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黄沙百战穿金甲-第4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人从归云寺出来,坐在一个空空的茶舍里,茶舍全是旧木桌子,上面有一道道裂痕,看来桌子已经很有些年头了。

“来一杯白水茶”,杜刚走了半天,着实有些口干,坐上凳子就吩咐道。一位中年汉子手脚麻利地摆上了三个洁白的茶杯,然后提着一壶水过来,随着开水入茶,一股绿意在水中翻滚。

杜刚曾是侯大勇地亲卫,不知不觉学了侯大勇的很多习惯,喝白水茶就是其中之一,喝惯了白水茶,杜刚再无不肯喝有盐、葱、姜煮在一起的正式茶饮。

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吹开茶味片子,杜刚轻轻地抿了一口,只觉得一股山水间的清新由唇中升起,不由赞道:“真是好茶,定是今年的明前茶。”中年汉子为杜刚他们泡完茶,就苦着脸坐在一边,听到赞扬,脸上露出一丝笑容,讨好地道:“少郎真是好手段,一闻就知道是今年的新茶,可惜现在识货的人太少了,买卖真是难做。”

杜刚身边的老者眼光扫了中年汉子一眼,道:“听你口音,似是蜀中人氏。”老者是一口地道的大梁腔,问完之后,就随意的端起茶杯。

中年汉子似乎很有些惊奇,他到大梁已有十多年,年轻时因为一口家乡话,作买卖时常受到别人欺负,因此他苦学大梁话,现在一口大梁话说得比大梁人还顺溜,没有想到说了一句话,就被老者听了出来,不禁颇有些惊奇地问道:“听老丈口音,必是大梁人无疑,怎么知道我地是蜀人?”

老者笑道:“蜀人说话,不喜卷舌头,你有两个音就没有卷舌头。”

茶舍掌柜脸露佩服之情,“老丈端是历害。”

老者长叹一声道:“我是大梁人,二十岁放蜀,在蜀中住了三十年,我的两房小妾都是成都府人,这蜀语,是熟得不能再熟了。只可惜,战乱连连,想回去看看也不能成行,现在听到说蜀语的,也觉得亲切,他乡遇故知,也是人生一大快事。”

这老者平日里半天也不放个屁,今日见了茶舍掌柜却说个不停,小武好奇地瞪着老者,正欲开口调笑,忽觉脚上一痛,已被师傅杜刚踩了一脚,抬头看时,杜刚却在低头喝茶。

第247章 鹿死谁手(八)

大周朝从广顺元年开国,日前到显德六年,十年时间,这个成熟的帝国经历了无数大战,幸运的是大周越战越强,残酷的战事总在边境线上或敌国境内进行,帝都大梁已经初具盛世的和平之景,不少回鹘人、吐蕃人、党项人以及西蜀、北汉的老百姓都定居在大梁。

茶舍掌柜来到大梁多年,他见老者谈到蜀中之时,脸上隐有泪痕,不由得大起好感,他禁不住提起自己最得意的手艺“老先生,我这个茶舍在早上还卖成都府最出名的杂碎面,大梁城里有不少蜀人喜欢在我这里来吃面。”

老者眼睛一亮,咽了咽口水,道:“掌柜这里有杂碎面?真是太好了,成都府南门拐弯的那一家小店,里面的杂碎面臭死人,吃过永远都忘不了。”

茶舍掌柜他乡遇故知,心情激动起来,他对坐在一旁呆呆的小厮道:“把火捅开,我要给先生做一碗杂碎面。”茶舍掌柜看了看老者身旁的杜刚,狠了狠心,加重语气道:“来三碗。”

很快,三碗热腾腾的杂碎面端了上来,老者贪婪地嗅了嗅,“呼哧、呼哧”地吃了起来,杜刚在外走了大半日,正有些肚饿,见老者吃得香,也就动起了筷子。长长的面条还未进嘴,一股十日不洗脚的臭味就扑鼻而来,杜刚猛然间嗅到这个味道,胃肠一阵翻动,差点吐了出来。(注:向川渝两地朋友致歉。把香喷喷地杂碎面写得如此难闻,不过据可靠考据,蜀人早年确有食臭的习俗。)

老者吃得兴致盎然,吃完一碗之后,见杜刚不吃,就毫不客气地取过了杂碎面,风卷残云般地把杜刚的那一碗吸进了肚子里。小武年少时,流浪四方,曾经吃过又臭又香的杂碎面,他见老者吃得香美。硬着头皮吃了几口,吃到最后之时,杂碎面的独特香味便充满了整个胃肠。

老者要付钱。茶舍掌柜死活不收,很有几分蜀人的豪爽。等到三人离开了茶舍,老者立马就成为了一个闷葫芦,转到了路口,他才轻声对杜刚道:“唐门之人全是蜀人,蜀人十有八九喜欢杂碎面,盯住这一家茶舍。说不定会有意外的发现。”

北伐之前,三公主和王朴相继中毒,三公主幸得智能大师出手,捡回了一条性命。枢密使王朴却不幸遇难。唐门与这两件事脱不了干系。唐门弟子行踪隐秘。用毒的手段阴狠毒辣。他们向三公主和枢密使王朴下毒,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就是他们和大梁城的某些势力联系在一起,否则,他们没有理由、也没有机会向三公主和枢密使下毒。

杀掉大梁城唐门弟子,消除潜在的隐患,是侯大勇交给飞鹰堂杜刚地一个重要任务。

北伐之前,侯大勇对凌靖半是威胁半是利诱,让凌靖到蜀中去请青城山道长。

青城山道长和唐门同处一地,唐门行事颇为偏激,因此两派恩怨交织,青城老道昊月和唐门掌门人是莫逆之交,另一位有名的道长李明却和唐门仇深如海,凌靖多次到青城山,颇知其中内情,他在侯大勇的逼迫之下,来到了青城山,把李明道长地弟弟李通请到了大梁城。

在青城山,李明道长极其出名,可说是众人皆知的人物,而李通却是青城山下一个普通富家翁,平时为人低调,没有多少名气,但是李通并不是平凡人物,他在暗中操持着李家的生意,正是由于其兄李明和他的共同努力,李氏家族十数年就成为财力雄厚的一方大族。

李通四个儿子皆跟着父亲走南闯北做买卖,广顺三年,长子在汉中莫名其妙中毒而亡,尸体运回青城以后,李明道长立刻断定,是蜀门“凤尾砂”夺了侄子之命。李明道长找到唐门,唐门主事却推把责任推给了唐门除名弟子唐适。

李家在青城山族人众多,为了族人的生计,李明也不愿和唐门撕破脸皮,听到唐门主事的推脱之辞,虽然心有不甘,却也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放弃追查此事。不过,仇恨地种子已在李明和李通心中产生,特别是李通,杀子之仇更是永远铭记在心。

凌靖说明来意之后,李通就把家族的生意交给了儿子们,跟随着凌靖前往大梁。

借着大梁城权臣侯大勇的手,杀掉唐门子弟,亦是人生快事。

在茶舍旁边,总是停着好多俩马车,这些马车极为普通,全是到归云寺上香的妇人所乘,每天来来往往只怕不下百辆。

第二天一大早,李通就乘坐着一辆灰色地马车来到了茶舍,他透过一层薄纱紧紧盯着茶舍。

早上是茶舍掌柜是忙地时候,有时吃杂碎面地蜀人来得集中一些,他就忙不过来,茶舍里就充满了“龟儿子,日你妈”等亲热的蜀骂,每当此时,茶舍掌柜脸上就总会笑成一朵花。

李通守到第三天地时候,终于看到了一张熟悉的面孔,此人行走间小心翼翼,生怕踩死一只蚂蚁,他在一旁观察了很久,最终忍不住杂碎面的臭味,还是坐在了茶舍的角落之中。

得到了准备消息的杜刚匆匆走进了侯府。

林中虎在院中逗弄着两条大狗,横行、霸道已长成了小狮子一般的大狗,它们围绕在林中虎的左右,雄纠纠、气昂昂,听到小门吱地响了一声,性急的横行胸膛里发出低低地的一声怒吼,就向门口冲去。

能进小屋的人,都是和侯大勇关系密切之人,横行相貌凶狠。记忆力却着实惊人,只要到过小屋之人,它都牢牢地记在心中。

杜刚一支脚刚刚迈进小门,就看到了一个硕大的毛脑袋,森森利牙就在眼前,杜刚在战场上杀人无数,从来没有胆怯,但是在横行、霸道面前却总是有些惴惴不安,他用双手托着横行的粗壮的前肢,忙道:“横行。别闹。”横行精力特别旺盛,它紧紧扑住杜刚,用低沉地胸声打着招呼。杜刚无可奈何地对着林中虎喊道:“阿虎,快把横行招呼住。”

横行、霸道跟林中虎最亲,只要林中虎一声令下,横行、霸道就会毫不迟疑地立刻执行,这也是林中虎最为得意之处,时常为了此事向罗青松炫耀。

参军封沙听到了杜刚的声音,从偏房走了出来。道:“杜郎,你到小厅稍坐一会,节度使有事还未过来。”封沙现在已成为侯大勇颇为信任的谋士,许多大事皆由其操办。说话办事。自信心也就满满的。

林中虎见参军封沙走出门。就满脸笑意发话道:“横行,回来。”

一串鸽哨从空中响起。随后一只鸽子“扑腾腾”从天而降。

小院之中,横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