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文化史500疑案-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多地远离水面登岸上陆的原因之一。在现存的各种关于孙恩、卢循起义军
的资料中,对于水战的记载明显多于陆战的记载,即便是陆战也常常有起义
军的舰船以弓矢支援、掩护陆军等情况发生。孙恩在其力量达到极盛的时候, 
能够同时调集起“战士十余万,楼船千余艘”,溯江而上,直逼东晋都城建
康。即使在孙恩战败自杀以后,由卢循率领的起义军残部仍能千里迢迢“浮
海”攻占广州城,并招兵买马,分两路浮江东进,击败由刘毅率领的2 万东
晋水军主力,恢复到战舰千余、兵士10 万的旧观。反观其对手东晋王朝的军
队,则一直避免与起义军在水上决战,而是想方设法筑栅拦水,或在关键要
塞依水设置堡垒,逼孙恩、卢循的军队上岸作战。好几次起义军兵逼建康, 
只是因为高大的楼船逆风逆水行驶困难,加上风雨交加,给养不济或者疫病
流行,才不得不主动停止了进攻。总之,东晋军队只有在陆上才能稍占上风, 
而孙恩、卢循率领的起义军也一直在水上占有优势。这场起义的最终失败, 
是由于东晋军队偷袭了已经失去了海上根据地的起义军的后方,使登岸进攻
建康屡遭挫折而又疲惫不堪的卢循大军“无所归投”,仓惶之中匆忙后撤南
下,结果进入东晋军主力的包围圈,被彻底击败的。从中人们不难理解到, 
坚持水面作战对孙恩、卢循的起义军来说是以己之长克敌之短,因而要竭力
避免陆上作战。
孙恩、卢循起义军尽管总是在江海水面上活动,但他们前后的行动目的
都是为了推翻东晋王朝,占领其首都建康。因此,他们与那种单纯以江海水
面为掩护而杀人越货的海盗有本质的区别,不能简单地因为历史记载中称之
为“海贼”而断定他们是海盗。但问题是他们的水上活动究竟与五斗米道有
关吗? 
(丁之方) 
黄巢最后有没有剃发为憎? 
唐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自起兵至失败,长达10 年之久,其间曾攻占
唐都长安,建立起政权。导致黄巢失败有内部叛变、战略错误等各种因素。
他失败后的结局如何,至今还有不同的说法。
一种是正史上的记载,其说有被杀和自杀两种,前者见于《旧唐书·黄
巢传》:“黄巢入泰山,徐帅时溥遣将张友与尚让之众掩捕之。至狼虎谷, 
巢将林言斩巢及二弟邺、揆等七人首并妻子皆送徐州”(《僖宗纪》和《时
溥传》的记载同,司马光编写的《资治通鉴》也取此说)。后者见于《新唐
书·黄巢传》:“巢计蹙,谓林言曰:‘汝取吾首献天子,可得富贵,毋为
他人利。’言,巢甥也,不忍,巢乃自刎。” 
另一种是当时民间传说以及好几种笔记的叙述,都认为黄巢失败后并没
有死,而是脱身投入空门为僧得善终的。例如陶谷的《五代乱离记》说:“黄
巢遁免,后祝发为浮屠,有诗云:‘三十年前草上飞,铁衣著尽著僧衣。天
津桥上无人问,独倚危栏看落晖。’”又如邵博的《河南邵氏闻见后录》说: 
“唐史中和四年六月,时溥以黄巢首上行在者,伪也。东西两都父老相传, 
黄巢实不死,其为尚让所急,陷泰山狼虎谷,乃自髡为僧得脱,往投河南尹
张全义,故巢党也。各不敢识,但作南禅寺以舍之。”邵博还谈到,他曾多

次至南禅寺游览,见壁上画有黄巢服僧衣之像,“其状不逾中人,唯正蛇眼
为异耳”;寺中“更有故写真绢本尤奇,巢题诗其上云:‘犹忆当年草上飞, 
铁衣脱尽挂僧衣。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凭栏干看落晖。’”再如张端义的《贵
耳集》说:“黄巢后为缁徒,曾住大刹,禅道为丛林推重。临入寂时,指脚
下,有黄巢两字。”这几条记载基本相同。不过,也有人对此表示异议,那
是南宋末年的赵与时。他说:所谓黄巢题诗原是取诗人元的两首《智度师》
诗“窜易磔裂,合二为一”的伪作。元原诗之一为:“四十年前马上飞,功
名藏尽拥缁衣。石榴园下擒生处,独自闲行独自归。”之二为:“三陷(史) 
思明三突围,铁衣抛尽纳禅衣。天津桥上无人识,闲凭栏干看落晖”(见《宾
退录》)。但是,赵与时只是怀疑诗的不可靠,对黄巢的生死问题并无阐述。
黄巢失败后为僧的记载只见于宋人,以后似未有提及,并且在今人的一
些著作论述中,也未涉及此事,大多是称其为自杀。比如《隋唐史纲》、《黄
巢起义考》等是这样说,而《辞海》也不例外。但是,既有离黄巢较近的宋
人记述,其事毕竟可疑。这是不是出于封建统治阶级的讳避而有意把“黄巢
为僧”的事抹杀呢?要弄清其真相,看来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探索。
(金昆年) 
李顺的结局是否被杀, 
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均贫富”战斗口号的,是北宋
川峡地区农民起义首领王小波。宋太宗淳化四年(993 年)冬,王小波在江
原(今四川崇庆东南)阵亡后,起义军推举李顺为领袖,继续坚持斗争。次
年春攻克成都,被推为大蜀王,建元“应运”。一面实践“均贫富”口号, 
一面分兵攻占北至绵州(今四川绵阳),东至巫峡之地,扩军数十万,震动
整个北宋王朝。
宋太宗赵光义得知消息后,急派宦官王继恩等率禁军分两路人川镇压。
五月,成都陷落,义军3 万人英勇战死,8 名首领被俘遇害。
关于李顺的最后结局,历来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淳化五年成都陷落后被杀。
据《宋史》记载:“五月丁已,西川行营破贼十万余,斩首三万级,复
成都,获贼李顺。”“丙子,磔李顺党八人于凤翔市”。
二、宋仁宗景佑中(1035 年至1036 年间)在广州被捕遇难。
北宋著名科学家、政治家沈括在名著《梦溪笔谈》卷二十五记述说:“至
景祐中,有人告李顺尚在广州,巡检使臣陈文琏捕得之,乃真李顺也,年已
七十余,推验明白,囚赴阙,复按皆实。” 
三、兵败逃匿,下落不明。
据南宋陆游所撰《老学庵笔记》云:“王师薄城,且城破矣,李顺忽饭
僧数千人,又度其童子亦数千人,皆就府治削发衣僧衣,晡后,分东西两门
出,出尽,顺亦不知所在,盖自髡而遁矣。明日,王师入城,捕得一髯士, 
状貌类顺。遂诛之,而实非也。” 
以上三说何言为实,何言为虚,使人难以定论。
《宋史》虽为正史,但由于成书时间较晚,距李顺义军失败约近三300 
年,且多有脱漏,所以不可全信。从其“复成都,获贼李顺”句看,应是抓
住了李顺。但从“磔李顺党八人于凤翔市”句看,却含混其词。不知8 人中

是包含李顺,还是指李顺部下8 名首领?若与沈括《笔谈》之“及败,人尚
怀之,故顺得脱去三十余年始就戮”句相联系,莫非李顺于成都被俘后,在
群众掩护下又设法逃脱,辗转岭南,30 余年后才在广州被捕遇害?若从沈括
语:“朝廷以平蜀将士功赏已行,不欲暴其事,但斩顺,赏文琏二官,閤门
祗候”句推论,也说明朝廷为不失尊严,对此事极力遮掩,不愿泄露几十年
后才得以杀掉真李顺这件事。另外,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也说成都城破, 
王师抓了一个假李顺处斩后,有一名叫张舜卿的官员向朝廷密报说:“‘臣
闻顺已逸去,所献首盖非也’。太宗以为害诸将之功,叱出,将斩之,已而
贷之,亦坐免官。”也可说明北宋朝廷确有遮掩之事。这不能不使人对李顺
在淳化五年被杀产生满腹疑团。
南宋人杨仲良在《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十三“李顺之变”中,有
成都陷落,“顺就义”之说。但杨氏此书,是根据南宋史学家李焘的《续资
治通鉴长编》所改编。李焘系四川人,曾在四川任地方官多年,后任朝官又
主持修史多年,他熟悉当代典故,其著作对保存北宋史实有较大贡献,为何
李氏《长编》不载其事?这说明杨氏之说也使人难以置信。
沈括治学较严谨,所处年代又与李顺史实较近,沈氏之说本应可信。但
亦有人提出沈氏在《笔谈》中既然说:“文琏予尚识之”,还说“文琏家有
《李顺案款》本末甚详”。但不知捕杀“真李顺”事,是沈氏风闻他言,还
是听文琏亲自面语告知?《李顺案款》本末甚详,是自己亲自过目,还是捕
风捉影?这些重要情节均未尽详。所以沈氏之说虽然可成一家之言,但还是
难以使人确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