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874-2005北京奥运经济报告-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力的主要内容。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制造业的发展。在现代经济体系中,制造业不能孤军奋战,延长先进制造业链条,向上延长就是研发、金融、信息、教育、培训等,向下延长就是物流、会展、中介、商务服务等,这些正是现代服务业的核心部门。制造业国际化与生产国际化离不开国际化的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物流服务、会展服务、咨询服务、会计律师等中介服务。另外,先进制造业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离不开高水平的教育、培训、文化、医疗服务。因而完善现代服务业结构,丰富现代服务品种,提高现代服务业的附加值和服务业的国际化水平,是制造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提高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条件。由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虽然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自身制造业比重在普遍下降,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却推动了制造业整体的发展,包括城市自身、城市周边和更大范围内制造业的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充分发展,对区域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这正是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在全球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原因。    
    为什么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能够成为城市辐射力和影响力的主要内容,也可以用“厂商控制力”理论解释。这种理论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的金融、信息、会计、法律、技术开发、产品营销等,逐渐从企业内部分离出来,在社会上成为独立的为厂商服务的机构。大城市通过这些厂商服务机构来为城市周边和城市以外的工商企业服务,也通过这些厂商服务机构来控制城市以外的工商业,进而控制城市以外的经济活动。这种能力就是“厂商控制力”。厂商控制力越强,城市的辐射和影响力就越强,城市的经济中心作用就越强。这些厂商服务机构实际就是现代服务业,为厂商服务实际上也就体现了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在发展层级上和影响力方面,目前还不能与纽约、伦敦和东京3个城市相比。但上述3个城市服务业发展的一般趋势,应当是北京今后要走的道路,因为北京的发展目标也是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迈进。在这一过程中,同样要遵循服务业发展的一般趋势,即通过制造业大规模迁移,通过发展现代化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保险、房地产、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使现代化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逐渐占据绝对优势,成为推动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在这一过程中,需要考虑能够充分发挥北京城市性质的现代服务业,即有利于北京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得以充分实现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而这又是与巨大社会需求、市场需求相联系的,即北京的服务业,特别是与城市功能相适应的服务业,其发达程度完全依赖于为北京、周边地区和全国服务的情况。由于有着旺盛的市场需求和社会需求,其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充分实现,正是建立在满足巨大的市场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基础上。    
    北京发展现代服务业又是受着各种社会因素制约,特别是就业因素的制约。随着农业和制造业的就业比重不断下降,大量的从第一、二产业分离出来的就业人口和每年新增加的就业人口面临着就业问题,北京在发展现代化服务业同时,必须充分考虑就业这一因素,对属于劳动密集型的服务业发展必须给予充分重视,这可能是北京服务业发展过程中属于自身特色的内容。


课题研究首都城市功能的发挥与服务业发展研究(5)

    一、北京服务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北京市经济发展战略和城市功能定位的转变以及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北京市不断加大对服务业的投入力度,服务业进入一个较快的发展时期。1995年—2003年间,投向服务业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达到4104。0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72。6%。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成为扩大需求、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1995年北京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为698。3亿元,到2003年已达到2255。6亿元,按现价计算,是1995年的3。2倍。1995年—2003年间,服务业快速发展,年均增速达到12。3%,超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1。8个百分点,超过工业2。6个百分点,超过建筑业3。6个百分点,超过农业11。2个百分点。在服务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全市产业结构向合理化方向不断推进。1995年北京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94。9亿元,国民经济中三次产业的比重为5。8 ∶441 ∶50。1,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首次超过50%,实现了北京市服务业发展史上质的飞跃,此后服务业的比重不断提高。到2003年,北京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63。1亿元,国民经济中三次产业的比重演变为2。6 ∶35。8 ∶61。6,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比1995年提高了11。5个百分点,成为稳固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促进了全市产业结构向更高阶段迈进。    
    随着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服务业已成为北京市吸纳人员就业的最大产业,在促进经济增长和稳定社会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据统计,2003年北京市有从业人员703。3万人,分布在服务业的有414。8万人,占59。0%,比1995年分别提高了91。1万人和10。3个百分点,服务业就业人口的绝对量和相对量都呈现上升趋势,符合产业结构的变动规律。    
    不仅如此,服务业也已成为北京市地方财政收入中最主要的税源。据2001年—2002年的数据测算,国内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的比重平均为3。2 ∶35。5 ∶61。3,同期三次产业税收比重平均为0。1 ∶23。8 ∶76。1。1994年以后的北京,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地方财政收入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    
    按照发展经济学理论,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之后,将进入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的阶段,这一时期一般是国际上公认的服务业发展的黄金成长期。2001年,按当年的汇率折算,北京市人均GDP首次突破3000美元大关。从1995年到2003年,北京服务业增加值由1995年的698。3亿元,增长到2003年的2255。6亿元,9年间增加了约4倍,占GDP的比重也由1995年的50。1%提高到61。6%,在全国处于领先位置。按照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超过60%的国际标准衡量,北京已进入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新阶段,基本上确立了服务型城市的雏形。    
    从北京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也可以看出北京初步确立了服务性城市经济的雏形。按照现代经济发展规律,当一个产业进入成长期时,该产业对经济的贡献度逐年上升,而当一个产业进入成熟期时,该产业对整体经济的贡献度应该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总的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京三次产业演变的轨迹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对经济的贡献份额下降,服务业的贡献份额逐步增加。以现价计算,“八五”期间,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6。34%,“九五”期间进一步提高到68。92%,2001年和2002年两年超过了75%。2003年,服务业对经济的贡献率因不可比因素比2002年下降了18个多百分点。


课题研究首都城市功能的发挥与服务业发展研究(6)

    二、 北京服务业结构特征    
    1。传统服务业稳定增长,比重下降。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属传统服务业,近些年来处于增长稳定、比重相对下降发展态势。1995年—2003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3。1%和7。2%,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由1995年的18。5%下降到2003年的14。6 %,下降了3。9个百分点。分行业看: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纽带,是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最重要的保证。2003年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新行业分类)实现增加值133。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6%。改革开放后,北京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道路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果,城市公交体系逐步完善,城市面貌大为改观,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其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到2003年末,全市道路总长度已达5500公里,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114公里,拥有公交电汽车运营车辆1。76万辆,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