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细说清宫十三朝-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都是捏造谣言,他道是前次败走,因火器不敌我军的缘故。所以佯言借兵,恐吓我朝。朕岂由他恐吓?〃遂召王大臣会议,再次亲征。康熙三十五年,命将军萨布素率东三省兵出东路,遏敌前锋。大将军费扬古、振武,将军孙思克等,率陕甘兵出宁夏西路,断敌归道。自率禁旅出中路,由独石口趋外蒙古,约至克鲁伦河会齐,三路夹攻。是年三月,中路军已入外蒙古境,与敌相近。东西两军,道阻不至,帝缓兵以待,讹言俄兵将到,大学士伊桑阿惧甚,力请回銮。康熙帝怒道:〃朕祭告天地宗庙,出师北征,若不见一贼,便即回去,如何对得住天下?况大军一退,贼必进攻西路,西路军不要危殆么?〃叱退伊桑阿,命禁旅疾趋克鲁伦河,手绘阵图,指示方略。从行王大臣,还是议论纷纷,各执一见。帝遣使噶尔丹,促他进战。噶尔丹登高遥望,见河南驻扎御营,黄幄龙纛,内环军幔,外布网城,护卫兵统是勇猛异常,不由得心惊脚痒,拔营宵遁。翌日,大军至河北岸,已无人迹。急忙渡河前追,到拖诺山,仍不见有敌踪,乃命回军。独命内大臣明珠,把中路的粮草分运西路,接济费扬古军。是时噶尔丹奔驰五昼夜,已到昭莫多。那里地势平旷,林菁丛杂。噶尔丹防有伏兵,格外仔细,步步留心。     
    


第三部分第50节:康熙亲征朔漠

    当时清营中欢声雷动,由费扬古飞报捷音,康熙帝大悦,慰劳有加,仍命费扬古留防漠北,遣陕甘军凯旋,自率禁旅还京。噶尔丹复奔回厄鲁特。途中闻报僧格子策妄阿布坦为兄报仇,占据准噶尔旧疆,拒绝噶尔丹。噶尔丹欲归无所,窜居阿尔泰山东麓。康熙帝闻噶尔丹穷蹙,召使归降,噶尔丹仍倔强不服。那美人儿占施拉也劝他服从圣命,保住脑袋,噶尔丹仍不以为然,占施拉就在第二天自尽死了。噶尔丹淌了几滴眼泪便算了事。这时,噶尔丹妻子已被清兵杀死,爱妾又自尽死了,他登在阿尔泰山上,终日不乐,只是不肯就降。越年,康熙帝复又亲征,渡过黄河,到了宁夏,命内大臣马思哈、将军萨布素会费扬古大军深入,并檄策妄阿布坦助剿。噶尔丹闻大军又出,急遣子塞卜腾巴珠到回部借粮。     
    回部在天山南路,在噶尔丹强盛时,亦归服噶尔丹。至是,回人将其子拘住,囚献清军。噶尔丹待粮无着,不知所为。左右亲信又相率逃去,或反投入清营,愿为清兵向导。噶尔丹连接警信,有的说清兵将到,有的说策妄阿布坦亦领部众来攻,有的说回部亦助清进兵。一夕数惊,彷徨达旦。噶尔丹自言自语道:〃中国皇帝,真是神圣。我自己不识利害,冒昧入犯,弄得精锐丧亡,妻死子虏。目今进退无路,看来只好自尽罢了。〃遂即服毒而死。帐下只遗一女。他的族人丹吉喇便挈了他的女儿,随带噶尔丹骸骨,拟至清营乞降。不想中途被策妄阿布坦截住,将丹吉喇等捆缚起来,送交行在。康熙帝颁诏特赦,命丹吉喇为散秩大臣,噶尔丹子塞卜腾巴球也得了一等侍卫,俱安插张家口外,编入察哈尔旗。土谢图、车臣、札萨克三汗遣归旧牧。辟喀尔喀西境千余里,增编部属为五十五旗。朔漠悉定,康熙帝铭功狼居胥山而还。既至京师,大飨士卒。俘得老胡人数名,能弹筝,善作歌,帝赏以酒,各使奏技。中有一人能说汉语,笳歌凄楚,音调悲壮,但听他呜呜咽咽地唱道:     
    雪花如血扑战袍,夺取黄河为马槽。灭我名王兮,虏我使歌。我欲走兮,无骆驼。呜呼!黄河以北奈若何?呜呼!北斗以南奈若何?     
    康熙帝闻歌大笑,并赏他金银数两,橐驼一匹,令他仍回蒙古北边,老人谢恩而去。这时,康熙帝满心快乐,一连赏了几天的庆功酒。     
    康熙皇帝为了省方观俗,曾南巡六次。他南巡到苏州、南京、杭州、济南等处,皆不许地方官铺张。在大小官员接驾的时候,也准百姓站在路旁瞻仰他的圣容,还常常下马和百姓们谈话,张长李短,垂问不休,把一些老百姓吓得往往回答不出话来。他到一个地方,有时改装打扮,和平民百姓一般,到各处游玩     
    康熙帝南巡图卷访问。访出贪暴的官员来,总吃他革职问罪。因此,江南的官员,晓得皇帝在四处暗访,便个个谨竞自守,不敢大意。第三次南巡的时候,忽然遇见刺客,但他却仍是不怕,请了不少有本领的好汉,在南巡时保驾。其实他六次南巡的意思,一半是游山玩水,一半是昭示威德,笼络人心。所以禅山谒陵,蠲租免税,凡经过的地方,威德并用。东南的小百姓,从此怕他的威严,感他的德惠,把前明撇在脑后,个个爱戴清朝。清朝二百多年的基业,就此造成。这是康熙皇帝聪明英武,才能够如此。但是他为着立太子的事情,弄得神魂颠倒,懊恨异常,到临了的时候,含着怨恨而死。原来,康熙皇帝一共生了三十五个儿子,人晓得的是允禔、允礽、允祐、允、允祹、允礼、胤祯、允禩、允禟、允祥、允等。这允禔就是出征噶尔丹时,做裕亲王福全的副手。古语道:〃立嫡以长〃。论起年纪来,允禔应作太子。但他乃妃嫔所生,不由皇后产出。皇后何舍里氏,只生一子允礽。允礽生下,皇后便殁。康熙帝夫妇情深,未免心伤,且因允礽是个嫡长,宜为皇储,就于允礽二岁时,先立为皇太子。后来重立皇后,妃嫔亦逐渐增加,一年一年的生出许多儿子。内中有四皇子胤祯,就是民妇卫妃生的外种,他秉性阴沉。八皇子允禩、九皇子允禟,更生得异常乖巧,康熙帝格外爱宠一点。但既立允礽为太子,自然没有掉换的心思。允礽渐长,就令大学士张一为太子师傅,教他诗书礼乐,又命儒臣陪讲性理。南巡北幸时,亦尝带了允礽出去游历,总算是多方诱导。至亲征噶尔丹时,又要太子监国,宫廷中也没有生出事来。噶尔丹既平,东西南北都已平静,万民乐业,四海澄清。康熙帝春秋渐高,也想享点太平洪福,有时读书,有时习算,有时把酒吟诗,选了几个博学宏词老先生,陪侍左右,与他评论评论。     
    


第三部分第51节:康熙朝皇储之争

    这老先生辈,总是极力揄扬,交口称颂。康熙帝又叫他们纂修几种书籍,什么《佩文韵府》,什么《渊鉴类函》,什么《数理精蕴》,什么《历象考成》,什么《韵府拾遗》,什么《骈字类编》,还有《分类字锦》、《子史精华》、《皇舆全览》等书,就是百姓常用的《康熙字典》,康熙帝半身像也是这时候编成的。每种书籍,统有御制序文。究竟是皇帝亲笔,还是儒臣捉刀,无从深考。但日间与儒臣研究书理,夜间总与后妃共叙欢情。枕边衾里,免不得有阴谋夺嫡、媒孽允礽的言语。起初,康熙帝拿定主意,不听妇言。后来,诸皇子亦私结党羽,构造蜚语,吹入康熙帝耳中,渐渐动了疑心。宫中后妃人等,越发摇唇鼓舌,播弄是非。你唆一句,我挑一语,简直说到允礽蓄谋不轨,窥伺乘舆。可笑这个英武绝伦的圣祖仁皇帝,竟被他内外蛊惑,把允礽当作逆子看待。康熙四十七年七月,竟降了一道上谕,废皇太子允礽,并将他幽禁咸安宫,令皇长子允禔及皇四子胤祯看守。于是这个储君的位置,诸皇子都想补入。皇八子允禩模样儿生得最俊,性情亦格外乖刁,在父皇面前,越自殷勤讨好,暗中却想害死允礽,以绝后患。事有凑巧,有一个相面先生叫张明德,在都中卖艺骗钱,轰动一时,贝子、贝勒统去请教。明德满口趋奉,统说他是什么富、什么贵。试想世上之人,有几个不喜欢奉承?因此都说这明德知人休咎,仿佛神仙一般。允禩怀着鬼胎,暗想:自己相貌究竟配不配做皇帝?遂换了农装,去试明德。谁知明德一边,早已有人知风通报。等到允禩进去,明德即向地跪伏,口称万岁。允禩连忙摇手,明德见风使帆,导允禩入内室,细谈一番。他一面说允禩定当大贵,一面又俯伏称臣。允禩喜甚,不禁露出真身份,且与明德密定逆谋。明德伪称有好友十余人,都能飞檐走壁,他日有用,都可召集出来效劳。     
    允禩遂与他定了密约,辞别回宫。甫入禁门,遇着大阿哥允禔,被他扯住,邀至邸中。原来允禔曾封直郡王,另立府邸。当时屏去左右,向允禩道:〃八阿哥从那里来?〃满俗向称皇子为阿哥,所以允禔沿习俗语,叫允禩为八阿哥。允禩道:〃我不过在外边闲游,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