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修行者的消息_恒实、恒朝法师着-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来,万事都没有障碍,也没有防范的必要。我们本是健康和清净的,但为妄想执著所缚而迷失本性,妄情颠倒,今世上的一切旋律脱节。正所谓:‘不知穴在方寸间。’

 

一切唯心造。今人最大的毛病,就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而修道,便是返本还原,返妄归真。不停地打妄想,要做‘第一’,只会堵塞精气神的流通。我的邪知邪见,不但打断别人精气神流通,还会堵塞整个世界精气神的流通。因为整个世界是一体一气,相融相即,互摄无碍。无一物能离群独处,万物皆是密息相通,如指与臂,同气连枝,所以华严经说:

 

‘众生界与法界无二,法界与自性无二。’

 

当我们修行,一切人皆受益。若不修行,一切人皆会受损。所有的身口意业,会直接影响世界。往好的路走,世界会进步一点;往自私的路走,世界会堕落一点。最重要的,莫过于你的心的所在地。起初,你还可以戴假面具,耍把戏,遮瞒一时;到了后来,必会原形毕露。为什么不放下一切认真的与生死搏斗?除了令一切众生皆成佛道,世上还有更有价值的工作吗?

 

在静寂中三步一拜,能培养心性,易于凝神寂照、涤除俗念。透过一切尘垢,我清晰地看到自己在道上迈进,每一天增长喜悦和光明。谈到这里我记起上人所作的歌词:‘我很幸运,今生能学习佛法。’这可以说是我自己的写照。

 

栽培心地,便是为一切人服务。世上所有的音响,皆源于自心的弦乐。

 

弟子 果廷顶礼

 

恒实

一九七九年六月  福德谷

 

师父上人慈鉴:

 

华严经说:

 

‘菩萨自得见佛已来,未曾心生一念欲想。’

 

昨天,有一个不可思议的感应:

 

早上,我们正在回向功德,供奉十方诸佛,一切依照平常的方式进行。前一天,我清楚地明白,自己终有一天会死亡。不只是今生,而是千千万万次的生死,直到成佛的果位。我已发愿,至未来际,尽一切劫,生生世世恒修菩萨道。在这个誓愿意里,也包括了千千万万的死亡。

 

为什么还要为臭皮囊贪小便宜,贪求名闻利养?为什么不真真正正地行菩萨道,布施给一切众生,恒生欢喜?为什么不念念供养住三宝?

 

‘设有人欲见,众生数等佛,靡不应其心,而实无来处。

以佛为境界,专念而不息,此人得见佛,其数与心等。’

 

—华严经十回向品—

 

昨天,我的妄想又接二连三地涌现心头,于是我为他们说法:‘我们在礼敬一切诸佛,在供养正法,我这样作不是为自己著想。从今以后,在每一个念头里去铸造一个佛,要平息所有妄想,不要再自私。’

 

在三界内,我不贪求任何东西,正如死了一样,一切空空洞洞。上人曾经说过:

 

‘到你死的时候,你必须舍弃一切。在活著的时候,为什么不能这样做呢?活著时已经像死去一样,生死究竟有什么分别呢?这样想便可以彻底脱离生死的轮回。这是极其玄妙的道理,好似把手掌翻过来。’

 

于是,当每一个妄想将要起来的时候,我便用智慧宝剑把它斩断。这时在我面前,出现一个殊胜的境界:诸佛的光芒,庄严色身,在我眼前呈现。正如华严经上说,菩萨勤习诸法门,能见诸法会。过去一切如来回向所有善根,菩萨亦如是。

 

我看见,每一位佛都为无量无边的众生说法。我继续供养诸佛,回向善根,而诸佛的数量不断地增加;然后,他们又融汇在一起,变成一个大佛身,大小无碍,内外贯摄,如珠网交辉,普照十方。

 

在诸佛跟前,我悲喜交集,惭愧异常。诸佛都是充满智光,到善至美,慈悲无畏。在佛光沐浴之下,一切私欲也荡然无存;我的心如净琉璃,内外明彻。目睹诸佛端坐在湛然寂光里,我的攀求和意念完全止息了。

 

佛陀嘴里涌出百宝光明,然后向我无言的开示说:‘Everything's O。K。 Don't worry,一切皆如意,不要忧愁!’

 

这个境界,在坐禅时一直连续下去,甚至吃中饭,下午拜时也延续著。礼敬一佛,即是礼敬一切佛。我不禁感谢上人为我指出的大道,真是至尊至胜!

 

就在此时,一辆灰色的房车在我身边停下来,上人步出来了。

 

‘哈罗,你好吗?’

 

不可思议地,上人的形象,立刻与心目中的诸佛溶为一体。我简直不能说话;因为无话可说。

 

‘最近有什么特别的境界?’我无从开口,所以保持沉默。

 

上人继续说:‘不要向外求,你所需要的一切,已经在你心里。不用到外面去找。修道就在这儿。。。。。。。。。明白了吗?好了,下次再见,要尽你所能,自强不息!’

 

到底,境界还是境界。我的私欲和习气是根深蒂固的我完全了解自己的毛病。诸佛示现的境界,不久也消逝了。境界不是从我所求而来的;它去时我也不执著。现在,只要下苦功,终有一天,这个境界可能变成恒常的真实。

 

上人在讲解六祖坛经时,曾说:

 

‘当你差不多要开悟之际,若能完全放下一切贪欲,在刹那间,你会恍然大悟。当你真正明白了,你会顿时大彻大悟。’

 

我还要更加放下!

 

这个故事还未曾完。自从亲睹诸佛示现那一天后,,连接几天,我都感到极度烦恼和懊丧,路上的‘魔障’,频频来骚扰。驾车的人向我们撞击,路人向我们咒诅,我的心忐忑不安。为什么呢?

 

因为我执取境界。我觉得这是个小成绩,于是我企图挽留它。还是贪、嗔、痴的老毛病。内有所求,妄想环生。于是我开始懊怒,变得神智昏乱,而魔障随即乘虚而入。

 

这些魔障都是我自心的嗔恚,显形露面而已。任何的攀求,包括求佛,皆不是道。一切攀求源于贪心;求成佛,与求名求利,差不了多少。

 

中道,最不容易行持。真理是真之又真的,每当我稍稍感到满足,我又堕落下来。在每一番严苛的教训和鞭策之下,我便愈加接近如如不动的道体。

 

知足常乐,能忍自安。

 

‘十方所有诸如来,了达诸法无有余,虽知一切皆空寂,而不于空起心念。以一庄严一切,亦不于诸生分别,如是开悟诸群生,一切无性无所观。’

 

—华严经十回向品—

 

弟子 果真顶礼

 

恒朝

一九七九年六月二十一日  邓肯斯码头

 

师父上人慈鉴:

 

傍晚,一个人在路边把车子停下来,说道:‘我在观察你们俩为人类的罪恶忏悔。为什么你不参加和平工作团?或者去救济贫民?算了吧!人各有志,不能怪你!’

 

在表面上看来,修道似首是‘人各有志’的一回事,说真实的它是每个人的工作,每个众生应有的责任。世上为什么有战争和苦难?因为我怎么自私,还未能放下时刻要‘更多更好’的贪欲;为什么有贫穷、不公正、不道义的情形?因为我还有贪、嗔、痴。息灭贪欲,便是息灭战争;截断妄想,便是饶益世界。

 

华严经上说:

 

‘小世界即是大世界,大世界即是小世界,不可数世界能入一世界,一世界能入不可数世界。’

 

我有一个小型的贪世界,能涉入大型的贪世界;我有一个小型的嗔世界,能涉入宇宙性的嗔世界。如果我不去改善自己的小世界,怎能去改善大世界?万事万物,都在交织相涉。假如我在小世界内持戒清净,这一分清净能涉入‘不可数世界’的清净。我有一分定力,便能补偿天下正气之不足。我有一分智慧,便能增进世上的光明。假如我不勇于改过,我个人的戾气,也会污染全球。

 

修行,尽虚空遍法界,在一切世界里,是所有众生的使命。从前,我并未有明白这一点。上周,一个在泰马批亚斯的家庭,促使我回忆自己孩童时的光景。这个家庭,居住在山谷里的小农庄,他们身心健康,和睦相处,父母带著四个小孩,耕垦农田,足以养活全家。他们的生活契合自然,洋溢著传统道德的纯朴敦厚。所谓‘少欲知足’,他们送来供养时,还说声‘谢谢!’

 

很明显的,这个家很有福报,这是宿植德本的酬报。今生富庶安乐,不受苦难所扰,乃是往昔持戒清净的果报。子女孝顺忠实,与人和平相处,无有怨敌,心安神泰,是往昔修行布施、持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