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余韵-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精神病好了没有。这小筠的气质跟小雨的气质是那么的接近,古琴又害怕……也许这只是正常的交往。大家年纪也不小了,不再是高中生,心灵该不至于那么幼稚脆弱。人家既然想学,那也不好拒人于千里之外,古琴便答应了。从此,两人便常常在一起。玉韵要是看见了,也许会吃醋的。
  余韵 》 二十六 二十六     村子里渐渐有了变化。当人们意识到它的变化时,猛然觉得它跟以前大不一样了。道路变宽、变平、变直,楼房一间间地出现在翠绿丛中。拖拉机喷着烟哒哒哒哒个不停,摩托车也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大路上的灰尘飞扬不息。玉韵若是还在卖凉茶,定会目睹这一切,并会有深切感受。大路上走路的人少了,坐车的人多了,凉茶也不会好卖。长脸圆脸早就不在大路上卖冰激凌了。他们在大路旁起了楼房,开了小商店,可吃的东西多着呢。
  竹林的面积也有所缩小,但是竹林里依然清净。没有车,没有电视机,连电都没有。小古音常常一个人玩耍。玉韵曾教过他做泥沙碗,他很喜欢。做泥沙碗很简单,只要沙子和水就行了。竹林里有的是像海滩一样的沙子。先堆起一堆沙子,干的才好,再把小沙堆顶上抹平,接着用手指插进平顶中央并由里向外匀出一个比碗还小的小坑来。然后往小坑里倒水,水不能过少,一次倒满小坑三分之二为宜。水会渗透到泥子里,一会儿便全渗进去了。这会儿开始由外向内把干的沙子分开去,剩下湿的沾在一起的一团沙子,形状就像个碗。再把湿的沙子稍加整形,那就更像一个碗了。小古音小心翼翼地把“碗”捧起来,得意地笑了。某一瞬间,他被某种神奇的东西吸引。水有一种神奇的力量,把沙子凝在一起。小古音几乎每天都做泥沙碗,静静地感受水的神奇力量。在感受水之力时,他突然想到,杯子和碗是不是也是这样造出来的呢?这时候,竹林里还没有玻璃杯和瓷碗,只有竹节杯和贝壳碗。但小古音从书上见过玻璃杯和瓷碗,知道那是人们用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日常用品。他问妈妈,古人用的碗是不是也就这样造出来的。玉韵笑了,心里高兴,说:“妈妈也不知道。据妈妈的理解,其中有相似之处。在碗没出来之前人们也要吃东西,也要喝水,然而那时人们用什么工具呢?吃东西直接用手抓,喝水就像牛一样,或都会用手把水捧起来。双手可以做成碗的形状。但是为什么会做这个动作呢?那也许是在更早的很长的时间里,人们已经认识到水的重要,水是生命之源。人类发现河流里有水,湖泊可以蓄水。雨后,地面上低洼处也可以蓄水。从湖泊到地面的水坑,人类得到一些原始的意识,有了一些形的概念。从湖泊到水坑,到人双手捧拢之状,人类用手模拟出了湖泊、水坑蓄水之态。或许,人类还发现一些碗状树叶可以盛聚水珠,开始用大的树叶舀水喝。到人们会用石头的时候,脑子里早已有碗之形。他们可以用石头打出石碗来。那人类又是怎么做出瓷碗的呢?这不清楚。人们长期与土地接触,渐渐了解泥土的特征。人类会发现黏土可以塑成各种形状。此前,人们已认识到土与水混合,干了之后可形成土块。发现黏土后,可用黏土塑成各种形状,塑成他们崇拜的一切动物。但人类怎么想到用火去烧那些用黏土做成的土坯呢?也许他们发现火与阳光相似,用火烤可以使黏土干得快,出乎意料地发现了制陶器的方法。也许是由于人类的图腾崇拜。人类认识到火的重要性,可能对火产生崇拜。人类又会崇拜其他动物。人类为了表达他们的崇拜,可能就会用黏土塑出崇拜物的形象。为了进一步表达他们的崇拜,他们也许会用火来烧黏土做成的崇拜物。借他们对火的崇拜来深化他们对其他东西的崇拜,陶器便在这种崇拜的移植中诞生。”玉韵说完,微笑着看着小古音。小古音听得如了神,眼里满是奇异的光彩。玉韵又对他说:“这只是妈妈的理解。你长大后要自己去找正确的答案,不要全部相信妈妈说的话。”小古音心里所受的震动不小。这简简单单的泥沙碗,竟有这么深厚的底蕴。水是那么深远,那么神奇,在身体里流动着呢。竹林外的孩子不知会不会玩泥沙碗,怕是不会吧。城里的孩子就更不会了,他们有各种各样的玩具呢。儿童学家天天都在冥思苦想为他们设计新的玩具,新的游戏。不管怎么说,全世界的儿童学家,肯定不会个个都是蠢材,定然有天才者。他们都没想到让孩子玩泥沙碗,那这种玩法肯定不会是高级的玩法。
  竹林东北有棵老树,没人能叫出它的名字,连玉韵也说不出。方圆十里,再无其它同类的树。它生于竹林,也许是因为它爱这一竹林。它躯干虬曲,老态龙钟而又悠闲自得。顶部有断口,年轻时候曾折过。小古音常来这里玩,在树上爬上爬下的,像小猴子。有一天,他划开一小块树皮,发现是紫红色的,深感惊奇。不知道何来的想法,小古音剥下一块树皮,用大竹筒装满水泡着。玉韵都不知道他这一古怪的举动。第二天,小古音打开竹筒看看有什么变化。一打开便闻到一股奇异的芳香。再倒出一点水,紫红色的,那大概就是老树的血吧。泡了几天之后,小古音便把它拿到那棵老树下倒了。不知为何而泡,又不知为何而倒,奇奇怪怪的,也不知道小古音是怎么想的。
  小古音还会到田野边的小溪里捕鱼。妈妈不吃荤腥,他也不敢杀生。他捉了鱼,玩一会,又把它放了,再捉别的。如此反复,那小溪里的鱼差不多都认识他了。见他来捉都懒得跑了,皱皱眉头,做出个无奈的表情:真是个傻里傻气的孩子。村民们三头两日地也会看见小古音在田野里玩耍,渐渐地也认同了这个孩子,还说他可怜。可小古音对村民们都怀有防备之心,总远远地离开他们。这大概是他被村子里的其他孩子嘲笑而留下的阴影吧。
  小古音还有个特别的喜好,那就是喜欢淋雨。每当电闪雷鸣时,他都特别的兴奋,跑出去看闪电。不管多大的风雨,他都不怕。风雨越大,他就越兴奋,在风雨中手舞足蹈的,还尽情地呼喊,仿佛在与风雨雷神对话。玉韵则是微笑地看着,从不阻止他。这没什么不好。他就是在风雨中降生的,一出生便感知了风雨之事。不担心孩子淋雨淋出病来吗?竹林里从来没有病的概念,连想都没想过,又何从担心呢?玉韵相信孩子和自然是和谐的,他是大自然之子。雨亦是水之态,让他去感受吧。一点一滴的,沙沙的声音,水的声音……
  每天清晨村民们大多还在梦中,玉韵和小古音已在野外采野菜了。其中情景有点“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味道。然而,荒地被一片片的开垦,如今野菜也越来越少。他们不得不到更远的地方去找。他们还每十天半月地到十里之外的山里去找野果。
  古琴被调到销售部,工资翻了一番。这未必是好的。钱会令人心膨胀,但他却没察觉到。之所以说是膨胀,也许因为之前长期压抑的缘故。钱的魔力,在人不知不觉中积聚于心底。为了维持学习和生活,古琴曾不顾颜面给同学洗衣服,每天数百件,一洗就是两三年。而今钱来的似乎更容易,只是人际关系费人精神,身体倒不用劳累。当看到钱,或者说当接到第一份丰厚的工资时,心里高兴不已,人已着了钱的魔。这魔就是他事前埋好了的。这不是说钱的不是,只是说古琴心里起了变化。他想买电脑、新潮的电视机、各种高品位的随身听,甚至房子、轿车。工资是比原来高多了,然而却是越来越不够。工资700的时候,想一台电脑,似乎并不远;工资1400时,想一台电脑加一栋房子,居然不可及。古琴专注工作,热情万丈,竟没发觉这点心理上的效应。本来一切无对错,自己觉得真就好。而古琴这么投入地工作,是否有时间去感受其中之真?谁也不知道,包括他自己。夜深人静的时候,是每个人接近自己灵魂的好时机。此时古琴虽然大多是想工作的事,但还是会想起玉韵,想起孩子,也会检讨自己的所作所为。有数个夜晚,他莫名地惊醒。而有一刻,他猛然发觉自己变了,为什么会产生那么多不切实际的需求?于是他极力地抹杀这些需求。然而,越是压抑,越是强烈,竟至于令他难以平静而终于无法从压抑与反压抑的矛盾心理中解放出来。也许不能强行压抑自己,而应该适当地满足,寻找适当的环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