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861-第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官深怕邓肯会卷起自己薪水逃跑了。为此邓肯专门向杨沪生提出严重抗议,抗议杨沪生把自己推进一群白眼狼中去。



有好处的不光是教官,前一旅的所有官兵每人得到五两银子的奖赏(不包括他们一个月薪水),军官薪水较高,五两银子还不放在眼里,那些士兵以前一年才能赚多少银子?于是驻地各处都传来监军大人万岁的口号。



除了发送前一旅与教官薪水的银子,部队留存的周转经费,其余的杨沪生派人通知史秉誉,让他派出人手将那些银票护送回赤水根据地去。一来用来犒赏上次立下功劳,却一直没有得到奖赏的四个旅将士,一来作为俩人以后活动经费保存起来。



钱毕竟是好东西,杨沪生当天上午派人到百多里地的赤水去,第二天太阳还没落山,张海强、王得贵就率领前旅、左旅兴冲冲过来了。突然过来一千多人马,杨沪生还以为赤水根据地被吴方临端了老窝。



和张海强、王得贵一交谈,杨沪生这才知道,听到有七万多两银子需要押运回赤水,一群穷鬼喜出望外,为了争夺谁到东乡押运这些银子回来,几个旅帅差点大打出手,最后还是史秉誉一棰定音,这次张海强和王得贵俩人来,下次就让刘法五与彭大海过来。好处大家都有,谁都不占便宜,谁也不会吃亏。按照分配任务,张海强率领的前旅押运七万两银票回赤水,王得贵带着他的左旅留下来,作为打下大嵩城后,押运银子的苦力——史秉誉让张海强和王得贵转告杨沪生,那些盐商身家极为雄厚,决不能让区区几万两银子蒙蔽了眼睛,为了“钱”途,要搞就搞大,将这些盐商家底给他翻个底朝天(这倒跟杨沪生想到一块去了)。为了尽可能收缴盐商家产,史秉誉还特意派来七名原鄞县县衙捕快,这些捕快都是搜刮钱财老手,没有银子他也能给你挖出银子来,何况盐商家里还极为有钱?!



十五都一图(现鄞州区韩岭)守侯了四天,谢家院子答应的一万两银子已经送到,算算时间,张海强运送的银子都回到赤水了,可大嵩那边答应的银子还没送来,有些心急的杨沪生正打算是否派人过去催讨,这时前面守卫传来消息,大嵩那边来了百多人队伍。



走在最前面的卢子秋不停对路边鼓掌欢呼的士兵打着招呼,两只耳朵直愣愣竖了起来,听到很多士兵说是银子来了,这下可以回去了,卢子秋脸上露出轻快的笑容。对付爱财如命的贪官,看起来送银子还真是一笔好买卖。卢子秋在心里同情起西乡的李锷、应廷璋,感觉这俩人真傻,看看人家武器有多好,你还组织人马跟人家对抗?舍不得孩子套不来狼,舍不得花点银子消不了灾!这下好了,为了银子不连命都搭了进去?



正在想着,远远看到杨沪生带领一群官员站在高处,卢子秋大老远打起了招呼:“大人,小民送救助难民头寸来了。”



杨沪生笑着迎了上去,一边走还一边鼓掌:“呵呵,欢迎欢迎,这下那些流离失所的难民可是有救了。还真要感谢你家老爷啊!……老丈为何拖延这许多时日才过来?本官还以为路上老丈遇到蟊贼,正打算带人到大嵩视察去,看看是否需要替阳堂乡百姓剿灭那些为非作歹刁民。”



卢子秋脸上表情很是尴尬,不过一闪就过去了,干笑道:“路上没有什么蟊贼,大人不用过去了。唉,听到大人为难民操心,蔽东自是极为感动,说是不管怎样也要替大人出这笔救助费不可。只是两万碎银并非小数,蔽东辛苦好一阵子,这才总算将两万碎银收集起来,派小民给大人运送过来。耽搁大人时间,蔽东很是过意不去啊。”



杨沪生点头道:“本官原也知道卢老爷是守信之人,不然早就带人过去查看了……既然如此,来人!……点检验收!”



一群士兵笑着跑了过来,不由分说将那些挑夫肩膀上的扁担接了过去,挑着扁担到一块腾出来的空地。



“来来来,老丈与本官一起监督兄弟们验收银子。”



“不必了,大人验收既是,小民岂有信不过大人之理?”话虽如此,卢子秋还是跟着杨沪生走到空地处,仔细观察那些军需官验收银子。



验收的很仔细,整担的银子倒在地上,一斤一斤验收,验收过的银子再装进箩筐,让俩人看过后,放在一旁。听着点验军官高声唱着“白银一斤”,卢子秋看了一会儿很是镇定找个地方就坐,可没坐多久,他又站了起来,走到点验军官身边,看着军官手中用来秤银子的秤,想要接过去看看,可没人理会他,旁边全是红衣军,卢子秋手伸了几次,嘴唇动了几下,还是没有勇气问人讨过来,观察这秤是否有问题。验收还没到一半,天虽然很冷,卢子秋额头却开始往下淌汗了。



杨沪生看卢子秋微微打起了摆子,很是同情冲卢子秋招招手,关切地说道:“卢老丈,站着多累,老丈年岁大了,小心身子骨啊!还是过来坐吧,在这里看着他们不也一样?”



卢子秋这时候感到心底一阵发凉,手指着点验军官手中之秤,转头痴痴问道:“杨大人,这秤……?”



“你说这秤?”杨沪生笑着走到卢子秋身边:“老丈请看,看到这上面李记没有?这是我们在赤水从李锷手里缴获过来的。唉,虽然本官是本县父母官,可本官实在穷啊,连一杆属于自己的秤也没有,此次在李锷家中搜出几杆秤,这可给本官解决了天大难题。”



卢子秋凑近一看,上面还真刻有李锷的印记,卢子秋苦涩地说道:“大人,这秤未必准确吧?”



装担的时候,卢子秋亲自在旁边监督,深怕少了一点到时候监军大人找自己茬,他清清楚楚记得,一担白银原本重一百斤,可现在一过这杆秤,一百斤的白银居然变成六十斤了,这自然是秤有问题。



“哈哈,卢老丈说笑了。怎么可能有问题呢?李锷家用这杆秤收租子已经收了三十年,那些佃户从未说过有问题嘛,三十年都没问题,怎么今天一到本官手里就有问题了?难道老丈怀疑本官弄虚作假,欺骗你家老爷不成?哈哈哈……”说着杨沪生仰天大笑,好象自己听到世界上最好笑的笑话。



卢子秋现在哪还有笑的心情?他自然不会说监军大人弄虚作假欺骗他家老爷,什么原来秤没有问题,现在到了大人手里就出问题了,这话让他如何说的出口?秤还是原来的秤,不过是换了个人,就有问题了,这位贪财心极重的监军大人心可真够黑了!



卢子秋心里什么都明白,李锷是什么人?不过是乡里土地主一个,为了多收租子,地主家的秤又如何做的了准的?不光是李锷,同样的秤卢恭谨家里也有,而且还要厉害,一百斤的食盐一过秤,只剩下五十斤了。大家都知道秤有问题,可那些交租子交盐的是什么人?不过是穷的什么也没有的佃农、盐工,那些家丁挥舞一下鞭子,他们就是有疑问,那也变成没疑问了。



至于杨沪生这位监军大人,既然能当监军,过他手的银子还会少了?那些银子不光有银票,还有需要过秤的碎银,他又怎么可能不准备好标准的秤?什么“穷的没有一杆秤”,这不过是借口而已,有标准的秤,却用鬼都知道有问题的李锷家秤,这不摆明了要坑自己老爷一把?



明白是明白,可卢子秋却无法辩解,监军大人将话说的极重,一辩解,说不定监军大人恼羞成怒下,会砍了自己也说不准,卢子秋只能呆在一旁,如同秋后问斩的罪犯,傻候着最后的判决。



漫长的时间过去,终于点验银子的官员走到俩人面前:“启禀大人,所有银子已经点验完毕。”



杨沪生笑的很开心,拍了拍明显站立不稳的卢子秋,问道:“哦?好了吗?说说看,是不是两万两白银,或者我们卢老爷为了救助难民又多给了一些?要是多给了,是不是退回去还真让人为难呢!哈哈哈……”



卢子秋脸已经拉成苦瓜了:明明说好两万两白银,又怎么可能多给?何况这样的秤下,就是多给一万两,那也没用啊!



果然,点验官抱着拳道:“启禀大人,经点验,一共是一万一千六百两白银。”



点验官刚说出一万,杨沪生脸色已经沉了下来,黑着脸看着要躺下的卢子秋。



卢子秋在心里一个劲问候李锷祖宗与家里女性亲属,就是作弊也不能作的太离谱啊,两万两的银子一过他家秤居然变成一万一千六百两?这样的秤不是要害死人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