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文化史500疑案-第2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书·地理志》、《元和郡县补志》、《通志》、《通考》为代表的“卢龙说”; 
三是以东汉文颖说、《水经注》、郭璞《山海经》注、《新唐书·地理志》、
《舆地广记》为代表的“临榆说”;四是以胡渭《禹贡锥指》为代表的“沦
海说”。
近几十年来,关于古碣石地望问题的讨论,一直未停息过,但各种意见
基本趋向于“临榆说”和“昌黎说”两家。主“临榆说”者可以史学家顾颉

刚为代表。《汉书·武帝纪》载,元封元年(前110 年),武帝“行自泰山, 
复东巡海上,至碣石”。注引东汉文颖说:“(碣石)在辽西纍县。纍县今
罢,属临榆。此石着海旁。”郭璞《山海经》注、郦道元《水经注》均从之。
顾颉刚在《中国古代地理名著选读(第一辑)》(科学出版社1959 年版)的
《禹贡》篇注释中,逐一分析了历来关于古碣石在渤海沿岸的多种解释后, 
认为“以《禹贡》著作年代在战国时看来,文颖说比较可靠”,“汉初期传
的碣石在纍县(故城在今昌黎县南),应该与《禹贡》作者的观念一致”。
顾先生对《尚书·禹贡》钻研有年,素以疑古派首领著称,其说在史学界颇
有影响。另外,冯君实据历代记事和诗篇的描绘,考察了碣石的自然面貌和
它的重要战略地位后指出,传统的四种说法中,“沦海说”根本靠不住;昌
黎境内有碣石山是人们公认的,勿庸置辩;“卢龙说”实际很笼统,所说在
平州(卢龙)东离海三十里,指的还是昌黎碣石山。他以古籍记载证明,临
榆海边确有碣石存在,“如果没有理由证明临榆碣石沉于大海或为积层所掩
埋,那它在今天就不但存在,而且可以从榆关镇以南沿海找到它,可能就是
今天的北戴河海滨,具体地说就是金山嘴”。(“东临碣石”的碣石在哪里》, 
《吉林师大学报》哲社版1978 年第3 期)此外,黄盛璋、李长傅认为,秦汉
碣石在金山嘴附近,(《碣石考辨》、《文史哲》1979 年第6 期)或即是纍
县的小碣石山。(《禹贡释地》,中州书画社1983 年版) 
早在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中,对碣石即有记载,《濡水注》曰:“纍
县碣石山。。汉武帝亦尝登之,以望巨海,而勒其石于此,今枕海有石如埇
道数十里,当山顶有大石如柱形,往往而见,立于巨海之中。。世名之天桥
柱也,状若人造,要亦非人力所就。”清初的胡渭由于无法解释这段记载, 
便在《禹贡锥指》中首创郦道元之后碣石沦于海底之说。胡渭的“沦海说” 
影响极大,以致清末杨守敬、熊会贞等人合撰的《水经注疏》及《水经注图》, 
又基本因袭了此说,其影响直至今天。解放以来,不少古典文学选本和中国
文学史著作对《观沧海》中“碣石”的注释,几乎都认为它早已沉沦于海。
而谭其骧1976 年发表的《碣石考》一文,以充分的论据,否定了碣石“沦海” 
的观点,指出魏武东临的碣石即今昌黎县境之大碣石山。在他主编的《中国
历史地图集》的有关图幅内,亦标明碣石山位于昌黎之北,可谓“昌黎说” 
之代表。嗣后,不少人从有关古碣石的各个侧面,加以论证,发表了与谭氏
相同观点的文章。陈可畏通过西汉后期的一次大地震来考证碣石山的地理位
置,(《论西汉后期的一次大地震与渤海西岸地貌的变迁》,《考古》1979 
年第2 期)王育民从考古发现以及《水经注》等古籍有关碣石的记载加以考
证,(《碣石新辨》,《中华文史论丛》1981 年第4 辑)于祥则以正史《地
理志》、地理总志及方志等史料和实地考察为据,(《也谈<碣石考>问题》。
《地名知识》1984 年第3 期)均确认碣石即今昌黎县北的碣石山。高洪章、
董宝瑞基本赞同谭其骧的上述结论,但不同意谭氏认为碣石“不是沦于海, 
而是没于陆”的解释,并指出《辞海》对碣石的解释,并不符合《水经注》
的原意。(《碣石考》,《历史地理》第3 辑)近年出版的一些工具书,如
修订本《辞海》、《辞源》、《中国名胜词典》,几乎都主张碣石“昌黎说”。
这个公案至今谁也未能说服谁,孰是孰非,难以定夺。1984 年,考古界传来
有关考证碣石位置的重要信息:辽宁省考古工作者提出,距山海关10 余里紧
靠渤海边的绥中县万家乡墙子里村石碑地和贺家村黑头山的秦汉建筑遗址, 
当是古代举行观海和重大礼仪活动的胜地,为确定“碣石”的位置提供了新

的依据。(《文汇报》1984 年8 月18 日)随着考古工作的进一步深入,“碣
石”之谜很可能最终被揭开。
(王国忠) 
诸葛亮故居在哪里? 
诸葛亮祖籍为琅玡阳都,即现在的山东省沂水县南,后随父迁徙南阳。
他生于公元181 年,也就是汉灵帝光和四年,死于公元234 年——蜀汉后主
刘禅建兴十二年。他本是一个平民百姓,因其友徐庶在刘备面前竭力引荐, 
并且当时刘备正亟需招募贤才,颇为礼贤下士,三次亲自请他于南阳的“草
庐”之中。后来他就成了刘备的得力助手,为刘备建立蜀汉政权立下了赫赫
功劳。刘备称帝以后,他被拜为丞相,“草庐”也就随之而成了他的故居。
但是,他的故居到底是在河南南阳还是湖北襄阳呢?人们对此一直争论不
休。
一说他的故居是在现今的河南南阳。1957 年3 月19 日《光明日报》曾
发表了一张新华社记者拍摄的《刘备三顾茅庐处》的照片,并作了如下说明: 
“在河南省南阳西郊卧龙岗的诸葛亮古迹,相传刘备三请诸葛亮就在这个地
方。”
有人曾引用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的自述以及《三国志》的记载加以肯
定。因为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过:“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先帝不
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三国志·诸葛亮传》也说: 
“亮早孤,从父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会汉朝更选,朱皓代玄,玄素与荆
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从《三国志》的记载来看,可能是朱皓代诸葛亮
父亲的兄弟诸葛玄之后,诸葛玄就往依荆州牧刘表了,而诸葛亮则留河南“躬
耕于南阳”,这样,刘备的三顾茅庐,是在河南南阳无疑,也就是说,诸葛
亮的故居当在河南南阳。
方舆汇编的《古今图书集成》中有明代诗人叶秉敬的一首诗:“山横黛
色枕平芜,树影萧疏汉月孤。地据贼臣窥九鼎,天留元老峙三都。出庐整顿
千秋事,弹指髡钳两国奴。故自断鳌四撑极,何殊赤帝抚雄图。”不看标题, 
只要看了“出庐”二字,人们都知道它是称颂诸葛亮的,而如果看到了标题, 
还会明白一件事,那就是叶秉敬认为诸葛亮的草庐是在河南南阳的,因为, 
这首诗的诗名就是《卧龙岗》。
唐代诗人汪遵曾作《南阳》绝句一首,是赞扬刘备不耻下顾、选用贤德
之人的。全诗为:“陆困泥蟠未适从,岂妨耕稼隐高踪。若非先主垂三顾, 
谁识茅庐一卧龙。”虽然作者没有讲明他所说的南阳属于何地,但是从最后
一句中的“卧龙”两字,可以推知他所说的当是河南南阳。
有人则反对诸葛亮的故居是在河南南阳说,而认为诸葛亮的故居应在距
河南南阳两百多里的湖北襄阳城西30 华里的隆中山中。其理由如下: 
“南阳”在汉代是郡名,管辖20 多个县,而今天的河南南阳在汉代为
“宛”。南阳郡和南郡、襄阳郡在汉代是由荆州刺史部辖的,东汉末年,由
刘表任刺史。这时,东汉政权业已动摇,由于刘表受到江汉一带大地主的支
持和拥护,在地主军阀混战时就据有了南郡、襄阳郡,驻在襄阳,但他没有
完全占有南阳郡。而此时宛城为袁术占据,袁术东走后,又为张济、张绣占
据。到建安二年,张绣向曹操投降,宛城就成了曹操的势力范围。刘备是在

建安六年奔依刘表的,他的三顾茅庐自然应在建安六年之后,可这时刘备和
曹操已是面对面的敌人了,宛城对于刘备来说已成了敌境;而他却能够自由
出入敌境郊区,从容三顾,是不合情理的。这是一。
再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豫章是袁术的势力范围,在袁术生前,东
汉朝廷是不能派官员到其势力范围来的。袁术死于建安四年,朱皓代诸葛玄
及诸葛玄的往依刘表,当然是在建安四年之后,此时刘表驻在襄阳,他的势
力范围又没有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