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余韵-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些敏感的妇女则斩钉截铁地说:“这一定又和竹林里的狐狸精有关。”
  一些男人则反驳:“没有证据就不要乱说,她怎么可能杀人呢?”
  派出所的人一听有嫌疑人,马上便查到竹林里来了。玉韵正在竹栏旁看书。他们一见玉韵都有正常反应:惊呆了。若是面对一般人,他们早就毫不客气地盘问起来,而这时,他们竟变得规规矩矩的,像古装片里公子见了美女要问芳名一样,“请问,你叫什么名字?”
  玉韵不知他们是什么人,不答他们的问话,只看了他们一眼便埋头继续看书。很新的一本厚厚的小说《红楼梦》。古琴上次回来时给她带回了一部《红楼梦》和一部《西游记》。她先看《红楼梦》。
  干警们本不想调查这样一位女神,只是原则上不允许他们如此。他们再次和气地问:“请你回答我们的问话,有件命案要你协助调查。”
  玉韵轻轻地把书合上,目光定定地看着封面,心绪仿佛还在书里瓢游。
  干警们就当她答应协助调查了,进一步请求:“请问你认不认识酒晷,是日字头的晷?”
  “不认识。”玉韵的心思仿佛还没有完全离开《红楼梦》,随口而说。
  “你昨天晚上见过她吗?”
  干警们以为她一定会说没见过。竹林中这么幽静的地方的一位如此高洁的女神,怎会见一个酒鬼?
  谁知,
  ——“见过。”
  干警们一怔:“见过?”刚才她还说不认识的,这不矛盾吗?命案真的与这女人有关?不要这样!
  “你是在哪儿,具体什么时间,见过他的?”干警们继续问。
  “在床上,子夜。”玉韵答得很平静,脸上的神色没有一丝细微的变化。她的心思仿佛还沉醉在书的情节中,也许正幻想她和古琴的“竹林梦”。
  “在床上?”干警们简直遗憾、心酸、吃醋了,继而愤怒:这酒鬼怎有这等福分,他死有余辜!恨过之后,干警们心里还是痒痒的,酒鬼都可以跟仙女上床,唉——
  “你是自愿的,还是……”干警们不说下半句了,说出“自愿”两字已有些伤心了,不想再愤怒。
  “什么自愿?”玉韵顺口问。
  干警们仿佛于痛苦中看到了希望,但还是有些愤怒。
  “这么说你是被逼的了?”
  “什么被逼?”玉韵还是不明白。
  干警们懵了,怎么回事?
  “你昨晚真的见过酒晷?你说明白点。”
  “昨天晚上,他推开门摸进来,一见我就没命地往外跑,口里还喊着‘鬼啊,鬼啊’,他跑开后我就起来关好门睡觉。”
  先不管这话是真是假,但确实是最令人舒心的话。干警们先是舒了口气,并情愿这是真话。但口供可不能这么写,见如此一位美女,怎能说是见了鬼呢?除非这真是位仙子,会变鬼。但共产党人是不迷信的,怎能定酒晷是被鬼吓死的?
  “哦,你是不是喜欢戴着面具睡觉?”干警们自以为很聪明,这么快就想到了这一点。
  “不是,我没有面具。”
  “那你是不是装鬼吓他?”
  “我不知道他会深夜闯进来,要不,我会拿竹枝打他,但不会装鬼。”
  “你以前见过这酒晷吗?”干警们感到按原来的思路问不下去,便换个方向。
  “见过。我卖凉茶的时候,他有时会来喝一杯。”
  “那你开始时怎说不认识?”
  “见过不等于认识。”
  “好,你现在还卖凉茶吗?”干警们感到又有了头绪。
  “不卖了。”
  “为什么?”
  “我摊子对面开了个新摊子,没人喝我的凉茶。”玉韵感到和陌生人说这么多话,心里有点不舒服。
  “那摊子是谁开的?”
  “长脸和圆脸。”
  这条线又断了。
  “那酒晷和你有过节吗?比如他以前有没有挑逗过你,或者,他有没有什么行为令你憎恨他?”
  “我没有心思去理会那些人。”
  “那你知道酒晷是怎么死的吗?”
  “不知道。我累了,不想多说话。”玉韵的话虽柔弱,但似乎有不可抗拒的力量。
  “我们并不想麻烦你,只是今早有人在河里发现酒晷的浮尸,一些村民怀疑此事与你有关。我们职责所在,不得不查清楚。现在,我们要烦请你到所里录个口供,很简单的,把你刚才说的再清楚地说一遍就行了。”
  “我不去行吗?”玉韵天真地问。
  “原则上是不行的。”
  “那我要琴儿陪我去。”仿佛不是干警们要她去,而是她要和琴儿去,去玩。
  “可以。顺便问一下,琴儿是谁?”
  “他是我的——”玉韵一时间不知该如何说了。“孩子”?过去了;“弟弟”?也过去了;“丈夫”?不能说。
  “——哥哥。”
  就只这称呼还好。歌曲中都有唱情哥哥的,暗含情人之意。
  “哦,原来你还有位大哥,他现在在家吗?”
  “他与这件事有关吗?”玉韵心一动,不直接回答。
  “哦,无关。我们想请你现在就跟我们走,他若不在,那就不能陪你了,对吗?”干警们利用她的单纯套她说出来。他们怀疑,她“哥哥”很可能就是杀人凶手。
  “他在县第一中学读书。”
  “哦,县第一中学,不简单哪。那他怎么陪你跟我们录口供呢?”
  “你们到学校去接他回来吧。”
  “你还有其他家人吗?”
  “没有了。”
  “那好吧,我们派人去接他回来。”
  干警们并非完全出于好心,而是要去查查古琴昨晚是否离开学校一段时间。
  两个小时后,古琴被接回来了。他昨晚一直都在学校,至少有十个目击证人。这样,干警们带着一对神奇的“兄妹”回派出所。所录的口供跟玉韵之前说的完全一致。这口供唯一的也是最大的疑问是:酒晷怎么喊见到鬼。
  派出所决定拘留玉韵二十四小时,因为案情尚有重大嫌疑,而玉韵是唯一的嫌疑人。玉韵没有反对,只要古琴陪着她。因为她的美貌,在拘留期间她和古琴都受到特殊的照顾。古琴一直牵着玉韵的手,不吃不喝,也不说话,一切的信息仿佛都通过紧握的手得以传达。
  第二天,法医的验尸报告上显示,死者溺水之前曾喝过大量的酒并受到极度的惊吓。这与玉韵说的死者生前喊见鬼不矛盾。这是说玉韵并没有直接杀死酒晷,但有可能间接害死。干警们仔细察看了玉韵的房子内外,并没有发现像鬼的东西。难道玉韵会变鬼?不会吧。较合理的解释是,案发当晚月光较亮,竹门斜对面的小窗偶然出现某种小动物,在月光的照射下像鬼,加上酒晷喝了酒,容易产生幻觉,恰巧碰上了。
  既然找不到任何证据证明玉韵是杀人凶手,又没有人起诉她,当然是放她回家了。
  本已退缩到一个无烟的角落,还难免惹上是非。也许这就是现实世界,错综复杂,变幻莫测,并且不存在无烟的地方。
  然而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那天晚上,酒晷喝酒喝出情欲来,想起竹林中有位美人,虽听说此美人不祥,谁碰上谁倒霉,而他偏要试试,看怎么个倒霉法。于是,他乘着酒性摸进竹林。当时,明月当空,时有乌云。竹林中片片月光如雪,偶尔风来,黑影幢幢,有如鬼魅。酒晷心中暗生寒意。他轻轻推开玉韵的竹门,猛见玉韵仰面而卧,一片月光穿过窗户,照在她的脸上。只见她脸色发青,头发蓬乱,忽然睁开眼睛,青光闪闪,缓缓坐起,周围随之升起阵阵青烟。啊,鬼!酒晷没命地往外跑,跑到河边,脚下被石头一绊,跌进河里,一命呜呼。
  玉韵只是讨厌别人来打扰她,特别是酒晷这等不怀好意的人,但她并不知道自己当时的样子像鬼。她只想不速之客尽快滚开并永远消失,结果,酒晷就这样见到鬼,并永远消失了。
  轮过了秋,到了冬季。玉韵为了古琴的学业,又开始想办法挣钱。她配制出一种美味的“暖茶”。在寒冷的冬季,喝下这茶,就如在身体里安了个火炉,不畏寒冷,如生活在春季。这种功效可以维持二十四小时,而且对人体无任何毒副作用。
  圆脸长脸的加糖凉茶在冬季就不好卖了,而玉韵新出的“暖茶”,以显著的功效,迅速征服方圆十里的村民,尤其是孩子们。孩子们不再怕冷,也不易得感冒,穿着背心踏着严霜去喝“暖茶”,路上还得意地打闹。
  长圆脸眼都大了,看着那么多人涌去喝“暖茶”,仿佛看见一张张人民币长了脚排着队往玉韵的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