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985-王芳回忆录(选载)-第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议前前后后开了18天,至5月20日结束。5月22日毛主席、周总理还在汪庄接见了新西兰共产党总书记威尔科克斯。    
    会议着重讨论农村社会主义教育问题。事情的起因,好像是毛主席看了湖南、河北省委的报告,或者是听了汇报,里面讲到〃社教工作,一抓就灵〃,于是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会议中间,出来了《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即《前十条》。《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这篇著名的文章是毛主席在审阅这个决定(草案)时在文件的开头部分加的一段文字。    
    到了1963年9月6日至27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工作会议,又制订《关于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一些具体政策的规定(草案)》即《后十条》。    
    后来的实践证明,这两个十条对当时的国内政治形势作了过分严重的估计,认为〃当前中国社会出现了严重的尖锐的阶级斗争情况〃,必须〃重新组织革命的阶级队伍〃。《后十条》虽然强调团结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干部和群众的重要性,但仍强调要以〃阶级斗争为纲〃,要求各地训练干部进行社教试点。    
    《前十条》下达后,中共浙江省委当即抽调干部,由省委领导带头去诸暨枫桥区进行小范围的试点。广为人知的《诸暨枫桥经验》,就是在这个时候总结出来,为毛主席肯定批示推广的典型经验。我因去中央党校学习,没有参加这些试点工作。一年后学习回来,正值中共浙江省委根据中央关于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指示,抽调了二万五千多名干部,组成社教工作团,由省、地、县负责人带队,分别到上虞、诸暨、萧山县进行社教试点。记得江华同志坐镇上虞,林乎加同志在诸暨,赖可可在萧山,吴宪同志参加杭州市江干区的城市社教试点。    
    中共浙江省委确定我到诸暨,并担任诸暨社教工作团副团长,团长由副省长、绍兴地委书记王醒担任,温州地委书记张一樵、金华地委书记李学智、丽水地委书记张敬堂任副团长,工作团有一万多人。各地区抽调来的干部,由地委负责人带队各包一个区片。省级机关抽调的干部,有400多人,除少数分到各地区工作队外,大部分(还有一些大学生)集中到姚江区片。为了便于领导,成立一个领导小组,由我担任组长,成员有吴植椽、杨源时、张正伦和吕明奎同志。下设办公室,由中共浙江省委农办等单位的几个同志,负责掌握情况、督促检查,住在我蹲点的直埠公社。    
    1964年10月21日,我从杭州到诸暨县城,参加工作队骨干(约二千多人)的集中培训,11月初就分散进点。    
    工作队纪律严明,要求和贫下中农〃三同〃,即同吃、同住、同劳动。


《王芳回忆录》 第三部分诸暨“社教”(2)

    由于当时对形势的错误估计,认为〃全国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基层单位,领导权不在我们手里〃,所以规定〃整个运动由工作队领导〃,强调工作队要采取类似土地改革中访贫问苦、扎根串联的工作方法,搞得神秘兮兮的。当时中央批转了一些领导同志改名换姓的蹲点经验。著名的新闻工作者范长江同志就化名〃向东流〃在诸暨参加社教。    
    我蹲点的地方是诸暨县湄池区直埠公社直下大队,房东是三代做长工的贫农叫傅纪明,年龄比我大几岁,是先前进点的社教工作组事先安排好的。我和秘书两人住在他家楼下的一间旧房,用砖块和木板搭了两张床,生活清苦。我们向他讲清楚,工作队规定不吃鱼、肉、蛋,你们吃什么,我们也吃什么。我们这样一住,便住了50多天,以后又去住了些日子。傅纪明,为人很老实,是个道道地地的农民,粗识几个字,是个生产小队干部,在当地人缘不错,后来县里成立贫下中农协会时,他做了贫协的副主席,听说在〃文化大革命〃中也受到冲击。〃文化大革命〃后曾来过杭州,我都见过他,20世纪80年代初病故。    
    诸暨县委的班子,应该说是好的,各项工作在全省来说是走在前面的,县委书记孙子甫同志,毛主席也接见过他。但在当时就过不了关,把他撇在一边。社教工作团另派了书记、副书记和三位常委分别担任县委宣传部长、组织部长和公安局长,实际上是夺了县委的权。至于开展社教的农村区、社,基本上是工作队包办代替,工作队(组)说了算,将阶级斗争扩大化,把农村的基层组织虽不是全部,但把相当多数说得〃一团漆黑〃,扩大了打击面。工作队的工作一度偏离了方向。有人把工作队比作唱了〃三出戏〃,开始叫《苏三起解》,意思是〃无好人〃,把干部都看黑了;再是《三岔口》,意思是互相摸底,自己人打自己人;再后是《三娘教子》,意思是批斗干部。而在工作队内部还一味地批判右倾,说工作中存在的主要是宁右勿〃左〃的倾向等等。这种情况直到1964年12月15日至28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全国工作会议,毛主席主持制定了《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简称〃二十三条〃),才有所纠正。    
    〃二十三条〃肯定了干部的多数是好的或比较好的。要尽快地解脱他们,逐步实行群众、干部、工作队〃三结合〃,要走群众路线,不搞神秘化,也不要搞人海战术等。应该说〃二十三条〃部分地纠正了社教中的一些错误做法。但同时又提出这次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记得〃党内走资派〃一词,见之于文字是从这里开始的。    
    1965年春节,中共浙江省委根据中央指示,工作队放了半个月的假。    
    节后又回到原地,先集中学习〃二十三条〃。但规定有条件的地方,工作队可以集中住宿,自己开伙,不再分散到社员家吃住。    
    在放假期间,江华同志找我,说张一樵奉调贵州遵义地区工作,他带队在诸暨湄池区片的社教工作,要我去管一管。这样,我就从直埠搬到湄池,住湄池区委,负责湄池和姚江两个片的工作。从这时开始,我就接触温州地、市县的主要干部,并到他们蹲点的公社、大队,检查、了解情况,共同研究、商讨工作。    
    〃二十三条〃后,工作的进度加快了,到了3月初,根据社教工作团的安排,工作队留少数人做好扫尾工作外,大部分同志转移到大西区,开辟新的阵地。    
    这里,我想简要地讲一下对敌斗争问题。    
    社教中对敌斗争,是作为一个专门阶段搞的。当时大批工作队进点。一个生产大队,多的五六十人的工作组,少的也有二十多人,可谓〃大军〃压境。在这种情况下,社会治安状况平稳,政治、刑事案件极少发生,连邻里纠纷等一般治安案件也很少,地、富、反、坏分子也表现老实,一般不敢乱说乱动。所以,我们反复强调要从实际出发,主要是深入发动群众,对四类分子开展面对面的评审和说理斗争,落实政策和监督改造措施,强调争取把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改造成新人。凡开展社教的公社、大队,对多年来的积案,基本上查清破获。在整个对敌斗争中基本上没有抓人。同时,强调这些工作,由群众讨论,不能由工作队说了算。第一期结束后,我把在诸暨参加社教的各市地公安处(局)长和省级政法部门的处长集中起来座谈,总结了社教中的对敌斗争阶段的具体做法,中共浙江省委转发了这个材料。


《王芳回忆录》 第三部分代理温州地委书记

    代理温州地委书记    
    1965年6月底,社教工作队先后放假。因为江华同志去诸暨检查工作时,明确告诉我去温州工作,还说,中央有个通知,沿海地区的书记,最好由做过部队工作的同志担任。所以我负责的温州地委和省级机关这两个片的社教工作,在诸暨时已作了安排,温州片的由地委常委李宏负责,省级机关的由吴植椽和杨源时负责。    
    我是7月1日到杭州的。7月15日就去温州。    
    中央批准我代理温州地委书记,免去浙江省公安厅厅长职务是8月9日。    
    8月16日,国防部转发国务院命令,任命我为温州军分区第一政治委员。    
    去温州时,地委已在温州市郊区仰义公社派了社教工作队,地委和温州市委联合在城区派了社教工作团,我分别看望了工作队,并检查了他们的工作。    
    8月1日建军节,温州组织驻军和群众横渡瓯江活动。我带头参加了。当日下午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