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陆权强国-第12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8月15日早晨4点,西南方面军各集团军开始炮火准备。第8集团军在29个小时的炮火准备后投入进攻。炮火准备摧毁了铁丝网和第一道战壕。打开了通道。3天内,第8集团军突破奥匈军队防线正面约70公里,纵深30公里。8月18日占领克路次。到8月20日,推进纵深达到75公里。

勃鲁西洛夫的胜利,使他总司令部的首脑们感到惊讶。没有一个人对他的进攻抱有信心,也没有准备为他提供后备军或物资。当他们的进攻在8月20日停军休整的时候,疲乏的俄军已经俘获了二十万以上的俘虏,他们的前进部队已经望见喀尔巴阡山的山口。

担任助攻的其他各集团军也都突破了奥军防线,当有些部队遇到了顽强抵抗。第9集团军推进了60公里,第11集团军推进了40公里,第7集团军只推进了15公里。按原计划,西南方面军进攻后,西方面军应该在8月18日投入进攻。但是总参谋部将行动推迟到22日,这样西南方面军成了孤军作战陷于困境。勃鲁西洛夫遂下令停止进攻,不过计划中突破奥匈军队防线的目的已经达成。

只是,虽然俄国总司令部立刻给勃鲁西洛夫送去为时过迟的支援,但这些支援是用马拉货车在满布车辙的泥路上费力地慢慢运来的。而奥匈帝国东线防守北部的惨败也震惊了这个国家,因为现在这个国家的主力都集中在南线跟法国和意大利对峙。奥匈帝国满以为他们主动减轻了东线的压力,就会令俄国趁机抽调更多的兵力往远东,去跟中国争夺外蒙。而德国人也是默契的打得这个‘如意算盘’,暗中从东线抽调兵力,放松东线对俄国的压力,也是希望俄国能从东线抽走更多的军队派往远东作战。

结果,当他们安排在东线的二流部队惨败之后。德奥两国高层大为震怒,虽然俄国因为被德国打怕了不敢向德国东线阵地发动进攻,但是盟友奥匈帝国东线的溃败,也令德国可以‘轻松一下’的战略破产。

当下,德国立刻从西线跟国内抽调了九个师通过密集的铁路网运往奥匈帝国。而奥匈帝国也从当下从塞尔维亚及南部战场上抽调了二十个步兵师北上。同时,保加利亚也遵循盟约,向奥匈帝国派遣了四个师的援军。作为欧洲铁路网最发达国家之一的奥匈帝国自然运输要比俄国来的便利的多。

当8月24日,勃鲁西洛夫收到了来自国内的第一批军事物资,已经恢复了战斗力要继续往南进攻一鼓作气打垮奥匈帝国时,奥德保三国联军已把战线稳定下来。25日开始,三国联军转入战略反攻之中,对俄国的薄弱据点的反复反攻仅用去三天就从西南方面军手中夺回了许多战线,尤其在卢茨克周围。尽管缺乏充分的后备军和军火,勃鲁西洛夫仍旧固执的坚守从奥军手中夺来的六十英里土地的大部分,只是他的顽固不退兵的战略,却令手中的近五十万俄军逐渐陷入了奥德保三国联军的包围之中。

战斗直到8月30日,奥军、德军、保军虽然付出了九万人的伤亡代价,却反过来完成了对俄国西南方面军的反包围。在短短的几日战斗中,同盟国三国共集中了3700多门火炮跟974架飞机,在奥匈帝国全力保证联军的物资供给之下,仅仅一周的时间,俄国西南军区便损失了近二十四万军队的惨重代价。面对装备精良的同盟国,俄国农民总是没有武器或弹药的。有时他用刺刀缚在一根棍棒上冲锋,并且缺乏最普通的工具,甚至不得不赤手去折断有刺铁丝网。

9月,为了救出被德军、奥军包围的俄国西南方面军,俄国调集北方面、西北方面军约八十七万兵力,重新向同盟国阵地发起反攻。在东线为了‘布鲁西洛夫突破’这一场战役,俄国跟同盟国集团赫然聚集了高达三百万兵力对峙、交战,拉开了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交锋之一。

也难怪俄国国内高层在远东占领的土地跟要塞接连被中国人攻陷,甚至被中国人将战争推到了他们国内,还依旧傲慢。

沙皇的确有那么傲慢的资本,俄国目前总兵力已经接近三百七十万人,算上已经动员的部队跟预备役,赫然达到了六百万之巨。这个数字可以轻松碾碎中国国防军的抵抗,当然,前提是他得能从欧洲战场上,把他的精锐六大方面军抽调走才行。

9月3日,俄国西北方面军战线31个师共37万人向奥匈阵地发起进攻,中路的第11和第8两个集团军主攻萨托拉和洛奇城,左翼第2集团军和右翼13集团军担任助攻。进攻在数千公里长的战线同时展开,俄军的主攻没有什么大进展,刚有斩获便马上暴露出技术装备严重不足的弱点,进攻团队中甚至没有机关枪。

俄军冲锋的场面倒十分壮观,一群只接受过不足一个月训练的俄罗斯农夫们高吼着乌拉,挥舞着步枪甚至长矛、农具等等,向同盟国阵地发动悍不畏死的冲锋。漫天遍野地往前冲,遇到阻击便停下来,有的停留在敌阵前被火力压制住了,多数情况是退回到自己的战壕。即使最有战斗力的军团也是如此,冲锋到炮火尚未摧毁的敌军铁丝网前,就毫无办法地躺下不动了,一直到下达撤退命令时为止。

除了俄军士气底迷地原因之外,更多的实际上是技术装备方面的问题,俄军士兵们没有受过克服障碍的训练,也没有破除障碍所必需的工具。进攻的组织也十分糟糕。第8集团军一个团接受了任务,命令他们用手榴弹把敌人从战壕里打出来。然而缺乏训练的士兵不知道怎样使用手榴弹,在战斗打响前才领到了手榴弹,更为可笑的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安全,不让那些手榴弹因操作不便而爆炸,他们竟然将自己的手榴弹留在了自己的阵地……

已经有了准备同盟国军队,用机枪、火炮、铁丝网收割着俄军的生命,为了让进攻进行下去,俄军地指挥官把更多的精力用到说服、威胁,甚至于不惜动用武力胁迫自己的部队进攻可是即便如此,许多士兵仍然拒绝服从命令。当德军从最初的惊诧中回过来神之后,刚刚发起试探性的反击。大量的士兵们开始成群结队地,甚至整营整营地遗弃未受攻击的战线的情形,那些侥幸未被清洗或逮捕的军官们,已经无力改变士兵的原始求生心态。

这一场为了解救‘西南方面军’而发动的‘布鲁西洛夫突破’的后续战役,自9月3日一直打到了9月的最后一天,最终以俄国的脆弱后勤线率先支撑不住崩溃,结束了这一场战役。

西南方面军被围的第2、第6、第17集团军吃光了一切可以吃的东西,甚至连战马、运输物资的骡马、野菜,甚至牛皮腰带跟皮鞋都被俄国被围军队吃了精光后。为了活命,在9月31日凌晨前后,相约向许诺将为他们提供一顿饱饭跟一双温暖鞋子以及一个带有篝火营房的同盟国军队投降。

第五卷 大炮主义 第六百五十三章 决战唐努乌梁海5

是役,‘布里希洛夫突破’以俄国西南方面军主力被尽数摧毁,宣布俄国这一场有史以来最大的军事行动结束。

从协约国的总体战略上来说,俄国的‘布里希洛夫突破’是成功的。这一场战役的行动大致完成了其原有目标﹔使德军不得不停止在凡尔登的攻伐来将从西线战场上抽调21个主力师,以弥补盟友的无能带来东线动荡。

俄国主力尽出,短短一个半月里便重创了奥匈帝国陆军。令奥匈帝国陆军伤亡逾八十万人,其中约有二十多万奥军成为俄国战俘。奥匈帝国遭此重创之后,一年内都无力在同俄国对峙的战场上,主动发起战略反攻,只能依靠德国陆军来维持其军事成就。

然而,从俄国的军事损失上而言,俄国无疑是失败的。一场‘布里希洛夫突破’,俄国损失哥萨克骑兵逾八万人,西南方面军几乎被全歼,其余北方面军、西北方面军救援部队各有损失。保守估计俄国在持续了一个半月的战役中,至少伤亡陆军逾一百一十万人,其中被俘士兵近三十万,损失火炮1700多门、步枪不可数、物资逾1。37亿卢布,对于俄国而言不亚于一场灾难,几乎动摇了俄国国本。

持续了两年多的欧战,无疑已经拖垮了俄罗斯帝国,拖的俄罗斯人不愿意再打仗。

“……这是一场成功跟值得赞颂的战役!”

英王乔治五世在写给尼古拉二世的书信中是如此写道。

“尽管我们在前线遭遇了一些挫折,但总体局势是有利于俄罗斯的。我们的勇士还能持续前进中,帝国的军队距离维也纳近在咫尺,再坚持……坚持一段时间,胜利必将属于俄罗斯!”尼古拉二世在前线巡视西北方面军时,如此对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