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黄沙百战穿金甲-第2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柴荣收下了财物,却拒绝接受六州之地,六州是淮河沿岸的城池,而柴荣想要的是长江以北所有土地,也就是包括了舒、蕲、和、泰四州的江表诸郡。江南李景不愿意江北之地尽失,被迫征兵抗拒,双方在淮河展开了拉锯战,周军虽说占据了上风,可是,寿州守将刘仁赡是茅房里的石头——又臭又硬,周军数次围攻寿州,均无功而返,寿州成了淮河争夺战的关键。

提起老将刘仁蟾,柴荣也不得不佩服,他对王朴和王著两人道:“等攻破了寿州,一定要想办法活捉刘仁蟾,这等忠义之人,虽是敌人也让人好生佩服,我要大大奖赏他,让刘仁蟾给大周将领作个榜样。”

王著、王朴在小屋里一呆就是三个多时辰,柴荣也没有留他们进晚餐,他一个人,有些忧伤地朝仁德宫走去,几个太监畏首畏尾地跟在身后。

符皇后临死前,柴荣答应了她最后一个请求——娶符皇后的幼妹为妻,也就是让符家六妹成为皇后。今天,魏王符彦卿送符六妹到了仁德宫。

柴荣走得极慢,符皇后贵为天下之母,却仍然没有能够抵挡住死神的召唤,死时年方二十六岁,符氐被追谧为“宣懿皇后”,葬在新郑营,陵曰懿陵。这条道路,柴荣无数次地和符皇后一起漫步,现在,路依旧,皇后却永远地离开了,柴荣走在路上,时常觉得有些恍惚,爱妻的音容笑貌仍是历历在目,清晰得似乎可以触摸,可真地伸出手时,才发现阴阳永远相隔。

进了仁德宫,见到了魏王符彦卿和符家六妹。符家六妹不过十五岁,依稀有些符皇后的模样,怯怯地行过礼后,就低着头站在了一边。

第117章 经营同心(四)

两年以前,柴荣就在仁德宫见过符家六妹,那时符家六妹不过是十二岁的小女孩儿,柴荣对她什么留下什么印象,这次见面,符家六妹完全是一幅成年女子的穿着打份,符家六妹一脸戚容地向柴荣行过大礼,在稚嫩中显出一分凝重。

当柴荣还是左监卫门将军的时候,符彦卿就已经是大周朝节度使了,他镇守大名府十余年,是大周朝中威名赫赫的节度使,资历威望更甚于永兴军节度使王彦超,符彦卿此时心思甚为复杂,符氏家族出了一个皇后,是符家的荣耀,虽说柴荣处事公正,并不刻意照顾符家,可是许多事情尽在不言中,符家还是依靠着皇后这层关系获得了很大的利益,现在,长女病逝让他心痛不已,另一方面,柴荣答应了立符家六妹为皇后,这又让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魏王符彦卿还是按照一贯的习惯,在柴荣面前依足了礼节,正正规规地行了跪拜礼,站起来后眼中已带有泪水。符彦卿镇守大名府多年,权高位重,他把上位者的心思摸得极透,因此,虽说头上顶着国丈的光环,符彦卿对于柴荣的态度毕恭毕敬,恭敬程度甚至超过他对太祖郭威的态度。

柴荣轻轻揉了揉额头,道:“符小娘子年龄尚幼,暂且进宫,三年后再正式册封吧。”

符彦卿恭敬地答道:“这是小女子的福气。”他见柴荣脸有倦容,关切地道:“陛下九五之尊,要保重身体,不必太过辛劳。”

符彦卿此事是有感而发,柴荣心思细密,才华出众。常常绕过下属直接过问政事,这一次送小女到大梁后,符彦卿听说这样一件事情:御驾亲征淮南之时,从长江到淮河之间有一段河道无法疏通,范质禀告说由于长江水位高于淮河,一旦掘通必然倒灌,无法安全施工。柴荣亲自前去查看了这段河床,几日后传下手谕,竟然有详细的施工方法,工匠们依法施行,果然安全地疏通了河道。

符彦卿对柴荣“事必躬亲”的做法不以为然,他是国丈,也是重臣,就自然而然地劝谏自己的皇帝女婿。

柴荣听出了符彦卿话中隐意,“昨日王著上书,让朕别管具体的事务,魏王也是此意吧。”

符彦卿点头道:“陛下留心政事,朝夕不倦,可是,全国各地每日有太多地要事汇聚到大梁来。若事必躬亲,难免会有疏漏之处。”

柴荣颇有容人之量,在显德二年,还曾下诏要求群臣进言,他听到符彦卿的劝谏,道:“大周朝强敌环绕。朕心中实在难安,恨不得一天就灭尽强敌,可是需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

柴荣正在说话间,看见刚满四岁的儿子柴宗训跑着进了仁德宫,小脸上满是泪珠,几名中年宫女气喘吁吁地跟在后面。柴宗训看见了柴荣,飞快地跑过来。抱住柴荣的大腿,道:“父皇,我要母亲,我要母亲。”柴荣瞪了一眼跪在地上的数名宫女,喝斥道:“你们滚出去。”然后指着符彦卿对柴宗训道:“你看这是谁。”柴宗训扭头看着满脸慈祥的符彦卿,一脸的茫然。柴荣道:“这是外公,去年你见过的。”柴宗训草草地叫了声外公,仍然抱着柴荣的大腿不松手。柴荣把柴宗训抱起来,对符彦卿道:“魏王是去年见过宗训吧,孩子小,一年未见面,自是不认识外公了。”

符彦卿见柴荣就如一个农家翁一样抱着自已的外孙,实在没有一国之君的威严,他咳嗽了一声,笑着伸出手,对外孙道:“宗训到外公这来,让外公抱。”

柴宗训见这个陌生人想抱过,就扭过头去,紧紧地抱着柴荣。

柴荣虽非开国之君,可是青少年时期的家境不好,还曾四处飘泊经商为生,和从小长在深宫的皇帝大不一样,柴荣在兴趣爱好、格调品味等方面更接近平民,对于皇家的那一套繁文褥节极为不喜,他抱起柴宗训,对符彦卿道:“宗训贵为皇子,可是没有了母亲,一样是没人疼爱的孩子,以后就把宗训交给他的小姨吧。”

符家六妹听到陛下如此说,就把手朝宗训伸过去,柴宗训迟疑了一会,就向符家六妹伸出了双手。

符彦卿心情复杂地从皇宫出来,他这次到大梁城,主要目的是送符家六妹到皇宫,把符家六妹送到皇宫后,他的六个女儿全部都有了归宿,想到两个女儿都成为皇后,他很有些骄傲。

马车不快不慢地穿行在大梁城的街道,符彦卿透过掀起一角的帘布,看着大梁城的景色,离开大梁城不过一年,大梁城内更加繁荣,街道上店铺林立,百业兴旺,行人穿梭如流,不时还可以看见穿着奇装异服的胡人,符彦卿在心中吧道:大名府虽是北地重镇,相较于大梁城,仍是自愧不如。

只是,大梁城内显得颇为拥挤,不少地方民宅侵入官道,马车经过时,必须要放慢速度,才能避开行人安全地通过。马车转过一个弯道,便被人群堵塞住了,人群中不断传来了吵闹声。符彦卿身后的亲卫将领何孟提马上前,分开人群,喝斥道:“快让开,不要把路挡住了。”

符彦卿久经宦海,知道自己国丈的身份,总是被许多嫉妒的眼光盯着,特别是在大梁这个是非之地,因此,每次到大梁来,他行事都十分低调,特意吩咐过亲卫,不许随便拿出魏王的招牌来招摇。

正在吵闹的两群人手里都拿着长短不一的木棍,如伸出舌头的狗群一样对峙着,根本人没有理睬何孟的喝斥。何孟出身世家,是侍卫军步军都指挥使何徽的族人,那日在大名府,符彦卿为侯大勇饯行。就是他跳出来向侯大勇挑战。何孟在大名府也是名声赫赫的人物,受此冷漠,便沉下脸来,大声喝斥道:“识相的,给我滚开。”

对峙的人群中有一名身材高大、脸带刀疤的黑脸汉子,他扭头瞟了一眼何孟和身后的马车,符彦卿所乘坐的马车是符英所送,装饰得颇为豪华。拉车的马匹极为强健,马车后面是二十名佩带着武器的亲卫。黑脸汉子审视了一眼这架马车。再看看后面的亲卫,虽摸不清他们的底细,却也不敢造次,就对自己身后的人道:“朝后退一点,让他们过去。”

十几名汉子就朝后退,此时围观的人群已经挤满了街道,十几名汉子退了几步就退不动了。何孟见让出来的通道仍然通不过马车,就用马鞭指着指着没有动的那一伙人,道:“你们也退后。”这伙人倒十分听话,迅速就朝店铺里边退去。没有任何的迟疑。

何孟又用马鞭指着黑脸汉子,道:“再退一点。”何孟见这群人均是平民服饰,在自己的喝斥下退到了一边,也就没再客气,这个马鞭自然就很有些趾高气扬的味道。黑脸汉子身后的一个小个子,见到马鞭伸到了黑脸汉子的鼻子前面来了,就冷着脸看着骑在马上的何孟。

何孟见这群人慢慢地向后退,动作并不利索,就举起马鞭,假意向人群中抽去。何孟这个动作让黑脸汉子身边的小个子忍无可忍,他动作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