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修行者的消息_恒实、恒朝法师着-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夫祈祷好吗?他在牢里。愿主祝福你们!’

 

△五时半:过路的车子里有人嚷道:‘你们这些混蛋,快给我滚!’

 

△五时三刻:一个男人,沿著公路旁的峭壁,朝我们走来。路又滑又崎岖,他差点摔了交,仍旧走上来供养金钱,然后说:‘若有诚心,即使是狗的牙齿也会放光。’

 

△六时:回向功德,三皈依,礼拜上人。

 

△六时半-七时半:坐禅。

 

△七时半-八时半:念弥陀经、佛号;恒实翻译华严经。

 

△八时半-九时半:小睡。

 

△九时半-十时半:练少林拳脚、运气。

 

*十时半-十一时一刻:念楞严咒、顶礼历代祖师。

 

△十一时一刻-十二时半:坐禅、阅读万佛城杂志。

 

△十二时半:吹熄油灯,树上的枭鸟‘呜呜’低呜,我随即入睡

 

弟子 果廷顶礼

 

恒实

一九七八年二月二十二日  和谐市

 

师父上人慈鉴:

 

我们到了和谐市,这是仅有十八个人的小镇。每天跪拜而行,但见四周山峦青翠,天空蔚蓝,晨雾越来越浓。附近一带的山地,还有响尾蛇。星期日,恒朝确实见到一支美洲豹。

 

近日来,弟子知道的越来越少。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每天只采摘路旁的野菜充饥。在路边采食野菜,正如受佛法的洗礼一样,全靠缘法,不是用金钱买来的。从前,我不知道‘一切唯心造’的涵意,整日心猿意马往外宾士。到了现在我才领会如来藏性,不外自心,只要揭除情识的障幕,自性便全显,了了分明。在路旁采野菜也是一样。我们不会过分贪心,只要认清楚五、六种野菜,随时随地采摘一篮(但要留意小昆虫,这也是它们的世界),洗涤干净,经过五分钟的沸,便可以进食。近日来打坐时常常觉得虚火上升,正想找一些较为苦涩的素菜来对治,碰巧我在田野里找到蒲公英和野芥菜,煮食起来蛮合胃口。

 

我们每天不断地拜,生活越简单,因而多年来积聚的虚伪和习气逐渐消灭。最明显的真理:一切有为法,皆会殒灭。人的身体,是由地、水、火、风,四大假和合而成;不管你如何保命全生,大限到来身坏命终、毛发不存。近来在美国民间兴起‘归返自然’的运动,它的出发点是对的,但是走的路径却有偏差,在二十世纪‘归返自然’的运动里,佛教将会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自性永恒不灭,是天下众生与生俱来的珍宝。修道,是循著诸佛指引的路途,回复到最广大、最‘自然’的自性园地的法门。这是超越感官经验的一种精神境界,别有一番风光。我们想就路还家,领略这种本地风光,必须回光反照。所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即指此而言。上人在水镜回天录上形容的菩提树,是在心地上栽培的。

 

品种:觉悟                      性能:玄妙

产地:一切众生的真心里          时节:永恒

描写:参看华严经,妙不可言。

 

我们的老爷车,不是一辆普通的车子。它是护法天龙的化身,诚心来护卫三步一拜的我们。在某个月白风清的晚上,我不经意的看去,这辆车子简直像一条龙!本来这车子早应坏了,但它要坚持到底。今年二月初,有一天大雨滂沱,雷电交加,车子不能发动,只好把它停在路边。附近加油站的修理技工,想尽办法,也未能把车子修好。我们只好留在附近拜。那天早上,我们本来打算开车到摩洛湾,找家洗衣店来烘干衣服。但是后来不得不改变计划。事情是这样发生的:忽然间,一部蓝色的车子在我们身旁停下--原来是果才(驻万佛城的艺术家),车子里还有三尊金黄色的佛像。他预备载我们一齐到洛杉矶金轮寺去。如果恒朝和我去了洗衣店,果才便没法子找到我们。好吧!再试试车子。一发动引擎,车子毫无困难地开动了!

 

果才说:‘你的意思,是说那车子早知道我会到这儿来,于是故意不肯发动?’

 

还有什么方法来解释呢?世间上奇妙的事情多著哩!一切玄妙,源于心头的一个灵字。太不可思议了,南无阿弥陀佛!

 

弟子 果真顶礼

 

恒朝

一九七八年二月二十三日  摩洛湾

 

师父上人慈鉴:

 

今晨弟子写了一篇短文,题目是‘美国的佛教,摩洛湾的写照’:

 

美国的国民,是由世界各地民族组合而成的。他们都有共同的抱负--改过自新,从头开始,开创新天地。他们一同来到新大陆,宁可离乡背井,割爱辞亲,找寻失落了的人间净土。他们都怀有壮志和理想。时至今日,美国人民仍然抱著这种热诚来开创自己的命运,他们来自世界各地来建造人间的天国乐园。

 

可是一直到现在,他们尚未找到天国乐园。其中一个原因,是找错了地方。这情形好比法华经里的富家子,离家出走。在他尚未离家以前,他的爹娘早已预料孩儿会饱经穷困饥寒,于是特地在他的衣裳里缝了一粒无价的摩尼宝珠。这个儿子在外地飘泊,穷困潦倒,但他忘记了衣里所藏的如意宝珠。价值连城的自家宝藏,不知利用,因而徒受饥寒之苦。

 

美国人都像这个富家子:我们住在家里日久生厌,便跑出来找自由。一味找寻更多、更大、更完美的事物;一味追求名利、跑车、房车等等,日新月异的新刺激。结果是徒劳无功--在世界上第一个富强的国家里却找不到极乐世界。物质的充裕,并未给人类带来安息和自由。我们仍旧整日汲汲遑遑,莫知所适;我们的情绪要比二百年前开国时期更为低落。我们越向外追求,离家便越远,失落也越甚;

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目前,我们住在摩洛湾。这地方是典型美国人民的写照;这个写照,也很清晰地阐明佛教为何能在美国萌芽生长。

 

维真妮亚和约翰。麦更西夫妇,有四个小孩,是一个典型的美国家庭。夫妇俩都是大学毕业生,起初在帕沙第纳(加州西南部富裕的住宅区)定居,过著丰裕的物质生活。

 

‘那时候我们的欲海难填,我们不只要拥有彩色电视,而且还要追求其他的物质享受,欲望无穷,永不满足’维真妮亚追忆当时的情况说。

 

他们的经济,日渐宽裕,然而内心却日感空虚。这种空虚,不是物质享受所能弥补的。于是,在全家商议下,他们决定把彩色电视机、豪华汽车等等卖掉,然后买回来一辆老爷车,搬到山上去,住了三年。

 

维真妮亚继续说:‘这三年来,我学会了节省,橡皮筋也不肯浪费,好像回复到纯朴无华的幼稚园里的生活。’

 

可是,孩子需要上学。于是,他们搬到摩洛湾来,觉得这个地方清幽恬静,没闹市的喧嚣。

 

不久,石油公司在此地开建宠大的工厂,地产骤然涨价,建筑公司日夜督建,摩洛湾的人口顿时增加,而种种麻烦也纷至沓来,令人应接不暇。高速公路,日渐拥挤;从前是个安宁的小镇,现在大部分的学生都犯了吸毒的毛病。

 

维真妮亚又说:‘我们都有点忧虑,我的孩子,是好孩子,但是,当毒品普遍流布于学府之间,教我们那能不担心呢?’

 

麦更西夫妇从三藩市报章上阅到万佛城的消息,又见到我们俩三步一拜,于是,他们在当地发起拥护万佛城的运动。当地居民,每天送来电油、食物、水等。我向他们解释,僧团是‘福田’,在家人供养三宝,栽培福德。他们供养的物件,不是恒朝和我,而是通过我们,供养十方常住三宝。

 

‘这个方法很好啊!’维真妮亚说,‘就像栽种子一样。我了解的不多,但联想到万佛城——这么多快乐的面孔,肥沃的田园,坚固的建筑物,我们的布施心自然被唤醒了。’她兴高采烈的说。我为她略释五戒。她说:‘美国人若愿意行持五戒,世上的毛病就少了很多,对不对?’

 

奇里夫和维姬,是一对年轻夫妇,住在摩洛湾一所高价而挤迫的公寓式楼房里。他们的生活并不安乐。

 

‘我们一直追寻一样东西,希望能够契合内心的理想。我们发觉传统式的宗教,不能弥补这个空缺,没有真正到“家”。很多人谈玄说妙,却不是真正行道者。’

 

当他们听到万佛城的消息,甚为兴奋。维姬说:‘好多天来,我情不自禁地欣然而笑。’

 

某一个周日的下午,他们携同朋友,送来供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