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文化史500疑案-第2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气凝结,故如生人,既而漏泄其气,故遽成灰,独操以水银殓,其肌肤尚
未朽腐也。” 
此事近乎传奇,故不足信。又,笔者在临漳期间,曾听濮阳文管会同志
介绍,1983 年9 月,当地社员在漳河大桥河床挖沙时,挖到过银元宝及银锹。
近承临漳文物管理所的同志函示,漳河桥下出土的元宝、银锹,是明代皇家
在此翻船遗落的,与曹魏墓葬无关。再说,曹操生前多次明言,不主张厚葬, 
曹丕、曹植的诗文中也都有“主薄葬”之说。
总之,集诸家言论观之,千百年来,人们对曹操陵墓的考证仅能因袭旧
说,作大面积概论,谁也无法指出其具体的地点。
(徐作生) 
谁是苏州孙王墓墓主? 
孙王墓为苏州著名胜迹,位于盘门外(今南门路东段马路南侧),正对
子城(苏州的城中城,为古代府治所在)中轴线稍偏东,是一座高大的长方
形上丘。解放后,苏州市长王东年曾在墓前立碑题字,并加以保护。笔者早
年曾亲临其境,至今记忆犹新。
在过去漫长的岁月中,此墓一直存在。“文化大革命”之后,因这座土
丘,已被围人苏州染丝j 一内。该厂造房,波及古墓。故于1981 年4 月,经
市政府批准,由博物馆派人发掘清理,其墓门尚在,门媚上所刻古朴的青龙、
白虎和羽人,还清晰可辨。经考证,可以确定为。座东汉时代的砖室墓。
孙王墓内所葬何人?据史料记载,说法不一:

一种说法,认为是孙坚和孙策的合葬墓。
孙坚是东汉未年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字文台。少为县吏,后任
长沙太守,封乌程侯。他在征战中,于初平三年(192 年)被刘表部将黄祖
射死。孙策是孙坚的长子,字伯符。·少时居寿春,孙坚死后,收领其父残
部千余人,归附袁术。至兴平二年(195 年)率军渡江,据有吴、会稽等五
郡。依靠江南士族,扩充势力,为建立孙吴政权奠定了基础。曹操任命他为
讨逆将军,封吴侯。建安五年(200 年)遇刺身死。据《吴书》记载:孙坚
死时年37,孙策死时年26,其后,坚妻吴夫人死于建安七年(202 年),合
葬坚墓。孙权称帝后,追尊坚为武烈皇帝,吴氏为武烈皇后,策为长沙桓王, 
墓曰“高陵”。又据《晋阳秋》一书说:晋惠帝时,吴令谢询上表(表文载
《文选》),求置守冢者五人,使四时修护扫除,诏从之,即盘门外大冢是
也。查阅苏州较早的志书唐·陆广微所著《吴地记》,书中说:盘门东南二
里,有孙坚、孙策墓。又宋·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也说:孙坚及其妻吴
夫人、孙策三坟,并在盘门外三里,乡俗称为孙王墓。宋人杨友夔曾做《孙
豫州(指孙坚)墓》一诗云:“阖闾城南荒之丘,昔谁葬者孙豫州。久无过
客为下马,时有牧童来放牛。。” 
另一说,认为是长沙桓王孙策之墓。
据南宋范成大《吴郡志》称:吴孙王墓在盘门外三里。政和年间(1111 
—1118 年)村民掘得墓砖,上有“万岁永藏”之文。又得金搔头、金握臂、
银杯、瓦薰炉等物。父老相传,此处为长沙王墓,长沙王即孙策。他又引证
当时人腾宬的《孙王墓记》,复以史考之,认定为孙策所葬,与世俗相传长
沙王之说,也稍相符合。范成大并作有《长沙王墓》诗一首:“英雄转眼逐
东流,百战功夫土一杯;荞麦茫茫花似雪,牧童吹笛上高丘。”又据明代卢
熊《孙王墓辨》引洪氏《三庚志》云:盘门外大冢,南宋绍熙二年,秋雨坟
圯,乡人往视,圯处盖其隧道,见石刻隶书:“大吴长沙桓王之墓。赤乌三
年。”凡12 字。
考查历史:苏州曾作为三国东吴的都城达12 年之久,直到孙权称帝后, 
于东汉建安十六年(211 年),自吴迁都到建业(今南京)。孙策壮年时被
刺身死,周瑜等人曾奔丧来吴。其时都城还在苏州,故孙策葬于苏州的可能
性很大。
但以上两说,还都存在一些疑点: 
其一,陈寿的《三国志》是一部信史,据《三国志》记载:孙坚死后, 
葬在曲阿(今江苏丹阳)。又按《丹阳图经》载:“高陵,在县西练塘乡吴
陵港”,地点记载得很确凿。
其二,笔者查阅了上文所述宋代滕宬所作的《孙王墓记》,文中说:有
人盗掘此墓时,得一断碑,上有“中平年”字样。按中平年(184—189 年) 
系东汉献帝年号,此时孙坚与孙策都还健在,不可能是他们的墓地。经过近
年发掘鉴定,也只能证实是一座东汉的墓穴,并不能确证为孙坚或孙策的墓
地。
从以上历史资料看,众说纷坛,自相抵牾。这个千古疑案,至今仍被迷
雾烟云所笼罩着,一时难以破解,还有待于后人去进一步考证与探究。
(孙鹄) 
小乔的真墓在哪里?

汉末建安三年(公元189 年),东吴孙策欲取荆州,命周瑜为江夏太守, 
发兵攻占安徽皖县,得避乱隐居在那里的乔玄的两个女儿,就是大乔和小乔。
姐妹一双生得貌若天仙,堪称绝代佳人。大乔嫁孙策,小乔嫁周瑜。小乔和
周瑜情深恩爱,生活在一起,随军东征西战,并参加过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
战。战后二年,按《三国志·周瑜传》所载:周瑜“诣京见权”。不久“瑜
还江陵,为行装,而道于巴丘,病卒,时年三十六岁”。推算起来,小乔和
周瑜做了12 年夫妻。
三国时期有两个巴丘,一在今江西,一在今湖南。周瑜所卒的巴丘,应
为巴陵。赤壁之战后,周瑜领南郡太守,以下隽、汉昌(长沙)、浏阳、州
陵及巴陵为奉邑,这几个地方,都在岳阳附近。周瑜病死在巴陵,小乔始终
在他身边护理照顾及至送终,周瑜的灵柩“还吴”,小乔为晚年的生活计, 
留居于有奉邑享受的巴陵,作为理想的归宿之地。小乔死后,也就安葬在那
里,她的墓今在岳阳市第一中学后花园内。据说这里是当初周瑜的都督府。
到1914 年,小乔墓上还有一栋墓庐。现在尚留有一块横刻隶书“小桥(乔) 
墓庐”的石碑,保存于岳阳市文物管理所。
历史上还流传下来许多小乔墓的对联。
其一:铜雀有遗悲,豪杰功随三国没;紫鹃恨无限,潇湘冷月二乔魂。
其二:阿姨渺何存,想当环佩归来,应共话洞庭夜月;老瞒空欲锁,对此松
揪凭吊,最难忘赤壁东风。
其三:姊妹花残,青草湖畔双雁断;佩环月冷,紫藤墙外有啼鹃。(吴
树楷作) 
其四:战士久无家,赤壁清风苏子赋;佳人犹有冢,黄陵芳草杜鹃啼。
(刘士清作) 
在一些有关的地方志中,对小乔的墓地在岳阳,记载得很具体。明代《岳
州府志》,记小乔“死葬岳州今广丰仓内”,说是根据“故志所载”。《巴
陵县志》也记“小乔从周瑜镇巴丘,死葬焉”。《明一统志》也有记载,小
乔墓在“(岳阳)府治北”。这些记载证明小乔在岳阳的墓是真的。可是, 
在安徽庐江县城西1 公里处,也有一个小乔墓,与城东1 公里处的周瑜墓遥
遥相对。墓有封无表,平地起坟,汉砖结构,面东背西。有人说是周瑜病死
后,小乔扶柩东归,将丈夫葬于庐江家乡土地,守墓抚养遗孤——二子一女, 
她死后也埋葬于庐江。小乔墓保留完好,直到明末的动乱中,被兵火毁坏。
时人王有年曾写诗记下遭劫惨状:“墓木如经劫火烧,今时潜水旧吴朝。凄
凄两冢依城廓,一是周郎一小乔。”清顺治年间,庐江知县孙宏哲,不仅修
复墓庐,并且还作了一篇《小乔赋》,加以悼念。甚至抗日时期,国民党的
皖西行政督察专员,也对小乔墓作过维修。按照这些情况来看,庐江的小乔
墓似乎也是真的。
在皖南青弋江上游西首的南陵县城内,中山公园边上,也有一座小乔墓。
据《南陵县志》记载,此墓建于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 年),起因是当时
的知县高怡梦见小乔,诉说她的墓在香油寺侧,遂令典史江鲲在香油寺西苑, 
重建小乔墓。周瑜曾做过春谷(南陵)长,小乔死后葬到南陵,也就有了依
据,为世人所公认。南陵小乔墓前竖有一块巨碑,阳刻“东吴大都督周公德
配乔夫人之墓”。两侧阴刻着一副对联。上联是安徽宿松文人许文权撰: 
千年来本贵贱同归,玉容花貌,飘零几处?昭君冢、杨妃茔、贞娘墓、

苏小坟,更遗此江左名姝,并向天涯留胜迹。
下联是芜湖儒士陶宝森作: 
三国时何夫妻异葬,纸钱酒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