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黄沙百战穿金甲-第2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孟殊把侍卫司的步军指挥使李颖川化装成老百姓来捣乱的前前后后详细讲了一遍,也包括了李颖川和何孟发生冲突之事。

听说侍卫司的指挥使参与了其中之事,符英愤然道:“不知禁军中哪一位将领是此事的幕后主使?大姐刚刚病逝,就想欺负侯家,这些人真是不长眼,我们侯家没有这么好欺负。”

符英在幕后掌管富家商铺一年来,她的精明让孟殊不敢有丝毫轻视之心,现在听到符英的态度。虽说并没有说什么具体的处理办法,也觉得心中有了底气。

符英继续道:“侍卫司不少将领都是父亲的旧属故友,内外马步军都军头袁彦是家父的旧友,他八月调任曹州节度使兼侍卫步军都指挥使,他的娘子和我很是熟悉,我抽个时间到袁府去一趟。另外,你要想办法教训那个李颖川,他不是假扮成老百姓吗。你们就把他当成泼皮来对付。”

孟殊听了此言,心道:符娘子的主意和吴七郎如出一撤。吴七郎原是江湖中人,有这种想法不奇怪,符娘子长于高墙大院之中,却和吴七郎有着相同的想法,难道,温良仁厚只是用来骗那些读书人的,盗贼和高官根本不相信这一套。想想我的过去,一介书生,除了会念“之乎者也”以外,屁事不懂。连妹妹孟清也保护不了,若不是在黑雕军中历练一番,现在还以为自已读了圣贤书,才高八斗,可以济世救人。

符英伸出纤纤玉手,理了理落在额头的一丝黑发。道:“孟副都指挥使尽管放手去做,李颖川假扮百姓骚扰地方,放到哪一个衙门都没道理,只有不把他打死,就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孟殊收回了心神,道:“好,这事我让吴七郎专心去筹划。一定要让李颖川吃不了兜着走。”孟殊略略顿了顿,又道:“富家商铺七、八、九月的帐册过几天就送过来,我初初地看了一下,这三个月收入颇为可观,富家商铺一年的总收入快抵得上一个中等州的财税了。”

符英对于富家商铺快速扩张的财力即喜且惊,按照传统的观念。祸福相依并随时转化,符英对此信之甚深,想到富家商铺积累的巨额财产,她在心中实在有些不安,因此,在家中专门供上了两樽佛象,保佑家中一切平安。

符英对孟殊道:“富家商铺要多做些善事,特别是各地遇到灾害之时,要多放些善款出来,还有,各地收养弃儿的慈幼局、收养孤老的养济院、收养病残的安济坊和收葬弃尸的漏泽园,都事关百姓的生老病死,却是各县最无钱财的行当,各地分店可以上报总店后,有计划地资助一些,这也叫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吧。”

孟殊连忙点头道:“此事随后就命人着手去办,不过,善款规模要控制好,且必须报总店,否则那些分店难免从中做手脚,中饱私囊。”

符英对孟殊的办事能办和人品颇为信任,这一年来,符英屡次不经意间考察过孟殊,没有发现任何问题,因此,符英对孟殊很是信任,但是,信任归信任,富家商铺的财务制度还是越来越严格,毕竟有富巩的前车之鉴,符英不想让孟殊走上富巩的道路。

“还有一事,朝中的要害部门、办事衙门,平时该打点的要去打点,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符英知道孟殊在主持飞鹰堂,只是侯大勇不愿意符英涉及太多的阴谋诡计,因而符英并不具体管理飞鹰堂事务,这次由于出现侍卫司军官在富家商铺捣乱之事,符英就在大方向上提醒孟殊。

孟殊起身告辞之时,随意问道:“门外的海棠花美若花中之仙,那个花工也很有意思,他刚刚给我讲了一番香海棠的来历,让在下很长了些见识,以前好象没见过这名花工。”

符英最喜欢海棠花,见孟殊对这些花有兴趣,高兴地道:“这些花是少见的香海棠,只产在西蜀的昌州府,是寿安公主送给我的,寿安公主心细,不仅送了花,还把花工一齐送了过来。”

听到这个思路清晰的花工是寿安公主送来的,寿安公主的丈夫就是殿前司都点检张永德,这就让孟殊暗生警惕,寿安公主是京城贵妇中有名的人物,不少贵妇绕在她的周围,虽说贵妇之间相互赠送仆人是常事,可是孟殊从直觉上感到这个花工有些可疑,只是没有任何凭据,孟殊不敢轻易把这个疑问说出来。

孟殊回到富家在院之后,吴七郎正在屋内焦急地等着他,见到孟殊回来,兴冲冲地迎了上来,两人来到主院后,吴七郎就高兴地道:“我想了一个收拾李颖川的好主意?”

孟殊有了符英撑腰,豪气地道:“只要不弄出人命,就没有什么了不起。”

吴七郎神秘地道:“大梁城内有两支禁军,侍卫司和殿前司水火不容,我们就假冒殿前司禁军狠揍那个黑脸汉子李颖川。”

孟殊噗嗤笑了出来,摇头道:“这栽赃之计未免太过简单,李颖川又不是傻瓜,这一段时间他老是找我们的麻烦,若被人暗算,只要稍稍动动脑筋,他就能猜出是我们在捣鬼,还有没有让他打破脑袋都想不出来的计策。”

吴七郎道:“我贩私盐的时候,干的是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勾当,文雅一点的话法就叫做——快意恩仇,这等偷偷摸摸的狡计,只有官军才想得出来。”

孟殊不依不挠地道:“你现在就是官军,所以必须要想出一条偷偷摸摸的狡计。”

第119章 经营同心(六)

当太阳升起的时候,万丈金光照亮了大周朝的心脏地带——大梁。

大梁建城的时间十分悠久,春秋时期这一带是郑国的地方,郑庄公命郑邴在这里筑城,取开拓封疆的意思,城池就命名为开封;魏惠王九年,为了回避秦国的武力威胁,魏国迁移到开封,把开封命名为大梁;西汉建立后,高祖刘邦分立梁国,封彭越为梁王,国都亦在大梁;隋唐时期,因大运河汴河段的重要作用,开封成为水陆交通的军事重镇汴州;五代时期,梁、晋、汉、周相继建都开封,名为汴京。

由于有这些历史渊源,在大周朝民间,开封、大梁、东京,都是指的同一个地方。

大梁城作为一国之都,经过梁、晋、汉、周数十年的经营,已经成为大周朝最大的城市,城内人口密集,市场繁荣,街道上来往穿棱的人流中,不时会出现吐蕃人、回鹘人、契丹人、南诏人以及更远的萨曼人、黑汗人,这些胡人衣着明显不同于中原人的服饰,或粗扩或华贵,使大梁城很有些唐都长安的非凡气派。

黑脸大汉李颖川和十几名军士穿着普通老百姓的衣服,有说有笑地坐在一家面馆前面,这家面馆名为太原面馆,开张了一年多,由于味道不凡,生意极为火爆。

面馆小虽小,可是极为干净。掌柜是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他拿着揉好的椭圆形面块,手持一块薄铁征,娴熟地削着面条,面条如白色的瀑布一样扑向了翻腾的大锅。很快,几碗热气腾腾的牛肉面端上了方形桌子,太原面馆的刀削面独具特色。粗而有韧劲地面上盖着几块厚厚实实的牛肉,下面还垫着些时新菜叶子,可谓色、香、味俱全。李颖川端过牛肉面,先嗅了一下面汤的香味,再用筷子夹起一块方正的牛肉,送进了有些流口水的嘴里。

随着刀削面一碗碗盛上来,一阵阵“呼哧、呼哧”的响声整齐地飞了起来。

侍卫司军士们吃得正带劲的时候,街道拐角处传来了“抓强盗”的呼喊声,一个小孩子飞快地朝太原面馆跑来。他身后数十米,有一群人喊叫着追了过来。这个小孩子跑得极快,跑到面馆时,他似乎停不了脚步,直直地朝正在津津有味吃面的李颖川冲了过去,李颖川见势不对,伸手去抓这个小孩子,谁知这个小孩子滑如泥鳅。猛地一低头,钻到桌子下面,然后用力地一拱,把桌子顶翻在地,桌上地面全部泼洒在地上。李颖川身手敏捷,一侧身躲过了面条的汤水,大怒之下,伸手就朝小孩子抓去。这一抓十分快捷,抓住了小孩子的衣服,李颖川嘴里骂道:“小兔崽子,这么小就要当强盗,这下看你往那里跑。”

李颖川骂声未落,手中一轻,只剩下一件衣服,那小孩子竟然使了一招漂亮的“金蝉脱壳”,光着上身。朝灶台方向奔去,面馆小掌柜大喊一声:“小强盗,那里逃。”猛地一脚向小孩子踢去,小孩子敏捷异常,闪过这一脚,飞快地跑了,而面馆掌柜这一脚。不偏不倚地踢在了热气腾腾的面锅上,一锅的开水就朝李颖川等人浇了过去,面馆里一片热气。

两名紧跟在小孩子身后的侍卫军军士,被这滚烫的面汤淋在了腿上,痛得如杀猪般叫了起来。

这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