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黄沙百战穿金甲-第3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孙维扬回到家中之时,公孙娘子犹自坐在床上垂泪。公孙维扬酸溜溜地道:“娘子,你还在想着这个负心之人吗?”公孙娘子摇头道:“自从嫁给郎君,我心中只有郎君。这个你是知道地,还用我说吗?”

“那你为什么变色而走。”

“见到此人,让我不禁想到了青州,我们来到环县已经十四年,日子过的好快。”公孙娘子握着公孙维扬的手抚着眼角,道:“我眼角都有皱纹了,父亲带信说要来环县看我们,也不知道父亲头发白了没有。”

公孙维扬内疚的看着公孙娘子,当初如花似玉的小娘子,跟着自己来到穷乡僻壤,离开了所有亲人,一住就是十多年,道:“都怪我没有本事,只会作几首诗,其他什么也不会做。”

“郎君不要这样说,在环县提起公孙县令,谁不交口称赞,每年大风雪,环县甚少冻死人饿死人,这在西北是首屈一指的,远地不比,延州每年就要冻死不下百人。”公孙娘子又道:“我不求大富大贵,只求一家人平平安安。侯相这人倒很和气,今天原本想哄他高兴,求他调郎君回山东,谁知遇到王清,败了兴致。”

公孙娘子是青州崔家娘子,崔家虽已中落,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在青州仍有田产无数,在社会上仍有余威,王家也是青州大族,不过比起崔家来说,王家败落的更加彻底一些。崔、王两个世家历来有通婚之俗,崔娘子和王清这一对表兄妹也顺理成章地订了亲。

不料,布衣出身的门下侍郎黄丙为了提高社会地位,主动倒王家来提亲,王家为了攀上高枝,寻了一个借口,毁掉了婚约,王清虽然和表妹心心相印,两情相悦,为了家族,也只有抛弃崔娘子。

被悔婚的崔娘子在崔、王、卢、李等世家中地名声一落千丈,没有那一位世家子弟愿意取这位美貌的崔娘子,无奈之下,崔娘子嫁给了当地略有薄田的公孙家,令崔家万万没有想到地是公孙维扬竟然高中了进士,也算不幸中的万幸。

青州崔、王两家为了此事,从此势不两立,王家怕崔家打击报复,利用门下侍郎黄丙的权势,极力打压崔家,把崔家亲族全部调到偏僻之地任官。公孙维扬中了进士以后,先在京兆府为官,他书生意气颇重,不会迎合上司,又受到崔王之争的牵连,先被踢到河中府,又被调到泾州,最后被贬到环县,在环县阴差阳错一呆就是十四年。

太祖郭威建立大周朝时,黄丙在兵灾中被杀,王家势力才消减,王清靠恩荫得官,官至五品之后,王清就久未升迁,做了一个闲散官。

到灵州路途遥远,更因为上一个钦差凌实差点丧命党项人之手,回到大梁后就大肆宣传此事,所以,大梁官员们均视到灵州为险途,不愿意到灵州,因此,就打发王清出使灵州。

不想,王清在环县见到早已没有音信的崔娘子。

就在公孙夫妇相互感慨之时,侯大勇贴身亲卫林中虎来到了其住所。

公孙维扬有些惴惴不安,公孙娘子为郎君理了理头发,道:“无妨,侯相何许人也,真要怪罪我们,派几个军士把我们捉去就是,何必让我们重回小院。”公孙维扬素来佩服娘子的见识,听到娘子这样说,心中稍安。

“原来还有这样一段往事。”听完公孙娘子述说,侯大勇禁不住感叹造化弄人,心道:难怪这位公孙娘子说话办事颇有大家风范。见了本相也谈笑自若,原来出自天下第一大家——山东崔家,这世家子弟见多识广,确有其长处。

侯大勇对公孙娘子颇有好感,且公孙娘子家是山东大姓,用些安抚手段或许对日后有利,就道:“今日相见也属有缘,公孙明府有什么愿望,若本相能够办的到,且不违反律法,本相愿意帮助一二。”

公孙夫妇对视一眼,公孙娘子眼中闪出一丝惊喜,用手拉了拉公孙维扬,公孙维扬这才道:“下官和娘子本是青州人士,道环县已有十四年,十四年,我们从来没有回过家乡,下官的心愿是调回山东为官,也算落叶归根,了一个心愿。”

这种事对于公孙夫妇是天一般的大事,对于侯大勇却是举手之劳,办起来不费吹灰之力,爽快地道:“这不算什么大事,你们就等这吏部的调令吧。”

第186章 庙堂之高(十四)

春节是大周朝的传统节日,时间是每年的正月初一,因为它是一年中的第一天,因此,大周朝又称春节为“元日”、“元旦”、“元辰”。

在正月的头几天,大周朝的人们通常要举办许多活动,包括迎年、拜年、迎财神、打鬼等活动。

初一隆重迎年,吃团员饭,饮屠苏酒、拜祖祭祖,迎接喜神财神,燃放爆竹;上自官员,下自庶人,往来交错,互致新春;初二最主要的活动是迎财神,同时又是出嫁女儿归宁的日子;初三祭井神,又是民间传说中的老鼠娶亲日,深夜不点灯,人要早上床,把空间让给老鼠;初死迎神;初五破五;按惯列要吃水饺,同时又使五路财神的生日,大小店铺都要祭利市仙官,招幌之上要挂红布;初六清理厕所;初七为人胜节;初八拜星群君;初九祭祀天公。

除了这些必做之事,各地民俗不同,还有填仓节,送穷日等等。

侯大勇一行紧赶慢赶回到大梁之时,这诸多繁琐的仪式都已经结束,符英在春节前做好了郎君回来的充分准备,一等不回,二等不回,也不知落下了多少伤心泪。等到一月十七日,侯大勇一行才进入大梁城,亲卫队五百人,一百亲卫进入大梁,成为侯府卫兵,另外四百人则返回灵州。

侯大勇、符英久别重逢,自然更胜新婚,其中迤俪之处,只有过来人才有深切感触。

柳江清一行十四人久居石山,何曾见过这等繁华,心中又是另一番滋味。当日过洛阳,里奇诸人已震惊于西京的富蔗繁华,这次到了大梁,见到磨肩搂踵,才知道名城重镇固然繁华。但是。和帝都长老会交代的秘密任务,身上带了不少钱和名贵珠宝,他一直未露口风,众人自然不知晓此事。柳江清笑道:“这一顿还是算我的,大家以后还要节约行事。”

众人兴致勃勃的上了桃源居酒楼,最高的三楼雅室早已被人所定,柳江清等人只好在二楼包下一间雅室,雅室颇有书香气息,雪白的墙壁上挂着两幅唐人短句,两幅水墨山水,为酒气冲天的雅室增添了几丝雅意。一边则有一个大窗棂,窗棂上吊着些琉璃珠子,众人爬在窗棂上,争看大梁城景致。

酒楼位于闹市区,二楼上的视野虽说比不上三楼,却也相当不错,从二楼往下看,东城区有四条相互交错的宽阔街道,街道两边的屋宇鳞次栉比,有店铺、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庙宇、公廨等等,大的店铺门首还扎“彩楼欢门”,悬挂市招旗帜,招揽生意。

众人趴在窗边,目不转睛的看着繁华无比的街道,等到小二把菜上齐,也不肯挪开眼睛。过了良久,众人才围坐桌前,闷头吃菜喝酒。

柳江婕叹道:“想不到大梁是如此气派非凡,以前在石山坐井观天,以为天下之城也和石山差不多,真是不走出石山不知道世界之大。

吴归思是吴越洲的儿子,他素来快言快语,道:“听说我们的家乡杭州府和大梁相比丝毫不逊,也难怪祖先们留下那么多怀念故土的诗篇。”

柳江清是里奇部众人的头领,此时杭州府并非大周的土地,道:“吴郎,现在已是大周灵州人,说话办事切莫如此随意,祸从口出,不可不防。从明天起,我们就专心应试,切莫分心,要为里奇部争气。”

吴归思是特意参加武举考试,他在石山之时,信心十足,见识了黑雕军亲卫队之后,对于武举考试也是心中无底,道:“在洛阳之时,听旁人议论,才知十万禁军是大周军精锐,自从见到黑雕军之后,我已不敢小视中原英豪。禁军如此厉害,我也不知武举能否考上。”

柳江清鼓励道:“上一次耶律大光派使臣到石山,喝醉之后,曾说过,契丹军和大周军交战,胜多负少,黑雕军恐怕是大周军的异数。若大周十万禁军都有黑雕军的战斗力,那么契丹军那里还能占上风。”

里奇诸人正在谈论着考试,突然门外两人推门而入。两人一高一矮,身穿文人常见的青色圆领长衫,高个子手持异柄折扇。虽是冬季,高个子仍然装模作样的挥动折扇,柳江清等人都是里奇部年轻一带文采出众者,已瞧出折扇上题有几排绝句。笔势纵横,绝非凡品。

矮个子拱手笑道:“在下宋州刘程,诸君器宇轩昂,气度不凡,想和诸位交个朋友。”

另一位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