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文化史500疑案-第3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响(《农业考古》1989 年第2 期)。
再谈华中路线:又称“中路”,主要是指由长江下游直接渡海东传日本
的九州(同时也传入南朝鲜);也有“的说从长江口先到南朝鲜,再到九州。
这条稻米之路由于以浙江河姆渡为主的长江下游众多史前稻谷遗存和日本佐
贺吉野个里大型聚落遗址的发现,而引起了中日学者的高度重视。此说为我
国安志敏先生最先提出,安氏1983 年出席在日本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上,主
张“以河姆渡及其后续者为代表的长江下游的新石器文化的若干因素,也可
能影响到史前日本。如绳文时代的玉块、漆器,以及稻作的萌芽,弥生时代
及其以后的干栏式建筑,都可从长江下游找到渊源关系。河姆渡遗址发现木
桨和陶船模型,同时沿海的舟山群岛也有同类遗址分布,至少证实当时具有
一定的航海能力”(《考古》1984 年第5 期)。安说引起了日本考古学界对
稻作农耕等可能是直接由海路输入日本的浓厚兴趣,许多报纸纷纷以日中交
流可提早到公元前5000 年为题进行报导。后来,周南泉先生也从中日发现的
玉玦块比研究,认为从河姆渡到良渚文化之间,有一支“江南人”曾从海路
迁到了日本(《考古与文物》1985 年第5 期)。游修龄教授支持了安志敏的
观点,并引用日本学者收集的亚洲不同地区的766 个水稻品种,分析其酯酶
同功酶的酶谱变异范围和“地理渐变”的特点,认为日本的水稻品种可能由
中国的长江口传至日本(《中国农史》1986 年第1 期)。
1989—1990 年,安志敏先生又先后发表文章,分别从中日两地的稻作农
耕、木农具、千栏式建筑、块状耳饰、漆器、木屐、鬲形土器、印纹土器, 
海流,交通、环壕聚落,坟丘墓,瓮棺葬等方面来加以论述,阐明日本弥生
文化与江南文化的渊源关系(《考古》1990 年第4 期;《东南文化》1990 
年第5 期)。王心喜则断言,“水稻只能从江南地区由海路输入日本,除此
别无他路”,“古代中日之间的海路交通,从河姆渡文化和绳文文化时代起
就已经开始了”(《海交史研究》1987 年第2 期)。日本为此成立了东亚文
化交流史研究会,先后派出以樋口隆康、渡部忠世、福永光司、营谷文则、
金关恕、内藤大典等学者为主的江南学术考察团,奔赴河姆渡等江南地区实
地调查,有学者纷纷肯定华中路线确是传人日本的“稻米之路”。
最后谈华北路线:此路线又称“北路”,所指即由陆路(河北、辽宁) 
或海路(山东)经朝鲜半岛传入日本。1989 年,严文明教授曾从山东半岛、
辽东半岛。朝鲜半岛和日本九州的生态环境、稻谷的地域分布和年代序列, 
尤其是山东栖霞杨家圈和朝鲜、日本出土的稻谷品种均属粳稻分析,提出传
入日本的稻米之路,“最大的可能是从长江下游→山东半岛→辽东半岛→朝
鲜半岛→本九州再到本州这样一条以陆路为主,兼有短程海路的弧形路线, 
以接力棒的方式传播过去的”。陈文华教授也认为,“如果从地理位置来看。
在造船和航海技术极不发达的远古时代的先民们,最早知道浩瀚的大海对岸

有一个日本岛,并且能与之交往的恐怕还是活跃在华北和华南沿海一带的人
们。尤其是从华北经陆路到朝鲜南端过对马海峡到达日本北九州,在当时是
一条最方便也最安全,因而也是来往最频繁的路线“(以上均见《农业考古》
1989 年第2 期)。
林华东先生认为华南路线的开辟较迟,琉球群岛早先传承的是渔捞经济
方式,稻作农业出现很晚,因之,作为传人日本的稻米之路不能成立。安志
敏等先生主张的华中路线也缺乏令人信服的实据。诸如玉块,在辽宁省阜新
查海属红山文化的遗址中,曾有距今7000—8000 年前的玉块出土,可见玉块
并非江南地区专有,也非江南地区出现最早。尽管河姆渡有6000—7000 年前
的古老漆器发现,但日本的漆器最早仅见于绳文文化晚期(公元前870 一前
300 年),两地相差3000 多年的空档如何解释?何况至迟在夏商之时,黄河
中下游地区的漆器就已盛行,故漆器也不能作为华中路线的证据。就航海能
力而言,河姆渡及至良渚文化均属独木舟型式,难以远航日本。日本的干栏
式建筑,同河姆渡之间也有数千年的年代距离,表现的只有文化的类似性。
至如日本的环壕聚落、木农具、木屐、坟丘墓等同我国的江南文化。所见均
形似而实异。
林氏通过考古新发现并结合文献典籍广征博引,认为史前之时山东半岛
与长江下游的先民早已有了文化交往。同时,又从朝鲜半岛和日本九州发现
的稻谷,以及凹槽型有段石锛与人工头部变形、拔牙、文身、性嗜酒等习俗
剖析,主张联结中、日的“稻米之路”,应是:长江下游→山东半岛→朝鲜
半岛→日本九州(《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与东传日本》,日本第30 回埋藏文
化财研究集会论文,1991 年8 月于福冈)。
(林华东) 
“松江鲈鱼”的产地在松江吗? 
松江鲈鱼自古以来被誉为中国四大名鱼之首,与黄河鲤鱼、松花江鲑鱼、
兴凯湖白鱼齐名。松江鲈鱼味道特别鲜美,加上历代文人们的着意赞美,因
此驰誉遐迩,妙传海内。
鲸鱼的产区在我国北起渤海、黄海沿岸的河口区,南到福建的厦门湾都
有分布。但一般的鲈鱼皆为二鳃,唯松江鲈鱼为四鳃。四鳃妒鱼大头,巨口, 
体呈纺锤形,长约五六寸,全身裸露无鳞,腹灰白,背呈灰诸色或带黄色, 
有黑纹四五条,肉细白鲜嫩而无腥味,以鱼骨熬羹,淡而有真味。
鲈鱼风味佳美,在古代史籍中记载很多,如魏武帝曹操就是一个鲈鱼爱
好者,他在举办宴会时,就要想到置办“松江鲈鱼”。《隋大业拾遗记》载: 
吴人献松江鲈鱼供隋炀帝品尝,帝赞之曰:“金縢玉脍东南之佳味也。苏东
坡醉饮于青龙江的醉眠亭,以蔬菜鲈鱼下酒,留下了“京洛归来真梦里,秋
风无复忆鲈鱼”的佳句。明代大画家唐伯虎,特地跑到松陵镇上品尝鲈鱼的
美味,赋诗道:“鲈鱼味美村醒贱,放著金盘不觉空”,可见其兴致极高。
历代文人留下赞美鲈鱼的诗文不下数百篇,现略举最为著名的如:晋代的张
翰,字季鹰、吴人,齐王同辟为大司马,东曹掾,翰因见秋凤起,乃思吴中
苑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官数千里,以要名爵乎?” 
遂命驾归。俄而同败,人皆谓之见机。《世说新语笺疏》曾载张翰之《鲈鱼
歌》曰:“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禁兮

仰天悲。”宋代陈尧佐有《秋日泊吴江》诗:“平波渺渺烟苍苍,菰蒲才熟
杨柳黄;扁舟系岸不忍去,秋风斜日鲈鱼乡。”又宋代张先诗:“春后银鱼
霜下鲈,远人曾到合思吴。欲图江色不到笔,静觅鸟声深在芦。落日未昏闻
市散,青天都静见山孤。桥南水涨虹垂影,清夜澄光合太湖。” 
松江鲈鱼虽然四远驰名,而它的地产,却历来争议纷纭: 
顾名思义,松江鲈鱼应该产在今上海市的松江县。华亭,古名云间,即
今松江县境。三国时代的陆逊是华亭人。(因他所造的宅第“池亭华丽”, 
后因此而作地名)陆逊的孙子陆机是晋代的文学家,后来被人在杀之后,陆
机的朋友葛洪前往吊唁,得食鲈鱼,回去后曾撰文赞道:“松江出好鲈鱼, 
味异他处。”以后,清代乾隆帝下江南时,专程到松江品尝四鳃鲈鱼,觉得
味道特别鲜美,即下令松江知府,年年要向朝廷进贡。故在习惯上一直沿称
鲈鱼是出产于松江县境内的。如近年《解放日报》上载有《云间风物无限美》
一文中说:“作为历史文化之区,总有些脍炙人口的乡土特产与美味佳肴。。 
松江莼菜称‘雉尾莼’,鲈鱼有四鳃,松江‘莼鲈’,食之滑嫩,鲜美无比, 
而被冠以‘莼之首’与‘鱼之首’的美称。” 
另一说,认为松江鲈鱼产地,应在今江苏省吴江县境内,且在古人的诗
文中记载特多,如果一一列举,绰绰有据。而其具体的集散地,即在吴江县
东门外的垂虹桥(此桥尚有残迹)畔,古代曾在桥南建有鲈乡亭。至今,吴
江县犹以“鲈乡”自称,最近在吴江县府所在地松陵镇的市中心,矗立起一
座高大的假山,上面赫然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