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861-第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锻炼锻炼,既然现在有了机会,如何不带领手下好好炫耀炫耀,顺便威慑不听话的那些乡绅?



杨沪生跟邓肯一说,邓肯开始还犹豫部队训练时间不长,不过是刚学会排队列、齐射,横队队列机动中,前面一分钟,他们能踏着鼓点前进,一分钟过后,队列铁定松散。至于纵队突击,随着鼓点加快,到最后纵队会变成不规则圆阵——还是极为松散的,乱哄哄让你老半天也无法将队列整理好……可以说,这样的军队现在只有站着,还像一支军队,一移动,马上原形毕露,表现出他的不成熟。邓肯是正规军人出身,他可不希望自己训练的部队,一上战场听到炮声就变成溃兵。



在杨沪生告诉邓肯,他们将要面对的敌人,不过是一群刚刚集合起来的乌合之众,人数不过几百人,手中武器大多是山里竹子做成的冷兵器,只有极少数人才有相当原始的火绳枪,开花炮一门也没有,不过仗着山高路险抵抗太平天国大军。敌人就在鄞县县境内,路程不远,也不会太辛苦。真要有麻烦,还有两千五百预备队随时可以调上去。邓肯一听来了精神,敌人装备如此低劣,自己后面还有两千五百部队当预备队,那还有什么可以害怕的?尽管打就是了!



杨沪生很随意告诉邓肯,说是到现在为止,邓肯和一些教官教导的炮兵学员队士兵,只是学习粗浅的测距、估算装填发射药分量,并没有真正放过哪怕一炮,对开花炮弹性能如何,杨沪生不清楚。心领神会的邓肯马上建议:既然这次要打仗,路不远,怎么着榴弹炮至少也要带一门去,要在实战中检验一下开花炮弹效果,至于指挥炮兵学员队的,就由他邓肯全权负责好了。



有了火炮跟随,打些流民性质武装,那还不是手到擒来?杨沪生哈哈大笑连想都没想就一口答应。自己的提议得到首肯,邓肯又兴奋起来,按照邓肯意思,最好多带几门炮去,在他邓肯指挥下,将大炮一字排开,摆好了阵势猛轰敌人,这样也能显示下火炮的威力来。当时杨沪生笑笑摆了摆手,说是一门就足够,对付几百团练,动用大批火炮太不划算。



兴高采烈带着火炮出来的邓肯走了三天“不远的路程”,第一天还好,从第二天开始,邓肯叫苦不迭了。为了等候缓慢挪动的火炮,步兵可以赶一段路坐下来休息休息,与田埂做斗争的炮兵学员队却不可以,他们只能费力前进,从太阳出来,到太阳落山,除了吃饭时间,炮兵学员队里官兵一刻也休息不了。作为总教官,邓肯推拉火炮是用不着的,他只要大声吆喝就是,可连喊两天,邓肯嗓子都要喊哑了,自然也很辛苦。从早上开始,杨沪生告诉他翻过山包就到,到现在太阳都要落山了,还要再“翻过前面的山包就到”,精疲力竭的邓肯还是看不到终点站在哪里。



邓肯现在明白为什么只带一门火炮了,真要再多带一门,炮兵学员队非彻底趴在半路上不可。可惜提议带火炮的是他邓肯,而不是杨大人,现在他又如何好意思开口说将大炮留在原地?邓肯现在越想越觉得杨大人暗藏祸心,自己被他利用了。



“大人……”



气呼呼的邓肯耍性子赖在杨沪生身边,不肯回炮兵学员队去指挥火炮前进,杨沪生还在跟他说绕过前面最后一个山包,他们就要到目的地了,邓肯现在哪还会相信杨沪生的鬼话?俩人一个面红耳赤,一个心旷神怡,正有一茬没一茬说着,前面有人叫了一声,将俩人打断。



走在最前面的斥候队队员站在旁边:“……前旅旅帅张海强善人求见监军大人!”



谁也没注意杨沪生的眉头微微一跳,不再逗邓肯,沉声道:“让他过来吧。”



“是!”斥候队队员退了下去。



 
 
 2006…5…20 21:38:00
           
 

  中华杨     
  
  

  
  
  
  
              第 35 楼  
 
 

 

第十章(三)


邓肯看着退下去队员,不解地问道:“杨大人,您不是说张旅帅率领他的前旅给我们当预备队,为什么他跑到前面侦察部队去了?”



杨沪生还没有说话,史秉誉笑了笑说道:“不光张旅帅的前旅现在前面,连刘旅帅的后旅、王旅帅的左旅、彭旅帅的右旅都在前面,我们后面只有李旅帅的中旅驻扎在鄞江村,担当全军预备队,防备其他团练武装乘势作乱。”



邓肯一脸茫然看着史秉誉和杨沪生。



杨沪生淡淡说道:“是这样的,这次是我军成军后第一战,初战必胜,不然部队士气、信心将受到极大打击,为了消除可能出现的任何隐患,除了一直在白鹤山训练的前一旅外,我和史大人商议后,急调四旅先前一旅到赤水来,占领外围山头,将李锷、应廷璋驻地团团围困,一来切断大岚山吴方临所部匪徒增援,一来万一李、应所部匪徒妄图逃窜,他们也能将敌拦截住,一来又可威慑匪徒,壮我军威。”



邓肯不可思议问道:“杨大人为了初战胜利,动用三千人去打四五百匪徒?”



杨沪生断然否决:“不,若非必要,将只有前一旅投入战斗,其他各旅只是担任外围警戒而已,不会投入战斗。和让他们担当预备队一样,这不过是预防措施而已。”



邓肯这才点点头,装备了洋枪洋炮,又经过各国军人(曾经的或者冒充的)训练,现在又在教官带领下的前一旅,攻打小小的几百土匪,居然需要动用几倍于前一旅兵力的民军(除了前一旅,各旅均没有外国教官指导,到现在为止,那些旅连滑膛枪都没见过,更谈不上训练射击了,对这些旅,邓肯一概嗤之为“民军”,以示和前一旅这样的正规军区别)来帮忙,真要前一旅打不过土匪,让这些民军拥上来,邓肯会觉得自己面子上挂不住。



杨沪生他们一站定,整支部队都停下了脚步,站在山腰,五百人马如同一条红色飘带环绕在两山之间。不大一会儿的工夫,头戴镶素黄绸边的红色风帽,身穿红马褂,脚穿黑靴的张海强从前面走了过来。



按照太平军制度,作为旅帅,张海强应该身穿红马褂前后绣牡丹二团,绣职衔于前面团内的袍服。只是他这个旅帅是杨沪生赏赐给他的,至于前旅,和其他各旅一样,都不是太平天国正式设置的部队,自然也不会是×(前后左右中)×(数字)军×(前后左右中)师×(前后左右中)旅了,戴镶一寸四分素黄绸边的红色风帽还可以,要是穿绣牡丹的袍服,里面再写上具体官职,这不是告诉别人杨沪生招了多少兵马?于是在杨沪生部队里,衣服极为随便,只有几个旅帅才按照太平天国规定穿官服,就是官服,除了杨沪生、史秉誉的黄马褂牡丹团内绣了职称,其他人上面只前绣太平天国,后绣圣兵。



面色黝黑的张海强走到几人面前,对杨沪生一抱拳闷声道:“大人,彭旅帅之右旅昨日下午占领通远乡李洪里三十八都一图之细岭、杜岙。刘旅帅之后旅、王旅帅之左旅昨日夜占领三十八都三图,卑职所部人马今日清晨占领二图,与躲在三十八都一图之李、应二匪隔大皎源相望。现李、应二匪已成瓮中之鳖,只待大人捉取。现在其他旅帅正在各自防区负责监视,公推卑职过来向大人汇报。”



杨沪生点了点头:“张兄弟一路辛苦了。先休息下,等下再回到自己军中。切记,必须严防李、应二匪向大岚山突围,同时也需断绝大岚山之匪解围之一切可能。”



“是……用不着休息,卑职这就回旅就是。”



“等下。”张海强还没走,史秉誉又叫住他:“张旅帅,有没有劝告各图乡民不得*近赤水?”



张海强点头道:“回大人,已经劝告了,只是听说大人要统率天军围剿祸乱乡间李、应所部匪徒,乡民大多不肯离开,非要帮天军作战不可,现在赤水山外已聚集数千乡民。”



“帮天军作战?”史秉誉笑了笑:“怕是看情景帮李、应二匪作乱吧?”



张海强脸上一红,还没开口,邓肯却好奇地问道:“史大人为何这样说?”



“盖兵有所不知,李、应二人乃通远乡李洪里著名乡绅,作为乡绅,在乡下威望极高,若非如此,他们也不会私通吴方临匪帮数月我们却一无所知了。现在我们摆明了要除掉此二人,若战事顺利,乡民自不会乱来,只会在一旁观战,若李、应二匪得势,恐怕盖兵会看到漫山遍野乡民要对李、应二匪表一番忠心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