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神仙排行榜 作者:黄晓峰-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雷神的教训就是:即便做神仙,也要挑个好专业。
  ◎ 龙在江湖
  龙是虚幻的,可它比一切实有动物都更招中国人疼。我们把龙看作祥瑞,喜欢称自己为龙的子孙、龙的传人;一到喜庆的时候,就要舞龙舞狮;就是养儿子,也想尽量抓紧机会争取在龙年养个龙子…… 
  我们总以为,古代的龙,地位应该更为尊贵,看,炎帝、黄帝、尧、舜这些圣王,人们都要把他们的诞生与龙扯上点关系;后世几乎所有的皇帝,也都要努力证明自己是龙种。
  但实事求是地说,龙在古代的地位并不像我们想象得这么高。
  首先,龙主要从事的是蓝领工作。行云布雨是龙的基本职责,即便做了龙王,这种脏活累活还得亲自出马。在神仙王国的权力体系中,负责降雨的有两个部门,一是由雷神、风伯、电母、雨师组成的专业分工比较细致的气象部门,二是没有采用分工合作的龙王系统。龙王虽然手下虾兵蟹将众多,但碰到要下雨,自己不去还是不行。
  降雨工作属于重体力活,《聊斋志异》里有个故事说,有个姓王的外交官出使琉球,船正在海上航行,突然半空中掉下一只龙,激起几丈高的水花。这条龙在海上随波浮沉,下巴搭在船头,眼睛半开半闭,精神委顿。船工说,这是天上行雨的龙,因为工作太辛苦,体力不支,所以从天上掉下来,这叫“疲龙”。过了不久,又有几条疲龙掉下来,都是一副累得半死的模样。
  如果只负责降雨,还勉强混得过去。糟糕的是,龙还经常被抓差。在《山海经》里,几乎所有有头有脸的神仙出门都要配备专门的交通工具,这活儿自然是能上天又能下海的龙承包了。要说这些神仙也真够老爷派头,东方的句芒,南方的祝融、西方的蓐收,出门都是驾着两条龙。北方的禺说是驾着两条青蛇,其实青蛇也就是青龙。在当时,出门有两条龙代步,比现在的奔驰600还要气派。
  还有一些不那么体面的活也交给龙来做。下界的凡人修炼成仙,要白日飞升,天帝为了表示敬意,同时也给凡人们做出榜样,往往会组织比较隆重的欢迎仪式,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派龙作为专车来迎接(也有可能是这些新晋神仙的飞行技术还不够熟练)。黄帝升仙、萧史乘龙,都是如此。就这样,还有不少神仙嫌龙太土气,没有情调,不够小资,宁愿改骑仙鹤。
  龙虽然是天上的神仙,但是在古人眼里,基本属于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角色。龙很少能有机会展现自己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下雨的多少,下在哪里,都要听天帝做主,我们经常在神魔小说中见到这样的场景,天帝派人拿令牌,到龙王家里宣布命令,然后龙王就得出门干活,没什么价钱好讲。魏征梦中斩龙王的故事,说的就是龙王因为跟算命先生赌气,不按照规定下雨,结果把自己的小命也丢了。
  不光天帝,就是有点本事的和尚、道士,也能随意指使龙。
  宋代时,湖北武昌有位罗道士,本事颇为了得。有一天在黄鹤楼上作法,突然指着围观的一个人破口大骂,叫他赶快滚蛋。那小子也不敢多言,马上纵身跳进长江。众人奇怪不已,罗道士说,这人其实是江里的白龙,想危害武昌城,所以我把他赶走了。众人不信,说罗道士肯定是和那人演双簧,想糊弄我们,有本事你就叫白龙现身,让我们也开开眼。罗道士满口答应,把一片符咒投到江里,不久,江上一片灰暗,一条几百丈长的白龙在江里现形,上下翻滚,众人这才信服。
  龙虽然能上天下海,可人们总不由自主地把他当家畜来饲养。据说舜帝的时候,有位叫做董父的,了解龙的饮食起居,所以养了一大群龙(有点养猪专业户的感觉),舜帝需要出门的时候,就由他安排交通工具,舜帝一高兴,还给了他一块封地,赏赐名号豢龙氏。但是随着时间的变迁,到夏代时,豢养龙的技术就逐渐失传了。因此,后世总有些好奇之士,千方百计、挖空心思地希望复兴饲养和屠宰龙的技术。
  据说,这门手艺在唐朝出现过,当时首都长安有人专门替皇上饲养龙,水平高的饲养员,只要看看水的清浊程度就能判断里面有没有龙,成色怎么样;哪位不小心让龙走失了,他们也能有本事捉回来。
  既然可以把龙当家畜养,也就可以把龙当作家畜来吃。上面提到过豢龙氏,他的后代刘累,曾因为饲养技术不过硬,圈里的龙死掉了一只,于是他把死掉的龙做成龙肉羹砂锅孝敬给夏王尝鲜。没想到夏王吃上了瘾,每顿都要上这道菜。刘累想,这龙肉总有吃完的一天,将来不是要我的命吗?胆一寒,不管三七二十一,干脆溜之大吉。
  很久很久以后,还有位进士崔道纪,一不小心吃了条龙。那天,崔进士考取功名,心中高兴,不知不觉就喝醉了酒,在旅馆里睡觉。仆人从井里打水,发现有一条鱼,老崔说:
  “正好,用这条鱼做碗醒酒汤,给我醒醒酒。” 
  吃过没多久,有一位黄衣使者下界来宣旨:
  “崔道纪一个小小进士,竟然敢杀龙子!你本来可以官至宰相、寿过七十,现在全部一笔勾销!” 
  当天夜里,崔道纪就暴病而死。老崔地位低微,吃了龙子要严惩,好像也算咎由自取;可这龙子也实在差劲,好歹也是神仙,怎么随随便便就被凡人吃了呢?真是丢人。
  在神仙界里,龙其实根本没有实际的职位,也就算个散仙。在一般人的眼中,龙属于水物。水里的事情它能说上话,那也不过是负责基层事务,在作为政治中心的天界,龙连列席的资格都没有,更不用说参与决策了;它基本只有干活的份儿,从没享受过什么特别的待遇。哪吒杀了龙太子敖丙,老爹敖光要报仇,也只能苦苦哀求天帝主持公道。
  龙的地位问题,主要出在出身方面。
  在动物界,龙是有鳞之虫的首领,与它平起平坐的有凤凰(有羽之虫)、麒麟(有毛之虫)、神龟(有甲之虫)。这四位属于享受神仙待遇的精灵,最多不过是动物界的民意代表。凤凰、麒麟、神龟没什么特别的能耐,但按照庄子的理论,是“无用之用”,反而不用做杂活,只要在皇帝需要的时候作为祥瑞捧捧场。而龙因为有下雨的一技之长,就算做到龙王,骨子里还是个劳碌命。虽然曾经给领导做过司机,但还是不能跟秘书比。不像其他神仙根正苗红,考大学、招工、提干,基本都没份儿。不客气地说,其地位,恐怕跟未入流的“弼马温”也有一拼。
  有些龙在天上实在过得没劲,也会偷偷下凡。这时,上帝又不客气了,马上有雷神负责缉拿。逃跑的龙一般都躲在树林里或房间里,雷神缉拿时,往往击坏房屋、树木,捉住后引渡回天界惩罚。有个别雷神还涉嫌暴力过度,经常把龙当场打死,人们说这是“天取龙”。这哪是神仙,简直就是高级奴隶。
  根本上来说,龙也就是凭着一技之长,混得比一般精灵好那么一点,能够经常接触高层。所以龙的出现,往往预示着神仙的降临或垂青,在古人的眼中,龙只是作为神奇的象征而已,本身的神性实在是比较有限的。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在地震前夕,动物往往会出现异常现象,比如鸡飞狗跳什么的,但这些异象本身并不是地震,更不是地震的原因。
  ◎ 黄帝的身分
  中国人常称自己是炎黄子孙,把炎帝和黄帝作为自己民族的始祖,但对两位老祖宗的身世,其实并不怎么清楚。就是现在,也常常有政府部门组织学者研究考证黄帝的家乡,还为此大打笔墨官司。人人争着做黄帝的小老乡,原因很简单,有黄帝罩着,开发点旅游业还不是举手之劳吗?
  也许因为争来争去,争得大家都有点糊涂,黄帝的光辉形象也似乎被掩盖了。推想起来,今天即便起黄帝于地下,恐怕他连自己的简历都填不好了。
  首先,姓名一条就成问题,《史记》上说他姓公孙,名轩辕,好像是很清楚了。可是也有说姓姬的……司马迁自己也说,当时(西汉)关于黄帝就已经众说纷纭,连饱读诗书的老先生也说不出个所以然,自己也是猜。至于籍贯,更没谱了。司马迁游历天下时,各地政府官员申报的地方杰出人物,基本上都有黄帝。
  最难填的要数家庭出身和本人成分。如果把关于黄帝的记载综合起来看,黄帝至少具有以下几种身分:
  (一)神仙里的老大
  最普通的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