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凶犯 作者:张平-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呼喊?
  张平:很多人常常慨叹,说现在我们正进入了一个没有英雄和不需要英雄的时代。我的感觉恰恰相反。我们的时代不仅是产生英雄的时代,而且是比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英雄的时代。从五千年的农耕文明直接进入工业文明,从清一色的国有经济径直进入市场经济,从大一统的人治社会完全跳入法治社会,怎么会不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或者不是一个需要英雄的时代?影评家童道明评论《天狗》的文章中有一句话,我是认同的。他说,“什么是英雄?英雄就是对一切黑暗、一切苦难的不妥协。不妥协是人民最欲宣泄的一种情感!因为人民实在妥协太久了!”对此我还想再加一句,英雄就是代表着广大民意,同一切与社会发展背道而驰的腐恶势力进行殊死抗争绝不妥协的时代人物。因此在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英雄主义的回归正是人民所需要的。《凶犯》、《天狗》中昔日的那个战斗英雄正是人民心中那个不妥协的象征,所以有人为他鼓掌,有人为他叫好。所以才会有小说持续的热销以及多种版本的翻译,所以才会有大学生电影节在大学放映《天狗》时的火爆和热烈,才会有放映期间多次持续许久的掌声和一张张泪流满面的脸庞,也才会有领导的一致首肯和专家的一致好评。这种一致的情绪只能说明一点:人民太需要英雄了,时代也太需要英雄了。
  从小说《凶犯》到电影《天狗》(3)
  中华民族从来就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自古以来的教育始终贯彻着英雄主义,长期以来的文化熏陶也是以英雄主义为主线,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中国人从小就树立了成为国家脊梁的意识。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英雄主义文化的感染下,学英雄、做英雄更是成为中国人的崇高理想。进入改革开放的八十年代,随着对越自卫反击战英雄事迹、老山前线英雄团体等一系列英雄团体榜样作用的引导,年轻一代学习刻苦、心怀坦荡、乐于助人、英勇坚强,他们之中的优秀者也成为时代的典范,被人们广泛传颂。进入九十年代以后,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文化出现了显著偏差,文化圈和社会上丑化民族精神和英雄主义的风气一浪高过一浪,“小白脸”和“奶油小生”,港台柔化、中性化明星成为时尚并大行其道,一些年轻人也逐步由勤奋学习,报效国家变成了追求享受和志向迷离,由崇拜英雄变成崇尚明星,“个人主义”取代了“英雄主义”,企盼女性青睐的“酷”替代了甘于牺牲的“勇”,沉溺于网络而不能自拔的“瘾君子”消弭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屈的“硬汉”形象。“星光大道”、“星光灿烂”、“星语星愿”、“明星生活”、“明星世界”、“明星写真”、“明星全接触”、“明星在招手”、“明星偶像网”……举目一片星光。整个社会在名利崇尚、拜金思潮和越来越柔弱化的文化氛围下变得个性萎顿、精神迷失,丧失了本应具有的使命意识和阳刚之气。
  我们知道,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很大程度是靠文化来发扬光大、靠文艺作品的影响力来代代传扬。当无穷无尽的物欲主宰了我们的生活,当弱化、丑化民族精神和英雄主义成为一种社会时尚的时候,一个民族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也就会逐渐瓦解以至销声匿迹。没有民族文化的文化是可怕的,没有民族精神的民族是可悲的。当人们学会了享受并接受了妥协,面对着国家和人民,面对着历史和进步,却放弃了一切坚守、抗争和担当,以致英雄、理想、责任、义务都成为被嘲讽被戏弄的对象时,很难想象这个民族会如何自立与振兴于世界民族之林。
  记者:“久违”了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在评价《凶犯》和《天狗》的时候,得到充分的重新肯定。作为原作者,你对评论界“孤独的天狗”这个表述,作怎样解读?
  张平:我们这些年对现实主义文学的界定,常常有些过于偏颇。认为现实主义文学就只能是对现实的批判,那么,即使是批判也必须是以牺牲民族精神和民族自豪感为代价的吗?如果只有描写腐烂,描写肮脏,描写丑恶,描写黑暗的文学作品,才算是现实主义。试问,在这种标准下,腐恶和丑陋的世界如何体现社会正义?而拒绝崇高又如何体现现实对光明的期待和向往?如果以这种标准来衡量,古今中外所有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都可能是不合格的,都只能是虚假的和骗人的。这种偏颇的文学倾向,其实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社会事实,那就是对当今社会发展和当代受众需求的无视与冷漠。我们现在的一些文艺作品表现正面人物,总要把他写得像好莱坞大片里的人物一样。即使是英雄也会有各种各样的缺点和毛病,粗鲁,狂野,固执,自私,甚至满嘴脏话,好酒好色,蔑视法纪,动辄大打出手,以为这样的人物才是真实的。反过来,写反面人物时,总要把他写得很无辜,很无奈,即使是罪恶滔天,也有其合理的因素。你要试图写一个正面人物或者具有英雄色彩的人物,常常是不分青红皂白,一句“高大全”或者“主旋律”就把你彻底否定了。其实这也成了一种模式,这种庸俗化的文学模式对文学更有害。
  “孤独的天狗”不只在社会上某些地方是孤独的,在某些文学圈里也是孤独的。有评论家说,《天狗》讲的就是“坚守的悲剧”,这个命题是中国之痛,也是人类之痛。你看,就是狗子他在坚守,他在坚持,他不妥协。村民妥协了,村长妥协了,乡长也妥协了,连自己的老婆桃花也妥协了,而所有的妥协都把这个不妥协的人往悲剧上头推,这是一个非常让人难受同时也让人感到极其残酷的事情,但同时又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深思值得我们反省的社会现象。当社会上某个地方出现太多的不公正,太多的恶,太多的诱惑,太多的不公平和不道德时,这个妥协老是在诱惑着我们。但是《凶犯》和《天狗》中这个狗子就是不妥协,也始终没有妥协。他一个人坚守在那里,挺住了所有的磨难、诱惑和威胁!这样的人就像是大地岩石、中流砥柱!也许,正因为这样的人太少太孤独了,才会受到民众如此的欢迎和期待。

  第一部
  被打倒的四人中,第一个正中眉头,第二个打中额头,第三个偏了些,从耳廓旁打了进去。估计是被害者转身想逃,才给打偏了。第四个子弹是从腰际打进去的。从射击这个角度来看,这应是个最佳位置。因为被害者已回过身去,想弯腰而逃。只有这个位置是致命的。

  凶犯一(1)
  狗子动了一动,眼前陡地便扑出一大团红火,漫天遍野,滚滚向他遮来。就像在前线上扑出的那团火一样,就像刚才脑后被重重一击扑出的那团火一样……
  是刚才?……四围黑压压的人群,他怎么也冲不出去,数不清的拳、脚、棍棒、砖头、石块、铁锹、钢条,劈头盖脸地涌来,攥住头发,脑袋被死死摁住,两臂被反架过去,根本无法保护自己,眼见的一个汉子两手抱起磨盘大的一块石头,就往右腿砸过来。他们知道他缺一条腿,左腿是假腿,就是要砸你的好腿,他猛地一躲,却躲不动,石头一下子砸在右腿腕子上,他重重地哼了一声,便看到了眼前扑过来的那一团遮天盖地的红火……
  他甩了甩头,想把眼前那团火甩走。脑袋好沉,有如九重磨盘,压得他抬不起头来。好困,困得麻木,困得晕晕乎乎。他挤了一下眼皮,又使劲挤了一下。挤一下松一下,再挤一下再松一下。他像试探着用眼皮的反弹力把眼睛睁开。眼皮很紧,像粘住了胶皮,他好像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就是睁不开。胶皮粘得很牢。粘死了。他喘了喘,一下子觉得极累极累,于是眼前那一团红火就渐渐地暗下去。整个世界渐渐复又变得很黑很沉很深远,四野无声无息,一片死寂。
  蓦地,他听到了一种极低沉、极可怕的声响。山呼海啸,大地震撼,像是天空中有上千架飞机俯冲而下,又像是数百辆坦克碾压而来。哳哳哳哳……猛的一个震颤,眼睛一下子竟睁了开来。天空一片灰暗,远山近岭一黑如漆。哳哳哳哳……那巨响依然在远处轰鸣,已渐渐向他逼近。他不禁又是一抖动,头也支了起来。哳哳哳哳……巨响依然如排山倒海之势,汹涌而来。他长时间地愣在那里,一时竟茫然无措。正如那次被围困在山头上,战友们全牺牲了,唯他一人守在阵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