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陆权强国-第11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洲若是没有外力干涉的情况下,欧战将在第四年结束,打得筋疲力尽的两大军事集团将不得不走到谈判桌上,通过谈判结束这场战争。

对于调查局根据所收集到的情报得出的结论,李汉还是比较满意的。因为调查局的每一个人都不可能如他一般知道意大利跟美国两个世界最后的列强国家将加入大战之中,成为了打破平衡的一股力量。事实上,因为他的蝴蝶效应,他也不清楚意大利现在还会不会加入协约国集团中。因为就在将过去的十月中,因为德奥两国尤其是德国在欧洲战场上的胜利,意大利这个国家再一次发挥了他墙头草的本质,私下里向奥匈帝国出售了一批军事物资,总价值高达740万马克。

1914年的世界真可谓是人类告别一个时代的一年。在这一年的后几个月中,欧洲战火燃起,德国凭借着世界第一的军事工业肌肉,以及完善的战争储备,又因为蝴蝶效应在开战之初便拥有了来自天空上的优势地位,目前德国已经占去了法国东北部的大片辽阔领土,并向法国沿海城市及首都巴黎发动一场又一场的冲击。东线的俄军,在坦能堡惨败之后,在奥匈帝国面前勉强找回了一点面子,无数在西欧国家口中的“穿着灰色制服的牲口”从俄罗斯广大的国土当中动员出来,一批批的填上了前线,短短的三个月内,俄国人已经动员了一百一十万的农夫加入了军队之中,并且源源不断赶往前线送死。

欧洲几个国家的战争机器经过了三个月的预热之后已经有所动作,比如调查局已经查到,德国国内最迟明年初,第一批战车就能投入战事之中。比如法国通过击毁的几架德国战机,已经基本上掌握了‘射击同步协调器’,凭借着曾经的欧洲第一航空大国的底蕴,英法两国的航空力量很快将要超越中国,并达到能够同德国相抗衡的地步。

“德国政府已经向我国驻德公使转达了意向,德国希望以免除我国四千万马克贷款的偿还,将我国在德建造的十六艘潜艇征用!”

今天他的警务处长过来除了向他汇报调查局几个月来的工作外,还有两件事情。第一便是将德国政府向中华民国驻德全权公使颜惠庆转达的,希望能够征用民国在德建设的一批将完成的潜艇。

李汉眉头轻皱,但很快舒展开来了。他曾经在一三年便向德国要求代为修建二十艘拥有在近海两百海里内作战的U潜艇,德国在今年年初前后向民国移交了四艘已经修建完成的,尚有十六艘仍在德国国内各大船坞修建中。这十几艘潜艇如果能够回到国内,无疑中国海军的战斗力将能够得到迅速的提升。至少下一次日军海军来犯的时候,他们的潜艇舰队就能够出动在外海对日舰进行拦截了。

本国修建的潜艇因为速度太慢等诸多原因,之前他是一直担心一旦暴露将导致中国海军失去一张对抗日本的底牌,所以宁可暂时忍受日本海军在中国近海耀武扬威,也坚决要求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出动潜艇这张底牌。

十六艘U系列潜艇的诱惑力不可谓不大,不过他很快就打消了这个念头。第一,德国国内不可能在开战后放十六艘潜艇离开,之所以询问不过还抱着希望中国加入同盟国集团的想法罢了。第二,就算是德国愿意放十六艘潜艇离开,这么远的距离,民国是没有能力将十六艘潜艇能回过来的。而且,十六艘潜艇待在德国,德国一旦确定了公海舰队不足以冲破英法两国联合舰队的封锁后,增加了十六艘U潜艇之后,德国现在已经拥有了二十多艘远洋潜艇,定然能在海上给英法两国更多的创伤,这无疑更加符合中国的长远战略。

所以,关于德国不愿意归还潜艇的事情他根本没有任何的情绪,很平淡的回答道:“随后我会让外交部直接照会德国,潜艇不要了倒也无妨,不过只有四千万马克却差了许多,为了这二十艘潜艇,我国已经支付了七百万马克的先付款。”

贷款他倒是不在意,因为中国跟德国之间的贷款基本上都是十年跟十五年期,到期的时候正好是马可贬值到一文不值的时候,中方完全可以以很小的代价就把之前的缺口补上了。他反而对德国滞留在华的几百工程师跟技术工人更感兴趣,正好可以趁机跟德国谈判一番。

“是!”

李东来道了一句,他来还有一件事情,一件让他坐立不安的事情。

“先生,下一届的内阁选举时,能否将东来的警务处长去掉?”

“哦?”

李汉诧异的看了眼他,看来他的这位情报官察觉到了些什么。开战之后,越发感觉到调查局的权力之大,以及他的这位警务处长手上的权力太大了,他正想着要找个时间,跟他好好聊聊,砍掉一部分的权力呢。没想到他倒是主动开口了,不过也正好。他直接点头批准了,用态度明白的告诉了他的这位最信任的心腹,手里的权力太大了,以至于连他这位大总统,也多少对他有些顾忌了。

战火现在在整个欧洲越来越激烈了起来。交战的几个国家,谁在战前也没有想到,战事将以这样胶着的方式持续下去。欧洲列强国家们,将在这场空前的人类惨剧当中,流尽最后一滴血。许多发起了这场战争的王室,将在战后王冠落地。而他们原来似乎稳固强大地殖民体系和掠夺体系,将在旧大陆的巨变当中摇摇欲坠。新的强权,将在战后诞生,民族觉醒的浪潮,将终有一天变得势不可挡。

欧洲战局的变化,让各个交战国家都在急切的寻找着可以联合的力量。英国和法国都开始了对自己殖民体系和工业潜力进行了最大动员,但是随着德国占去了三分之一的法国,两国已经认识到了仅依靠现在的力量无法对抗德国那健壮的军事肌肉。他们首先的希望自然寄托在新大陆那个潜力无限的国家身上,但是美国现在正是孤立主义风潮最甚嚣尘上的时候。尽管威尔逊总统十分渴望对外输出美国影响力,但不能说服国内孤立主义者的他只能选择沉默。这或许未尝不是一种智慧,以不变应万变,一边汲取欧战的战争红利,一边静待局势的明朗。美国几乎是断然的拒绝了协约国的意愿。美国的港口,还在给德国地商船装载着物资。

为了避免美国被德国所拉拢,英国随即宣布了全面封锁德国贸易体系的政策,并警告全部国家,任何国家向德国输送物资的商船,都将遭到英国军舰的击沉。而法国随后宣布加入英国人的封锁计划之中,世界七大海军强国之中的两个做出了这种决定,他们几乎拥有击败世界任何一个海军强国的势力,包括美国跟日本。

在亚洲,协约国的东方伙伴在中国山东进行的那次战争,也引起了英法两国的最大关注。作为亚洲最大的亲德国家,中国自近几年来一直都游走在敌视英国的阵营外,英国在华利益几年来损失远超三千万英镑。正是这些损失令英国记住了中国,记住了那个叫做‘李汉’的年轻统治者。现在,随着中国宣布中立,并在对英态度上出现了和缓,就连一直叫嚣着要出兵远东狠狠教训中国人一顿的海军大臣丘吉尔,都在中方那越来越庞大的陆军规模下闭上了嘴巴,因为他们的盟友,曾经击败了俄国的日本,出动了五万精锐陆军刚刚遭遇全歼。根据陆军部从中国前线发回来的报告显示,德国人在过去的几年里为中国至少训练了十万可以同欧洲任何一个国家正面交战的陆军。而那些新总统依托着十万陆军,在短时间内将总兵力扩充到了一百多万。依托着这几年来德国扶持下建立的工业基础,一旦中国人倒向了同盟国,则远东体系将瞬间崩溃。

这不是夸大其词,而是摆在英国人面前的一个事实。他们现在必须考虑一件事,那就是如果在远东又多了一个拥有百万规模陆军动员力量的国家向协约国宣战,仅依靠日本跟俄国在远东的力量,能够维持英国在华的利益跟辛苦建立了数十年的远东秩序吗?

答案是肯定的,所以,就如同英国驻华公使所说的,现在英国在华的最好选择,就是借介入调停战事,最大限度的逼迫日本做出让步,让中国维持中立态度不便,然后一点一点的削减德国在华影响力。英国人可以肯定,现在想破坏自己制定的远东秩序的不止日本一家,在新大陆他们所拉拢的那个国家,显然也对向远东扩充影响力十分感兴趣,而且,在这一场很可能酿成的新‘中日战争’中,美国人是支持中方的。

种种的种种,都让唐宁街对远东的报告要求从欧战前的一周一汇总,到了现在的每天都要看。中国的上升势头的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