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陆权强国-第12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欧洲战争不仅给美国带来了商机,也给亚洲、南美各国带来了商机。而且由于远离欧洲战争,亚洲诸国中作为仅有的两个拥有较为完善工业基础的国家,日本跟中国的工厂甚至比美国工厂更能专注于民用工业品的制造,尤其在棉纺织跟食品加工等事关民生的轻工业上。

美国佬大发战争财,现在已经越来越看不上轻工业的那点收入了。因为比起这些,卖给协约国的步枪、手枪、战舰、商船、潜艇、火炮甚至飞机等更赚钱,利润远在轻工业之上。而且美国现在正在逐步转入战时工业体系,美国高层对于出兵欧洲已经动了心,现在已经开始着手准备,就等协约国开出令他们心动的筹码了。

在这种情况下,协约国更离不开日本生产的工业品了,尤其是在失去了中国之后。至于南美跟亚洲其他国家,果断的忘记了他们吧,世界上晚上工业化的国家就那么几个,南美不少国家虽然已经走出了殖民地制度半个世纪以上,但在欧洲跟美国的打压下,至今没能完成工业化改造。

何况在协约国内部,对于压制日本几大强国之间也并不是意见完全一致的。法国现在四分之三的国土沦陷于德国铁蹄之下,吃穿住行什么东西都缺,更加离不开来自亚洲生产的产品。当初中俄冲突时,因为中国尚未断去向英法两国出售物资,所以法国是十分反对逼迫中国加入同盟国之中的。现在各国都在拼命的将民用工厂改为军用工厂,以便制造出更多的飞机、坦克、火炮、步枪及子弹炮弹。在这种局面之下欧洲各国民用品的短缺局面更加严重法国、英国都先后实行了某些轻工业品的配给制。至于不足部分,只能指望那以从外面进口。

所以,阿斯奎斯的计划,从一开始便注定了不可能成功。

南洋,日本还在向着荷兰殖民地军队跟部分支持荷兰统治的当地土著武装发动持续强攻的同时,在万里之外的西伯利亚,一场打仗将要开始了。

一周之前,唐努乌梁海那边的调查局情报人员意外发现一个俄国军营已空,至少一个师的俄国人去向不明。消息从库伦传到吴佩孚那里后,他便一直都在警惕着。随后当吴佩孚率领的伊上军三师兵围伊尔库茨克后,这个俄国师就好似人间蒸发了一样,从国防军跟中国潜伏在唐努乌梁海的情报网中消失不见了。

直到前几日,下乌金斯克被孙广臣部骑兵日夜兼程偷袭,打了俄国人一个措手不及,拿下了这座距离国防军至少千里之外的俄军物资补给点后不久,一支哥萨克骑兵突然从南方杀出,差一点重新夺回了下乌金斯克。国防军这边才总算确定了,是中国这边的情报出了问题。原来俄国人消失不见的是一个来五行去无踪的哥萨克骑兵师。如果不是国防军的骑兵拿下下乌金斯克后,国防军用飞艇向下乌金斯克补给了一批机枪等重武器,国防军还不容易攻占的下乌金斯克,兴许又要被俄国人夺了回去。

因为国防军迅速武装了下乌金斯克,俄国人的哥萨克骑兵师没有重武器根本无法重新夺回来,于是在僵持了两日之后,又消失在了西伯利亚的广阔土地中。尽管吴佩孚率军追击,也用去了几天的时间,才重新锁定了这支哥萨克骑兵所在的位置。

“各单位小心警惕,俄军已经逼近埋伏圈了!”九月下旬的西伯利亚已经下了一场雪了,西伯利亚的广阔土地上,到处都是一望无垠的雪白色,国防军派出了几支骑兵,都被熟知地形,并且更加擅长在西伯利亚行军的俄国哥萨克骑兵给解决了。

冒险起飞的一架侦察机向未知的西南方向侦查了几回之后,国防军这边总算是锁定了这支骑兵。他们的行军速度很快,眼看着就要逼近吴佩孚部的所在地。看样子这支哥萨克骑兵,似乎是准备趁其不备,偷袭并重创吴佩孚部。

国防军的驻扎地点位于图瓦人聚居的小镇昭穆图勒二十里外,一处距离下乌金斯克、唐努乌梁海现在的俄国远东军驻扎地克孜勒以及伊尔库茨克之间距离都在四五百里内的地方。这附近地方地势平坦,没有多少适合伏击的地方。不过密集的白桦林却能够限制俄国哥萨克骑兵的行军速度。吴佩孚在接到陆航侦察机的情报通知后,经过慎重考虑,决定主动曝光国防军的驻扎地,然后在附近连夜修建了一条简易防线,依靠这附近密集的白桦林牵制俄国的骑兵机动力,并在外围几处地方埋下了伏兵。当俄国人发现了他们,并向他们发动进攻,吴佩孚将集中伊上军的主力,尽可能的重创或摧毁这支哥萨克骑兵。然后南下强攻克孜勒,配合正在反攻西北境的国防军中路军主力,打响对俄国的反击战。

中国人已经失去对西伯利亚的记忆太久了,自从唐朝以后汉人已经很少涉足这块地区。尽管在战前便准备了足够的防护跟军大衣等,但这段时间来在天寒地冻夜间温度逼近零下二三十度的西伯利亚,吴佩孚部的非战斗减员还在不断增加中。到目前为止,已经出现了至少一千四百多士兵因为冻伤等失去了战斗力。

国防军现在就是在跟老天爷抢时间,真给俄国人把战争再往后拖延两个月,估计光是他们伊上军,至少还得倒下一批人。

“传令下去,不要停下挖掘战壕跟陷阱,各埋伏部队拉好白布遮掩物,免得暴露了行踪!”

“是!”

尽管西伯利亚的冬天土地坚硬的想钢铁一样,但在数万人的作业下,一条简易的战线已经成型了。

1654年乌克兰的哥萨克首领赫麦尔尼茨基起兵反抗波兰受到镇压,在军事失利的情况下求助于沙皇俄国,当年赫麦尔尼茨基与俄签订《别列亚斯拉夫协定》,宣布接受沙皇俄国的保护,又经过80年的磨合期到1722年沙俄废除哥萨克人的盖特曼自治,乌克兰总督鲁缅采夫把10个哥萨克军团改编为俄军的10个正规骑兵团。沙皇俄国彻底吞并了哥萨克。

在沙皇俄国对话扩张的过程中,哥萨克骑兵一直充当着俄国人对外扩张的最锋利战刀。近代以来尤其是在西伯利亚跟中亚,他们的骑兵马蹄是与沙俄向外扩张的步伐同步飞扬的,多次为俄国开拓疆土立下赫赫战功。

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来,俄国大约组建了30万人的11支哥萨克军团。但是由于现代化武器机枪、排炮、坦克等的投入,骑兵注定将成为被淘汰的兵种,也就是从这个时代开始,哥萨克们再也没有取得像此前的战争中那样骄人的战绩。不过出于对远东中国军事力量的蔑视,沙皇尼古拉二世对于中国的印象还停留在他曾经来中国时所亲眼看到的。所以,他满以为,只需要派出一支哥萨克军团,就能轻松的击溃中国人的抵御。

只可惜,跟奥匈以及德国的东线对峙牵制了沙俄太多的精力。以至于俄国根本不能从前线抽调一支哥萨克军团,最后尼古拉二世只能无奈的从西北方面军中抽调了一个哥萨克骑兵师,又从顿河召集了两个骑兵团并入其中,组建成了一个拥有一万六千多骑兵的大编制。他兴奋的跟他的皇后宣称,这将是他用来彻底摧毁中国人抵抗决心的王牌。

马匹呼出的热气跟骑兵们呼出的热气相映成辉,万余骑兵在整个天地都仿佛只有雪白色的西伯利亚行军是个什么样子。

很糟糕!

至少现在这个哥萨克骑兵师的师长兰诺伊夫少将心里是积了一肚子怨气,因为远东远征军司令潘维茨·普拉托夫中将的命令。他和他的哥萨克骑兵师整整在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野外待了八天的时间。其中更有四天时间都耽搁在了下乌金斯克。对于普拉托夫中将这位下达了命令之后反复更改的远征军司令,他是一肚子的怨气。

身为远征军的司令官,却指挥着大军主力,迟迟攻不破中国人的防线,拿下乌里雅苏台跟库伦,吞并了外蒙古。也是他,拒绝了将主力派遣往伊尔库茨克跟赤塔,保住这两座外贝加尔军事重镇。还是他,没有在后面的物资集中地下乌金斯克留下足够的兵力守卫,结果给中国人的骑兵千里奔袭攻下了下乌金斯克,导致他们陷入了被动中。

当昨天,普拉托夫中将又给他下达了新命令,居然让他放弃了下乌金斯克,去偷袭中国人的南下合围部队。来自克孜勒的命令几乎是一天一变,兰诺伊夫简直快疯掉了,上万哥萨克骑兵在寒冷的西伯利亚来回穿行于几百里的土地上,他真以为哥萨克骑兵精锐到可以无视寒冷的天气吗?

“那个该死的斯拉夫人!”

兰诺伊夫少将心里唾骂了一声,欧战爆发后,俄国在东线损失了太多的优秀将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