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修行者的消息_恒实、恒朝法师着-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处,交织成一片。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本具有同一法性。外表的差别,无非是幻影,不值重视。诸法实相,是无二无疑,融会贯通的。

 

‘一切法皆如,诸佛境亦然,及至无一法,如中有生灭。众生妄分别,是佛是世界,了达法性者,无佛无世界。’

 

—华严经兜率宫中偈赞品—

 

我们一心跪拜,妄念不生,宇宙万有,便融为一体。佛教在美国出现,只是人类故事中的一个小插曲;一切众生都要返本还源,回到自性上的万佛城,因此佛教能顺理成章的在美国发芽生根成长茁壮。世人多么奇怪!房子和栅栏,窗户和汽车,硬要分出个‘你’,‘我’,和‘我所’。可是,无论我们怎样分别,我们的本源不容分割。一切众生本是同根所生,彼此息息相关,牵一发而动全身。没有人能够截断众生之间本然密切的连系,正如铁丝网不能阻塞空气流通;桥梁,不能妨碍河水流过是一样的道理。

 

佛法能打破一切由妄想执著造成的栅栏和墙垣。到底你是谁?我是谁?过去、现在、未来,又到那儿去了?生死,只是假名词。当然,说起来容易,但必须去身体力行才有效用。

 

今天,我更加体会到一切众生的平等性。在这个小镇上,外表上看我们虽然各有不同的面孔,其实只不过是各戴了一个假面具罢了。面具的后边,还有一个没有颜色、轮廓,不落形迹、领域的真面孔。我心里想:‘拜的不仅是两个出家人,而是所有众生,彼此只有一个心。我们没有与这个一心分离,这个一心也不会把我们舍弃。’

 

这个面孔,就是佛陀的面孔,遍一切处,‘内无身心,外无世界。’

 

例如,摩托车队的领袖波比,虽其身形骠悍,而其内心仁厚。出家人,外表看来很专一,但不知道他心里打多少妄想?里边外边究竟是什么?

 

今天淩晨我醒来了,在树底下四处观望。有一两分钟的时间,我找不到自己。内外、上下、这儿、那儿──一切处都无足迹可寻;一切的嫉妒、骄慢、贪欲、恐惧,也在这几秒种内完全消失。这种自在的感觉,不禁令我发出会心的微笑:‘你怎样可以把自己看得那么重?看看,本来无一物啊!’

 

上人,万事万物,在我的心中显得更清晰。在刹那间,我能明白地体会这个真理,知道一定要把妄想执著放下,以最坚固的信心,勇猛精进,做一个‘无心道人’。世上应该发生的事情,自然会发生,不用我去管闲事。道是最自然最从容的法则;一切众生一旦与道合一,便能见自本性。心灵无碍的时候,慈悲喜舍会像春天的花朵,开得彩色绚烂。妄想和贪欲一旦停止,我们本然面目的尊贵和福报,及清凉自在的本地风光,都历历在目。

 

一个过路的游人问:‘他们做什么?’

 

他的朋友答:‘不做什么,他们不做什么。’

 

‘为什么他们什么也不做?’路人坚持问下去。

 

‘他们做的是无所做。’他的朋友答。

 

‘我真不明白!’路人很迷惘,但他的朋友明白了。

 

无为而无不为。身口意清净,不犯贪嗔痴,那么,一切原本的清净和善良,都会流露出来。无为,就是专一到极点──无心无念,无执无著,行所无事。不作之中而无所不作,就是勤修戒定慧。此时,一切逐心如意,无所障碍。

 

当初,我们还未达到“无为”的阶段,上人的教训是:

 

‘不要打妄想,不要执著,尽你所能,自强不息!’

 

所谓:

 

‘性定魔伏朝朝乐,妄念不起处处安,

心止念绝真富贵,私欲断尽真福田。’

 

弟子 果廷顶礼

 

恒实

一九七九年七月十九日  史超域湾

 

师父上人慈鉴:

 

‘此菩萨为大施主,凡所有物悉能惠施,其心平等。无有悔吝,不望果报,不求名称,不贪利养。但为救护一切众生,摄受一切众生,饶益一切众生。’

 

─华严经十回向品—

 

五年前,弟子尚在加州柏克莱大学就读东方文学研究院。那时弟子正打算从宿舍搬到金山寺,开始过修行人的生活。适逢,世界和平会将在西雅图举行,此一和平会议,实为庆祝金山寺一九七四年度暑期班的毕业仪式的一部分,盛况空前。

 

当时,恒来师兄(那时叫果回居士)、果孙、果法,和弟子一同乘大型卡车,从三藩市驶向西雅图。在路上,我们一面喝可乐,一面诵大悲咒。

 

和平会议结束后,我们路经三藩市以北一百一十哩的瑜伽市,参观曼弟仙奴县的国立医院。近年来加省政府财源短缺,营运维艰才予以关闭。管理员带领我们绕城一周──是个规模庞大、气象宏伟的地方!彷佛学生刚刚下课一样,那些课堂似乎还带有上课的气息。当我们参观那宽广的体育馆时,更觉称心满意,不禁起了一个妄想:‘这不是正好可以构成一个壮严的佛殿吗?’

 

在当时,我对这个地方有强烈的反应。果法也喜欢,果回稍为犹豫:‘太大了!单是剪草就不够人手。’果孙的眸子闪耀著光彩。谁能预料,两年以后,果回和我,就在同一个体育馆地里,受具足戒?想不到现在恒来法师,居然成了万佛城的总务,而果法则成了场地的监督,我更无法想像五年后的今天,弟子仰赖一辆老爷车和护法恒朝以及祈求世界和平的深重愿力,我们一心朝向这个圣城,拜了七百哩路!

 

那一次,我们回到金山寺,我到楼上的洗手间洗手,刚巧与上人碰头。他面露微笑,显得慈悲安详。我从未与上人单独交谈。

 

‘怎么样?’上人问。

 

‘师父,我们去参观那间国立医院!’我冲口而出。

 

‘嗯。。。。。。怎样呢?’上人的嘴角带著微笑。

 

‘很大!’

 

‘你喜欢吗?’上人问。

 

‘能建一所大丛林,好像印度的那烂陀那多好!’我兴奋得差一点喘不过气来。

 

上人笑了:‘是这样吗?好的,你以为我们应该把它买下来吗?’

 

‘噢!那太好了!’

 

那烂陀寺,建于古印度摩竭陀国国王城中,是历史悠久,兼举世驰名的佛教大学和大道场。唐三藏玄奘法师远涉西域取经的时候,会于西元六四○年路经些地。该大学有数千僧侣和研究佛学的学者,是数千年来享誉为全世界的佛教中心。当时佛门龙象辈出,慧日高悬,法轮不绝。那烂陀,译为‘施无厌’,这个译名不啻是万佛城的写照。我们的目标,就要施予全世界,无私的慈爱和光明。

 

上人曾说:‘我们在世上,大作梦中佛事。’

 

这是一个美梦的实现!

 

弟子 果真顶礼

 

恒朝

一九七九年七月二十一日 盐湾

 

‘公路上静观未法时代的人生世相’

 

师父上人慈鉴:

 

华严经上说:

 

‘一切三世,唯是言说。’

 

同理,末法时代,不也就是唯心所现,‘唯是言说’都无实际吗?一切唯心造。万事万物,随著你的看法而转移。把它叫做末法时代,它就变为末法时代,把它叫做正法时代,它就转为正法时代。世间上无有定法,只有众生的分别心,生出种种不同的妄见。本来,诸法平等,无有高下。

 

单是末法时代这个观念,就足以削灭我们的锐气,使我们萎靡不振,自甘堕落。这就是反主为奴,心为境转的例证。同理我们在三步一拜的时候,也会面对各种魔障,一不小心便为魔障所转。假设你不去注意魔障,行所无事,如如不动,那么魔障便会自然消灭。总而言之,不去打他们的妄想,他们也不来扰你。丑陋的男人,漂亮的女人—都是一样的道理。一切麻烦,皆由我们妄想自招。

 

‘念兹在兹妄归真,十方诸佛授手亲,

速证三辈九品地,摩诃妙法胜灵文。’

 

—宣化上人数珠手眼偈赞—

 

若能时刻精进不退,净治其心,诸妄自然会归真。这时候,末法也会变为正法。历代的祖师和圣贤,并不被境界所转,他们是转境界的。

 

在我未到金山之前,曾听人这样说:‘金山寺?那些佛教徒很严谨、很呆板,太注重戒律了。尤其不准吃荤、不喝酒、不吃麻醉药、不邪淫。现在是科学时代!他们实在太愚昧。在末法时代,这种修持是行不通的,现在应该迎合时代的需要。可是,他们还修苦行,建道场,设大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