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民办教育生存报告-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名校办民校的冲击下,公办学校出现了“马太效应”:强者愈强,弱者愈弱。据说一些重点中学的老师每逢暑期就可以享受潇洒的“新马泰游”,校长快周游了半个地球。可是,就在同一座城市里,普通学校里连最基本的教学设施都缺东少西。在这种怪圈中,师资的流动使薄弱校越来越陷入失衡的发展,生源受到了极大挑战。    
      2002年,哈市太古小学一年级只招来12名新生,连一个班都组不成,而按户口划分,其学区内适龄新生有100多人;南新小学2002年报名的新生仅有7名,这7名学生把这所有着40年历史的学校永远地画上了休止符。    
      一位教育界人士忧心忡忡地说,一些薄弱校的“黄掉”只是教育资源争夺战的表面现象,更深层次的问题是更多普通公办校的削弱。在我国当前教育资源极为稀缺的条件下,“名校”和它们衍生出的“民办公助”校不断扩张,“中等”水平的学校也逐渐真正地走向“薄弱”,最后造成:要么上“天堂”,否则就下“地狱”。    
      摘自《以名校的名义——关于哈尔滨民办公助学校的不完全调查 》(记者董景峰、刘梦新)    
      面对现实,那种以为通过名校办民校促使“薄弱校优质化”的天真想法,无疑让人哑然失笑。义务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的基础平台,是法律规定每位公民应当享有的基本受教育权利。义务教育人为被分割成“三六九等”,历来为舆论所诟病;而在名校办民校潮流的推动下,学校发展的“两极化”必将有愈演愈烈之势,这在根本上有悖义务教育精神。    
      试想,当一座城市新老“名校”占据了半壁江山,普通校日益沦落成“薄弱校”时,高额的学费将基础教育演变成了“精英教育”,与此同时,大量的无力享受“优质教育”的孩子在失望灰心中放弃了受教育机会。那么,从长远看,这是国家的幸,还是不幸?是优质教育的扩张,还是缩小?    
    


拷问“名校办民校”是公平理想的实现,还是幻灭?

    公平的话题在教育界的任何一个场合都无疑会激起沸腾的声浪。    
      “我们和这些名校办的所谓民校,不是教育质量上的竞争,而是投入成本的不公平!”这是那次会上陈忠联反复大声争辩的一句话。“不公平”,是所有纯民校情绪化的激烈争论的焦点所在。    
      “首先你不能拿纳税人的钱来办学校。财政钱是纳税人的钱,纳税人的钱必须公平,我们今天讨论的最大问题是不公平!国有资产就是纳税人的钱。政府给的,就是纳税人的钱。假如在国外,你的地是1000万元,投资是2000万元,必须收有1/3的免费生。而我们国家纳税人的钱投资到民办学校,就造成了不平等。”    
      有人说,英豪是名校办民校的始作俑者。陈忠联坦承是有这样的情况,但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如执信办民校,政府给它一块地不要钱,我们就要拿钱去买,这就造成了成本投入的不公平。“现在有人老是拿教育质量作为民办学校的危机感,公办学校的教育质量绝对比不了我们!惟一竞争的就是它拿国有的资产低成本投入。”    
      几乎所有的民校校长认为,这种不公平竞争首先体现在办学成本的巨大差距上。办学有两方面的成本:一是投资建校的费用,主要是土地和建筑物的投资;二是日常运营费用。公校办民校,最大优势是可以无偿占有公共教育资源,大大降低投资建校的成本,从而获取价格上的极大优势。名校品牌并不构成对民校的真正威胁,真正受到挑战的是,公办学校在民办教育领域中的低成本甚至“无本”竞争优势。    
      西安外事学院院长黄藤举了该校的一个例子。外事学院办了11年,被政府正式授予普通高等教育序列已经四年了,现在有3万个学生,1800亩的土地,实际上毕业了12届,但政府只认可两届,并且学院提出升本科还不被批准。据最新消息,教育部说要三届才能批准。按照政策,任何社会组织没有资格在第一天投入的时候,就办一个本科院校。    
      “但是,独立学院一夜之间就可以办本科,而且提供的条件远不如我们,这是非常不公平的政策对待。”    
      反对者还提出,在市场准入的制度下,是不能靠政府行为和财政资金支持的。公立学校拿着国家的投入和过去几十年公家积累的资源和民办学校来竞争,首先在起点上就造成了不公平。而这种不公平直接导致的是纯民办学校的生存艰难。    
      “独立学院进来以后,惹谁了?我说他惹的是民办教育,背后惹的是资金的进入,就是人家钱不来了,我惹不起还躲不起吗?政府要引他们进来,还要让他们放心,你必须有这样的政策,才能吸引民间资本的进入。”作为政府官员的朱永新对这项政策的出台有着十分理性的认识。    
      “如果北京大学要办二级学院,那还得了?它要办的话,优势太明显了。普通大学很难真正引入民间的资金。政府应该是公平的,但这种竞争实际上已经变成母体学校的竞争,而不是二级学院的竞争。独立学院政策不利于现有国立大学之间的公平竞争。”    
      名校办民校,是否会阻碍社会资本流入教育领域内呢?在业界也有不同看法。    
      “从纯民办的情况来看,可能会出现这种现象。但从总体的资本进入来看,可能不会减少。为什么呢?因为他可以跟名牌学校结合呀。为什么他不能跟名校结合呢?”张铁明提出。    
      但是,我们面临的现实是,优质的重点学校毕竟是少数,即便结合,又能结合出多少所呢?这个数量毕竟是有限的吧。    
      “数量肯定有限,但这里有个前提。”张铁明略一沉呤:“名校办民校浪潮对纯民校肯定有冲击,首先,他们必须更加讲究成本和效益,甚至可能降低利润,降低利润对所有要进入民办学校的孩子是好事。其次,他们必须更加提高质量和特色,这是他们必须的生存之道。”    
      他认为,名校办民校并不会对所有的民办学校带来冲击,真正受到冲击的是那些起点、水平都较低的民校。如果是这样的话,说明竞争到了实质的阶段。    
      然而,只要比照现实,这种说法未免乐观。朱永新曾提到一个例子:苏州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民办学校校长陆一鹏,原南师附中校长、硕导,是中国难得的好校长。这么好的学校,又有很好的理念,在苏州办得却很艰难,为什么?因为名校办民校,品牌好,收费有竞争优势。因而,纯民校就很难发展。    
      国有品牌到底是否是纳税人的钱?名校办民校,对民办学校的冲击仅仅会造成利润的减少,还是会造成纯民办的灭顶之灾?这些疑问在教育界有着不同版本的解答。但有必要给这场争论树立一个出发点:考量一项教育政策的可行性,是看它能否真正促进中国教育资源的增量,能否真正实现国民受教育机会的平等,能否真正有利于全民素质的提高。    
      中国教育面临五个不足:投入不足、学校不足、优质教育资源不足、高层次的教育不足和高质量的师资不足。现在的核心问题是,公立的优质资源根本不能满足这样一种要求,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做教育多元化的选择。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改变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事实上我们已经开始面临这样的困境:不少地区民办“民校”日益减少,高收费的公办“民校”的数量和规模已经远远超过前者,其根本原因在于两者处于完全不平等的竞争。有人据此预言,将来的教育发展格局,仍然是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只是形成以实施义务教育公办学校为主体、以高收费的公办学校为补充的局面。    
      《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出台似乎让我们看到了“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导向,但在实际中,不少已有相当历史的民办学校已经感到举步维艰,更遑论那些刚刚迈入门槛的民间办学者。    
      强烈的不公平感,使民校校长们不约而同地产生政策取向“宏观肯定而微观否定”的困惑。    
      有专家认为,为了实现教育现代化,首先要解决的是资源不足问题。为了解决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解决更多的人读书问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