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修行者的消息_恒实、恒朝法师着-第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华严经十行品—

 

真是一针见血,正中要害!

 

身为佛教徒,我们有很多丰厚的礼物,可以布施予西方人士。因为这个原因,每当我们依教奉行,归复中庸之道,我们便感到身心交泰,其乐融融。每逢我们为人说孝道之法,说报父母师长重恩的道理,听法者的脸上自然浮现一种光彩,他们的心立刻柔软下来。每次都有这种感应。我们心里都知道,把老年人送到安老院,把家庭的制度拆散,是违背自然的规律。这种忤逆的行为,能导致社会道德沦亡,乃至全国精神的崩溃。并且浪费一个无价的自然能源——耆年的成熟和智慧。

 

每当听法者发现,佛法是以孝道为根本,佛教徒是以报父母恩为己任的时候,他们便立刻愿意听下去。佛法好像清水,用以灌溉干枯的草木,使其欣欣向荣。这些人得到法水的滋润,也会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孝道,是天地间最重要的法则。我们应该毫不苟且地遵守。

 

在五常(仁、义、礼、智、信)之中,仁居首位,仁人君子慈悲为怀,对一切生命都尽心抚育爱护。当我们停止互相倾夺、杀戮的时候,天下自然会回复到中庸之道。在公路上驶过的车辆如过江之鲫,形形色色,不可胜数。其中有一种车辆——即使把我们的眼、耳、鼻都堵塞起来——我们仍可以毫无疑问地认识它,这就是死亡的车辆。这一带是农牧区,有很多载运牛、羊、马、猪的货车路过。这些货车被一股浓郁的黑气所笼罩;加上牲畜疯狂的嘶吼,响彻原野,它们为即将面临屠夫的利刃而心怀恐惧,其无奈与无助,声声凄切,令人不忍卒闻!这一股使人不寒而栗的戾气弥漫在郊外的公路上,历久不散。

 

行将死亡的牲畜在恐惧之下,体内会分泌一种毒素。现代的科学家及医学家终于发现,这种含有毒素的肉类,就是培育近年来直线上升的各种不治奇症的温床。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最要紧的是不要杀生、害命——来滋养自己的臭皮囊;相反的,要仰体天德,养护一切众生。

 

五常之中第二常是‘义’。义者宜也,凡是合乎义的,都是契合自然,与万物无诤的。换句话来说,就是不盗。因为,偷盗就是不自然,就是有诤。偷盗会兴波起浪,惹出很多麻烦。我们的思想,好像无线电波一样。在脑海里产生的电波,会播送到整个世界去,而没有任何隔阂或界限。无论何时我们一打贪欲和攀求的妄想,就已经在法界中犯了偷盗的罪。这个过恶的严重性,和伸出手来,从路上水果摊子偷来一个苹果一般无二。这个教训, 是我们切身深深所体会的。

 

有一天,在半月湾的飞机场附近拜,刚巧遇著一个大风暴。风刮得很厉害,使我们心动神摇,无法专一。我的脑海里充满了‘可怜可怜我!’的妄想,吵嚷不停。我又饥又冻,一直打吃东西和赶回车子里休息的妄想。当天拜完,回到车子里,发现车子旁边堆积了十几包食物!这是由我的贪心,播放出去的无线电波,所招引回来的感应,其实这些食物都是‘偷’回来的,偷盗并不是正义!食物把我们的车子塞得满满的,连坐的位置也不够了。数一数,居然有一百多根香蕉——这岂是中道!

 

第一个规矩,是不要打妄想。这样才能恒守中庸。这封信也够长了,弟子就在此搁笔。

 

弟子 果真顶礼

 

恒实

一九七九年九月三日  曼第仙奴县山景道

 

师父上人慈鉴:

 

‘菩萨不以欲因缘故恼一众生。’

 

‘菩萨摩诃萨于无量劫修诸行时,终不恼乱一众生,今失正心。’

 

—华严经十行品—

 

吃完午饭后,弟子感到肚子还没有饱。心里便开始忖量,是否应该回到车子里冲一杯热茶喝喝,以免饿得那么难受?在我的妄念中,观想自己在车尾,手里拿著一杯热茶。这时,一辆汽车经过,里面有一位女乘客。她的相貌动人,对我嫣然而笑。我正目不转睛地凝视著,突然间,她把整个假脸皮扯下来,而露出真实的面孔。就像戏剧团里的戏子,除去了假面具——露出充满了痛苦和哀伤,歪曲狰狞的丑陋面孔。

 

她是我的善知识,她在为我说法。她说:‘在这个娑婆世界,一切一切都是苦的。一切皆从贪欲而来。你要喝茶,藉以减轻你的痛苦?这时,你的欲念从舌根流出。我的车子打你身边经过,你目不转睛地盯著我,这时,你的色欲便从眼根流出。把你吓了一跳,是吗?你还以为娑婆世界有便宜可占,你还贪图享受,执著色香味吗?你的感情太重了。不管你要求的是什么,只会带来痛苦。你若能默默地忍耐,这就是解脱。’

 

当天下午拜的时候,我心里忆念普萨十大愿王中第四大愿:‘恨悔业障’。从前,我曾多次犯了‘绮语’的罪过,伤害及恼害了他人。绮语,就是不著边际、虚浮不实的风凉话。说这种话是情欲作祟。由于我总想做第一,要出名,所以我说了很多不负责任的话。

 

贪食美味也是同一个道理。一向,我不喜欢清淡的食物。我最喜欢色香味浓,具有刺激性的、新颖的食品。这个贪欲,一直至今还障碍我的修行。的的确确,我体会到‘一切欲是一欲’的道理。

 

弟子贪名、贪味的缘故,也因此挑逗起他人的情欲,结果使他们也失去正念,染污他们的梵行,使他们放浪形骸,寻香逐色自甘堕落。今天,弟子诚心地忏悔以往绮语的罪过。忏悔文中有这样一段:‘污僧伽蓝,破他梵行’——这就是我的过失。弟子忽然明白,我用绮语所恼害的众生,不仅住在我的身外,也住在我的身内。为什么我不能专一,为什么常常失去正念——原因就在此!在我脑海里,无时无刻不在说不正当、不庄重、情感流逸的絮言!我仍然恣情纵欲,在七情六欲的激流里回旋不已,因此那圆明澄澈的自性心湖,也被搅动得混浊不清。

 

在我自性里有无量众生,我也去恼害人他们。在三步一拜途中,我满以为自己不开口、不讲话,就能弥补以往因口业所犯的诸过失。然而,我未曾放下心里的情爱,心里的妄语!早在二十六个月之前,上人在洛杉矶便开示弟子:

 

‘你在外面不讲话吗?很好,但里面也不要讲话。单在外面显得静寂,在心里头跟自己吵架,等于跟别人吵架一样。不是吗?’

 

时至今日,我对这个教诲毫无反应、不自觉醒。上个月在海洋广场拜的时候,得到一个大好的教训。午饭后我照常拜,照常在心里赞叹供养华严海会菩萨。不久,情绪变得异常激动,欢喜若狂。回首以往的自私无明,使我痛心疾首,百感交集。那一刻的忏悔,非常的戏剧化,好像在电视台上了一课电视的伦理课程,我惭愧感伤泪下如雨。忽然间,从一辆过路的车子里,扔来一个水球,打在我身旁的路上。水球触地爆裂,立时,把我的衣袍都溅湿了。我当时有点愕然:弟子正在这样诚恐地忏悔,为什么送来一个水球呢?

 

那时候,假使我能够保持头脑冷静,而详加分析,我便会领悟:这个水球正在为我说法。此刻我正沉溺在感情的波澜中,执著了境界。修行佛法不是这样的。水球是我的善知识。在修道过程中居然会出现这一类意想不到的警惕,是多么玄妙呀!

 

清凉国师,曾立十愿,藉以敦品动行。其中有一个愿说:‘性不染情爱之境。’佛陀的十八不共法中,第四是无异想,即是对任何境界不生出分别心。第五是无不定心;所谓在在处处,念兹在兹——这才是正念,这才是正确的境界。

 

虽然,那个时候弟子仍在精进,但是因为受了情感的驱策,已经失去主动,在不知不觉中走入歧途而变成了邪精进。心里一旦掺进了情感的因素,便会搅乱清净和平衡,乃至恼害其他众生。我们不能仰赖情感而希望达到‘无上平等处’——这是第二地的菩萨的成就。

 

清凉国师又斩钉截铁地说明白:‘情生智隔’。意思就是,一旦生出感情,便与智慧隔离。今天,我未能好好地回光返照。现在,已接近这个长期旅程的终点。迄今,在太平洋海滨已拜了二十七个月。今天,我们转移方向,往东踏上般域品的山景道,朝著万佛城的方向礼拜。

 

今天弟子发愿要断除一切情欲心。发愿断除一切求名、求味,以及绮语的过失。弟子愿意回复正定正受,愿意安住于‘无上平等处’,不做分别的妄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