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民办教育生存报告-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位民办教育集团董事长以十年办教育的深切体会大声疾呼:民办学校,不能再以牺牲尊严换发展了!“……办学者的人身安全得不到有效的保障。执法机关会因为一些完全可以进行行政调解的细小事情,随意闯入学校,对办学者或从业者呼来喝去,甚至随意实施执法手段,完全无视民办学校办学者及从业者的合法权益和人格尊严。而这样的现象在公立学校,则必须经由教育行政机关进行温和的管理。试想这样公平吗?!”    
      或许真正的公平只是一种社会幻象,但在以公平为诉求的抗争中,这些在贫瘠的土地上生长起来的民校都有着特殊的成长历程:他们以教育开启乡村儿童的蒙昧世界,以半壁江山的发展规模承担了几乎与公校同样的“普九”义务,但是却没有一张合法的通行证,始终行走在半明半暗的边缘地带;他们坚韧而脆弱,因着坚韧,在没有给国家增加一分钱负担的条件下,自筹资金,以学养学,在困境中艰难地成长;因着脆弱,即使是在法定的范围内老老实实办学,一纸行政指令或者一场政策风波瞬间就令其遭遇灭顶之灾!    
      当然,更多的时候是政策不明、法与法的冲突将民校推进诸多“剪不断、理还乱”的漩涡中,争议由此而起……    
      在一份新蔡县民办学校致市政府和县政府的书面材料上,有这样两段话:    
      多年来,新蔡县物价局一直实施对民办学校的物价管理收费,其金额不大。2001年6月以来,费额暴涨,每所民校少者几千元,多者几万元,大大地超越了民校的承受能力。如果逾期交不上所罚款额,他们就起诉至新蔡县人民法院,法院不做任何调查就强制执行。弥驼寺大龙口学校负责人刘长发,余店乡希望小学负责人李克力,余店乡梅庄学校负责人魏宏等,曾先后被新蔡县人民法院抓捕拘禁,交出罚款方才放人。    
      2002年6月以来,我县余店、陈店、化庄、十里铺等乡镇的民办学校,先后收到县物价局下达的《价格行政处罚决定书》,分别给予1。5万元至3万元的罚款……并由法院给社会力量办学者传发《新蔡县人民法院行政裁定书》,限三日内交清罚款。否则,就要抓人、封校……    
      物价部门罚款,依据何在?    
      新蔡县物价局局长秦培义在接受记者舒华采访时,出具的依据是《河南省行政事业性收费许可证管理办法》第十五条第一款,未申领《收费许可证》擅自收费应予罚款。    
      记者:《社会力量办学条例》明文规定,社会力量举办的教育机构及其教师和学生,依法享有与国家举办的教育机构及其教师和学生平等的法律地位。为什么县物价局不向公办学校收费,惟独向民办学校收费?    
      秦局长:公办学校是政府投资办学,有办学许可证,我们当然发收费许可证。2000年以前,全县大部分民办学校都有办学许可证,我们也相应颁发了收费许可证。2000年以来,民办学校的办学许可证陆续被教育部门收回,他们成了无证办学。没有办学许可证自然领不来收费许可证,在这种情况下收费就是无证收费,物价部门当然要给予处罚。    
      但在这番看似无可辩驳的解释后面同样有着令人困惑的事情发生。    
      十里铺乡九七学校负责人魏金山,于2002年6月14日收到了物价部门下达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要求他在规定期限内交齐2万元罚款。《告知书》上注明的原因为“1998年底办学至今未按规定办理《收费许可证》而擅自收费”,但实际情况是九七学校2000年7月就拿到了新蔡县物价局颁发的收费许可证。    
      还有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十里铺乡培才学校于1996年创办,发展至今已有200多名学生,和公办村小规模相当。1999年为了改善办学条件,校长耿洪亮用办学积累盖了一幢两层教学楼。2002年6月17日,县物价检查所来了几个人,在校园里巡视了一遍后,临走时拍拍耿洪亮的大肚子,调侃道:“楼建得不错。你这人肚子怪大,油水多。”结果,第二天培才学校就等来了1。5万元的罚款通知。    
      2003年6月25日,我们费了些波折才找到新蔡县物价局所在地。原来,物价局现在租借的是二建公司的二层办公楼。采访时我们得知,近年来物价局办公经费十分紧张,14个员工,每月只能发基本工资,局长每月的电话费只有50元,因此通常情况下办公室电话是打不出去的。    
      我们没有等到主管业务的秦局长,据说在家养病。接待我们的收费股股长再三向我们强调,物价局罚款和员工工资没有关系。工资一直由财政下发,罚款则要开具由财政出示的发票。另外,“民办学校一定要办收费许可证,只有持办学许可证才能申办收费许可证,否则,就得予以处罚。”    
      新蔡县目前有民办学校150多所,只有两所拿到了办学许可证。换句话说,其余100多所均为“非法办学”。那么,是不是只有两所才符合办学条件呢?    
    


乡村校长的牢狱之灾“地下工作者”

    办证,一直是新蔡县民校校长们心上一个永远的疙瘩。没有证,意味着他们永远是个“地下工作者”,注定了他们要把“敌进我退,敌退我进”的游击战略进行到底,也注定了他们毫无抵抗力地任由各种伸长的手粗暴地干预甚至宰割。    
      在民校校长们的记忆里,2000年是个生死分水岭。在此之前,民办学校的发展环境还较宽松,大部分民校都拿到了办学许可证。但是2000年县政府办公室出台了《关于新蔡县民办学校休课整顿的通知》。这份文件规定,民校必须先停课后办证,还组织校长们参加“驻马店市民办学校校长培训及换证会”。    
      “名为换证,其实是没收证件!发证遥遥无期。”    
      “说是先停课后办证,但是停了以后又不给办!”    
      “每次都写申请报告,交了钱也不给办!”    
      校长们开始大倒苦水。栎城乡韩港村世红小学在1996年创办时就拿到了《社会力量办学许可证》和《收费许可证》,之后每年参加年审,但2000年年审时证件却被无故收回,至今没有再发,世红小学由此成为“非法学校”。校长张世红大惑不解:“刚刚办学时还证件齐全,经过几年的发展,学校的硬件建设、师资力量和教学质量都有了明显提高,每年还向乡教管站上缴500元代管费,咋就成了非法办学了呢?”    
      2000年的整顿几乎成为新蔡县民校的灾难。在惊惶不定中,校长们预感到,虽说春天从未降临过,但真正肃杀的寒冬却到了!与其坐以待毙,不如起而抗争!他们利用民办学校协会(也是非法身份)的组织力量,集中校长们的智慧,开始逐级上访。先是县政府、县教委,无果,后又上市政府、市教委。几个回合下来,“休课整顿”不了了之,各民校陆续复课。这场斗争以教委的妥协而告终。校长们从中也摸索出一条真理:只有斗争才能生存!    
      那么,新蔡县民办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到底如何呢?为什么长期被隔离在歧视和偏见的藩篱内?    
      走进会民小学的校门,只见宽敞的四方院子里迎面两排平房。正是防“非典”时期,学校放假。透过教室的窗子看过去,简陋的课桌椅上蒙着灰,刷白的砖墙上张贴着名人的励志格言。没有开灯,教室里光线略有些暗。这是一个十分寻常的乡村学堂。相比一些公办学校年久失修的危房,这里的房子看上去结实而安全。    
      校长闫乃慧指着平房旁边的一块空地,说:“这里计划是要盖教学楼的,现在也不敢盖了,谁知道学校能撑多久?能办一天就办一天吧。”    
      空地上已经长出荒草,在午后的风中轻轻摇曳。    
      随行的人都没有话,叹息在心里滞留着。    
      办学四年来,会民小学从最初的几十个学生,发展到300多人,每年的毕业会考成绩都超过村里的公办学校。全乡现有25所学校,其中公办校20所,私校5所。去年参加全县小学毕业班素质教育竞赛的148名学生,民校学生就占了67名,结果前三名全部出自民校。这使得乡教育辅导站(后改为中心学校)站长大为头痛,开会时训话说:“每年升学率高的都是民校,公校老师都上哪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