要源于洛阳自古以来的厚葬之风。自古以来洛阳达官贵人讲究厚葬,而且往往异常重视墓穴的修建,随葬颇丰,以致于洛阳古墓多如牛毛。唐代诗人王建曾这样形容洛阳墓葬稠密:

    北邙山头少闲土,
    尽是洛阳人旧墓。
    旧墓人家归葬多,
    堆着黄金无买处。

    也正因如此,洛阳盗墓之风自古盛行,而历代盗墓者也是能人辈出。相传在清末民初年间,洛阳马坡村李鸭子偶然发现一搭棚子的人挖坑插棚杆时,用的是一把筒瓦状的短柄铁铲子,铲子往地下用力一戳,提起就带出不少土来。李鸭子立刻想到如此的铲子探墓肯定比钢锨容易得多。于是用纸贴着铲子撕了一张图样,回家后找铁匠琢磨打造了一把,果然好用,洛阳铲也是很快就在盗墓者手中传开。 
    洛阳铲发明出来的时间不长,在当时属于极为先进的探墓工具,世人还知之甚少,根据老四介绍,一把好的洛阳铲,要卖到几百块大洋。不过好在老四和他爹盗墓时,曾买过一把,老四曾详细研究过,十二金刚中老五是铁匠,有老五配合,自己动手打造就可以。
    崔二胯子这边也已确认好最后行动的名单,除十二金刚中十人以及军师、刘二子外,又从山寨喽罗中精选了十二人。一切商讨完毕,已天光大亮,大伙儿分别回去休息。
    当日晚间,崔二胯子与军师将寨中挑选出的二十二人集合完毕,拉至后山山洞。郑重宣布,打今日起,这二十四人将完全封闭在后山,衣食住行全部有人专门供应,所有人员必须无条件服从老四与军师的命令,不得再与前山的兄弟有任何联系。崔二胯子与军师此举,自然是为了尽量保密。
    第二日起,众人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老四、老五带上两名铁匠出身的兄弟,在后山隐蔽处架起一座打铁的炉子,开始按照老四连夜画好的图样打制洛阳铲。二人并未向两名兄弟交代将要打制的工具作何用途,只约略说是以后打仗挖掘工事之用。这洛阳铲确是与一般土铲不同,打制起来极为费力。一般土铲或为平头或为圆头,但铲身则基本都是平面,即便圆头土铲铲头稍有弧度,也只是少许向内弯曲而已。而洛阳铲因为是要做为挖掘探洞、采集探土之用,其工作原理大约和现在的石油勘探、地质取样相似,故而铲身不是扁形而是半圆筒形,类似于瓦筒状,很像七八十年代常见的一种凶器——管儿插。
    洛阳铲虽然看似半圆,其实形状是不圆也不扁,最关键的是成型时弧度的打造,需要细心敲打,稍有不慎,打出的铲子就会带不上土。不仅如此,洛阳铲在制作工艺上更为复杂,通常制造一把小铲需要经过制坯、煅烧、热处理、成型、磨刃等近二十道工序,故而只能手工打制。如果是一把好的洛阳铲打制完毕,再装上富有韧性的腊木杆并且接上特制的绳索,就可以打入地下十几米,甚至几十米深处,铲子提起之后,铲头内面会带出一筒土壤。盗墓者通过对土壤的结构、颜色、密度和包含物的辨别,就可以判断出土质以及地下有无古墓葬等情况。
    几人没日没夜赶工,头七日一连打坏了十一把铲子。第八日清晨,终于打制出一把像样的洛阳铲。老四将打好的铲头装上事先预备好的蜡木杆以及绳索,与崔二胯子兄弟、军师等三人到后山找了个没人处一试,果然好用,没一会儿工夫,就打下了一个十几米深的探洞,几人皆是欢喜非常。老四又将图纸略作修改,之后七日之中,几人昼夜赶工,一连打制了四把大铲,两把小铲。洛阳铲打制完毕,老四又让铁匠制作了盗墓所需的钢钎、土铲、镐头等工具,到第十五日,所有盗墓挖掘一应工具都已准备齐全。
    这几天军师也没闲着,带着几名木匠出身的弟兄赶制盗墓测量专用工具。由于盗墓所需测量工具是在地下进行精确定位测量,故而精度要求极高,不仅制作起来极为困难,而且做好后还需不断测试,反复改进。军师又到库房查看这一年来缴获的小鬼子诸多军用器具,看看有没有合用的称手工具。这一日军师在库房中发现了一件小鬼子迫击炮专用的测距仪器,不知被谁带回了山上。将这测距仪拿出一试,异常精准,平地之中一公里的误差不足半米,军师不由大喜。此后军师又陆续在库房之中找到钢尺、电筒,居然还发现了几副防化兵专用的防毒面具,不禁兴奋异常。
    考虑到地下长距离运土方便,军师又设计了一种专门的小车,安置在盗洞中,每一百米用绳索设一处滑轮装置,这样地下的土方运送,就不再需要人工搬运。
    这些天内,同样盗墓出身的刘二子已经开始带领众人开始了地下掘进训练。众人都是行伍出身,挖掘盗洞并不在行,最初速度甚慢。不过半个月之后,在老四和刘二子的全心调教下,速度已大大提升。
    到得第十五日,所用盗墓器具全部准备完毕。这日晚间,崔大胯子召集所有弟兄,一共二十四人,齐聚在后山山洞。崔大胯子当众宣布了这次行动,众位兄弟听罢,先是不信,继而是惊讶,最后是兴奋之极、竞相雀跃。想是最近这段鬼子封山紧了,众位兄弟均在山上憋屈的异常气闷。军师宣布了整个行动的人员、分工及安排,并命令从第二日起,所有参与行动的兄弟,编为两组,到后山在老四和刘二子的带领下,学习使用洛阳铲以及挖掘盗洞的技巧,五日内务必完全熟练。第六日一早,由军师带领老四、老九、老十一、崔振阳和刘二子率先出发打前站,其余兄弟继续留在山上加紧练习,五日后由崔二胯子带领剩下兄弟前去会合。
    第二日一早儿,所有参与行动人员在老四和刘二子的带领下来到后山空场,继续进行盗墓掘洞训练,连军师、崔二胯子也不例外。好在有军师、老四以及刘二子同行,其他兄弟不必学习太多盗墓知识,只需学会洛阳铲的使用以及挖掘盗洞的技巧,加快掘洞的速度也就足够了。老四和刘二子带领众人,言传身教,众位兄弟再分头练习,到得第三日上午,所有技巧大家均已掌握。第五日下午,军师详细测量了一下大伙的速度,用洛阳铲打洞平均每打一个十米深的探洞,只用不到一小时时间,而挖掘直径六十公分的盗洞,平均一小时一人可以挖进八十公分,比预想的速度要快许多,众人均是信心十足。在此期间,字匠出身的老三又为大家伪造了良民证、通行证等各种证件。这老三不仅枪打得准,自幼书画篆刻无一不通,最擅长的就是伪造各种名人书画的赝品,制作几张假证件,简直不费吹灰之力。当日晚间,众位兄弟聚在山洞之中,喝罢临行酒,老三将伪造好的证件发与各人,崔大胯子最后叮嘱了一番,众人各自回房早早安歇。

    注1: 靠窑儿,东北黑话,即投奔。



        第十五章 奉天谋事
    第十五章 奉天谋事

    第二日一早,天光未亮,军师与老四带同老八、老九、刘二子,五人备齐足够银两、暗藏武器,告别众位兄弟下了山。
    一路无话。不多日,到达奉天北郊外。正是傍晚时分,昭陵附近冷冷清清,早已没了游客。大伙儿在宝城附近巡视一番,来到老四与军师事先选好的位置,这是一处密林中的三岔路口,地点虽较为偏僻,但靠近路边,开一家小店服务游人并不过分。
    军师遣老八老九在远方放哨,老四和刘二子迅速取出测距仪器,三人大致测量了到昭陵宝顶的距离,不多不少,刚刚九百米。抬头往西北方向望去,正可以隐隐看到宝顶后的隆业山。
    又将附近环境仔细勘测了一番。距此东北方向不到五百米处,有一条狭长土沟,深一米,宽度不到两米,估计是地震后留下的裂缝。大伙儿甚是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