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内首部揭秘红楼权斗内幕之作:官-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也是在贾母、王夫人的眼前长大的。第五十四回,凤姐人来疯学说书人耍嘴皮子逗贾母开心,薛姨妈就笑着警告她:“你少兴头些,外头有人,比不得往常。”当时凤姐就说:“外头的只有一位珍大爷。我们还是论哥哥妹妹,从小儿一处淘气了这么大。”
  可见凤姐在贾府这么游刃有余,也是从小打下的基础。也许正是因为常来常往,她的聪明伶俐博得了贾母的欢心,才心甘情愿让她做自己的孙媳妇。否则以贾母的性格来看,根本不喜欢王夫人这类型的木头淑女,对王家女儿不重才艺的教育方式也很不认可,若不是真心喜欢王熙凤,未必会再点头答应聘王家女儿做孙媳妇。跟李纨这样的儿媳妇比起来,凤姐在贾府更有亲缘,更有主人翁的归属感。
  但就是这么一家子亲上加亲的人,凤姐依然学不会“谦让”两个字,处处抓尖卖乖,一步一步把自己的人缘、亲缘败坏了个干干净净!
  第三回是林黛玉初进荣国府的故事。凤姐一露面,便展示了非凡的演技,且悲且喜、连哭带笑把一个又酸又辣的凤辣子个性展示得入木三分。重场戏结束后,凤姐紧接着要向王夫人汇报工作,此时她已经被王夫人调了过来,做管家协理。作者通过林黛玉的眼,这样细细打量王熙凤:
  说话间,已摆了茶果上来,亲为捧茶捧果。又见二舅母问他:“月钱放过了不曾?”熙凤道:“月钱也放完了。才刚带着人到后楼上找缎子,找了这半日,也并没有见昨日太太说的那样真,想是太太记错了。”王夫人道:“有没有什么要紧?”又说道:“该随手拿出两个来,给你这妹妹去裁衣裳的,等晚上想着,叫人再去拿罢,可别忘了。”熙凤道:“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
  这“找缎子”一段文字真是见功力。仅仅三言两语,便把凤姐和王夫人的心态、个性刻画到十足。王夫人说:“你该拿出几件布料来给这新来的林妹妹做新衣服。”这话原本就是为了讨好贾母才说的。林黛玉的母亲贾敏当年未出嫁时跟嫂子王夫人关系不见得很亲密,黛玉住进贾府后,作为黛玉的舅妈、作为贾敏的嫂子,王夫人甚至一次也没有提及过黛玉母亲的话题,可见她对这位当年曾经一起生活共处过的小姑子感情欠佳。
  也有评论家说,有其女必有其母,能生出林黛玉这样的绝世才女,贾敏必定也是个不俗的女子。有文化、有才情的贾敏大概很有点瞧不起没文化、没才情的王夫人,当年必定是少不了给嫂子难堪。于是日后林黛玉进了贾府,王夫人才处处看黛玉不顺眼,也是记恨林黛玉母亲的缘故。
  这话不无道理,王家女儿重德轻才,而贾家女儿重才善艺,这样的两家人本身就有一些生活背景上的出入。贾母对王夫人始终做不到真心喜欢,是嫌弃她沉闷呆板。 
     
    
  
  
  
  
  抢风头抢出的众叛亲离(2)
  
  不论受宠与否,作为儿媳妇,王夫人都有必要尽力去讨婆婆欢心。贾母的心肝宝贝外孙女一来到,王夫人便尽全力调动自己运转速度本来就不算太快的脑细胞。当凤姐汇报工作的时候,沉吟了半晌,她才以埋怨的口气说凤姐应该为黛玉准备衣料,其目的当然是为了博取婆婆的欢心。大家族都有大家族的行事规矩,外甥小姐上门,各项生活物品都有规定的份例,不用她吩咐,该打点的东西家里的媳妇们也都会按照规矩来打点。王夫人故意多此一话,那意思其实是:“我不是只做表面工夫的儿媳妇,我对您老人家以及您老人家的心肝宝贝是很上心的!”
  凤姐论起机灵来,实在是比王夫人强过百倍,当下接口就说:“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
  这话当然只是随便说说的。但这话却传达出了两层意思:第一,凤姐有孝心,知道老祖宗的心肝宝贝外孙女要来,先把一切能想到的全都安排周到了。第二,凤姐有责任心,虽然她当前只是暂时协助王夫人当家,但对工作尽职尽责,万事都先作计划,绝不等到事到临头才着手准备。
  要么说凤姐脑子转得快,绝不会错过任何一个自我表现的机会,她深知,荣国府的最高统治者是贾母,讨得了贾母的欢心,她自己就有了坚实的后台,以后提干加薪都有了保障。她这话一出口,贾母必然会很高兴:自己的孙媳妇这么孝敬,小姑子人还没到,做嫂子的生活用品先已经准备齐全了。相比起来,两个儿媳妇还是做舅妈的,都比不上凤姐这个做嫂子的体贴人、会办事!
  作者在这里并没有写出贾母和黛玉的反应,这是理所当然的。作为贾母,不能够当面夸凤姐能干,夸凤姐能干就等于变相地批评王夫人不能干,工作不到位。在心底里,贾母一定会为凤姐加上一分,对她的喜欢会再多一重。
  不过,每次看到这一段,总是忍不住又赞又叹:赞的是凤姐聪明,叹的是凤姐聪明过了头。过犹不及,聪明反被聪明误。
  荣国府此时的最高领导是贾母没错,但县官不如现管,论起来,王夫人才是正牌的当家太太。那时,凤姐还只是被王夫人调过来协助工作的代理管家,脚跟还没站稳,即便站稳了脚跟,开除她还是留用她,也都是王夫人一句话的事儿。凤姐巴结王夫人绝对是要比巴结贾母要有用处得多,而且,从长远角度来看,王夫人年轻,而贾母已经年迈,如果贾母一死,没有一个好人缘的凤姐就会面临全盘皆输的危险。实际上也是如此。
  在这一回里,王熙凤当着王夫人的面抓乖卖俏讨贾母的欢心,王夫人了解自己的亲侄女,当然也没跟她计较,文中说“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四五十岁的人了,不可能跟小辈儿计较得太仔细,王夫人给了凤姐一点风头颜面。
  不过可以断定的是,随着后来凤姐权力一日大过一日,抢镜的机会越来越多,贾母嘴里心里除了宝贝孙子宝玉,就是凤姐了,凤姐做什么事情都能讨得贾母开心,王夫人做什么事情都会被婆婆称为“心有余而力不足”,名义上是贾母疼惜她身体不好、多病多灾,实际上则是说她能力不行,不如凤姐能干。忍一时还可以装装风度,天长日久下来,王夫人的心理如何能够平衡得了?!且凤姐还是王夫人一手提拔起来的下属员工,明显有忘恩负义拿着老领导当跳板的意思! 
     
    
  
  
  
  
  抢风头抢出的众叛亲离(3)
  
  可想而知,日后凤姐落罪,墙倒众人推,如果这时候王夫人能够出手拉她一把,不至于落到“哭向金陵事更哀”的地步。但对凤姐置之不理,不全是王夫人心肠冷淡的原因,也是凤姐一开始就没有行下春风的缘故。抢尽了姑母的风头,扫尽了人家的颜面,还能奢望她来义无反顾地帮你吗?!
  凤姐的聪明是小聪明,是不了悟的短浅聪明。
  不光是亲姑妈王夫人,对老公贾琏,她也是当仁不让地出手争功。
  还在黛玉进贾府之前,第二回演说荣国府中,冷子兴就是这样评价贾琏、凤姐夫妇的:“若问那赦公,也有二子,长名贾琏,今已二十来往了,亲上作亲,娶的就是政老爹夫人王氏之内侄女,今已娶了二年……谁知自娶了他令夫人之后,倒上下无一人不称颂他夫人的,琏爷倒退了一射之地:说模样又极标致,言谈又爽利,心机又极深细,竟是个男人万不及一的。”
  这是黛玉进府之前没多久的事情。当时贾琏跟凤姐结婚仅仅两年时间,这两年里,凤姐已经把自己的伶俐本质发挥得淋漓尽致了,荣国府上上下下全都称赞她,倒把贾琏扔在了脑后边。要是处在当今的时代里,倒也没太大关系,现在讲究男女平等,男主外还是女主外,都是夫妻二人凭个人能力可以协调的事情,户主的名字写谁都可以。但在封建时代里可不是这样的道理。那时候的女人是躲在男人树荫下的一株小草,不论你再怎么才高八斗,也只能压低了姿态充当副手,不论老公多么窝囊,女人也不能在人前太逞强。更何况王熙凤还只是个刚入门没多久的年轻媳妇,资历本就不深,老公既是有头有脸的朝廷官员,又是一个大家族的未来继承人。官太太就该有官太太的礼仪,至少人前得充分帮老公张扬他的能力。但凤姐不是这样的,不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