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陆权强国-第4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侧何进不禁对他高看了一眼,他本人常在外地领兵,因此对于这张梅生却不甚熟悉,方才见他要把土地卖与乡绅等,普通出身的他自然明白没了土地老百姓的日子有多艰难,自然瞧他不起。如今听他一番话,对他印象不禁改观了一些,心想能入大帅的办公室内的果然不是简单之辈,不过他仍皱眉道:“这位先生法子虽好,不过最多分走三分之一的灾民,还有许多该如何处置?”

“军政府最近正要扩兵,可从中择青壮编练一军!”

一侧陈天祥加了一句,“这样约莫能够消化一万人!”

如今仅靠六个协不足一万五的残兵守着军政府管辖的大半个湖北,兵力不足已经成为了制约军政府前进的主要障碍之一了。因为在北线战事方才打响的那一刻,李汉便制定新计划要在战后重新招募三万五千新兵,配合如今他手上的兵力,组建四镇革命军。张炳乾已经得了他的命令,在荆州先一步招募了三千多人训练了起来,这一次短时间之内倒是不用担心大战,因此新招募的新兵们有了足够的训练时间。陈天祥的提议也很不错,应城等地的确不适宜再招募新兵了,否则他麾下的士兵就有太多的鄂中籍,日后若是发展起来了,太多同乡军官不方便军政府的指挥,因此他的副官一提醒,他便点头应了下来,可以从饥民中招募一些精壮便编入军中。

不过饶是如此,面对着十数万的饥民,他发现还是不够。仔细思考了一阵,突然之间他心中一阵明悟,这一次的饥荒未尝不是一次机会。他一直都想改变国人的不健康饮食习惯,想要用更加营养且产量更高的土豆代替北上惯食的小麦跟南方的大米。省内多有种植土豆的,不过因为很难卖出去,所以一直种植都不多。他本已经开始着手安排军队将土豆替代面粉、大米成为主食,即使不能成功,他也要令土豆顶替了糙米、杂粮成为大众口粮。比起廉价的糙米、杂粮,土豆的产量数倍于其,无论成本跟收益两者都远不能想提并论,唯一掣肘了土豆进入千家万户的除了本土品种产量没有明显优势外,剩下的便是不能给种植者带来获益,以及千百年来民众早就习惯了大米跟小麦。论起品种,他已经找人从汉口租界区联系了美国商人,采购了一批美国优质的大西洋土豆的种子。至于民众的习惯,难道都没东西吃了,军政府送上掺杂着土豆淀粉制作的杂粮窝头,还有人会跟自己的小命过不去不成。

这一段时间来,由于军政府大量采购土豆,连带的省内不少地方都开始种植起土豆来了,这是个好习惯,民众真正从种植土豆之中获利了,才会自发的去种植这种比之小麦、大米更加高产的作物。

他之前本就有打算,招募一批熟悉农事的百姓来帮忙种植土豆。为此还准备将雇人购买的大西洋土豆种子全播下去,虽然没有大棚,不过土豆是适应性非常强的作物,加上荆州地区算是南方多过北方,虽然因为温度的原因,产量可能会减少许多,不过比起到明年三月才能发芽的其他作物,土豆最多再迟一些便能收获了。

摩擦下巴思考了一阵,他终于拿定了主意,“先生,晚些时候由你起草文件,责令光化、襄阳一代饥民南下赶往荆州,沿途命令各地方筹备粮草供应,明日军政府会拜访府内所有粮草商人,大量收购粮食以应付饥民。若是有人再赶推说没有,哼……”

他冷哼一声,“这鄂中还是军政府说得算,区区几个粮草商人也敢猖狂,便叫他永远不得踏入军政府的势力范围内!命人加大土豆的收购,我命人往租界区采购的压磨土豆淀粉的机器最迟半月便能从上海运来,到时便能彻底解决了饥荒情况了。”

土豆淀粉的磨制跟传统的大麦、杂粮不同,国内一般是很少能够见到的。不过所幸经过奥匈帝国的洋商卡尔牵首,为他介绍了上海的一家德国机械,他们刚巧有一套专门磨制土豆淀粉的机械在上海港,不过运抵鄂中差不多要月底才能,还要等待一阵。

“是,大帅。”

张梅生起身应了下来,面对着面前这位威势越来越重的年轻大帅,他如今越发肯定了自己当初的选择。

饥民跟荆州收缴土地的问题算是解决了。

这事门外传来一阵淡淡的口号声,不久之后,在手下的搀扶下,如今已经好了七七八八,最多再半月就能拆了腿上那笨拙石膏的李东来带着他最关心的文件走了进来。

“先生,让您久等了。方才收到属下的人从重庆发回来的电报,他们是四日才刚抵达重庆。那边已经传来了一些对于我们来说不是很好的消息,原任清陆军十七镇军官的同盟会成员夏之时,已经在11月5日夜间聚集武装兵230余人在成都龙泉驿起义了,如今夏军已经途经简阳、乐至等地一路南下直逼重庆,路上吸引了不少起义士兵携械投靠,如今他的队伍已经发展到了七八百人。人数虽然不多,但是“同盟会重庆支部”主盟杨沧白已经提议尊他为蜀军大都督,四处活动拉拢哥老会大佬为他造势。如今他已经打出了中华革命军蜀军总指挥的大旗,现在正在安岳休整!不过重庆府内的形势不甚明朗,传杨沧白要推夏之时为都督惹恼了另一位重庆同盟会巨头张培爵,加上属下的人出面拉拢了几位当地的哥老会大佬,就等军政府的大军开过去了!”

一进入屋内,李东来发现屋内都是认识的人,方才挥去手下,道出了声来。

张梅生不懂军事,不过这里对于政治最了解的便是他了,这几日李汉常常拉他过来询问一些有关夺取四川的手段,因此,他此时却显得胸有成竹,先开了口:“四川形势复杂,保路同志军号称数十上百万,几乎遍地都是义军,荣县、广安等地也都成立了军政府,只是各路义军不相统属,战力也并不甚强,前任四川总督赵尔丰手下的武力,虽仅有第七镇的两个标和巡防军的六个营,死守成都尚可,却无力平息川乱。新任四川总督瑞方如今才不过刚刚剿灭内江义军一部,已是陷入左右皆敌、四处救火的不利局面,昨日大帅与我还曾提到他之麾下士兵多有抱怨,恐怕日后可能激起军变。重庆虽然有所行动,不过我军政府已有两营新军赶到巴东。大帅也已经密令李将军(指李秀昂)率军火速赶往巴东,预计最迟今夜便能抵达。还有何将军的一协,足够为我军政府平定川东、川南之乱了!”

到底是老人精了,这张梅生对于人心把握的极准。李汉赞了一句,不错,这日后追随瑞方兄弟入川的两标新军果然军变,砍下了他的脑袋。不过他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抬头正看到李东来再看他,扔了个询问的眼神,见他点头之后才松了口气,虽然不敢保证,不过照他猜测,八成能成。

“大帅,您是要我入川?”

何进并不知道李汉为什么要把他从前线召回来,一张木讷的脸上的难得布满惊讶,他真是不知道李汉的打算。

“对,今天晚上你好好休息一下。晚饭的时候已经收到消息,唐牺支率军已经抵达当阳埋灶做饭,看样子是准备连夜行军,估计明天清晨便能荆门。等他过了荆门之后你的人就南下,正好军政府也要趁机准备一下。我跟汉口洋商协议租借几艘货船,已经得到洋商的同意,最迟明日晚就能抵达荆州城,后天你们就可以趁机登船赶赴重庆了!”

李汉冷静的点了点头,“四川自来有所谓‘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的讲法,四川义军虽有同盟会居中联络,但各路义军良莠不齐,有的甚至就是用义军的名号,行着打家劫舍的勾当,且省内哥老会等势力庞大,会党武装虽然也能成为革命的重要力量,但大多数却举着革命的大旗劫掠一方,跟土匪、贼寇之流无甚区别。一旦得势,就难免为祸乡邻、扰乱四方。这几年蜀中大旱加上保路之乱,如今民心思定。天府之国物产丰富、一旦掌握全省则我军政府势力必增。我正是有鉴于此,才要派你出马率部进入四川。你对军事指挥极为擅长、我在为你派上几员精通政务之人辅佐,还有李副官也先一步派人入川铺垫,并且已经与端方带到资州的两千多湖北新军取得联系,若能接管这两千新军,再收编部分当地义军之后,则你部完全可以一镇,这样就有足够的力量统合川东川南各方面的势力,等我腾出手来编练完三镇新军之后,我再潜一镇入川,为我军政府拿下四川省!”

对于四川之野心李汉从不掩饰,在座大多知道他祖籍四川,因此倒是免去了他不少口舌。

何进低头思量一阵,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